登陆注册
46945400000012

第12章 师尊风范忆(11)

1958年,林仁穆教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的事业更加如日中天。不料,病魔夺走了他知天命的年华,令晚辈格外痛惜。事业未竟,无疑是林仁穆主任一生最大的遗憾。所幸的是,林主任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风范,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过去,而且还将影响、滋育一代又一代新人。

(陈恒青化学与化工学院1956级,副教授)读《六庵诗选》——纪念黄寿祺教授百年诞辰◎黄拔荆林丽珠

100年前的今天(公历1912年9月14日,农历壬子八月初四)是我们的恩师黄寿祺之六夫子诞辰的喜庆吉日。

不知为什么,当年我们在学的时候,只要提起:仁、义、礼、智、信,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之六夫子;如今,老同学聚会一回忆到之六夫子,总会众口一词赞叹他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化身。看来这个第一感觉是准确的。答案就是《六庵诗选》。有道是“诗如其人”,《六庵诗选》就是其实践仁、义、礼、智、信的真实写照。读着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章,犹如再见恩师,最能慰藉我们深深的思念。以下挂一漏万地举例说明之。

同事篇

厚望游叔有

游叔有老师才华出众、博闻强记,可惜,正当年富力强之际被错打成“右派”,编入另册:不能上课、不能发表文章、不能参加学术活动……二十几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致人人自危,唯恐被株连,不敢接近他们。所以,他们实际上被歧视被孤立。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还在其次,而对于年富力强的知识精英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前途渺茫。此时,之六夫子虽是系主任,却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无能为力。1963年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知识分子处境稍有松动,之六夫子1963年8月~1964年4月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暂时离开了往日阶级斗争的“战场”。游叔有老师当即寄去一首诗,似有投石问路之意。当之六夫子接到叔有老师寄来的诗,欣喜非常,立马奉和并畅谈心曲,鼓励他不要灰心,要留下好诗给后代,这才是千载大事。他的一颗爱才、惜才、护才之心跃然纸上:“故山猿鹤记前因,每向天南望碧津。文物岂曾祇八姓,诗功应许继三陈……伪体别裁千载事,风骚管领付何人?”(《朝阳集·次韵奉怀叔有》)可能这首和诗刚一寄出就感到意犹未尽,于是,迫不及待再和一首:“岁暮思乡亦有因,每期鱼雁到京津。开函宛与亲朋对,作答常教笔札陈。佳句石仓同骨力,妙书松雪想丰神。荫亭多病笠山老,后继诗坛喜得人。”(《次韵和叔有》)原来之六夫子是见了游叔有老师的诗书后,不管是美妙的诗书还是洁白无瑕的品格都使他大喜过望,因为他发现传统诗坛后继有人了!在次年元宵节收到游叔有老师的诗时,再次和之:“白头游学亦何因?学海茫茫欲问津。未是吾衰久不作,漫愁大雅竞谁陈。春来有酒颜常醉,梦里生花笔岂神。元夜观灯兼赏月,聊将好景报诗人。”(《元夜观灯赏月归,得叔有寄诗,即次前韵答之》)可见之六夫子对游叔有老师的爱护和鼓励正是出自对传统文化接班人的期待,对眼看就要断层的文化瑰宝的守候。这是一种大仁大爱而不是为一时一事、一己之私的小恩小惠或偏爱。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语重心长地给予宽慰和鼓励,唯恐游叔有老师有所闪失。许多年之后,当我们在读着这些诗时,仍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试想,当一个人跌落到人生的低谷,正在一片茫然之时,有一双巨臂向他伸来,将他扶持而出。这是怎样一双神来之臂!这是怎样一剂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啊!

岁寒三友

1942年8月,之六夫子应聘到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文史地科国文副教授。l942年5月,该校刚从永安霞岭村迁往南平水南,之六夫子与艺术科教授画家吴茀之(溪)、文史地科国文副教授诗人包树棠过从最密,吟诗赏画,切磋学问,号为“岁寒三友”。

吴茀之,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领头人。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人。1900年4月26日出生。吴茀之强调教书又教人,提倡人格教育。“十年动乱”中,作《篱菊图》、《松色不肯秋》,被诬为“黑画”,被批斗,于1977年7月26日逝世。一生淡泊名利,埋头于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擅长意笔花鸟;间作山水、人物、走兽,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包笠山,名树棠,字笠山、伯芾,福建上杭人。1902年出生。曾任福建师范学院等校教授。精于诗词,著有《汀州艺文志》、《四家诗传授表证》、《笠山诗文集》、《训诂学》、《文字学概要》等。

他们均于年富力强之际在自己所从事之领域已成一方神圣。

1960年是知识分子的严冬。像包老一辈的老教授日子都过得十分艰难,批斗、检查、交代永无尽时,委屈与苦闷无处分说,之六夫子以诗宽慰他(见《朝阳集·赠笠山》):“燕水延津又海疆,云龙上下岂寻常。疏狂悔我嗟何及,肫挚如君未可忘。闽峤共知推老宿,羽陵况复富文章。虚名宁待铭钟鼎,自有光芒万丈长。”

其实,之六夫子处境何尝不是如此?1957年“反右”,接着就是大行教改运动,揭发批判教学领域的封、资、修的反动思想,拟对现行的教学秩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停课、贴大字报,批判对象是全系教师。(记得当时古汉语教得很棒的张贻惠老师被贴了几天大字报就愤然离校。之六夫子让办公室主任三次上门送工资皆被拒收。他宁可去为邮局钉包裹匣,收入微薄生活极为困苦。此事又成为之六夫子长久的牵挂。直到1975年编写《汉语大词典》时,厦门编写组才把张老师请出来,至此之六夫子才得以释怀。这是后话)当时,中文系的批判重点是时任系主任的之六夫子。夫子每会必单独面对全系师生而坐。他像治学那样严谨地记录着每个人的发言,以便当晚作书面检查,于翌日开会时逐一交代。所以,每次的检查稿都是一大本。不知花费了夫子多少心血、多少个日日夜夜。其实现在看来,这真是叫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瞎折腾!唯独作为被批判对象的之六夫子自己十分清楚。但是,此时又不允许他“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诚如《老子》所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夫子毕生献身潜心精研的《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根本,是一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精深的大学问;又是面临着断层失传危险的国宝。所以当这场急风暴雨突然来袭时,之六夫子因问心无愧显得那样坦然自若、平心静气,始终保持谦卑宽和配合的态度,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经典的修养。《易传》教人要:“谨言慎行”,“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论语》教人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正如他在《赴京道中寄怀院中诸老友二首》写道:“何幸论交有老苍,古今道术恣评量。”对于老友们的学术操守之六夫子非常放心,对莘莘学子的成长也有充分信心:“及门子弟追洙泗,开国文章迈汉唐。”

尊师篇

力挺业师

之六夫子一生尊师、爱师的事迹是有口皆碑、感人肺腑的。他怀念、回忆和与业师的唱酬在《六庵诗选》中占有很大比重,给杏坛留下珍贵的佳话。

1932年,正在攻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文学本科国学系一年级的之六夫子就遭遇到一场大是大非的考验。当时“白话之风盛行”,他的业师林公铎与胡适、钱玄同等针锋相对,反对“全盘西化”,提出“撷新扩故”的主张。1934年4月,胡适来北大当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林公铎先生随之遭到解聘。

在《六庵诗选》中《北学集·瑞安林公铎先生辞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南归,赋此以送》:“妖风起幽蓟,沙石蔽苍冥,日月晦光彩,山岳被羶腥。鸡群立孤鹤,翘首动哀吟,远怀云外志,宁为众羽侵。吁嗟余小子,慷慨感知音,绵绵春草绿,远道为沾襟。”从诗中可见,之六夫子不畏权势、面对危机坚定不移地站在林公铎先生一边,同情他是鹤立鸡群的孤立,赞扬他保护国故的高风亮节、高瞻远瞩;抨击那些排挤林老师、主张“全盘西化”派是“妖风”、是污染环境的“羶腥”、是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一点不含糊、不畏惧,旗帜鲜明地亮开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之六夫子把继承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志向选择的第一次征战。业师林公铎先生给他树立了榜样。为阅读方便特此绍介林公铎太师之简况:

林公铎(1891~1940)即林损,著名经史学家,国学大师。浙江瑞安人。五四运动期间,他站在“以保存国粹为宗旨的”《国故》月刊派刘师培、黄侃一边,与马叙伦、黄节、吴梅等一道被聘为特别编辑。他的著述不少,其中有《伦理正名论》、《老子通义》、《政理故微》、《中国文学讲授发端》及《庄子微》、《辨墨》、《永嘉学派通论》和《瓯音变迁略论》等,总集为《叔苴阁丛书》,但今已残缺不全。

苦觅讲稿《周易学说》

之六夫子有首记述马振彪先生授业的诗,诗的小序云:“桐城马振彪先生示以《雪鸿游草》,读至‘思入风云皆妄想,心空天地亦微尘’二句,忻然而笑,因题一律,诗曰:‘读罢新诗意泰然,空灵圆澈性中天。无人无我真仙佛,知显知微即圣贤。百原妙契东波达,千载龙眠竟比肩。’”可见马先生的教学很灵活很生动活泼。他不时以唱和的方式考核门生的学习状况。之六夫子以和诗认真而生动形象地向老师汇报自己领教这门玄妙之学的心得体会。这就使老师特别欣慰。之六夫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总发珍藏到白头,可见师生情谊之深。于是有如下感人肺腑的情事:

马振彪,字岵庭,安徽桐城人氏,之六夫子在北平中国大学攻读国学系时问《春秋左传》于马先生。其具体生卒年不详,约卒于20世纪60年代初。马先生自幼承继桐城派传统,深谙经史,尤擅易学,兼工诗赋,据说还著有《楚辞研究》一书。马先生一生潜心治易,不事张扬,故没有显赫的声名。身后萧条,后继无人。而凝聚了马振彪先生毕生心血的手稿《周易学说》在生前未能刊行于世,无人问津。恐其手稿散佚,成为之六夫子的揪心和牵挂,每赴京出差便奔波询访此稿。苍天不负有心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之六夫子终于从北京的旧书摊购到先师手稿。他立刻抱回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庋藏入室,编号为411?9AS28455823—29(当然现在马氏手稿已成为该馆善本书库的镇室之宝)。但是,当时仍是出版无门。所以,之六夫子又非常严肃慎重地把出版此书的大事嘱托给后学张善文教授。于是,师生两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卓绝努力,马振彪先生著《周易学说》终于2002年元月得以正式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轰动一时。一个学生把传承老师的学术成果当成使命,孜孜以求,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并交棒接力直至完成,这难道不是感人至深的尊师事迹吗?

《菿汉微言》名动天下

吴承仕(1884~1939),字茧斋、检斋,号展成,又号济安,安徽省歙县昌溪乡沧山源村人。是之六夫子游学燕京问礼的导师。近代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受业于章太炎门下,与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在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时为之笔录《菿汉微言》,名动天下。所著《经籍旧音辨证》是部音义互证的训诂专著,章太炎作序,钱玄同题签,黄侃通读并作《笺识》,已被列入经学研究工具书,极为世所重。他承继徽派江永、戴震等经学及小学大师治学传统,精研音韵、训诂,详考典籍名物制度,著《三礼名物》,被称为“并世殆无第二人可及”。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兼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和民国大学教授。抗战爆发拒不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职。创办《文史》、《盍旦》、《时代文化》等刊物。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晚年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经学和古代历史,是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学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著有《经学通论》等数十种。1939年8月天津水灾,因罹患伤寒,9月21日在北平逝世,终年56岁。

之六夫子当年受托整理先师遗著47种,并撰《略述先师吴承仕先生的学术成就》。1983年之六夫子又应北京师范大学邀请,再次赴京整理吴承仕先师遗著,并作《华庐集·参加北师大纪念吴检斋先生大会,感赋绝句四首》,回顾概括了吴检斋先生非凡卓绝的一生:

绛帐风徽忆昔时,白头弟子感相知。

五千里外来追念,四十年前事足悲。

抗敌图强志靡移,天津避难久明夷。

何期洪水成灾厄,一病伤寒竟不支。

岂徒皓首尚穷经,博览群书总未停。

唯物史观研礼典,首开新路辟门庭。

曾为菿汉记微言,风谊当年世共尊。

晚岁终成新战士,长教后辈吊英魂。

研读《六庵诗选》,恰如跨进一座朴素优雅、圣洁温馨的宫殿,赏幸不已,受用不尽,其乐无穷!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久违的恩师。他的人品、文德、学术、学风和为人处世之道,不禁让我们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敬之感,不由填词两首如下:

江城梅花引 ,归来母校忆吾师,月轮低,暑鸡啼。往事联翩重又涌心扉。爱护关怀常备至,勤指点,解疑难,细入微。入微、入微、重根基。辨是非,授真知。诲也、诲也、诲不倦,甘作人梯。学者盈门桃李遍天涯。恩重如山无以报。每思及,夜难眠,泪湿衣。

同类推荐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红楼止梦

    红楼止梦

    作为资深媒体人,崔志刚借助其理工科背景和新闻从业理论及实践经验,第一个从逻辑、法理、传播的角度,对目前纷繁复杂的“《红楼梦》研究”进行评析解读,在客观肯定“《红楼梦》研究”现阶段成果的前提下,详加解剖出现于公众视野里的各种“奇说怪论”,理智而严肃的系统提出应该阶段性停止“《红楼梦》研究”的独家观点,倡导把“《红楼梦》研究”转向与时代契合的步调上来。作者文笔犀利,论证有据,同时不失风趣,可读性极强,此书不但是一本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研究性作品,更是一本对于诸多“《红楼梦》研究”爱好者们来说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
  • 爱眉小札

    爱眉小札

    本书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四十诞辰而将两人合写的日记及徐志摩1925年写给她的书信编辑而成的;《志摩日记》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五十岁生日编辑的。这些日记、信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两人由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那个时代一对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樊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文字清丽,感情率真,一直为读者所喜爱。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为众生的悲心

    为众生的悲心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而是你深切体悟到:那个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悲心,不语而深刻。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理的书。但作者在变幻无常中,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里,仿佛一一经历过佛陀证悟的瞬间。他一下笔,就是苍生,没有一行不是在写生命。让我们明白,原来感动可以不停留在落泪、煽情,更可以无关人间悲喜。他写生命的苦,写众生的多难,写文明的残忍……时时引你思考那些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随着本书,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我们终于在慈悲里得到最深的安静;也在天地和众生面前,了然自己的苦,放下把自己看得太重的负累。
热门推荐
  • 大佬的追夫之路

    大佬的追夫之路

    [女强男偏弱]寒淼,寒家的大小姐,从小集万千光芒于一身的神仙女孩。智商:(未来是)世界顶尖学府ST大学法学医学双学位。外表:她的美强势到让你眼中容不下别人。武力:淼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性格:强势,果断,冷漠,隐性醋坛。--------------分界线--------------------这本小说是阿朝的第一本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女强男弱的题材,不爽的话我也是不会改的!略!期待阿朝的洪荒之力吧!!!!
  • 太古神道

    太古神道

    太古天帝“帝俊:复活于华夏现代社会,看一代纵横太古的帝王如何恢复太古之时的诸神荣光
  • 书的故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的故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伊林编著的《书的故事》讲述的是书的故事。从人类结绳记事到今天的文字,从最初利用石头、兽骨为纸到如今真正的纸,从最早的手抄本到今天的印刷书籍,文字是如何演变的,纸张是如何发展的,书籍是如何变迁的。是 一本关于书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文字产生与书籍演变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记载和传播知识、信息手段的发展史。
  • 农家娇妻好俊俏

    农家娇妻好俊俏

    “村头东家的小女儿好生俊俏!”“俊俏有何用?身体娇弱成那样”
  • 烟火,人间

    烟火,人间

    如果时间能够重新来过,我宁愿我们从未相识。如果时空能够逆转,我宁愿我们不再相爱。从相识、相知到相爱,身边的人死的死伤的伤,我们的相恋注定是一场悲剧……历史上建文帝朱允文的生死一直都是一个谜,至今考古学家们还未曾考察出朱允文究竟是出逃还是被火焚。今天故事的源头取源于朱允文出逃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传说当年朱允文出逃之时,身上携带朱元璋留给他的三个锦囊,其中一个锦囊中存放了一张藏宝图。据说此藏宝地点不但藏有大量的财富还有一本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武功秘籍——烟火人间。
  • 爱情上上计:腹黑总裁追娇妻

    爱情上上计:腹黑总裁追娇妻

    ‘‘小点心,你逃不掉了,你是属于我的。’’男人残忍地低笑。瑟缩在墙角的女孩惶恐的看着男人,娇小的面颜布满了泪痕。‘‘不,求求你。放过我,好不好...’’任凭女孩怎样声嘶力竭的说着,男人丝毫无动于衷。居高临下,看着手心里的玩物,那抹笑越来越残忍。一次次强欢他如恶魔般一次次占有她。他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太子,身边金钱美女不断;她呆萌天真的高中生。樱花时节,花瓣的落下让他们相遇了。落花无情,爱情是否也如落花般匆匆错过。爱情开始就是一场游戏,有一方退出,另一方赢,那颗心却瓣瓣凋落。这场游戏,玩不到尽头。赢了他,却输了自己的心。
  • 冥界有花

    冥界有花

    【冥界有花,仅此一朵。】————致冥界的惟一
  • 她又减肥失败了

    她又减肥失败了

    简菲心里知道,自己心灵再美,也只是个好心肠的胖子!就算再有才华,那也只是个油菜花的胖子!就算是死了,也是个死胖子!于是简菲,决心减肥!然而,减肥这条路,吞噬自信,摧人意志,又长又难……这是普通女孩减肥屡败屡战的经历,也是一段普通人之间的感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挽芳华

    谁挽芳华

    因为熬夜看小说,竟然穿越了?!成为同名炮灰女二!!!那个最后被男三·变态反派·终极大BOSS·暮声折磨而死的女二?绾知震惊了,预料到自己的结局,绾知觉得自己还是能抢救一下,趁反派还没长大,弄死他?可自己二十一世纪长大下的根正苗红好青年,杀人什么的不适合她,再者要是人没杀成,自己提前被弄死了,那不就得不偿失吗?于是兵行险招,趁反派还没丧心病狂,讨好他?此方案可行。于是,绾知开始了她的心酸血泪史。片段一“(早期)哥哥,我给你带糕点来了!”绾知兴冲冲的奔了过去,暮声看着她似笑非笑,眼里的寒光让绾知只打颤片段二(中期)“哥哥,绾知以后会一直陪着你的,哥哥再也不会是一个人了”绾知心疼的说到,暮声看着他,神色莫名片段三(最后)暮声将她环入腰中,把她的碎发别在脑后,在她耳边低喃到,绾知一脸惊恐干笑到“哥哥莫开玩笑”暮声在她的脸上轻轻一吻,“你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吗?”“既然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救赎,那么黄泉碧落,你也休想离开”“如若那人糟天下唾弃,背万古骂名,却只为护你万世无忧,你是否会为那人……”漫天桃花雨如期而下,却只剩下一句“同心绾结不知处,日暮野塘空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