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29800000037

第37章 沦为乞丐

要说美,是家乡美;要说亲,是家乡人。我虽少小离家,仍然把自己看做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没有家乡亲人的救援,我也不可能同秋儿结成一段姻缘。

人生在世,谁不热爱自己的故乡?游子飘泊,谁不留恋童年成长的地方?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仅仅三天,尚未享受到家乡的温暖,还未来得及和乡亲们叙旧,没有重游儿时放牛的田野,也没有闻到禾苗的清馨、泥土的芳香,却又要离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进村之时,羞于见人难抬步,离村之时,情愫依依步难抬。站在村口,举目望天,星儿点点,宇宙显得那么凄婉空旷,浩瀚无际;一勾弯月斜空独挂,孤零零又是那样凄凉冷酷。残月照离人,离人无语月无声。

我顺着水沟,来到了南小桥。

这座残缺的断桥,算得上是家乡惟一的“古迹”了。听老人讲,解放前为了防止土匪打劫,挖深沟一条,修造了此桥。这儿,是进出村庄的惟一的通道,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桥面只剩下一半,人们早已不登此桥,留下的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桥下流水潺潺,如泣如诉,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夏天,每逢打雷下雨,螃蟹都会出洞,顺着水沟往上爬,我提着小铁筒逮螃蟹,然后到街上卖,两分钱一只,攒下钱买胡琴弦、松香,操练二胡。没想到学会了胡琴,却带来了噩运!如今,我犹如这残缺的断桥,倍受世人的冷落和唾弃……走过南小桥,前面就是我的母校--周圩小学。望着整齐的教室,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同在这里走出去的我们那一届高小毕业生,很多人当上了国家干部、工人、教师,就连少数在农村种庄稼的也比我强。他们,至少有一个家呀!而我呢?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

夜色将尽,离愁无穷。我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在迷离恍惚的夜色中,一步三回地告别了闫家湖,顺着田间小道,漫无目标地向前走去。

想起刚才“抢人”那一幕,我仍心有余悸,惊魂未定。此时已是下半夜,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划破夜的宁静。树影随风摇曳,疑是那伙人又来拦截,我如惊弓之鸟,早把缠绵的恋乡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露水打湿了裤角,我毫无感觉,背着孩子只顾奔命,不知不觉将秋儿远远地落在后面。她气喘吁吁地喊道:“你等等呀!”我猛地意识到,只顾了自己,却忽略了秋儿,赶忙收住脚步停下等候。她步履蹒跚,踉踉跄跄,好大一会儿才追上来。担惊受怕的我抱怨道:“你也走快些呀,像这样慢腾腾的,万一他们追来怎么办?”秋儿喘着粗气说道:“我实在是走不动了。”说着,两腿瘫软地坐在地上,头上汗水直流。“秋儿,你怎么啦?”她抬头望了望,捋起裤脚:“你摸摸看。”我蹲下顺手一摸,不觉大吃一惊,她两腿浮肿变粗,脚面像馒头一样凸起。我知道,这是妊娠反应、营养不良所致,难怪她走不动路。我恨自己粗心,一种愧疚爱怜之心油然而生,噙着泪水对她说:“你这样跟着我遭罪是何苦来呀!”她站起来轻轻地说了声:“走吧!”带头朝前走去。

此时,我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她,更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默默无语地跟在她后面,慢慢地走着。她回头望了望说道:“我没有文化,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只相信缘分。既然我俩有缘在一起,今生今世,是穷、是富、是苦、是乐,我都认命了!”她的话,令我吃惊。这绝对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农村姑娘,她有着男人一样的勇敢、果断和刚强,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叛逆精神。

世界上相似的爱情故事不计其数,但是,彼此间完全雷同的却又很少。从差异中可以看到,人生与爱情这出大戏,既然由不同的角色来演绎,那故事中的情节与场面,自然也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鲁迅说过,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喜剧是将丑恶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如果说,芸姐红颜薄命是个悲剧人物,那么,秋儿则继续扮演另一个悲剧角色。

人生如戏,第二幕才刚刚进入剧情……

顶着晨雾,我们来到了煤城最大的市区--田家庵。

这里原是市委、市府所在地,是淮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紧靠淮河,昼夜不停的轮渡将两岸连为一体,工农业产品互补,促进商贸发展,商品市场十分繁荣。华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坐落在淮河岸边,向南京、苏州、上海等大中城市提供工业和生活用电。公路、铁路、水运,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过去有“小上海”之美称。“走千走万,赶不上淮河两岸”的歌谣就是对这里的赞美。

眼前的田家庵大不如前了,它被“红卫兵”改了一个非常革命而又响亮的名字--“向阳”。一大早,高音喇叭哇哇叫,一遍又一遍地播送着毛主席语录歌曲和革命样板戏;到处都是毛泽东挥手接见红卫兵的巨幅画像;白墙、砖墙、水泥墙全都变成了大红墙,“最高指示”随处可见。

穿过大街,来到了区文化馆剧场(原市少年之家)。想当年,我们淮丰庐剧团多次在这里演出,许多戏迷把我们当做贵宾,请客送礼,交朋友,认干亲,你争我抢。现如今,时过境迁,唱戏的都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人敢搭理我们了。

“遣送站”的车子拉着警笛,满街转悠,遇到外流人员、怀疑对象,抓上车送进“收容所”,等着遣送。紧张的气氛令人提心吊胆!

我们走进龙湖公园(当时叫向阳公园),这里正在兴建,尚未竣工,园内无人管理。一个连一个用雨布或芦席搭成的窝棚,形成了一个部落群,里面住的多是捡破烂、盲流、拾荒、要饭的,是乞丐们精心挑选的大本营。

一夜的奔波与惊吓,我们早已疲惫不堪,更是无暇欣赏四周的景物,各人找了张长椅躺下,不一会儿全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要是倒霉,喝口凉水也会塞牙。待我一觉醒来,发现提包不见了。那可是我们的全部财产呀!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唤醒熟睡中的秋儿,一同四下寻找,就在不远处的花丛中发现了提包和撒落满地的衣物,一查点,所有东西一件不少,惟有弟弟给的三十五元钱不见了踪影。这钱本来是准备买二胡卖唱糊口的,丢了钱就等于丢了饭碗,现在可好,我用什么来养活她们?好运不来,厄运先登。懊恼、怨恨、心疼,气得我蹲在一旁用双拳不停地砸自己的脑袋。我猜想,肯定是那帮乞丐干的,恨这些人也太不仗义,为何对我这落难之人下手?

恼怒多于悲伤,忧虑交织着愤懑。面对着眼前一座座像坟丘似的乞丐包,既无奈又无望,我只有摇头叹息。

秋儿呆在一边,难过地默默落泪,不懂事的女儿哭闹着肚子饿了。正在气头上的我心烦意乱,一时情绪失控,举手打了她一巴掌。女儿的小脸被打得通红,不敢再高声哭叫,只好低声抽泣,小声嚷着:“爸爸,我饿,我饿……”

秋儿生气地说:“打孩子干什么?自己将钱丢了,拿孩子出气!”是呀,孩子是无辜的,从夜里到现在茶水未进,大人已是腹内空空,饥肠辘辘,更何况她是个孩子呢。女儿不停地喊饿,像针一样刺痛着我的心,我无法满足她的要求,也无法向她解释。

秋儿拉着女儿朝公园大门外走去。

“你去干什么?”

“讨点东西给她吃。”

“去讨饭?”

“还有别的办法吗?”

“不能去!”

“为什么?”

“要是传扬出去,多丢人哪!”

“到了这种地步,你还死要面子。”

“反正我不同意你去讨饭。”

“爸爸,我饿……”面对着女儿一再喊饿,我沉默了。

“你等着,我们娘俩讨点饭来给你吃。”

“就是饿死,我也不会吃别人的残汤剩饭!”

秋儿不再搭理我,拉着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中一阵酸楚:作为丈夫,不能养活妻子;作为父亲,不能抚养子女;男人的骄傲,在那一瞬间消失殆尽。

人常说:健康的家庭产生幸福,畸型的家庭产生灾祸。儿女的人生不由他自己选择,父母的祸福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她太小,还不懂这个世界的人情冷暖,不知生活的甘苦和人生的艰难。正是因为我坎坷的命运,让一双苦命的女儿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这让我永远也无法抹去内心的愧疚和终身的遗憾!

下午一点多了,还未见秋儿回来。我心中焦急,担心她们会出事。饿得心里发慌,渴得嗓子冒烟,我坐卧不宁,来回徘徊,两只眼睛不停地盯着公园大门,盼她们早点平安归来。

就在这时,从大门口摇摇晃晃走进来一个少年。他看上去也不过十二三岁,穿着虽然有点脏,但却是尚好的行头,上身一件不合体的卡叽布制服,下身一条东方尼裤子,足蹬一双“回力牌”球鞋,嘴里叼着香烟、哼着小曲,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他走到我面前说:“哥们儿,看你不开心的样子,遇到难处了吧?”我不屑一顾,心中猜想,他肯定是住在这里的小乞丐,说不定钱就是他偷的呢,于是将头一扭,不想理睬他。“哥们儿,来支香烟。”他就势在我身旁坐下,顺手甩过一支香烟。我只好客气地应一句:“谢谢,我不会抽烟”。

“假如我没猜错的话,你们是出来避难的。”

“别瞎猜!”

“你们还丢了钱。”说罢,他嘴里喷出一个烟圈儿。我听了觉得挺奇怪,反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的?”他狡黠地一笑:“你们三人,从早晨一直睡到中午,说明是连夜出走;不住旅馆,不去投亲访友,只呆在这里,说明你们是出来避难的。”

“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倒蛮有眼光的,分析得头头是道。”

“说实话,别看我年龄不大,在江湖上已经混了三四年了,不是吹的,蚊子打我头上飞过,我都能认出公母。”见我夸他,他更加来了神气,滔滔不绝地侃起来:“不瞒你说,我去过北京,到过上海,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你怎么不去上学,却到处流浪?”

“嗨,别提了,一句两句讲不清。”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两块烧饼。“给,我知道你现在饿着肚子。”我愣了一下,没有伸手。“别客气,拿着吧!”看着他那一双脏兮兮的手,我实在不想接,可是腹内空空,饥饿难忍,又使我无法拒绝。

生存的欲望,是人的本能。生存面临威胁的时候,人有时也会不顾身份,丢掉尊严,折腰屈膝。我接过烧饼,狼吞虎咽起来,并用“大丈夫能屈能伸”聊以自慰。

通过短暂的接触,我觉得他很讲义气,挺可爱的。接下来的攀谈,使我初步了解了他的身世。

他叫雷跃进,一九五八年生,外号“小妖精”。三年前,还在上小学的他,一天在上学路上捡了一本《毛主席语录》,心中十分高兴,但因害怕迟到,忙着赶路,连看也没看就放进了书包,沿着两边开着油菜花的田埂,一蹦一跳地向学校走去。上课的时候,他将那本“红宝书”放在课桌上,崭新的红色封面,是那样显眼。下课铃响了,他高高兴兴地冲出教室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留在教室里的同学看见桌上那本“红宝书”,挤上前来,争相翻看。当他们翻到《毛主席语录》的扉页时,都惊呆了,只见毛主席那张标准像上多了一副眼镜,嘴上还添了胡子。这本书很快被送到校长办公室,并惊动了县公安局。

面对一张张严肃的面孔和声声责问,乳臭未干的“小妖精”吓哭了。除了眼泪和语无伦次的回话,他什么也讲不清楚。虽然因为年龄太小,没有抓他,但最后却做出了“学校除名、家长严管”的决定。于是他失去了上学的机会。面对父亲的拳头,母亲的责骂,他感到委屈、冤枉,一气之下,逃出家门,四处流浪。

他经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难,经受着饥饿、寒冷、疾病以及死亡的考验,从一个纯真的儿童,沦为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乞丐……“想不想家?”我问他。

“想,出来三年了一次也没回去过。”

“想不想你的父母?”

“想,连做梦都想。”

“那你为什么不回去看看?”

“我害怕。”

“怕什么?”

“怕别人骂我是小反革命。”

“就为这个?”

“我如今是个讨饭的,回去也让人瞧不起。”

“知道吗?你的父母会日夜想念你呀!”

“所以我一想到父母,简直就要发疯。”说着,两行泪水从他脸上流了下来。

真奇怪,我发现泪水冲去了脸上的污垢,他变得比先前好看了。刚才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现在却变了。这可能是他良知的觉醒吧。有时良知的觉醒,不仅靠呼唤,而且还有触及心灵的震撼。人哪,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动物。

“求你办件事。”他带着乞求的目光望着我。

“什么事?说吧!只要我办得到。”

“一看你就像个有文化的人,帮我写封信。”

“给谁写信?”

“俺爸,俺妈。自打外出流浪一封信也没往家里写过。”

“你不是上过两年学吗?”

“那点墨水,早忘光了。”

“行,我帮你写。”

“谢谢!”

“可是没有纸笔呀?”

“我这就去买。”

“好吧,我等着你。”

“哥们儿,够朋友!”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径直向公园外走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觉得这位小乞丐可爱、真诚,而且又是那样天真无邪。艰难困苦的环境使他过早地成熟了,而这成熟又是那样的畸形和令人害怕。活着是他的本能,支撑他的是那种对生活的顽强精神。它使他能够面对厄运,把悲剧当成笑话,把痛苦当做欢乐!

我正在遐想,秋儿带着女儿回来了。报纸里包着几个馒头,女儿高兴地递给我一把碎钱,一数共有八角二分。“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让人担惊受怕的。”我关切地问。

“讨饭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哪!”

“我知道,真难为你了。”

“我带着孩子站在饭店门口,足足有一个小时没敢进去。”

“那为什么呀?”

“实在拉不下这张脸,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开口讨饭太难为情了。”

“那就回来嘛!这件事一开始我就反对。”

“看你说的,回来怎么办?喝西北风呀!”

“后来呢?”

“多亏一个孩子帮忙。他人可机灵啦,对我说,大姐别怕难为情,我也是讨饭的。胆子大些慢慢就会习惯的,还教会我一套讨饭经:

叫人不亏本,舌头打个滚,男的叫大爷,女的喊大婶,讨饭嘴要甜,该忍还得忍。

他还说:‘人在矮屋檐,不得不弯腰。’”

我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想不到,讨饭还有一套理论呢!秋儿把馒头递过来说:“快吃吧!这是干净的。”我抓过馒头就啃,秋儿看了,在一旁偷笑。我知道她在笑话我讲的“过头话”--饿死也不吃讨来的残汤剩饭。

我边吃边听她讲述讨饭经过……

秋儿站在门外不敢进去,那孩子继续开导说:“女人和孩子是最受人们同情的。”说罢,拉着秋儿娘俩走进饭店,小声说道:“我先做个样子给你们看。”于是他开口便说:“各位大伯、大婶、爷爷、奶奶,俺们是来自黄河边上的难民,家乡受了水灾,父母生病无钱医治,我同俺姐、俺妹要饭糊口,讨点钱给爹娘治病。”说着从身上掏出竹板边打边唱:

来的巧,来的妙,贵人吃饭俺来到;你们吃肉俺喝汤,你们发财俺沾光,你们赏点零碎钱,多福多寿万万年!万万年!

唱到这里,弯腰给客人鞠个躬,接着口气一转又唱道:

小小酒壶嘴对嘴,听我唱段小气鬼。

小气鬼,小气鬼,兜里有钱不肯给。

白天走路摔断腿,夜里回家遇见鬼,喝口凉水烫烂嘴,过河坐船掉下水,送到医院说病危,火葬场里多个鬼!死到临头才知悔,多做善事心灵美。

“各位老少爷们,我唱的是昨天的事,今天这里没有小气鬼,赏一块不多,给一分不嫌少……”说完,他使个眼色让秋儿挨桌去讨要。听了他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开场白,谁又愿为几个小钱挨骂呢?于是你五分他一毛地纷纷解囊。

听完秋儿的叙述,我感慨万千,谁说乞丐愚蠢呢?他们不也是“智力型”的人才吗?我接着问道:“你说的那个小乞丐呢?”“他唱完就走了。”我心中暗想,世上还是好人多,连乞丐也是如此。

小跃进买好纸笔回来了,还未来得及说话,秋儿就一眼认出了他。

“刚才就是这位小兄弟帮忙的。”

“你为什么要帮我们?”我不解地问他。

“我知道你们丢了钱,也知道是谁干的,但我不能说。”

“为什么?”

“这是帮规。这里人员混杂,偷、扒、抢、拿、坑、蒙、拐、骗,什么样的人都有。今后你要多加小心。”

我把信写好后,劝他说:“最好还是回家看看你的父母吧。”他点了点头:“等攒够了钱再说吧。”临分手时他问我:“今晚你们住哪儿?”

“住车站候车室。”他听后摇摇头说:“不行,那里不安全,每天都有人去查,要是被”遣送站“查到那就麻烦了。”“我们没有钱去住旅馆,再说,身上也没带证明信呀!”他说:“我告诉你们一个最安全的地方,前面不远一拐弯就是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睡在候诊室最安全。遇见查夜的就说是来等候看病的。”说着,他从身上掏出一点零钱和几斤粮票:“给,晚上买点吃的。明天一早我就过来,带她们再去别的饭馆。”说罢,转身走了。

“人在矮屋檐,不得不弯腰。”小跃进的话很有道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坚强地活下来,难道我们就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什么面子?什么自尊?一不偷,二不抢,讨饭也是正大光明的。当一回乞丐,权当我体验一下生活吧。

流浪的生活是什么?是漂泊与乞讨,求生与磨难,失落与欲望……它颠倒了世上的尺度,改变了生命长河的渠道,带给流浪者的只能是难以消蚀的伤痕,让人咀嚼的辛酸和悲哀的记忆。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们节余了八块多钱,再过几天凑够钱,买把二胡去卖唱,就可以结束乞讨生涯了。

市一院的候诊室,宽敞明亮,一排排的长条木椅,正可当床睡觉。候诊的、急诊的,病人来往不断,所以我们一连睡了几个晚上,都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天夜里,天气有点闷热,直到很晚我才睡着。朦朦胧胧中被人推醒,我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穿白大褂戴口罩的医生,身边站着两个青年人。我不觉心里一凉:坏事了……被践踏的何止是“花鼓灯”艺术?那些享誉中外的戏曲、剧种、剧目以及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都被搞得支离破碎吗?

同类推荐
  • 出轨年代

    出轨年代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学校长金戈在帮助朋友安排孩子上学一事中与医生辛仪相识。才貌过人的辛仪有着与金戈共同的文学爱好,一个开博客,一个写小说,从交谈中得知,辛仪竟是金戈小说的一位忠实读者,两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与此同时,妻子曲文红不满领导性骚扰决定请病假到市委党校会计师培训班学习,认识了同学曲斌并互相产生好感。金戈、曲文红夫妇一方面面对这段婚外情怦然心动,但另一方面又深感违背家庭的内疚,割舍不掉夫妻情分和亲子之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本书展现了现实社会人们的纠结、无奈和茫然。
  • 毛公案

    毛公案

    小说叙述了明代嘉靖时期直隶巡按毛登科私访断案的故事。本书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抄本《话本十四种》。据《储仁逊抄本小说十五种》整理而成。
  • 我不知道还能爱你多久

    我不知道还能爱你多久

    宋小可是个总被大家遗忘的角色,懦弱胆小,默默无闻。在男友李捷生日当天,被通知分手的她跟踪李捷到了高档娱乐场所,却看到李捷成了富家女林芊芊的小白脸。宋小可意外与富二代乔子楚相识,并与他传出绯闻,成为网络人肉的对象。一向懦弱的宋小可在面对男友劈腿、网络人肉、富二代纠缠时,几近崩溃。就在这时,乔子楚要挟她签了恋爱合约,让她参加电视台一档变懦弱女为女王的选秀节目。乔子楚开始对宋小可进行训练,培养她的自信,在她受伤后又安慰她。宋小可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总是捉弄她又让她感到温暖的男人。但是,当得知李捷提出分手的原因另有隐情,她和乔子楚的相识也是一场设计好的游戏时,宋小可该如何面对?
  • 有间文库:正红旗下

    有间文库: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是老舍未完自传体长篇小说遗作,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页。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这部作品与他的人生,戛然而止。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也是书名的由来。从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眼看着大清王朝走向没落,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们也在末路挣扎……随着义和团兴起,洋人到来,北京老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个个人物在老舍笔下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妄自尊大的牛牧师……这些身处在动荡历史洪流中的大清子民,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6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6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尽可能完备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创作的全部中篇小说,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式地描绘了时代的全景。
热门推荐
  • 女人优雅一生的社交礼仪课

    女人优雅一生的社交礼仪课

    让你左右逢源的交际课堂,助你如鱼得水的社交礼仪。提升社交能力的高效法则,展示女性魅力的蜕变宝典。给你“举手”投足的优雅,帮你塑造良好的行业举止;助你的职场拼搏如鱼得水,为你的处世交往增添魅力。
  • 练习微笑

    练习微笑

    这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故事。如意,一个外人眼里身高一米五,年龄二十二的小丫头,她总是后知后觉,当赖以生存的信仰崩塌时,骄傲如她却一病不起。五年的时间也长也短,一场画展能否召回被逼走的良心。二十二加五等于几?一六八的身高是否足以让万事如意?别来无恙,幸福不幸福不重要,开心就好……
  • 一纸婚约:阎少的替嫁娇妻

    一纸婚约:阎少的替嫁娇妻

    阎罗王阎越泽因温家长女温泽恩而出事,随着温家长女的下落不明,阎家跟温家的一纸婚约,自然而然的落在温家次女温怡嘉跟私生女温一嘉的身上。温一嘉怎么也没没想到,第一次回到这个所谓的家族,既然白纱加身,送出了家门。
  • 醉倾仙尘

    醉倾仙尘

    她是小镇酒馆的老板娘,镇上人只道这姑娘命不好,应是天煞孤星。刚认了亲生父亲,父亲就病死了。留了个小酒馆儿,来的人却总也是寥寥。他是行迹神秘的登徒子,衣着简单,却总总让人觉身份非凡,看着生了一副好相貌,为人举止却总轻佻浮滑,一双桃花眼,对着谁家姑娘都脉脉含情。“莞莞,给小爷我一壶桑葚酒,”“小桑葚,帮我带她走。”“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包括我的尾巴,都给你。”今生缠绕的梦魇是前世的印痕,梦里男子日日夜夜的痴念,那绝顶的狂风,那巨大的月亮,那见之难忘的双眸……17岁之前的记忆全部丢失,没有人告诉她答案。所以准备好了么?跟叶菀一起在梦里找回失去的记忆吧
  • 仙乱之墓

    仙乱之墓

    天若有罪,我便弑天。地若有罪,我便葬地。成仙断魂路,无畏的少年,勇往直前吧!
  • 系统陪我闯天下

    系统陪我闯天下

    刘卞一个现代死肥宅,本来无所事事的他,突然穿越至东汉末年,刘卞:”老天,NMD坑啊“
  • 圣道皇途

    圣道皇途

    被人陷害毁了丹田,肉身重铸兑变,开启了复仇之路,神奇的水晶头骨,诡异的丹田气海……一笑泯恩仇,拔刀问苍天,笑看诸天万界,踏圣道、迈皇途,圣道皇途共起舞!
  • 孤燕徘徊

    孤燕徘徊

    这是几个小短篇,用来练笔的,不不不,是我用来找存在感的,长篇实在让我太难过了!φ(..;)
  • 重生仙君归来

    重生仙君归来

    他是心若止水高高在上的离天仙君,曾以为所求不过是天道。但当那朵红莲在眼前坠入无尽鬼渊时,才知晓本心所愿。重来一世,他定不会再任那人因他而死……上一世,你招惹了本君,这一世,本君定要你对本君负责……既在本君手里了,你莫想在离开了……这次……本君定不会再放开你了……我,很想你……
  • 扛龙旗的美国大兵

    扛龙旗的美国大兵

    本书近距离描述和精确评论了美军第十五步兵团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在中国驻扎的历史、行动和日常生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