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69900000021

第21章 人情世事依然远(6)

贺贤土院士就是从美国的朋友和网络上得知彭先生去世消息的。他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越洋电话采访,说道:“现在真是后悔我来美国之前没有再去看他一次,再跟他聊聊。跟他接触不久我就发现彭先生有很高的物理学造诣。作为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仅仅研究理论,还投入了极大热情把物理原理应用于实际。在我一生中,他是少数几个影响我的学术成长和帮助我获得科研成就的科学家之一。有两个方面不得不提,总体来讲就是学会抓主要矛盾。在研究一个复杂系统时,彭先生教我们先把它分解成多个子系统,然后再一个个地分别研究这些子系统。当着手研究其中一个特定的子系统时,先固定其他子系统,并把这些子系统同那个特定子系统之间的作用作为给定的条件或参数加到这特定子系统上,这样,研究那个特定子系统时就变得相对简单,通常可以更容易地获得结果。最后总可以发现只有少数一些子系统是重要的,能支配整个系统的行为。再做一个集成,就可以得到清晰的物理图像,并得到整个复杂系统的主要结论。彭先生把这种方法称作分解研究方法。另外,彭先生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他可以巧妙地使用粗略估计法这种技巧去研究一个未知的复杂系统,求解系统方程时,彭先生可以首先粗略地估计出方程中各个项的量的大小,然后判断出哪些项是重要的,必须保留,其他的可以忽略。这样处理之后,方程往往很简单。尽管结果不那么精确,但是最本质的要素都获得了。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3和1相比,3就是无穷的。就是说方程中一项的估计值是3,另一项是1,后者就可以舍去,因为它较小。这两个方法是我们的两件宝啊!可以说影响了我们所,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研究工作。我之后能做出一些成绩,受膨响很大。”

3月4日上午,当《科学时报》记者将电话打到清华大学教授应用数学家林家翘家里时,他才吃惊地得知彭桓武先生逝世的消息:“他怎么就走了呢?”

林家翘和彭桓武的最初接触是他们在清华大学的学生时代,两人都是周培源教授的学生。彭桓武1931年考入清华物理系,林家翘则在1933年考入清华物理系。林家翘说:“他比我高两个年级,我们当时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但他那时已是清华物理系的高才生了,成绩非常好,很了不起。当时中国的高校极少有实验条件,所以在高深的研究上只能做理论研究。那时学物理,学成是很不容易的,彭先生就是学成者之一。”

因专业的不同,后来两人再见面已是21世纪的事了。2002年,林家翘先生决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北京清华大学定居,并创建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彭桓武受邀欣然前往。在庆祝晚宴上,彭先生发表祝词,两人共同回顾了当年的清华时光。200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建系80周年的庆祝活动以及庆祝彭桓武从事科技事业70年的学术会议上,他们多次见面,共叙往事。虽然“彭桓武星”的命名仪式林家翘本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亲自到场,但是也愉快地送上了他亲笔写的祝词。最后,林家翘说:“彭先生在理论物理方面做得很精深,在国际上非常出名,而且他培养或领导出来的人都很能干、很有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渌表示:“对彭桓武先生最好的悼念是学习他的精神;不一定都能学到,但是努力学一点,对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可能是很有益的事情。尤其是我自己,应该向先生学习,努力做好自已的科研工作。”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员刘寄星是彭桓武的“半个学生”,这还得从1964年说起。那年,刘寄星考取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黄祖洽教授的研究生。下乡劳动一年之后,在1965年所里举行的师生见面会上,彭桓武先生宣布,他和黄祖洽的三个学生由他们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刘寄星说:“所以,我只是彭先生的‘半个学生。但是,彭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却深深感染了我。”

刘寄星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0年1月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59卷1期),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刊登了一封更正信,信的全文是:‘贵刊2006年1月(58卷1期)登载我文《具有启发性的广义相对论》后,再继续研究中,我发现该文中一等式(该期42页左栏下倒数第12行)右侧第三项的系数有错。因而此后直至文尾段前的讨论皆应作废。彭桓武,2006年11月16曰。”

彭先生发出这封更正信的时间,离他去世只有三个多月。刘寄星说:“这是我所发现的有彭先生署名在正式科学刊物发表的最后的材料,这封信足以反映彭先生一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他又回想起1965年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上,彭桓武先生对当时包括他在内的三位研究生说:“理论物理学家要级横捭阖、

所向披靡。‘纵横捭阖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综合利用已有的理论物理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一切物理问题。”

纵观彭先生70年的研究历程,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先后从事过固体理论、量子场论、介子理论、核理论、反应堆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他从理论上解决了核武器原理和设计、核燃料生产加工临界安全等重要实际问题。在开拓新方向上,他相继大力推动我国原子分子物理、

余凝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理论生物物理研究。“纵观阖,所向够披靡”八个字,的确是他数十年科学工作的写照。

刘寄星说:“彭先生对科学精神的看法是独到的,一M人做研究只关注自已的领域,但他认为物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要把自已限制在较小的领域内,要放在整个自然界中去看。

这些,从他本身在物理学上做的事情都可以折射出来。”

彭桓武先生鼓励后辈的一句话令刘寄星记忆尤深,这是他在1965年原子能所研究生导师见面会上,宣布三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理论时说的:“我和黄祖洽都不懂离子体物理,你们边看书边看文献,读懂了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就要靠你们去纵横捭阖了!”刘寄星认为,正是彭先生的这段话教给他终生难忘的治学法宝:自已努力去取得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靠老师把着手教会自己。

还有不少学生曾有幸听过彭桓武先生的教诲,即使一面之缘仍难以忘怀。彭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网络上怀念、哀悼、道别,回帖不绝:

拜先生学品、人品倶佳,淡泊一生、不羁名利。再拜!

愿先生在天国安康!风骨永存!

80年系庆时,老先生那沙哑的声音和清瘦的身影,我仍然记得很清楚。

90年校庆时,有幸见到先生一面,至今久不能忘,祝先生在另一个世界永享安乐!

我于2002年在研究生院有幸听过先生的一个讲座,当时他提到量子力学的很多公式,我仍然记得很清晰。

哀悼!我听过彭先生的讲座,非常感动!

去年,还在理论所主持冷核聚变的研究会,有幸一见,老人家思维很活跃,精神还好。

到晚年还一直从事科学研究,真令人佩服!哀悼!

去年,在以他老人家命名的理论物理论坛听到他的教海。哀悼!怀念!

彭先生走好!随着老人们的离去,一个时代逐渐落幕。

3月6日上午9时,彭桓武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都送来了花圈,国委员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常副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朱袓良与周光召院士、朱光亚院士、于敏院士、黄祖洽院士、陈能宽院士、吴文俊院士、张存浩院士、何泽慧院士等,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600多人前来向彭桓武做最后的告别。

彭桓武安卧在百合花丛中,灵柩前方是孙女彭立远敬献的花篮,其上的卡片写着:“爷爷再见”,花篮上别着一封信:

我亲爱的爷爷:

您是一位伟大的爷爷,谢谢您。即使您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在心里始终爱您。谢谢您赋予我爸爸以生命,谢谢您如此伟大的爱。

灵堂前的挽联上写着:

物理宗师学贯中西探宇宙穷自然取天火壮国威勋业永存华夏

学界楷模德昭日月育桃李正学风树亮节留典范精神长驻人间

这副挽联由黄祖洽院士、郝柏林院士、刘寄星研究员、郑伟谋研究员共同为彭桓武所作。

任何华丽赞美的词藻,都难以言尽彭桓武先生的术业专攻和人格魅力。

彭桓武院士是我国在国外获得教授职位第一位回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尽管他当时决定回国而失去了在量子场论等前沿领域取得更大成就的良好时机,但他服从国家需要,克服任何困难,义无反顾地领导并参加了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他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奠基人,为我国科教事业、原子能事业和理论物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巨大的贡献,是新中国理论物理发展第一人!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为彭桓武先生对我国理论物理学和国家“两弹一星”事业的贡献表示敬意,更为让青年学者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永远记住彭先生对我国理论物理事业以及核物理事业和原子能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永远缅怀彭桓武先生,2008年10月12日,彭桓武铜像揭幕仪式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举行。“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何泽慧院士,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院士一起为铜像揭幕。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彭桓武铜像揭幕送来了花篮。黄祖洽、胡仁宇、何贤士、欧阳钟灿、吴岳良、牟克雄等参加了仪式。

周光召发表讲话,说:“彭先生一直倡导中国科学家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开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积极发展学科交叉和学术讨论。彭先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尽快地成长,他所倡导的创新的、团队的、民主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所有的年轻学者都要长期发扬彭先生的这种精神。”

黄袓洽为导师彭桓武献诗:

彭桓武先生铜像礼赞

上善若水,

首功不居,

师德似风,

惠人煦煦。

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宣布设立“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奖学金”。彭桓武先生临终前将毕生的积蓄50万元捐给了理论物理所,研究所决定将此款设立奖学金,以激励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向彭桓武学习,弘扬他热爱袓国、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我国理论物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两弹元勋、科学大师、爱国奉献、学界楷模——彭桓武先生的治学精神、为人之道和学术思想,为整个人类、科技界、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彭桓武星”这颗承载着彭桓武先生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天体,将永远遨游寰宇、光耀苍穹、永世不灭!

同类推荐
  •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曾经的大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对西方的民主科学也感同身受。在那个百无禁忌的年代,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在空地上横站出了与中国皇宫、西式城堡迥然不同的精神建筑。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林语堂、金岳霖、梁漱溟、陈寅恪、钱穆等大师们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借以通过这些片段,感受他们的种种风范。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奈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奈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讲究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
  • 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的性格能和意识形态、政府或社会运动一样影响着一些国际大事。这些人物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他们自己国家范围,不但影响着其他国家,而且也决定着大国间的竞争。20世纪中叶,冷战进入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五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危机相继爆发,每一次危机都足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时间里,整个世界的未来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领导人与普通人一样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而两大竞争对手——美国和苏联却处于一种没有和平也没有战争的过渡状态,并随时会陷入一场惨绝人寰的核战争。然而,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人认为自己可以改写历史。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

    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

    本书是一部讲述当代都市人恋爱、婚姻、家庭及道德和伦理的情感小说。它通过一个家庭从父亲到三个子女各自的恋爱、离婚、再婚以及家庭生活当中错综复杂的生活、经济和情感矛盾,折射出当今社会人们情感的脆弱和动荡,反映了人们既渴望得到真情,又不甘心真诚奉献、以经济做筹码的情感现状,并通过主人公克服各种磨难不离不弃照顾重病的爱人、最终两人终成正果的故事传递了热爱家庭、甘于奉献、注重责任的正能量。
  • 天才麻将少女之此方幽

    天才麻将少女之此方幽

    她称霸全国初中生团体麻将大赛,达到了三连冠!她曾经被她的对手们称作:不可战胜之人!她是“魔物”是“被牌所爱着的人”!时隔两年,当她再一次回归麻将界之时,会掀起什么样的巨浪?PS:天才麻将少女同人,学校千里山!
  • 将军,造反要慎重

    将军,造反要慎重

    莫岚为救男神穿越异世居然和宁国北靖大军里的军妓莫岚笙撞脸而且北靖大军将军居然和男神何以辰长的一模一样难道这个世界流行撞脸?莫名其妙的睡了将军、又莫名其妙的成了莫岚笙的替身以为只是拿了一手穿越烂牌,哪想确是三世纠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落凡间

    青春落凡间

    张扬不羁的学霸苏世&爽朗乐观傻白甜刘恋,把那个喜欢傻笑的女孩宠上了天,人家都说是林恋的出现救赎了苏世,但是却是两个人救赎,成为彼此唯一的初恋
  • 仙神星月

    仙神星月

    话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孕育出第一批神力通天之辈,此辈之人为夺盘古遗留之下的先天至宝,经常大打出手,然而其中一代火祖祝融融合十大巫祖之神力与三清天尊决战之时被其永久封印在幽冥血海!只有三清天尊与鸿钧老祖女娲几位通天之人留在世间一统洪荒!就在封印火祖祝融之时,祝融一丝意念之力不灭,随风消散!百万年后转世投胎成就林莫聪,莫聪自出生之日便是异像横生,被村中之人称为不详之兆,天生便有操作火种之力!恰巧被昆仑仙家一名道修看中便接回昆仑,由此一场修仙之旅展开!摆在莫聪面前的是一场通天大道还是被三清天尊几人及早扼杀?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 冷王的禁锢:毒宠药妾

    冷王的禁锢:毒宠药妾

    他是毒王,邪恶冷酷,百毒不侵,但惟独对她无可抗拒,深深依赖。可面对他的深情,她才不稀罕,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不多掉几个美男陪伴岂不浪费?但貌似毒王的眼神似乎很可怕耶,不会恼怒之下给她下个传说中的蛊吧?妈呀,赶紧逃吧!
  • 白先生,别来无恙

    白先生,别来无恙

    身份的调换,命运的逆行。商业联姻。外界把他们看作是强强联手,天作之合。他用盛大的婚礼准备迎娶她。而她给了他一场天大的笑话。她在逃婚的那个夜晚与别的男人夜夜笙歌,而他却为了她躺上了手术台。四年后她又为了一笔财产而想方设法的嫁给他。可是她心里无法否认,她根本不爱他,因为她心里装着另一个人。当她嫁给了他,就对他百般疏远。就连他昏迷了过去,她都不曾去看过他,关心他。直到,他为她挡下一个啤酒瓶,挡下一刀的时候,她沉沦了……
  • 昆仑纵队

    昆仑纵队

    《昆仑纵队》这本书描述的是1946年年中至1947年年末这段岁月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昆仑纵队”这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转战陕北,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殊死周旋、顽强搏斗的战斗历程。它给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震撼,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
  • 绯色之瞳

    绯色之瞳

    绯红,是夕阳的忧伤,是夜月的缠绵,是鲜血的呢哝.再次与那充满媚惑的瞳孔交会时,再度掀起波澜,唤起远古的记忆,我将变得不再是我.但那是我深爱的人,即使注定是无法实现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