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29900000042

第42章 基层工会的劳动合同工作(4)

③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在所有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经济补偿,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只有在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劳动者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才能依法获得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如果用人单位愿意在维持或者提高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前提下,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而此时劳动者不愿与之续订,那么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经济补偿的标准。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应当在与劳动者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时向其支付。

劳动合同终止后的义务

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仍需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履行一定的义务,这对于稳定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规定。

(1)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后,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依法终止后,为了证明劳动者已经不存在正在履行的劳动关系,保证劳动者的再次就业,促进劳动力的正常流转,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终止劳动合同之日为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对已经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还应当保存二年以上备查。

(2)劳动者的义务。劳动合同终止之后,劳动者应当按照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约定,办理工作交接,保证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劳动力流转而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7.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含义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订立之后、劳动合同终止之前,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理解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一旦被终止,就意味着有法定约束力的劳动合同不存在了;尽管劳动合同的文本(即劳动合同的书面表现形式)还存在,但它所记载的条款已经失去法定的约束力,这些条款所表达的权利义务也已经消灭,因此当事人不得再以该劳动合同文本为依据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相应的义务。当然,当事人也不再承担该劳动合同文本所记载的义务。

(2)劳动合同的解除与劳动合同的终止不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情形时自动消灭,它既不考虑劳动合同当事人在主观上是否希望劳动合同消灭,也不需要劳动合同当事人在客观上实施什么行为——总之,只要客观上出现了法定的终止情形(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劳动合同就依照法律的规定立即自行消灭,当事人即使不希望劳动合同消灭也只能接受。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意愿主动做出的消灭劳动合同的行为,如果当事人认为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其利益,因而不希望劳动合同被消灭,那么该当事人就不必做出解除行为;如果客观上既未出现法定的终止情形,也没有当事人做出解除行为,那么劳动合同就不会消灭,就会继续存在并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3)劳动合同的解除只能发生在劳动合同订立之后。如果劳动合同还没有订立,那么就意味着劳动合同还不存在,即不存在需要解除的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的解除只能发生在劳动合同终止之前。如果劳动合同已经终止,那么就意味着劳动合同已经依法消灭,不再存在需要被解除的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以享有法定的解除权为前提。只有当事人依法享有解除权时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解除行为。法律对劳动合同的解除进行了严格的规制,明确规定了当事人享有解除权、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因此当事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享有解除权,可以不受限制地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6)解除权的行使由当事人依法决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在具备法定情形、享有解除权的情况下,是否解除劳动合同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当事人既可以行使解除权,做出解除行为,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不行使解除权,不解除劳动合同,继续维持劳动合同的存续。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只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种维护自身利益的可供选择的手段。

(7)提前消灭劳动合同的效果。在不具备解除权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不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解除劳动合同,不仅不能达到提前消灭劳动合同的效果,而且还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解除的分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分为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

双方解除,即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双方的意愿共同行使共同享有的解除权,共同做出解除行为,共同解除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即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根据自己一方的意愿行使自己单独享有的解除权,做出解除行为,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行使解除权的当事人的不同,单方解除又可以分为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根据解除是否因为对方当事人有过错,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又可以分别分为过错解除和无过错解除,因为对方当事人有过错而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过错解除,非因对方当事人有过错而是因为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无过错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等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导致以下几项法律后果:

(1)劳动会同自解除之日起消灭。

(2)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3)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与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

(4)符合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要在办完工作交接时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以补偿劳动者因失去就业岗位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5)用人单位要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6)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的劳动合同文本,应当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劳动合同的双方解除

(1)双方解除的方式。《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双方解除的最基本的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劳动合同的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是“协商一致”,即双方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就是达成一项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劳动合同法》并未规定这项协议必须采用什么形式,但为了防止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被双方共同解除发生纠纷以及便于该纠纷的解决,这项协议以采用书面形式为宜,即劳动合同双方应当通过一定的书面形式记载双方就解除劳动合同所达成的一致意见,并由双方各执一份,作为劳动合同已被双方解除的证据。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致意见。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②劳动合同消灭的具体日期。双方既可以约定劳动合同在达成协议时消灭,也可以约定劳动合同在达成解除协议之后的某一个日期解除,因此劳动合同消灭的日期是可以晚于协议达成日期的。所以,在解除协议中应当明确劳动合同消灭的具体日期,以免事后就此问题发生争议。

③劳动合同的双方解除是由哪一方主动向另一方提出来的,涉及到用人单位是否有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主动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反之,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则用人单位不负有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义务。因此,在协议中明确记载劳动合同的双方解除是由哪一方主动向另一方提出来的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有些用人单位有可能在事后不承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由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④劳动合同双方为解除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其他一些权利义务或事项。例如,双方约定劳动合同解除后工作如何交接,双方约定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承担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义务等。

(2)劳动者如何通过选择或者不选择双方解除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双方在任何时候均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同时,在具备法定情形的情况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又享有单方解除权。这样,在双方解除权和单方解除权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享有单方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如果想解除劳动合同,就有两种解除方式可供选择:

①选择双方解除。

②选择单方解除。

如果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列的过错(例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因而劳动者依照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获得了单方解除权,并且劳动者此时正打算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就应依照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行使单方解除权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宜根据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因为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过错因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劳动者根据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主动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反之,如果劳动者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列的过错(例如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那么用人单位就会享有单方解除权。如果用人单位此时并没有行使其享有的单方解除权,而是主动和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就应当考虑予以同意,因为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主动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此时,劳动者如果不同意用人单位主动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意见,那么用人单位就有可能考虑到第三十九条并依照其规定行使单方解除权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劳动者有过错,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反而会丧失一笔经济补偿。

劳动者单方解除

(1)无过错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中的无过错解除,是指劳动者并非因用人单位有过错而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是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中的无过错解除的规定。该条规定了两种无过错解除:

①普通性预告解除。预告解除,要求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提前一定期限告知对方当事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只要劳动者乐意,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外不再需要任何条件。而且,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劳动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享有此项解除权。正因为任何劳动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享有此项解除权。所以可称之为“普通性预告解除”,以区别于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才享有的预告解除权。

②特殊性预告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与普通性预告解除对比,这种预告解除特殊在两个方面:

第一,只有试用期内的劳动者才享有此项解除权。

第二,试用期内的劳动者只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正因为这种预告解除有其特殊性,所以可称之为“特殊性预告解除”。

正确理解上述两种无过错解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者不需要向用人单位说明任何理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属于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法定权利,属于合法行为。既然法律赋予劳动者享有这样的无过错解除权,那么劳动合同就不能约定免除劳动者的此项权利,即使约定了也是无效的,因此劳动者行使此种无过错解除权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可能构成违约行为的,因而也根本不存在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

第三,《劳动合同法》之所以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主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每个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的地位和价值要远远高于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的履行可以获得的利益(而且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者辞职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很及时地雇用其他劳动者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劳动合同法》要优先保护劳动者的人身自由,不允许以一纸劳动合同剥夺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更不允许劳动合同成为劳动者的卖身契。

同类推荐
  • 乡镇人大工作实用问答

    乡镇人大工作实用问答

    本书根据新修改的宪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和近几年来作者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新的体会,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编写。重点围绕代表法,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际,特别是针对乡镇人大工作现状,阐释了乡镇人大代表履职的相关常识、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用问答的形式,力图为乡镇人大代表依法有效履行职责和为乡镇人大工作者在工作上有所借鉴和参考提供一本集规范化、权威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读物。
  • 白宫内外

    白宫内外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总统和美国政治的成功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有关领导、专家、国际关系研究者和政治爱好者学习、借鉴和参考。作者通过美国总统的从政生涯,对美国政治生态、内政外交、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了提炼和概括,清晰准确、深刻生动,对我们客观认识美国国情,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
  • 政治正义论——论政治公正性及其对现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正义论——论政治公正性及其对现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文作者威廉·戈德温是英国记者、小说家,同时也是社会思想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政治正义论》是其开山之作。他被认为是功利主义解释者之一和无政府主义的提出者之一。在本书中,作者戈德温认为政府是使社会腐朽的力量。本书对人性作了剔骨见髓的剖析,集中反映了戈德温的政治哲学观点,并奠定了其哲学无政府主义创始人的地位。
  • 谁在包围中国

    谁在包围中国

    21世纪中国崛起,美国焦虑。两个世界大国都小心翼翼地避免正面的摩擦、冲撞,而背后的暗战却在悄悄进行。一张围堵中国的大网正在亚洲形成,并逐渐收紧。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借力用力,对美“重返亚太”战略实施反介入和区域拒止?中国面临自己的战略抉择。这是一本分析和还原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所包藏的深层次意图、策略、起因、可行性,以及它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的书。美国战略转向的真正意图,就在于遏制中国崛起。这是一本回击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揭露美国威胁的书。旨在揭示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才是当今世界乱源的始作俑者,才是亚洲乱局的背后策动者,才是中国之困的真正幕后编网者。
  • 先锋

    先锋

    本书通过对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受表彰的近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采写,生动反映了在创办世界一流高水平社会主义大学进程中,高校党建工作推进过程和建设成果,形象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热门推荐
  • 阿来卷

    阿来卷

    架空王朝!位面之子穿越时空留下万本奇书。M24,AKM......坚船利炮。这个世界终究被改变。阿来最终卷入这场来自另一位面的父亲的残局。抛弃姓氏,抛弃家族,抛弃所有的一切,以阿为姓,不危及任何人,为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做一个自由梦。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自己......火药能够成为灿烂的烟火亦能成为杀人的工具。
  • 佛说大乘百福相经

    佛说大乘百福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江湖之三人行

    小江湖之三人行

    一人浪迹天涯多逍遥,两人多半争吵不断,三人那就是乱。一个是游历,一个是逃命,一个是追寻。
  • 大神的心尖又翻天了

    大神的心尖又翻天了

    (快穿1v1)明月死了,她无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死了,但是她死后却发现她并没有去传说中的地狱,反而和一个叫汤圆的系统签订契约,要她去拯救三千世界的男主角,行吧,左右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翻天,做就做吧。但是谁能告诉她,为啥这个世人眼中很高冷的男神,在她的面前......这么的一言难尽呢?
  • 超能心理医生

    超能心理医生

    孤独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 修心莫离凡世,得道即入红尘。哪怕是大智慧者,也不能免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参照心电感应!】
  • 魔法与战斗的奇妙世界

    魔法与战斗的奇妙世界

    魔法魔法,围绕魔法展开的奇妙世界,为你打开一扇魔幻大门。
  • 冥婚撩妻:鬼夫,晚上好

    冥婚撩妻:鬼夫,晚上好

    她从小就被遗弃了,原以为是因为父母嫌弃她是个女儿,所以她恨。可当她遇到了他,这一切的秘密都在解开。她查的越深牵扯的就越多,到最后,原来这一切都是个阴谋……人鬼之间,处处暗藏杀机,她走的步步惊心,他为她悉心护航。她到底是人,还是鬼?扑朔迷离的关系网,到底是命运的不甘还是有人在背后悄然操纵?本文无小三,没有虐恋,就是一个人类成为绝代天骄的鬼后的艰辛路程。建立了读者群,欢迎喜欢轻妃的娃子们入坑探讨,群号:36338251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凶威

    异世凶威

    在末世中挣扎的张扬,意外从西方势力手中盗得一份藏宝图。在躲避追杀的途中,张扬成功开启宝藏,却被宝藏中的一份光图击中,昏死了过去!再次醒来的张扬眼前,一个英姿飒爽的美女正衣衫半解,秀目圆睁地看着他,莫非是西方势力的美人计!张扬毫不犹豫,准备从了对方,脑海中却是一阵记忆涌上:变态的记忆力,押运行行首的儿子,却是开启了两个废窍的文弱书生。父亲已经对他麻木失望,继母为了自己的儿子费尽心机置他于死地,而眼前,还有着一场押送需要自己去指挥!什么,穿越了,老子离开了那该死的末世!来不及庆幸的张扬,发现自己前世的强大实力尽失,而此时,一场针对他的刺杀,刚刚拉开序幕。**********************************本书已成功签约,各位书友放心收藏投票~
  •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是一部语言幽默的趣味历史随笔集,深入浅出地调动春秋历史故事,将它们解读为当下潮流时尚的“历史原型”,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重温传统。通过作者严谨地熟读古书,又合情合理地推演补全了淹没散佚于语焉不详的历史记载中的空白,古人以一种充满人性的亲切面目呈现出来,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传递了一种历史的真实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