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32900000010

第10章 消息的写作(1)

(第一节)消息写作基本知识

一、消息的含义及特点

1.消息的含义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是新闻文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传播媒体向社会输出新鲜信息的载体,也是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

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它是报纸的主角,是新闻报道数量最大、最常见的新闻形式。据统计,美联社、合众社每天发稿300多万字,其中,2/3是消息。

2.消息的特点

(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2)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3)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4)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练。

二、消息的分类

(1)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按报道内容非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

(3)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4)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5)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和答记者问。

(6)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和纯新闻。

(7)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消息。

三、消息的写作格式

消息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消息的结构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倒金字塔式,即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他内容按事实重要与新鲜程度的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种是并列式,即平行排列事实。

第三种是金字塔式,即开始设置悬念,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后面。

1.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

(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的写作特点可以归纳为下面三点:

(1)多行标题,容量很大。消息除了正题以外,还有引题和副题。

①引题又被称为眉题或肩题,其位置在正题之上,字号比正题小。作用在于交代形势、说明背景,或揭示事件的意义,或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

②正题又可称为主题或母题,它是一则消息里最主要的事实和含义的概括与提要。正题是标题的主体,字号最大、最醒目。一条消息可以没有引题和副题,但一定要有正题。

③副题又称为子题或辅题,其位置在正题之下,字号也比正题小。其作用在于补充正题的事实,或说明正题的来源和依据,或挑明意义,展示效果,往往起提要的作用。

(2)虚实相间,互为补充。在新闻标题作用上,概括事实、揭示主要内容、说明结果,即昭示“谁”、“怎么样”的标题称为实题;交代背景、说明形势、烘托气氛和表明作者倾向的标题称为虚题。制作多行标题,一定要使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做到各行题目之间虚实搭配、相得益彰。

(3)准确简洁、新鲜醒目。标题的写作必须精练贴切,不能啰唆,要引起读者注意,要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

2.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变化灵活。常见的导语类型有下列八种。

(1)概述式。用凝练的语言,扼要叙述出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

(2)摘要式。摘取主要事实,对消息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也是导语常用的方式。

(3)描写式。对事实发生的环境、时间或人物的态度作形象、扼要的描述。

(4)结论式。即先将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端出,然后再作进一步阐述。

(5)引语式。引用诗词、民谣、谚语、警句、格言或人物话语、各种条文等作为开头,然后引出事实。

(6)提问式。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好奇或兴趣,促其将消息读下去。

(7)评论式。对导语中的事实明确表态,正确与否,表示鲜明的倾向。

(8)对比式导语。对比式导语通过现在与过去、此地与彼地的对比来显露消息的新闻价值。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消息的主题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进一步阐述导语中的事实,使新闻内容更加明确。

二是运用背景等材料补充导语,使消息的根据更确凿、内容更丰满。要注意,在主体中不要再重复导语。

主体大致有以下两种结构:

(1)以时间为顺序。以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即开始怎样,如何发展,怎么结束。

(2)依据事物的联系。根据主次、因果等逻辑关系,或先重后轻、或有点有面、或并列安排结构层次。

4.结语

消息的结语是消息的尾巴,标志一条消息的终结,常常是一两句话。如果事尽文止,就应自然收束。

四、消息的写作要求

(1)以记叙方法为主写,把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照实写下来的方法。因为消息的任务是向人们报道最新事实。叙事的五要素: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结果。

(2)导语居于消息之首,是消息的“窗口”。写好导语要求“立片言以居要”,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扼要地交代消息的核心内容,先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吸引读者读罢全文。

(3)主体部分叙事要分清主次,井然有序。主体是消息的基础,要展开叙述消息的主要事实。叙事要突出中心,主次分明,这是写文章的常识。因为消息不宜写长,一般三五百字,所以在叙述事实时,尤其集中笔墨写好事实的重要部分,以防没有主题。

(4)争分夺秒,事发文成。消息本身就是一种迅速及时反映现实及其变化的新闻体裁,因此消息的写作无疑就要求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力求做到事发成文。

(第二节)消息写作问答

一、消息主体的作用

1.为导语展开丰富的材料

导语总是简明扼要的,它虽然叙述了主要的新闻事实,但是十分简略,不会提供事件的全部过程,不会把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一一讲到,更不会提供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细节。

主体最明显的作用是为导语已经表达过的主干事件提供较为丰富的材料。

2.解释证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

导语中提出的观点,要在主体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导语中可能引起疑问的地方,在主体中要有充分的解释。

3.满足读者了解新闻详细内容的欲求

读者如果对某一新闻感兴趣,他就不会满足于导语所提供的那些简单介绍,作者有责任在主体中向读者提供详细的内容。

二、消息主体写作的要求

写作消息时应注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与导语相辅相成

导语是主体的提要和浓缩,主体是导语的展开和深化,主体要按照导语的方向行文。

2.主题集中明确

一篇消息,或直接、或间接,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见解或态度,这就是消息的主题。消息的主题要写得集中、明确。集中就是消息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写,不管有多长的篇幅、多丰富的材料,都只能有一个中心,要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材料、使用材料;明确,就是说消息的主题即使不能一目了然,也应该让人在稍加思索之后就豁然顿悟。

3.材料典型充分

典型的材料是那些有广泛代表性、强大说服力的材料,不但能表达某一种现象,还要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

4.结构层次分明

消息虽然篇幅短小,主体部分也要有不同的层次,而且要做到层次分明。各层意思之间,或者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要有很强的逻辑性。

5.写法勇于创新

作为记叙文,写法本是无一定之规的。不过,消息由于篇幅短小,体式规范性强,在写作手法上就有许多承袭来的、模式化的东西,如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直接写实的表现手法等。要勇于创新,体现“大体须有,定体则无”的文法基本规律。

三、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如某人讲话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部分,等等。

既然导语的任务是开门见山地报告新闻事实、吸引读者,它就不能不按照这个要求来写,否则,读者从导语中一无所获,甚至感到莫名其妙,便会对整篇消息失去兴趣。

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导语写作仅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还不够,通讯员必须将新闻事实中的精华挑选出来,写入导语。大体上有三类材料应在首选之列:

(1)最新鲜的材料。这类材料主要指:在时间上它们是刚刚发生、新近出现的,或者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却是迄今为止人们尚未知晓的。

对于刚刚发生的事件,视情况而定,导语可突出“何时”要素。广播电视新闻常用“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来显示时效,报纸上的某些快讯,导语中注明的事件发生时间,甚至具体到几时几分几秒。

有些事件错过了最佳报道时机,只好寻找与该事件有关的新的变动,以此为由头,在导语中突出新意。

尤为重要的是,切记将最新的事实、信息置于导语,而不要让它淹没在一般性的事实之中。

(2)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构思导语之前,不妨先将有关材料分解成若干独立的部分,比较、掂量一下,看看哪部分材料最有资格充当导语。

(3)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导语的基本目的是吸引读者。能够吸引读者的第一要件是新闻事实和信息的重要性、影响性;其次便是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新奇的、有故事性、有人情味的事实。在分检材料构思导语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这类材料,不妨将其推至导语中去写。

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导语不可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写作导语的关键是明确报道主旨,抓住事件要害。

有时,导语只用一句话即可。

4.力求优美生动

导语应给人以美感,这是导语吸引读者的又一手段,也是导语写作的更高追求。导语的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掘、反映出新闻事实内在的美,二是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

四、消息该怎样结尾

结尾,特指能深化报道主旨的消息的最后一部分,但消息的最后一部分不一定都称得上是结尾。新闻要讲究写好导语,要把正文(展开部分)写得充实,如果能把结尾写得有力,耐人寻味,那么,更可以使稿件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由于消息的内容不同,报道的角度各异,结尾的写法也多式多样。常见的形式有:

1.评论式

在消息收结的地方对所报道的事实加以评论。具体表达时,既可以是直接发表议论,也可以是借别人之口进行评议,或者转述有关的评价。

2.总结式

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消息,可以在结尾处来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使全文的内容最终归纳在一个点上。

3.启发式

在新闻事实已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再引导人们进一步联系现实、认清责任的写法,就是启发式。

4.展望式

在新闻事实表达完毕之后,对其发展方向和结果作出预测,通常都是描绘乐观的前景。

5.引用式在消息的结尾引用相关人物的话来做收束,也是消息常用的结尾方式之一。

6.背景式

前面已对新闻背景做了全面介绍。如果新闻背景出现在消息的最后,就是背景式的结尾。

7.数字式

在结尾的地方列举一些数字,有时能使新闻事实更丰富、清晰。

8.补充式

在将要收结的时候,又对新闻事实做适当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一般不是核心新闻事件,但必须跟核心新闻事件有紧密联系。

五、消息的选材技巧

写消息时,选取材料有以下三个技巧:

1.努力掌握更多更好的材料

实践证明,不了解情况和问题,只翻简报、看看总结材料所写出的新闻报道,往往是堆积材料、罗列事实,或者是写进一些“体会到”、“认识到”、“坚决照办”一类的空话和废话,很难写得简短。这种情况下,即使硬要写成短新闻,往往也是干瘪、枯燥,没有新鲜味。只有大量地占有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既短又好的新闻报道。

2.善于对材料进行剪裁和取舍

有些新闻之所以写得长,是因为缺乏筛选和剪裁的功夫,不善于去糟粕留精华。

3.选择典型事实

在选材时,要选典型材料,做到“以一当十”,这也是把新闻写得精练的重要一环。如果抓到什么事例就写上什么事例,缺乏典型性,既难于阐明报道主题,也难于写出精彩的新闻。材料典型,新闻才能精练。典型的材料并非信手拈来,而是从采访到的大量材料中筛选出来的。

六、消息需要细节描写吗

有人认为消息的字数很短,谈不上什么细节描写。其实,无论字数多少,细节写好了都能使一条消息“活”起来,可以提高新闻的质量。“细节是消息的血肉”,足以说明细节对于消息的重要性。要把消息写得生动活泼,这首先要解决两个认识问题。

一是认为消息的功能就是给读者传递新信息,只要把事情写出来就行了。

二是认为消息有无可读性是消息事实本身所决定的,与新闻采访和写作人员写稿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不然。写消息不应满足于只把事情交代清楚。因为有的消息写得引人与否,其读者面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写稿的表现手法高明,不仅能吸引关心新闻事实的读者,还能吸引不关心新闻事实的读者,关键是运用细节写出必要的形象来。

同类推荐
  •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五)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五)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5辑)》由张新民主编,本书为“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5辑),分为儒学与中国文化研究、宗教研究、地域文化研究、清水江学研究、地方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书评与札记、研究生论坛七大部分,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踪迷境

    幻踪迷境

    一觉醒来,竟然面前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原来自己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难道我穿越了?我又该怎么回到现实?
  • 旋风少女之迎风夫妇嗨翻天

    旋风少女之迎风夫妇嗨翻天

    “戚百草,我警告你最好离若白师兄远一点!”范晓萤恶狠狠的盯着百草。“晓萤,你在说什么啊?”“戚百草,不要再用你那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范晓萤一把掐住百草的脖子,“你什么都比我强,还要什么都跟我抢,戚百草我告诉你,若白师兄是我的!”范晓萤从噩梦中惊醒,百草是她最好的朋友,她觉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 X的救世之旅

    X的救世之旅

    世界将陷入危机,某一族群的他们得到了预示,因太过无聊而决定亲自去解决世界危机的他来到了人类统治的地域……
  • 星河昭昭只为见你

    星河昭昭只为见你

    女主角与男主角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我真强无敌

    我真强无敌

    古老的枷锁横跨万古天穹!少年骄狂,天道不屈,帝临之尊,傲立苍穹,不服输,不低头,向天争,同地斗,与人谋,战天骄,斗万雄,踩巨擘,灭霸主,破枷锁,天穹之上,热血激昂,当长空烈烈!我,真的强无敌!
  • 武战三国

    武战三国

    一个孤儿秦天,被爱人背叛,被富二代派人杀死。他命不该绝,死神和命运之神逆转时空,给他改变自己的人生机会。看别人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让我们一起看看秦天能否改变人生。。。。
  • 权臣谋

    权臣谋

    卫妗:为谋者,远害而就利也。只要你想,就算有万人阻挡,我也就可以助你到达那个位置,不论其他。女主卫妗(卫瑾),字清钰,穿书,女扮男装,前期做轮椅,后期恢复,助男主成就霸业。
  • 拥有星空的海洋

    拥有星空的海洋

    莫小雪的自述:我叫莫小雪,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但是外公的不普通,使我也不能平凡。外公会武功,而我天赋异禀所以成为了他的传人,而且外公还有另一个身份……但在我八岁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我认为父母双亡,可没想到真相确是……我有一个哥哥,但在五年后失踪了,我一直在寻找他,我一直认为八岁的事不简单,但对于八岁我只有一些零碎的记忆,我问外公但外公不告诉我,他说那是为我好,为了探寻真相我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但我没想到真相竟会如此……叶悠然知道真相后对我说:你命中注定是海的女儿,而我注定伴你一生!
  • 虚幻现实之毁神灭道

    虚幻现实之毁神灭道

    【本人原用笔名:血路独行,且本书在起点文学网、创世中文网上传过片段,但不代表最终版。这段时间本人悉心改了书中一些细节,选择重新在创世中文网上传,希望大家不要嫌弃,再给我一次机会,这一次我绝不言弃。】一个还未出生就被认定是个祸胎的孩子,被下令出生后立即处死。……然而这个孩子顽强的活了下来,他历经重重迷雾,立志要拨云见日。……后来,他才得知自己是三股势力相争的牺牲品,他该如何是好呢?……是颠覆残酷现实,还是构建理想天国,作为一个人他始终向往着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