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99800000014

第14章 忤合篇(2)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当你遇人不淑的时候千万不能一条道跑到黑。睿智的人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领导才会英雄有用武之地,才会有所作为。人生短暂,糊里糊涂走错路,就会自毁前程。盲人尚且知道听风声,用拐杖试探前方的路,如果遇到荆棘,他绝不可能坚持往前走,不是因为他胆怯,而是有些牺牲根本没有必要。主非明主,不能人尽其才,另谋高就乃是明智之举。

大凡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信奉哪里路好走就往哪里走。汉初的陈平即深谙择主而事之道。陈平先投魏咎,因意见相左改投项羽。但是,项羽入关后妄自尊大,不采取谋士意见,陈平深感前途暗淡,英雄无用武之地。正在这时,刘邦出现了,虽然此时刘邦身陷敌营,处境艰难,但陈平在刘邦身上看到了成大器、建伟业的希望。所以,陈平冒着生命危险,出奇计骗项羽调走了老谋深算的范增,然后用计帮助刘邦逃离了楚营。后又六出奇计帮刘邦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刘邦曾经问陈平:“你原来辅佐魏王,后来离开魏王投靠项王,现在你又跟随我,这是什么缘故呢?”陈平回答说:“同样一件东西,在不同人手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任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项王,项王也不能重用我,我才来投奔大王您。我虽然还是我,但是任用我的人却不同了。我久仰大王的美名,听说大王您知人善用,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所以我才千里迢迢来投奔,希望能得到任用。”

陈平不但善于谋国,而且善于谋身。汉初三杰都曾不安于位,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萧何遭谗,被械于狱中;张良惧祸,学辟谷从赤松子游。而陈平一生却始终受到信任,并且平步青云,到文帝时被擢升为右丞相,蟒袍玉带,八面威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世上有太多的千里马,只是伯乐并不遍地都是。所以真正的智者懂得自己寻找伯乐,陈平两次出逃,三次择主而事,是其大智使然,与范增相比他似乎要高明许多。范增情知项羽不可与谋,却疏于变通,结果含恨而终,功业未成。陈平审时度势,善于择主,才使自己走上了事业的巅峰。

有些主是没法选择的,如果不幸遇到了昏庸的君王,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是空怀盖世之志,而不得一毫施展。有时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盖世才情而命丧黄泉。比干一腔赤胆忠心,碰上了商纣王,结果被其剜心而死;诸葛亮明知刘禅“扶不起”,却还要死命效忠,最后累死五丈原上;袁崇焕碰上了猜疑心极重的崇祯皇帝,结果被奸贼所害,以千刀万剐之酷刑被处死……在没法选择君王的情况下,如果得遇明主真是幸事。如果遭遇昏王,也只能慨叹自己时运不济了。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大概也只能在乱世。

古语讲“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如果把臣子事君比做女子嫁夫的话,魏徵是三嫁尤不足,直到第四嫁才找到了正主,应该不算“忠臣”或“好女”了。可偏偏魏徵名垂千古,即便是在历代名臣中,能赶得上他的也真是寥寥无几。魏徵先事元宝藏,后事李密,再降李渊,又投入窦建德军中,继而被太子李建成召为洗马,最后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贤臣择主而事,并不是风吹墙头草,而是顺应时势的睿智与通达。对于一个胸怀政治抱负的人而言,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便是贤臣择主而事。

而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可能最关注的就是择业了。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是最令自己满意的?什么样的空间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在人才流动频繁的大背景下,不大可能一个人一辈子只从事一种工作了。所以,“鸟儿”们总是不断地变换“枝头”,出现了“飞鸟式就业”这一择业方式。这种择业方式最讲适者生存,频繁地更换岗位与职业,有机遇,也有风险。所以,“鸟儿”们跳来跳去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下一个工作不一定比现在的更好。如果不从个人的实际条件出发,这“枝”望着那“枝”高,也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选择工作时,首先要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要认清自己,看准眼前形势,结合自己的一技之长去寻找工作,找自己喜欢的,有发展性的工作,找一个真正能发挥自己技能的工作。在工作中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当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情,并未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或者并不是十分适合自己做时,就要及时调转方向,寻求更适合自己的事情。因为悬崖勒马,为时未晚,及时调整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就会打开”。只要用心选择,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智解之三】

识人辨才 度权量能

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人类所有资源中最有价值并且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但是人本身又是极为复杂的,考察人的标准又因人而异,所以,只有摒弃主观标准,长久全面地观察一个人,才能比较真实准确地了解某一个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领导者,只有对下属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明察秋毫,在用人上各用其长,尊重属下的个性,给优秀的属下发挥潜力和特长的机会,让他们放心大胆去干,使得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使属下才能得到认可,如此才会上下一心,达到事业的巅峰。所以鬼谷子讲:“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人才各有差异,只要做到各尽其才,就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明代《泾野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一个木呆呆的,一个鬼精灵,一个眼瞎,一个驼背,一个瘸腿。这位父亲就让精灵鬼怪的那个儿子去做买卖;让木呆呆老实憨厚的那个儿子去务农;让瞎眼的儿子去算卦;让驼背的儿子搓麻绳;让瘸腿的儿子纺线织布。他这样安排,五个儿子各得其所,都能自给自足,不愁吃穿。这位父亲从这几个孩子的特殊性出发,注意扬长避短,甚至能够巧用短处,变短为长,使几个孩子各尽其“才”。木呆呆的人不容易见异思迁,会踏踏实实地把田种好;腿脚不好的人,行动不便,能安稳地坐在织布机前;鬼灵精怪的人头脑灵活,善于投机取巧;正所谓人才有参差,只要度权量能,就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君主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凭借匡辅大臣的帮助。故识才求贤为先,任能为重。识人的目的在于用人。“天下治乱,系于用人。”正如刘秉曾向忽必烈建议的“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刘邦任用善于辞令的郦食其,使他没费一兵一卒,就降服了齐国全境70多座城池;武则天任用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狄仁傑,使得旧唐老臣竭力辅佐她;忽必烈任用马可波罗,扩大了元朝在世界上的影响,他还力排众议,破格任用十八岁的安童为宰相,使得元代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强调随才使用。因刘基、朱升等博治经史,长于谋略,所以朱元璋让他们留在幕府,让他们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胡深等人精通兵法,骁勇善战,朱元璋就任命他们为将军,让他们率兵打仗,征战四方;汪广洋、叶身、章溢等饶有智计、办事周全,朱元璋则将他们派往各地担任行政职务。正是因为这些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其才,朱元璋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并最终黄袍加身。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极其注意收罗人才。能否收罗人才,在其德行,但能否认识人才却在于其智识了。所以得人在其德,知人在其智。仅能得人而不能识人,则所得皆庸才;仅能识人而不能得人,则人才皆为他人所用。所以,得人与知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用人上面,却应该以知人为首。无其才而使当其任,必遭挫折;有其才而不使当其任,则必不能久居。无其德而使居其位,则必败之,有其德而不使居其位,则必远遁。如果在征战之时、权力之争时,一旦识人有误,必将惨败。

古人言:“醉之酒以观其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酒能使人撤去理性的岗哨,使人毫无负担地显示出在清醒时总是极力掩饰的种种本性。酒可以刺激人的情感,酒后人的或多情、或慷慨、或柔和、或贪婪的本性就会清楚地表现出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是诸葛亮鉴别人才的重要方法。即要考察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可以采取对所考察的对象,嘱托其办事是否守信用来观察这个人。因为“信用”是人的根本,爱说大话,说空话的人,肯定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对于这种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怎么能让人放心大胆地来加以任用呢?所以鬼谷子讲:“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即要从人说话言语表达和感情的真假来判断他是否真的是可用之才,然后在需要时则可以征召、求取、提拔、重用。

宋真宗时,负责太子调谏和规劝的东宫左渝德鲁宗道为人刚正,遇事敢言,真宗称他为“鲁直”。有一次正好赶上真宗派使者召他入宫时,他的同乡来了,请同乡在小酒馆里喝酒,使者等了很久,他才回来。使者就问他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你可怎么说呀?”鲁宗道回答说:“据实相告吧!就说我出去和同乡喝酒去了。”使者说:“那你可能会被治罪的。”鲁宗道说:“和朋友吃饭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欺君罔上,那么臣子的罪过可就大了。”觐见皇帝时,真宗果然追问为何来晚,使者就把鲁宗道说的话,转告给真宗。真宗就问:“鲁宗道,我召见你,你怎么来晚了呀?”鲁宗道说:“我有朋友从家乡来,我家很穷没法待客,就请他在酒馆吃了顿便饭。耽误了拜见皇帝的时间,这是臣的罪过。”真宗见他说话老实,认为“忠实可大用”,还经常向刘皇后称赞他。后来,真宗驾崩,七岁的仁宗即位,太后(即刘皇后)临朝听政,于是她遵从真宗嘱托,将鲁宗道升为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鲁宗道之所以受到真宗的赏识,在于他为人坦城,忠厚老实。鲁宗道经常在朝廷上揭发官员不法行为,因此皇亲国戚都害怕他,因其姓上是“鱼”字,且其为人骨如鱼头,故称他为“鱼头参政。”

识人方式有很多。人的言行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才能的。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志士,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中没有谨慎小心的规矩,口中说不出至理名言,办事不讲原则,不能择明主而托其身,办事不能善始善终,所交之人皆鸡鸣狗盗之徒。不能见微知著,不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所谓士人者,计谋总在心头翻,心中有数,即使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也可以独当一面,这种人言语不多、但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所谓君子者,“言必信,行必果”,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讲仁义,坦然处世,逢错必谏;所谓贤者,品德合乎法度,言论举止被人奉为道德准则,乐善好施,兼济天下;所谓圣人者,通天人之际,与自然法则融为一体,品德崇高光明。这种人思想明确,人格完整,即使大富大贵对他来说也没多大好处,穷困潦倒也不会令他低贱。

“用人不易,知人尤难。”怎样识人用人确实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眼光和能力,只有这样,只能让更多的人才推着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

同类推荐
  • 苏菲的哲学课

    苏菲的哲学课

    这是一本哲学家为中学生编写的入门书。贾尼科是颇负盛名的法国哲学家,他女儿苏菲中学时开始接触哲学,他觉得市面上的哲学书都太深奥、枯燥了,于是决定亲手为女儿写一本哲学入门书。一天一堂课,总共30堂,每堂15分钟,用假期里的30天掌握哲学常识。本书篇幅虽然不长,却遍布着思考的轨迹。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哲学,只要跟着贾尼科的脚步,一步步慢慢思考,都会发现哲学的乐趣与价值!懂点哲学,换个角度,未来的道路或许大有不同。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新人:一个屌丝的仕途之路

    新人:一个屌丝的仕途之路

    这本由房建辉著的《新人》讲述从新人到老人,这个过程很简单,时间够了就行了;从新人到高人,这个过程很复杂,多数人一辈子都混不到。我希望我们的公务员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更希望我们年轻一代公务员更能如此!陆昌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泰管他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以他的赤诚和作为抒写了他的人生历程。他的人生道路也一定会眙终不偏离航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衣芳华

    锦衣芳华

    嘉靖年间,秦惠嫔因容貌艳丽又得圣恩遭到方后的嫉妒,生产时被灌了虎狼之药血崩而亡,其女朱珩毓虽逃过一劫却又因宫变混乱险些被方后杀害,至此流落民间......
  • 矢志已负不渝

    矢志已负不渝

    简不渝心灰意冷的站在天台的边缘上,对不远处想要靠近劝她下来的顾矢志说到“顾矢志,你不要过来,你过来我就跳下去,我累了,真的,求求你,你放过我吧,我真的输不起了,我以为你会是我的一切,结果,你竟然会是伤我伤得最深的那一个,你放过我吧!”“不渝,听话,你从天台上下来,你不要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这可是28楼啊,顾矢志满脸焦急地看着简不渝,想让她听自己的话,怎么可能,此刻的简不渝,心已死,面带讽刺地微笑听完他说的话,后用尽全身力量冲着顾矢志大喊“顾矢志你以为我还会信你的话吗,原谅你,我还有什么脸去面对那些为我惨死的家人,真是奇怪,我真的好恨你,可是...矢志,再见了,我的爱,你要好好的活着,看清身边的人,下辈子,我再也不要碰到你了...”说罢,简不渝双臂展开,轻闭双眼面带微笑的向后倒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快速地往下坠,“不!不要!不要啊!”
  • 日本战国恶来记

    日本战国恶来记

    一个用作军事用途的人造人,一段日本历史中最起伏多变的战国乱世。由于身为人造人,没有过于复杂的头脑和深沉的思想,刚刚接触到人世的他没办法对信长说出其他如别的时空的人那般圆滑取巧的回答,甚至更多的时候显得有些莽撞和莽直。这样一个经历诸般痛苦才慢慢成熟的人,将在那下克上、英雄辈出的战国画卷上,抹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心态主宰人生

    心态主宰人生

    心态是生命之帆,它决定着我们人生的航向,每个人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乘风破浪,剑达成功的彼岸。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从逆境中崛起,拥有豁达的心胸,才能减少恩怨是非。懂得知足的涵义,才能获得平和安逸,把握生活的节奏,才能拥有快乐健康。
  • 白色花朵的爱情

    白色花朵的爱情

    本书是两篇与白色花朵相关的爱情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白色花朵的爱情之玉兰花开晚风微。女画家简姬来到一个车展,想在热闹熟悉的环境中缅怀已去世的摄影师情人毅然,却发现他活生生地在会场里,挽着高挑貌美的女朋友,出现在自己眼前……第二个故事,是白色花朵的爱情之玉梨流花。讲述了风雨飘摇的民国末期,戏子玉梨的爱恨情仇,与家国大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如白色花朵般美丽纯洁的女子,却不得不在浊世、乱世中沉浮,只为生存。
  • 听说陛下弃我如敝屣

    听说陛下弃我如敝屣

    看宫斗剧睡着后,居然穿越到剧中成了炮灰娘娘,苏见夏整个人是懵逼的!为了不成为只活三集的真炮灰,她不得不咬紧牙关提起精神来和自己以往姐姐妹妹喊得欢乐的各宫娘娘斗智斗勇!斗到最后精疲力尽时,苏见夏忽然醒悟,要想活到大结局,其实,抱紧最高位的大腿足以……从此后,便有了,夏妃以各种招数勾搭陛下前去冷宫的传闻传出!见夏委屈:“明明是他日日主动前来!哪里是本宫费心勾搭了!”【本文又名《重生成宫斗剧炮灰怎么破》《炮灰娘娘翻身记》《冷宫娘娘一点儿都不冷》】【本文1V1双洁】
  • 揭开谜团

    揭开谜团

    自古神妖势不两立,在人界,人、妖也势同水火。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亿万生灵,为什么总能激起仇恨的火焰。翻开漫漫的历史,尘封多年的记忆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成神成仙是每个修道者的夙愿,长生不老激励着多少修道者逆天奋进,可是飞天成仙就是那么美好的事情吗,这其中,会有什么隐情吗,让我们一起探秘,一起揭开谜团。
  • 忠佞录

    忠佞录

    “卓然卓然燕云史,飞来一卦金缕衣。不断不绝不熠熠,乱否真否可着否。朋宴友席,奈何一翻路人甲。当年豪放,不确如今形陌路。”——《忠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