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29800000031

第31章 擦肩而过

社会是个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透过万花筒,你能看到人间百态;而家庭是本百科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内容。我家的“书”在“文化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时的页码上,印着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都搅合在我生活的碗里。我在品尝着一丝丝甜味的同时,也不得不吞下无尽的苦果。淡淡的酸楚中掺着浓浓的辛辣,弄得人头昏脑胀,特别是“红色政权”--“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搞得我声名狼藉,情绪一落千丈!

一九六七年一月四日,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发动了所谓的“一月革命”,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权,于二月七日宣告成立“上海人民公社”。此举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名称不宜改的太多。在中国历史上,最喜欢改名字的人要算是王莽了。他一当皇帝就把全国的县名统统改了,就像红卫兵改北京街道名称……现在建立的临时权力机构,不要叫公社了吧!是不是叫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好!”

“革命委员会好”这一最高指示立即传遍全国。一九六八年春,上至省、市,下到街道、生产队,纷纷筹建“革命委员会”。不久,即向世界宣告:全国山河一片红!随即发行了《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没想到“一片红”的提法犯了一个特大的政治错误,因为台湾没成立“革委会”啊!很快该邮票停止发售,如今,《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每张身价好几百万元!

说实话,我很想当官,连做梦都想当官。当了官不仅有权,还可以光宗耀祖。公社“革委会”刚开始筹建,我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一定能进领导班子,凭贡献、能力,不当个副主任起码是也个常委。然而,我连个委员也没混上!理由很简单:我唱过戏,古装戏是“四旧”;演“才子佳人”,是宣扬封、资、修,“爱情至上”;我是混进革命造反派队伍中的“牛鬼蛇神”……通过“文革”我看到:人性被扭曲,心灵被腐蚀,人际关系更为复杂;派别之间,你争我夺,本派内部,勾心斗角,相互拆台,造反时是患难的战友,如今明争暗斗,反目为仇。自己本想捞个一官半职,到头来“官”没当上,还落下了许多罪名,越想越觉得委屈,恨自己过去不该唱戏!于是,我连声招呼都没打,带着一双女儿悄然离去,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十年动乱过后,那些挤进“三结合”,赫然戴上委员、常委、副主任帽子的人,弹冠相庆的革命左派,一个个都以“三种人”被清理出干部队伍,有人还下了大狱。“炎炎者灭,隆隆者绝。”正可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在上海的医院里,两个孩子见了妈妈就像看见陌生人一样,躲着不敢靠近。芸姐一把拉过大女儿玉梅,看了又看,亲了又亲。或许是母女天性使然,或许孩子对妈妈还有一点点印象,一会儿她就靠到母亲的身边。接着,芸姐又抱起晓玉,不成想还没来得及细看,孩子哇的一声哭了,挣扎着向我怀里扑。芸姐流着眼泪说:“孩子,我是你妈,我是你的亲妈呀!”可是晓玉一点也不理会,四个月离开母亲,如今已是两周多了,她的眼里只有天天带她的爸爸,哪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位生她、养她、整天为她牵肠挂肚的苦命妈妈。

芸姐明显好多了,人也胖了,脸色也比以前好看了许多;她除了能自理生活外,还经常坐电梯下楼到院里散步。看到这一切,我心中感到极大的安慰。

“看你的气色很好,身体也比以前强多了”。

“这是药物反应,暂时现象。”

“你怎么知道?”

“经过多位专家会诊后得出的结论。”

“怎样的结论?”

“仍是绝症!他们多次动员我出院。”

泪水常抛已无泪,伤心久时心不伤。面对着这一残酷现实,我们都表现得很平静,所关心的只是下一步该怎么办?芸姐感伤地说:“我早做好准备,与其回家等死,不如赖在医院不走,两个孩子就拜托你了。”

“你能不想孩子?”一句话说得她泪流满面。“我能不想吗?有时整夜睡不着,困在这里看不到外边世界,看不见孩子,我是活着的死人啊!”

“芸姐,我们还是一齐回去吧,大人孩子能在一起,再苦也是团聚呀。”

“不,我不能回去!”

“既然治病无望,留在这里干吗?”

“我若回去,大人孩子都得照顾,这副担子你挑得起吗?”

“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这里,我于心何忍?”

“能把两个孩子扶养成人,也就了却了我此生最大的愿望。”

“医院能同意吗?不行!”

“有什么不行。这里有个病人已经住八年了,家里无人来接,医院拿他也没办法。”

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条路可走。只要芸姐能在医院呆下去,肯定能够多活几年;真要把她接回去,不但于事无补,而且等于完全放弃了治疗,坐以待毙。令我伤感的是:把她一人弃在医院,母女、夫妻分居两地,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医院已成立“革委会”,并传出风声,要对久治不愈的病人进行清理。每天夜晚,医生查房后我才敢去见她,然后约好第二天下午在后院花坛见面。就这样,偷偷摸摸又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一天,突然接到公社发来的电报,要我立即回去,我不得不与芸姐匆匆作别。

喧嚣的七里塘已恢复往日的平静。公社已成立了红色政权--“革命委员会”。“四清”中新提拔的干部全部进了“三结合”,除了两派头头各有一人当委员外,公社领导班子全是原班人马。

电报召我回来,是送给我一个意外惊喜:每个公社推荐一名“工农兵”去上大学,干部们首先考虑到我。这次推荐,一不凭学历,二不要考试,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公社“革委会”大印一盖就算完事。听了这个消息,简直令我兴奋得发呆,半天回不过神来。如果说当初是命运害得我与淮南技校“擦肩而过”,失去前程,那么这次是苍天有眼,还我一个更好的机会!

用这种推荐代考上大学的方式,在我国史无前例,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此举,还得从辽宁大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写的一篇文章说起。在停课闹革命的年代里,他们在报刊上发表了题为《在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中进行革命》的倡议:……学生要从工厂、农村以及部队和复员转业军人中选送……没想到该文引起毛泽东的重视,随后便开展了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运动,凡是有丰富经验的工人、贫农民和士兵,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均可以上大学。在十年动乱中,工农兵上大学虽然有些荒诞,但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角度来看,还是难能可贵的。

命运给了我一次机会,可也给我出了一道难题。短暂的高兴过后,心情就像一百度的开水里放了一块冰,温度急遽下降。

将芸姐弃之医院已是不妥,万一她再出点事怎么办?到时候两个孩子靠谁来扶养?在这种情况下,我又怎能安心读书?如此求学,似乎不太现实,沉思良久,我不好表态。公社“革委会”主任看我为难的样子,悄悄地对我说:“小闫哪,我给你透个底,这可是我们公社干部给你的机会呀!其实我们也知道你上大学有许多困难,很可能中途辍学。不过实话告诉你,上学是假,转户口是真。只要你能在大学里坚持半年,即使念不下去,中途退学再回到公社,那时身份变了,户口也变了,随便给你安排到哪个单位工作,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现在进领导班子的造反派代表,户口不变,身份不变,仍然参加农业生产,没什么前途。我们对你可是另眼相看啊!”听了这话,我深受感动。

“感谢你们用心良苦,对我关怀备至,我永世不忘!”

“名额分配在合肥工业大学,生活费、学费一律全免。”

如此好的机遇,如此优厚的条件,却赶上个破碎的家庭。放弃它?太可惜;接受它,却如何克服这重重困难?

眼前,知冷知热、最能关心我的人,也只有表姐了;她听我的叙述后,说道:“决不能失去这样的好机会,转了户口就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表姐是个快人快语的直性子:“表妹放在医院里拖个一年半载没问题,两个孩子我帮你带个大的,小的送人。”

“你的意思把晓玉给别人领养?”

“女儿大了,早晚是人家的人,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

“这样做有点对不住孩子啊。”

“送给个好人家比跟随你强。”

“要不要征求芸姐的意见?”

“不要告诉她,这样做只能徒增她的思想负担。”

炉桥街镇上有一方姓人家,同表姐是熟人,家境、经济条件都很好,有两个儿子,就是缺少闺女。他们看到晓玉都十分喜爱,当场表示要把孩子留下:“我们愿出五百元抚养费。”我一听就生气:“这不是卖孩子,钱我一分不要,只求你们善待她,长大后两家当亲戚走也就行了。”方家人满口答应:“什么时候能把孩子送过来?”我想了想说道:“等几天吧,待上学的事落实后一定送来。”“请你放心,我们方家决不会让孩子受委屈。”表姐说:“行,就这么定了!”

孩子们的问题全解决了,而我的心情一点儿也不轻松。古人云:慈父爱子,不当弃之。把亲生骨肉送给别人,我心中总觉得不是滋味。手捧“推荐表”,心情矛盾极了。上大学虽是我一生的企盼,然而此时此刻,我却迟迟举不动笔,因为它太重、太重了……正当我准备将孩子送走之际,突然接到弟弟闫立国从部队发来的电报:“有要事速来部队驻地。”看罢电报,一种不祥之兆涌上心头。他参军不久就被抽调出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突然归来,难道是他身负重伤?来电要我速去,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我来不及多想,将晓玉留在表姐家,急急忙忙带着大女儿,连夜赶往上海。

来到部队,我发现他安然无恙。刚想开口问个究竟,谁知他一脸严肃,打开《毛选》:“哥,你得好好学习《老三篇》,认真对照,检查自己。记住毛主席的话,要‘斗私’、‘批修’。”说罢,出门而去。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

我千里迢迢来到部队,你这是念的哪门子的经?难道兄弟之间也搞起政治来了?心中暗自觉得好笑。部队虽然突出政治,要求严格,但也不能变得如此僵化,僵化得连一点儿人情味都不讲了。我很生气,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女儿玉梅天真地问我:“小佬为什么叫你‘斗死皮球’?”我忍不住笑道:“你小佬在发神经!”

不多会他回来了,我发火道:“兄弟俩好几年才见一次面,一不问吃,二不问喝。你搞什么名堂?告诉你,‘老三篇’我能倒着背!”

“你光学不用,等于没学。”

“你是什么意思?”

他并不生气,来到我面前“啪”的一个立正:“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指示我们: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那模样,实在滑稽可笑。如今的年轻人若想看到这种精彩场面,除非从电视剧中去寻找。他接着说:“你要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我猛地站起来,大声说:“你拍电报叫我来就是听你上政治课的?!”

我正在发怒,部队一位姓宋的干部进来。(据说是连指导员)他招呼我坐下,很客气地说:“你是闫立国的哥哥?”我说:“是呀。”他态度和蔼地说:“你别发火,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弟弟随部队回到上海驻地的第二天,就请假去医院看他嫂子,被院“革委会”发现,把他请到办公室,要去了他部队的地址;医院“三结合”领导班子中的军代表找到部队团领导,经过交涉,要闫立国出面协助医院做我的工作,让芸姐出院。

我万万也不会想到,拍电报是为了这件事。

“首长,这事与你们部队无关。”指导员并不生气,耐心地说:“你能把弟弟送到部队,说明你革命觉悟很高。医院抽出最好的医生、专家为你妻子会诊,用最先进的设备为她检查、治疗,她也已经住院两年多,花了国家那么多的钱,虽然病没治好,但医院尽力了。假如人人都像你这样,把久治不愈的病人抛弃在医院占着病床,社会上将有多少病人不能入院治疗?作为军人的家属,你应该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多为国家着想。作为军人,闫立国有义务做你们的工作。”指导员的话句句在理,无可辩驳。接着他又说道:“考虑到你们家庭的实际困难,医院‘革委会’从市民政局批了两丈布票、两百元救济款,好为病人买套衣服和回去的车票;我们部队几位干部也为你们捐了一百多元,另外部队准备派车把她接到营房里住几天,你们兄弟也好好团聚一下,然后再用车送你们到火车站……”

听着听着,我不禁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是为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而难过?还是为芸姐的命运而悲伤?是被医院、部队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打动?还是埋怨上天的不公?也许都有。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听从了指导员的安排。

我从不相信迷信,但我相信命运。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命中注定,不该你得到的,再美好的东西也只会带着戏弄的微笑与你擦肩而过,让你苦不堪言,哭笑不得。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心茫然,人苦闷,一生几许伤心事?

满怀抑郁和激愤,面对苍天问命运!

明哲保身,我成了对敌斗争的“英雄”;生搬硬套,我被树为学习“毛著”标兵;披红戴花,我出席了安徽省“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同类推荐
  • 钟鼓楼

    钟鼓楼

    26卷《刘心武文粹》第1卷《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整本书有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革新的诸多矛盾,但又有着下层人民在艰难困苦中的忍耐力和意志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关照扶持的团聚力,以及他们在各种困境中缓慢发展的生命力。
  • 红高粱家族(巩俐、姜文主演电影《红高粱》原著)

    红高粱家族(巩俐、姜文主演电影《红高粱》原著)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据此改编的由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小说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先辈,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爱情。小说洋溢着丰富饱满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这部作品,作者把他的“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 十二度爱

    十二度爱

    《十二度爱》收录了小岸的小说代表作《暗伤》《不认又如何》《假如你背弃了我》《唐娜姨妈的爱情》《尾戒》等12篇中短篇小说。小岸的文字有着女性作者特殊的细腻和柔软,行云流水,温暖宜人,其中的爱情篇章更教人拍案叫绝,感人至深。
  • 面纱

    面纱

    未删减足本,毛姆剖析人性之作,毛姆故居典藏版本,豆瓣高分,女性精神觉醒的经典之作!马尔克斯、村上春树、乔治·奥威尔、张爱玲、奈保尔一致推崇,毛姆故居典藏版本,豆瓣高分推荐!
  • 锦:盛如繁花

    锦:盛如繁花

    她是一套明星云集的文学MOOK书!为了她,《萌芽》杂志历届“萌芽之星”与2009年萌芽举办“99杯”新小说家大赛全国15强作者集体出走,歃血加盟!为了她,历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作者首次联名上书,要求成为旗下作者!
热门推荐
  • 余生和我一起走下去

    余生和我一起走下去

    你知道我最大运气是什么嘛?“什么?”就是喜欢你。你知道你眼光最好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吗?就是看上你并且喜欢你。你知道我们最有默契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吗?“不知道”就是我喜欢你你恰好也喜欢我
  • 夫子

    夫子

    李慢慢只想成为大唐帝国的一名优秀夫子,仅此而已。
  • 重生之出版帝国

    重生之出版帝国

    当缥缈之旅再也不是萧潜所著,当戴小楼成为了军队长官之后……网罗无数网络写手,横扫世界出版界,发展外太空出版体系,建立强大的出版帝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另:因为涉及到太多写手和出版社以及网站,本书除了写手,信昌和起点会以真实名称出现之外,其余都不会,免得涉及到其他问题。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也与现实中的写手,出版社和网站没有任何关系。
  • 魔兽之天使王座

    魔兽之天使王座

    万族林立的世界,人族又如何崛起?无数人类英雄前赴后继为人族闯出一片天地,辉煌的人类王朝四分五裂,强者十不存一,人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 帝君独宠:妖娆小姐要翻天

    帝君独宠:妖娆小姐要翻天

    温吞一世,糊涂一世,最后竟然被自己夫君和表妹联合起来陷害致死。重生之后,叶离浔痛改前非,眼光变得狠毒起来,对于周围善于伪装的小人丝毫不愿再手软。克险阻,斗恶人,一步一步改变命运,只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凡柔

    凡柔

    远赴人间惊鸿雁,一睹人间盛世颜。目之所往,皆为过往。心之所忆,皆为回忆。神玄太虚瞳照耀世间黑暗,看破一切虚妄。唯独看不破情之一字。
  • 仙神全攻略

    仙神全攻略

    你见过半路炮灰的男主吗?你知道女主光环也可以套到女配身上么?你玩过一出生就是神仙,主线支线任务全无,奋斗只为推倒天宫三千仙神的网游么?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根本没有萌点的妹纸进入一个风格诡异的全息网游然后认识了一堆坑爹大神并跟着他们杀伐天下的故事……PS: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 嫡妃不吃素

    嫡妃不吃素

    一朝穿越,21世纪金牌天才杀手曲玲珑,十八般武艺全会,居然魂穿到一个小丫头身上,醒来之时却奇异的身居古墓,更得一套失传多年的武功秘籍和遗世医书。人人都说她是妖,既为妖便乱天下。人人都说她狂,既为狂便横着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金云雀

    金云雀

    锦竹记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来到中原王城,组织只交给她一个任务--接近狗皇帝,其余的便再也没有交代过,她年岁不足500岁,长相普通,妖力有限,灵力耗尽又变成一只金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