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81400000023

第23章 引导心灵的力量——展现神秘的心理轨迹(2)

如果乞丐只是靠自己的乞求,是不可能得到美味可口的汤喝的,但是乞丐却想出了煮“煮石头汤”的绝妙主意,先是得到了锅,然后是青菜、盐和调料。他得寸而进尺,一再让财主满足自己的要求,其实他所利用的就是一种“登门槛”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上,“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微不足道的小要求之后,往往会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就能够顺利地登到高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变化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给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这种要求并不会给自己造成大的损失,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去说服那里的住户同意在房前竖立一块写着“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两个助手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住户提出这个要求,结果却遭到很多住户的拒绝,接受他们要求的人仅仅只有17%。而当这两个助手到第二个居民区的时候,首先是请求这里的住户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到的小要求,几乎他们拜访的所有住户都在请愿书上签下了字。于是在几周以后,他们又一次来到第二居民区,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立标语牌的要求,结果,这次却有55%的居民接受了这个要求。

同样都是竖立标语牌的要求,在两个居民区实验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当居民在赞成安全行驶请愿书上签字的小要求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言行前后一致,只能也同意接下来这个大一点的要求。

先跨进门槛,再慢慢图发展,运用这个方法往往能够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这种心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化拒绝为接受。

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奖励或者获得能够越来越多,呈递增趋势,这样才会欢喜,而如果人们得到的奖励和收获越来越少,呈递减趋势,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并为此难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是收获而不是损失,所以人们对于由少到多的变化表示接受,却不愿意有多变少的情况。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猴子和老人相处的日子久了,居然能够听懂老人讲话。老人喂猴子的时候,每天分别在早上和傍晚都会分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吃。这个习惯坚持了很久。但是几年之后,老人家的经济情况越来越不好,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表示很不愿意。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其实,不管是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还是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其实一天七颗的总数并没有变,都比以前的八颗少了一颗,但是对于猴子来说,却觉得早上由以前的四颗变成三颗是减少了,因此不乐意,而保持四颗不变就能接受。

其实,这个故事里面体现了一个心理效应,即“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是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那些对自己表时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因为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挫折感,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点小小的挫折,人们还是能够比较平静地承受的。但是随着这种挫折感的不断增大,人们就会变得不满和愤怒。因为,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毕竟,人们对于损失是比较敏感的。

阿伦森还通过实验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他将实验人分成4组分别对被试者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他们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结果统计发现,绝大部分被试者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通过这种心理效应,我们可以策略性地去影响别人的心理,使其产生不同的感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某大院里停放着一部破旧的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天傍晚都会攀上车厢又蹦又跳,嘭嘭之声吵得大家不得安宁。然而不管大人们如何呵斥,孩子们根本不听,反而蹦得更欢。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咱们比赛,谁蹦得最响就奖励他一支玩具手枪。”孩子们呜呼雀跃,争相蹦跳,得到奖品高兴而返。第二天,这个人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孩子们见奖品没有上次好,纷纷不悦,即使蹦跳已不再那么卖力,声音小了很多。第三天,这个人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两粒花生豆。”孩子一听,纷纷跳下汽车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就这样。在“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反而轻松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生活中人们都有一种协调心理,会主动追求一种平衡状态,因此买了一条裤子,就会配套地再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子,空花瓶里应该有束花,如果没有就会为其补上。只有这样,才会感到舒服。

生活中,你有没有被一种东西威胁过?看了这个例子,你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

吴迪和文芳是邻居,文芳由于工作调动需要搬家,家里的东西太多,大部分选择卖掉,最后还剩下一个精致的书柜,特别不舍得,就送给了邻居吴迪作为纪念。

吴迪欣然接受,因为这个书柜真的很漂亮。

吴迪把书柜搬到家里后,发现书屋那破旧的竹椅与精致的书柜比起来真是大煞风景,于是吴迪抽空去了一趟家具店,花了250元钱买一个好的皮质的转椅回来搭配书桌柜,看着心里觉得舒服多了……一天,吴迪家里来一个朋友,朋友参观了吴迪家的书法后,对书桌和转椅赞不绝口,朋友说:“不错,不错,要是能把左边的壁画换一下就更好了。”吴迪看了看,觉得壁画是有些破旧了,也需要换换了,于是乎又花钱换了壁画……为了一个书房,吴迪折腾得是不亦乐乎,而这一切只源于那张书柜。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图案高雅的睡袍,他觉得很好,非常喜欢。于是他穿着这件精美的睡袍,在家四处转悠,想找找那种贵人的感觉,结果,他却突然发觉家具风格有些不对,地毯也有点不搭调。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先后把旧的东西都卖掉,又买了新的,使房间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施罗尔,写了一本名为《过度消费的美国人》的书,书中他提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称之为“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

狄德罗效应体现的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为了获得新的满足,反而付出了更多。

生活中有很多“狄德罗效应”,例如,人们买到一套新房子,为了配套,则需要对房子进行装修,铺上木地板,装了木封墙,安了豪华的灯具,房子收拾得很像样子,但是空荡荡的没有家具不行,但是以前的旧家具和新房子不相配,于是又买了红木等硬木家具;一切安排妥当,住进了新房,但是却又发现,出入这样的住宅,穿些破衣烂衫有些拿不出手,结果,又添了一些新的高档服饰和鞋袜。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很可能就会觉得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于是就会走上离妻换夫的道路。

心理学家解释说,生活中人们有一种协调的心理,总是在协调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使之一切看起来是平衡的。如果出现失衡,就会不断地追求新的平衡。所以,当人们面对失调的景象时,就会面临一种压力,当然,这其中还体现了人们难以填满的欲望。

狄德罗效应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特别是一些看似奢侈的东西。因为如果有了这么一样东西,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获得另外一种东西,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结果因为一些无谓的烦恼而使自己不快乐,这是不值得的。生活需要懂得知足,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去进行消费,不能脱离实际蛮干。

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总能如愿以偿,很多时候我们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得不到的是不好的,能得到才是最好的,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安慰。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你是不是正为上述种种问题而感到心力交瘁、无所适从呢?你想了解心理学吗?你想运用心理学获得生活的幸福吗?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通过它,可以加强心理引导,增强情绪修养,培养乐观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社会。请在这本书的带领下,走进心理健康的世界,去收获属于你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 遇见潜意识的自己:直觉修炼课

    遇见潜意识的自己:直觉修炼课

    本书从人的潜意识出发,指出每个人的心灵是一个“聚能点”,主动和自己的心灵交流,感知体内的潜能,不断地以明示和暗示的方法遇见潜意识的自己,正视过去,接纳不同的新观点,摒弃旧思想,创造新的生活模式,用全新的思维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迈上成功之路。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本书揭示了听觉、触觉、视觉、嗅觉、感觉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本书讲了: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我们若能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谁拨动了你的心弦》这本书,能明显感觉到银川市实验中学针对高中生心理困惑所做的答疑非常有价值,值得中小学生阅读参考,值得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研读借鉴。
  •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畅销升级版)》藏心术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培训课程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训练特工反侦察能力的最高手段,训练特工们保守秘密的最有效技能。本书内容以FBI解密卷宗之案例为蓝本,通过冻结反应、逃离反应、占有反应、服从反应等心理学现象,分析各种常见的性格类型,以及各性格类型需要自我掌控的方向,弥补自身性格的缺陷,指导特工们有效隐藏和弥补思维、行动上的弱点和破绽。对中国社会来说,“藏心术”是商业、仕途、贸易、军事、外交、谈判、处世等工作和生活范畴必备的技能。不会藏心,你将很难达到自己的诉求;会藏心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世界。
热门推荐
  • 驻足春色之只为等你

    驻足春色之只为等你

    曾经的约定,如今的爱。勾起的小指,唱起约定的歌谣,搞笑暖心的爱情故事。我驻足在这春色中只为等你。
  • 十年之约长白山

    十年之约长白山

    一个女孩回到张起灵与吴邪十年之约最后一年发生的故事。文笔可能会与原著有偏差,多多包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缤纷人生教与学

    缤纷人生教与学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教与学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身在教育、心系教育、胸怀大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感念给自己以教育启迪的人和事,并思考其对教育的实践意义。李镇西老师持之以恒地阅读和写作,拓展了思维广度,加深了对教育的思考深度;他的教育行走,拓宽了他的教育视野,丰富了他的教育内涵。他认为教师要不断成长,需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与学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 暗夜传说

    暗夜传说

    “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此故事发生在八部天龙及凡人之间。“天众”即是众天神,以帝释天为尊。阿修罗族疑心佛祖偏袒帝释天,常率部与之战斗,每有恶战,总打得天翻地覆,结果往往是阿修罗战败,而作为战场的天、地、人三界往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仿佛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 修道这些年

    修道这些年

    本书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世人都道神仙好,都说神仙能不老,却不知这修道之艰,修道之难。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如何一步一步接近道,又是如何修道的故事
  • 屠天皇道

    屠天皇道

    仙道渺渺何成风,一朝入道逆天行。五腾八话碎鸿梦,谁叫他人骗似境。夜雨忽来昨日路,誓死不许笑问灵。征途漫漫大千骨,屠天皇道我辈狂。
  • 裁道缝天

    裁道缝天

    我是个小小裁缝,手中只有剪与针,但我心有不屈志,裁缝也能道通天。铁剪裁衣,银剪裁恶,金剪裁山河,这一剪,我要裁尽心中不平事;五行凝丝,灵气织线,随手成神针,这一针,我要缝出个通天大道!
  • 超能力异变世界

    超能力异变世界

    在这充斥着恶意的世界,一位正义的少年梦想世界和平的故事,他能走多久?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等主角校园篇毕业后,将变成种田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