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29800000009

第9章 后悔不已

王艳艳是我平生最早接触的女性,尽管算不得“恋情”,而且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就其实际意义来说,她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位女性,是我心中永不凋谢的花。

人的心灵美,使男女间除爱情之外的友情佳话从不少见,这些佳话大都有感天动地的美好行为作支撑,虽不见得一定轰轰烈烈,但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飞金溅玉,一点也不比为爱情做出牺牲的痴男怨女们逊色。在“火红年代”里,在“大气候”的氛围下,在人们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蹉跎岁月中,我与她演绎的那段悲欢离合的故事,虽谈不上震撼人心、感人肺腑,但其荒诞、离奇、曲折的经历,至今令我难以释怀。

涵洞躲雨,负气离去,冷静下来,后悔不已;拥有时感觉平平,失去后才觉得珍贵。争吵怄气,仅此一次,一次的别离,深感的遗恨;思念与追悔,不断在我脑海中出现,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当夜,我躺在炕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一件件难忘的往事,重新浮现眼前:我坐起来打开那只心爱的小木箱,取出一条红围巾……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教室外北风呼啸,飞雪飘舞,教室内学生们在自习,他们大都是棉衣、棉鞋,棉帽,我穿的却是棉花外露的破棉袄、旧单裤,而且还光着脚。我冻得瑟瑟发抖,龟缩在课桌边,直流鼻涕。

身旁的王艳艳正在埋头写作业,大概是她感觉凳子在抖动,便抬头看了我一眼。犹豫片刻后,她将红围巾取下来说:“给!”我连忙摇手:“不,我会把它弄脏的。”

“送给你了。”说着,亲手把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

“你不冷吗?”

“我穿的衣服多。”

“自打爹娘死后,还没有人这样心痛我。”说着,我心头一热,落下了眼泪。“不准再说这些话。”王艳艳说罢,继续埋头写作业。后来,我把这条围巾收藏在小木箱里,再也没用过。

我和艳艳同坐一条板凳,贴的很近,我不时地挪动身子,向外边靠。王艳艳问:“离那么远干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我衣服脏。”王艳艳瞪我一眼:“干吗那么自卑?”

她伸手将我拽到身边……

此刻,耳边似乎响起了王艳艳的声音:“同情你,那是因为你可怜;对你好,那是因为我们都爱好”倒七戏“;喜欢你,因为你聪明好学。立秀同学!我在利用你吗?”责问声发出一连串的回响……往事像电影镜头,一闪而过,留存心中的是永久的记忆。我忘不了这位少女美好形象,她天真无邪,心地善良,尤其是在我人生刚起步的时时候,给予我那么多的关爱和帮助;她原本决定上二中,为了我却报考了技校。扪心自问,难道这些不是纯洁的友情?思前想后,我觉得真的误会她了,越想越恨自己莽撞。懊恼、忏悔,搅得我心神不宁。

我提着二胡朝田野走去。

夜,一片静谧。

一曲“倒七戏”《寒腔》在夜空中回荡,悠扬的二胡声是那么委婉、那么深情、那么幽怨;一轮残月半睁着朦胧的睡眼,一缕云絮飘过,淹没了那弯银白。夜色越来越暗、越来越深沉,一切都沉没在夜海之中……琴声由抒情变为低沉,宣泄着我心中的伤感、忧愁以及对同窗好友无尽的思念;我似乎又听到她那纯正的倒七戏清唱:

同窗共读三年整,梁兄待我情意真;别后方知相思苦,一日更比一日深。梁兄啊!英台盼你早登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思念”这段唱腔,我拉她唱也不知合作了多少回,今天却是琴音渺渺,歌人不在!一曲奏完,我收起二胡仰面大叫:“王艳艳,我错怪你了--”

此刻,天已大亮。

我不由自主地向铁路方向望去,然后失魂落魄地像只无头苍蝇在村头乱转;我游神似的挪着脚步,像猫儿觅食一样不知不觉地走向学校。

我来到窗下,教室里空无一人。

我走进校园,看门的老校工上前问道:“找谁?”我不假思索的回答:“王艳艳。”老校工不解地说:“放假了,她还会来?”我哑然失笑,转身往家里走去……刚进村,就围上一大群人纷纷向我祝贺:这个夸我有出息,那个说穷家出“秀才”,也有人说我沾了祖上积德的光,更有人说我生辰八字好(我是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出生,占了四个八字,即八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连我脸上的“麻子”也成为优点,“外丑内秀,多福多寿,”说什么的都有。我被淮南技校录取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全村。

如果放在今天,考上“中技”又算得了什么?可那个年代就不同了。一旦被录取,即可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升学、工作、前途都有了。首先就可将户口迁入学校,跳出“农门”。对于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来说,这真算是苦尽甘来,黍谷生春。

我无心听这些婆婆妈妈的奉承,一颗心总是落在王艳艳身上。思前想后,总觉得自己太冲动伤害了她,应该当面道歉。我进屋放下二胡,反身刚出门,生产队长就气喘嘘嘘地跑来说:“你要到哪里去?”

“去找我同学。”

“刚刚接到通知,要你去公社有事。”

“是不是又要演出?”

“好像是吧。”

“我想先到同学家看看,下午去行吗?”

“不行!叫你上午一定赶到,这是通知,自己看看吧。”

我接过通知看了一眼,无可奈何地叹口气……

我心急火燎地来到公社,一打听才知道并非演出,而是公社吴书记要找我谈话。我心中直犯嘀咕:有什么重要大事,公社一把手要约见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走进小礼堂,只见室内布置焕然一新,壁上贴满了大红标语和口号:

“歌颂‘三面红旗’,文艺也要放卫星!”

“超英赶美,把‘大跃进’运动推向新高潮!”

一快大黑板上写着剧团的战斗口号:为确保夺得全市“文艺卫星”红旗,我们剧团的口号是:

唱歌不怕喉咙疼,跳舞不怕双脚肿;演戏不怕雨和风,节目更比炉火红!

我正在礼堂观看,忽见吴书记走来,我赶忙迎上前:“吴书记您找我?”

吴书记很客气地说了句:“到我办公室谈吧。”

来到办公室,吴书记倒了一杯开水递了过来:“坐下,坐下。”

我双手接过茶杯,说了声:“谢谢吴书记。”

吴书记:“谢什么呀?要说谢,我得谢谢你(啊)。”

我感到有些茫然。吴书记接着说道:“小闫那,这半年来你对公社剧团贡献不小哇!”

“吴书记,是您给了我锻炼的机会。”

“你的琴拉得很好,不错。”

“不行,我学的时间不长。”

“别谦虚啦,演出时,你拉得非常认真、买力,就是不错嘛!”

我听了书记的夸奖,心里觉得美滋滋的。一个穷苦孩子能得到公社领导赞许,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感谢您的鼓励。吴书记,找我有事?”

吴书记说:“是这样的,(啊)为了更好地宣传(这个嘛),‘三面红旗’(呵)。还有(这个嘛)……”

农民出身的吴书记,是凭着实干一步步被提拔上来的,和其他基层干部一样,没有太高文化,讲话开会作报告,总是带些“嗯”、“啊”、“这个嘛”等不相干的口头禅,以弥补语言的连贯性。这也是当年许多工农干部的“通病”。

吴书记接着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嘛)!我们公社党委研究决定,(这个)要在原来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啊)成立一个庐剧团,就是小倒戏,想把你(嘛)调来当乐队队长。”

我一听慌了,赶忙说:“吴书记,我考上技校了,要继续上学呢。”

“你考上技校啦?”他感到有点意外。

“是的,入学通知书都接到了。”

“剧团演员都想要(这个)你来拉琴。”

“请您原谅,好不容易考上技校,我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升学是很重要的,机会(嘛),(那个)当然也很难得,是吧?”

“是呀,吴书记您说得很对。”

“剧团(嘛),(这个)就缺乏你这样人才呀。”

“吴书记,业余时间我一定来帮忙。”

“这样吧,开学还早,你先留下来参加排练。”

“现在?”

“对,过几天市‘艺术卫星’指挥部组织观摩评选。公社党委(这个)为了能拿到‘卫星’红旗,决定把你调来参战。”

“那我上学的事?”

“放心吧,升学(这个)事(嘛),我们会考虑的。”

“谢谢书记。”

吴书记话锋一转问道:“小闫呵,听说你父母亲都去世了?”

“嗯,我是孤儿。”说着,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

“生活上有困难吗?”

“感谢书记关心,生产队供给粮食。”

“要感谢毛主席啊,感谢共产党,千万不能忘本哟!”

“我会永远记住党的恩情!”

“听郑队长讲你妈当过红军?”我一听,来了精神:“是的,我妈当红军的事村里人全知道,外公家受牵连全家都被杀害了。”

“那你更应该听党的话,继承先烈遗志,当好(那个)革命接班人啊!”

此刻,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母亲当过红军的事连吴书记都知道,就算成不了“红军家属”,起码公社领导知道有这么回事。也许有一天,组织上出面查清真相,认定我是红军后代,那真是莫大的荣幸,天大的喜事!寂寞已久的心灵,突然又情感冲动起来。我站起来向吴书记表态道:“吴书记我听您的!”

吴书记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闫啊,好好干,希望你为公社剧团(那个)出力献策。”

“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协助剧团,争取拿到卫星红旗!”

“还有件事你得帮忙。”

“您说吧。”

“那次会演,唱《北风吹》的那个女孩子能找到吗?”

“你是想--”

“请她来帮忙。”

“她不是咱公社的人。”

“管她是哪里人哩,只要她参加剧团唱支歌,就算我们公社的人。我要想尽办法,拿下全市文艺卫星红旗!”

我心中暗暗高兴,正想去见她呢,不仅有了机会而且还有了借口,不怕她不理我。于是,我爽快地答应:“我这就去!”说罢,急不可待地冲出门外。

背后传来吴书记爽朗的笑声……

演出是成功的,吴书记如愿以偿地夺得了“文艺卫星”红旗。大家绷紧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演员们流着泪水唱啊、跳啊,也就在此刻,她突然找上门来……九汇演夺旗。

一九五八年五月,党中央“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全国为“超英”、“赶美”,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内容的“大跃进”把运动推向高潮。同年九月十三日至二十日中宣部召开了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大跃进”中文艺也要争取放卫星的事。文化部先后在安徽、郑州召开了省文化局局长及全国文化行政会议,提出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会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行行放卫星,处处放卫星,各级都要成立“艺术卫星指挥部”。一时间,各种卫星升天。江西省上报组织了五千多个山歌社,四川省组织了两万两千多个农村文艺创作小组,安徽省农村队队都有创作小组。有些省甚至提出更为荒唐的口号:一个夜晚要写六十多个剧本,每个县都要出一个郭沫若……正是在这种政治气候下,公社党委成立了“淮丰卫星庐剧团”。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节目都是歌颂“三面红旗”的现代戏、诗朗诵、快板书、表演唱等。

经过日夜奋战,一台节目仅用十多天即排练成功。除在农村田头演出外,多数时间深入到大炼钢铁的各个工地上演出。

市“文艺卫星”评选工作,如期举行。评委们亲自下乡挨个观摩,我们放在八月二十四日最后一场。公社党委为能拿到这面流动红旗,决定把剧团安排在九龙岗铁路俱乐部演出。礼堂门外彩旗招展,墙上贴满标语。

舞台两边悬挂着巨幅标语:

左边是:总路线·是灯塔·光照宇宙;

右边是:大跃进·放卫星·直冲九霄。

后台,吴书记亲自督战,他鼓励大家:“你们(啊)要认真演好这台节目!(啊),一定(这个)给我拿下(啊)这面卫星红旗……”说着,他瞟了我一眼:“那个女孩?”我赶忙解释:“昨天我还来找过,邻居们都说她全家走亲戚没回来。”

吴书记:“那就靠自己吧,你们一定要加油啊!”

大幕拉开,第一个节目是诗朗诵。一位男演员用洪亮的嗓门慷慨激昂地念道:

反右倾,鼓干劲,人定胜天干革命!“小高炉”、“小羊群”,钢产量达到一千零七十万吨。超英国,赶美国;要在世界称强国!全党全民齐动员,一天等于二十年……

接着是充满淮河风情的“花鼓灯”,大花场、小花场群舞过后,“兰花”和“鼓架子”对唱:

兰花:

过去兰花爱梳妆,如今都是铁姑娘。

能让高山低下头;要叫河水翻过岗……

歌声中,一面面“铁姑娘战斗队”旗帜舞动;姑娘们肩担箩筐,你追我赶,领舞的是身穿大红的新娘。这个节目叫《新媳妇挑塘泥》,是从市文工团移植过来的……鼓架子唱:

男孩不比女孩孬,个个都能称英豪,哪怕老天不下雨,人定胜天保旱涝……

随着歌声,“青年突击队”的小伙子们以推独轮车舞姿动作上。领舞的是新郎……现代小戏《摔锅》片段:

老汉唱:

“钢铁元帅”已上马,小高炉遍地开花。摔锅献铁表红心,咱永远要听党的话……

老婆唱:

这口锅我用了十几年,补了又补到今天。虽说如今吃食堂,你要摔它我心酸……

通过老汉耐心说服,老婆子终于同意,最后两人将锅往下一摔,小戏结束……这出戏,虽然构思简单,唱词粗糙,但其内容非常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得到了“评审团”的一致好评。

最值得一提的是,小节目《对夸》,还引出一段“轶事”:

男:我种的稻粒赶黄豆,女:我种的黄豆像地瓜。男:我种的花生赛山芋,女:我种的山芋像冬瓜。男:我种的芝麻赶玉米,女:我种的玉米比人大。男:泰山当成小土包,一锨把它铲平掉!女:我端起巢湖当水瓢,哪里有旱哪里浇!

意想不到的是,最后两句盛行安徽的诗歌,惊动了当今“万岁”。后来在批评、纠正浮夸风时,毛泽东诙谐地说:“什么端起巢湖当水瓢,哪里有旱哪里浇,我就没有端过,大概你们安徽人是端过的,那个巢湖怎么端得起……”

戏在一片掌声中落幕。

演出是成功的,公社干部如愿以偿地夺得了“文艺卫星”红旗。

吴书记非常满意他高兴地说:“今天演出很成功的(啊),乐队(嘛)合作得也很好,小闫同志功不可没!”听了书记表扬,我心里甭提有多美了,这不光是听了几句好话而高兴,可贵的是我们拿下了“文艺卫星”红旗,在全市人民面前露了脸!成长在“大跃进”年代的青年,哪个不是热血沸腾?口号要比别人喊得响,空话要比别人吹的大,“卫星”要比别人放的高!

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和无比激动的心情,大家流着泪水蹦呀、跳呀、唱呀、笑呀,相互祝贺着。十多天来,演员们在吴书记威严目光的震慑下,个个谨慎,日夜不停地排练。如今,绷紧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怎不令人兴奋!

大家闹了许久,才安静下来。

演员们开始拆台、收拾道具,此时,好友宋民突然跑来:

“大门外有人叫你出去一下。”

“谁?”

“不认识。”

“叫什么名字?”

“没问,说是你同学。”

“同学?是男是女?”

“是个女孩子。”

“你帮忙收拾一下东西,我去看看。”

“去吧,人家正等候你呐。”

我猜想,会不会是王艳艳?这儿离她家很近,是她,肯定是她!

一勾弯月像只小船在天河里游荡,“月老”掌舵摇撸,把天下有情人摆向彼岸;繁星眨着眼睛,似乎偷看一对情人在悄悄私语,然而,我们却相对无言。

同类推荐
  • 中国母亲

    中国母亲

    上世纪六十年代,豫北某村的杨桂芝的婚姻发生了地震:丈夫远赴甘肃打工,竟高攀金枝,一去不返。她顶着富农的帽子,上养公婆、下养幼子,受尽折磨。她温柔善良,赢得了两个男人的倾心,却阴差阳错不能结合。她拉扯幼子,与贫困、屈辱斗智斗勇。改革开放后,杨桂芝和干女儿春英开了个煎饼馆,化腐朽为商机。昔日在她头上作威作福的仇人落魄,覥着脸求上门来。她收留了他,没想到却埋下了祸根……为给儿子狗剩娶亲,年迈的杨桂芝再次踏上打工的征程……小说《中国母亲》质朴深情,塑造了一位慈爱贤惠、坚韧不屈的中国普通母亲形象,一页页浸透中国农民最辛酸的生存境遇,一行行尽现中国母亲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母亲》由郭礼兴编著。
  • 谜局

    谜局

    广告行业年末投标的关键时刻,嘉琳公司总经理柳飞云突然发现有人深夜潜入自己的办公室盗取了标书,这就意昧着公司的报价全面露底,而他的竞争对手在第二天又全线修改了报价。种种蛛丝马迹表明是公司内部的人所为。是谁?出于何目的?是否存在背后指使者?柳飞云与助手李晓峰根据各种细微的线索一步步地探寻真相,在紧张悬疑的24小时之后,真相即将大白,然而他发现自己身陷一个更大的圈套中……
  • 风尘隐侠鹰爪王12

    风尘隐侠鹰爪王12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永不回头

    永不回头

    这是一个关于负罪与自我救赎的真实故事,主要描述刑满释放人员这一边缘人群回归社会,重新直面现实,直面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生活全景,真实再现这一社会弱势人群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消沉、自立、感恩以及获得新生的快乐。这些被忽视的人群不但有理想有抱负,还能用爱回报别人,回报社会,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生活。
  • 蚁族

    蚁族

    大学毕业后,云瑶只身来到北京,带着无限的美好憧憬。然而,这样的憧憬,在短短几天后就被现实磨灭的面目全非。在无奈下联系上了以前的学姐,单纯的云瑶就跟着学姐住进了下哇村。在简陃混乱的环境中,云瑶开始跟这样的一群同龄人发生故事。
热门推荐
  • 他是我年少时的喜欢

    他是我年少时的喜欢

    他来时带着星星闯入我的整个世界,我怀着满心欢喜去迎接。我喜欢他成了年少时的轻狂
  • 当生米遇上熟饭

    当生米遇上熟饭

    一把生米,一碗熟饭,一客剩牛排,这三样都不是厨房里的东西,而是三个人。一个常常看帅哥看到流口水的单纯女人,一个无厘头的痞子男人,一个艳遇不断的大众情人,三个人凑在一起,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爱情可以很浪漫,可以很诙谐,也可以很现实。无论你是为它笑过还是哭过,只要你对这段爱情念念不忘,那么它就是动人的。
  • 神龙之人世间

    神龙之人世间

    他,拥有宇宙中最俊美的容颜,最强大的力量。他高傲,蔑视平庸和虚伪。他充满智慧,反复无常,思维独一无二。他独来独往,冷漠,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注重自己的感觉和信仰,对待感情直来直去,爱与不爱分得清清楚楚。他是自己的主宰,对错黑白自论断。他是三千年前是背叛天庭,率领群魔攻陷天宫的神龙,失败后被斩,妻子殉情。带着对妻子的愧疚,他的元神在三千年后落入凡尘,再世为人。前世情今世续,前世债今世还。只是再度遇上前世的妻子,她已经另有所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天之子

    上天之子

    混沌初开,五行成;莫问上天,来何方;一声惊雷动世界,似悲似忧还是怒;人生坎坷道路艰,神挡杀神乱世间。走上巅峰他却无耐地说道:“其实我很不想出名,但被逼而出名,也不想杀人,却不得不杀。”天下英才尽出,但谁可与之争锋。在此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支持
  •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劈腿的男人满街跑。丫的,跟这个没有节操的男人一起穿越到更没有节操可言的古代……虾米?我是王妃。咱家王爷呢?大婚十来天,青楼去点名。虽然她一人坐拥豪华王府逍遥自在,但老妈前来亲授驯夫大法,OK,我去请他回家…啥?还要捎带一相好!行啊行啊,都来吧……
  • 年度最佳修仙少年:青天破

    年度最佳修仙少年:青天破

    自古多少修仙者?成仙得道有几人!?少年姬天青为何能从众多修道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佳修仙少年?天下美女虽多,又有哪一个值得姬天青为她辗转反侧,宁愿百死也不愿错过?一切尽在《青天破》……一曲人、妖之恋的千年绝唱……少年姬天青突遇作恶多端的暴戾黑龙!紧接着,再遇仙界元老玉麒真人和紫一道长,并在机缘巧合下吞食了仙界至宝:辟邪元晶,后拜三清观主为师,修习道家神功。可是辟邪元晶总是沉默,修仙少年几度遇险!几经转折,姬天青的功力在飞速增长,烦恼也在飞速增长,因为他的红颜知己越来越多了,他是该选择清高、雅致的婉晴,还是该选择清新、活泼的霜月呢?
  • “疫”史为鉴

    “疫”史为鉴

    从近代国境卫生检疫史实中挑选了8个有代表性的故事,与大家深度分享。这8个故事,一方面从传染病的角度,我们选择了《国际卫生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的“三大”法定检疫传染病,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影响较大的两类——鼠疫和霍乱;另一方面从地域的角度,我们选择了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域的典型案例。
  • 往生道尊

    往生道尊

    从天庭的泷曦上仙变成玄琼大陆的凌尘,轮回道上的孟汐仙。判官的失误,失控的虚空兽。“为什么我要氪金才打得出伤害?我怎么从高冷的上仙,变成了一个爱装13的富可敌国的穷人了!”“什么?轮回,往生?只要你先借我∞枚灵石,我通通打爆掉!”来自“穷人”凌尘的自信。
  • 云染芳华

    云染芳华

    我与云华相识皇城,情定芳华。情至深,奉血相救,心甘情愿,缘既灭,断尾舍命,两不相欠。你做你的逍遥神君,我当我的青丘女君,余生当不必相见。复见,惟一人得生。云巅之上,执剑的两双手,终有一个松开了剑柄,一个偏移了剑锋。所谓情爱不过温言软语,寥寥几字:“阿蘅,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