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30200000103

第103章 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差异

上个星期看了两部影片,《无人驾驶》和《唐山大地震》。

若不是《无人驾驶》的片中有我喜欢的王珞丹、李小冉和刘烨,我也许就不会考虑看这部片子了。待影片结束后,我似乎没有看懂这部影片。

影片的介绍我都提前简单地读过了。电影好像是讲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都有车,应该是在批判现实主义吧?这是很好的主题啊。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价值贬值,人们自私自利,迷失自我,失去原则,等等。介绍中说片中三个男人的命运由三个女人的命运影响着,但实际上好像是四个女人吧?王珞丹、李小冉、林心如和高圆圆。同时还说到黄轩、王珞丹、高圆圆都是有车一族,所以呢?有车又表达了什么呢?在这里,我并不清楚导演的意图。王珞丹扮演了一个内心很纯洁的女孩,她因黄轩肯与别的女孩随意亲吻却不能与自己亲吻而沮丧,这表达了什么?为什么王珞丹那么喜欢和渴望让黄轩开着她的车带着她兜风?为什么黄轩始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真爱?为什么刘烨得不到温馨的生活?为什么陈建斌扮演的角色的女儿却死于车祸?这说明了什么?如何与电影的主题相呼应?

在未观赏《唐山大地震》之前,我就很怀疑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主题来拍摄电影。通过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型灾难,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它是可以避免的吗?还是我们应当为死去的同胞表示哀悼?

方登和方达在地震后被压在了同一张板子下,救一个就要舍去另一个。在之前我的多篇日志中提及到的--还是选择的问题。母亲元妮一直坚持痛苦地回答:“都救,都救。”可见母亲对两个自己的亲生骨肉是无比同等疼爱,但是在精神处于强烈紧张下,救援人员要离开她去别处救人时,她选择了救儿子方达。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与其都舍,不如少舍一个。无论是处于某种原因,母亲的选择都是有一定理由的。奇迹是压在板下另一端的方登并没有死,而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可是那时元妮已经带着死里逃生的儿子方达远走了。方登后来被军人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方登对自己的继父说:“我不是记不清,是忘不掉。”这是她始终不肯回到唐山去寻找自己亲人的主要原因。那我想问方登,如果当时你是母亲,你会选择怎样做?或者说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活下来就是好的,活下来也正是开始。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从灾难中健全地活下来就是美好的。方登没有选择去原谅自己的母亲,难道还能抱怨地震的发生与母亲的是非?如果是这样,那在地震中白白牺牲的方大强是不是更无法原谅呢?元妮的确没有骗方登,西红柿都洗好了等着她回来呢。“妈给你道个歉吧,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啊?”这句话是很感人,触动心弦,不过母亲元妮到底欠女儿什么?如果元妮知道自己的女儿没有在地震中身亡,肯定会跋山涉水去寻找自己的女儿。而女儿呢?明知自己的亲人就在小小的唐山市,却多年来不肯去追随自己的亲娘。尤其是与元妮见面之后,在墓地里,她才觉得自己深深地折磨了母亲。作为一个三十左右岁的她,这是否幼稚了一些呢?

说句老实话,中国的一些电影我的确看不懂,而且似乎这些电影被拍摄的目的就是想让人难以琢磨。电影的结尾留一些悬念是好的,因为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但是看电影的过程是一个跟随情节发展的过程。电影首先要有自己的主题和逻辑在里面。它可以不给观众一个准确的或唯一的答案,但是却一定要留有可以去思考的线索。

相比之下,这个星期欣赏的两部美国影片,The Next Three Days和Tangled都异常地出色。Russell Crowe 出演的The Next Three Days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我看过的最好的影片之一。它利用插叙的手法,抓住观众的神经,始终跟着片中的线索在走。简简单单的一家三口,因为诬陷而被拆散。之后,丈夫和妻子站在了对立面。妻子选择了妥协,而丈夫却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为了年纪幼小的孩子,为了自己美丽的妻子,他铸成了男人一颗坚定的心。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你不走,现在打电话告诉你的儿子你不会回来,你会一直待在监狱里不再见他。”

泪水不禁顺流而下。

无论是否无辜,孩子是最清白的。孩子需要母爱,孩子需要心灵健康的成长。

她也爱孩子,爱自己的丈夫,可是她选择了保守的解决方式。

一个善良的男人,一个拥有坚定信念的男人,历经重重磨难,从未想过退出,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念,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温馨而毫不奢侈的美满家庭。

这是出色的电影,这是电影的魅力。

建议喜欢电影的人们有时间去观赏,之后会有自己的感悟的。相信一部出色的影片是在影片末段时发现片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相互咬合的。有英雄的存在也是美国电影的一大特点。片中的英雄可以是正负面,但是英雄一定要存在,主人公的气质和精神一定要突出。Russell Crowe 饰演了一个永不去选择妥协的男人。在艰难的选择前,无论成功的可能性是多么小,他宁愿竭尽全力去赌,为家庭的美满去赌。另一方面,他的妻子选择了相反的一面--妥协。强烈的对比之下,相信导演的目的是要引发观众的思考。若是你,你会怎样选择,会付出多大的代价?虽然电影的真实程度与现实生活很难统一,但电影终究还是电影,虚构成分多少存在。

如果有人问在影片Tangled中,Flynn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一刀剪断Rapunzel那带有魔力的金发,而不是让Rapunzel用她那令人惊讶的头发去治好Flynn的伤口?那样Flynn就能重新站起来打倒她的邪恶的义母了。答案是如果这个选项成立,那么电影就不存在逻辑了。简单地讲,也就没有中心思想了。因为这样一来,电影的情节就有无数种变化了。这是电影的逻辑,且好的电影一定会伴随着固定的逻辑。一个电影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左右,要说明一个故事,阐述一个或多个线索,最终在影片的结尾引出一个结局。结局可以是虚的,可是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尾必须要有逻辑的引导,且逻辑必然要与想要表达的主题相联系。在Tangled这部影片中,Rapunzel那美丽而有带有魔法的金发正是她被绑架、被邪恶的义母收养、十几年来从未离开过那个塔和她成为强盗的唯一原因。她的金发是美丽的,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然而也正是拥有美丽的事物,才会招惹邪恶的眼光。美丽的东西也有丑陋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Flynn选择了死,也是无私地把自由给了Rapunzel。这是Flynn对Rapunzel伟大的爱,不求回报的爱。这是这部精彩的影片阐述的主题。作为观众,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学会理解和领悟优秀影片的精髓。

中国的电影与美国的电影的确有不可忽略的差距。然而这些差距并不完全体现在科技含量上,更重要的反而是电影的主题。一个精彩的主题是一个出色的影片的核心。其次是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展现一个精彩的主题。好的影片的逻辑一定是鲜明的,要让观众懂得导演的思路,从而引发从自己角度出发的思考。我相信这是电影的精华所在。

迟键泽评论:很遗憾你说的这四部影片我一部都没有看过,但是我还是有很多话想说。

先说《唐山大地震》吧。我记得我妈问过我说想不想看,我马上就说不想,因为我觉得这个题材真的对我来说没有一丝的吸引力,导演是想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感受一下当年的痛苦还是怎样?我不明白。

我更喜欢看喜剧类的电影,但喜剧也分很多种,我所喜欢的是把一些生活上令人可笑,令人讽刺的现实更戏剧化地表现出来,而不是那种无厘头的耽误时间的搞笑。如你所说,中国的电影,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大导演拍出的电影我的确也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好像越看不懂越显得高深,好像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但我认为最好的电影应该是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可以把一些平常别人听不进去或不以为然的道理让人明白,让人思考。

至于技术,我觉得跟好电影的关系微乎其微。可能一开始会吸引人,但它的价值只是在商业上。有的人会喜欢,像《哈里波特》、《阿凡达》,等等。确实会吸引不少人,我记得我看完《阿凡达》也很喜欢,画面很好看。但这些电影给人的印象不会深刻,至少它的故事不会让人有所回味。

同类推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外交官、华工群的互动

    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外交官、华工群的互动

    本书把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外交官和留学生与华工群这三个群体置于中西交汇的宏大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整体,梳理他们各自的谱系传承和发展轨迹,考察他们在异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角色变迁。
  • 南极有约

    南极有约

    新浪新生活主义“自我绽放”人物张彬彬最新力作。当地球已经被人类践踏得不堪入目的时候,南极这个为冰雪覆盖的、占世界陆地面积1/10的白色大陆,是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籍的地方。这是一本告诉你怎样去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的书。去南极,去呼吸很少有人呼吸的纯净空气,去丈量很少有人踏上的冰原,去体验极其宁静、极其晶莹、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光能看很少有人看到的极地风光,更踏着探险先驱者的足迹,感悟他们的精神境界。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精典教育-童年的秘密

    精典教育-童年的秘密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热门推荐
  • 在这世界里我们都是这样

    在这世界里我们都是这样

    这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故事,没有奇幻的境遇只有那平平无奇的相貌和大众的性格,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多多推荐,一个留守女孩的故事,爸妈没有离婚,却生活在偏心的爷爷奶奶身边直到自己回到了最开始痛苦的地方,是否结果会改变?:醒来已经是熟悉又陌生的阁楼,面对熟悉的叫喊声,李茜睁开了双眼。只是眼中没有了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坚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一个女人,要复仇,除了身子还能用什么做武器?她遇上他时,她是被灭族的叛族之女;他遇上她时,他是占岛为王的海盗头子;他怜惜她,疼爱她,在她眼里他却是占了她的身子与自由的恶魔。她要活下去的理由有二:杀掉株灭她九族的昏君,杀掉玷污她的海盗。而多年之后,昏君已经被俘异国,而海盗也雄踞一方,这一份飘荡的情会栖息在谁的心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水妖(德国浪漫派文学丛书)

    水妖(德国浪漫派文学丛书)

    本书精选了德国十二位浪漫主义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有富凯的《水妖》,沙米索的《彼得·史勒密尔的奇怪故事》,艾兴多夫的《没出息的人》,布伦塔诺的Ⅸ忠实的卡斯帕尔和美丽的安奈尔》,阿尔尼姆的《拉托诺要塞发疯的残疾人》等,它们都是各作家的名篇,在德国众多浪漫派作家中很具代表性。
  • 冥王军团

    冥王军团

    因上一代冥王设置了考验意外被一个废物E级猎人通过,之后发现了气,经历冥界的各路挑战,坐上冥王的王座,带领自己的军团走向成神的道路。
  • 万古第一龙

    万古第一龙

    天阶龙脉?噬天武脉?异种武脉?......我统统都有!炼丹、炼器、铭纹、阵法、符篆,傀儡?......我统统都会!我就是全能。我就是无敌。吾为龙族,万古臣服!
  • 笑得智慧

    笑得智慧

    本书搜罗中外笑话,汇集成书,包括名人笑话、生活笑话等,让读者在欣赏笑话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 强势婚宠:帝少蜜宠甜妻

    强势婚宠:帝少蜜宠甜妻

    他是商界精英,尖端财经杂志争相报道的青年才俊。接受访问时,记者提问:“请问君先生您这辈子最有成就的事和目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一本正经的答:“睡了许俏俏!最大的心愿是睡她一辈子!”嫁给君瑾年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结果阴差阳错睡了他的大哥君牧野,从此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中。君大少的爱情论里,能动手的事绝不跟她讲道理。于是,叛逆的许俏俏姑娘在被君大少无数次身体力行的“教育”之后,终于暴走——“君牧野,我要跟你绝交!”他慢条斯理的扯开领带,缓缓靠近她:“我很有兴趣了解一下,绝交是什么体位……”
  • 一本相书闯天涯

    一本相书闯天涯

    父母相继离世,久别归家,子承父业。他的顾客有流离失所靠捡废品为生的拾荒者,也有流落红尘的失足女,更有有钱有势的富商豪客,还有如日中天大红大紫的明星艺人。命由己造,福自我求!这是一个被命运捉弄却想要自我救赎逆天改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