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66000000033

第33章 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深化(2)

第一,大学生接受心理的涵义。“接受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我们这里研究的大学生接受心理,是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受教育者感知、吸收外界相关教育信息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结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规律等心理趋向反映的总称,它受到教育内容、教育实施方式、教育环境等条件影响。

第二,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特征。大学生接受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具有以下特征:其一,主体性。大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会以自己的内在需要、利益和兴趣为出发点,自觉对外界刺激信息作出选择,并主动追求高尚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这体现出大学生内在判断力和自决力的应然性。其二,层次性。不同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论水平、心理结构不同,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也就是说,相同的教育信息对不同的受教育者能够产生不同影响,不同类型受教育者的“六个为什么”教育需要依靠不同层次信息的刺激。其三,多变性。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在接受“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过程中总在不断修正、补充、丰富自我认知,对外界信息的评价标准以及接受能力也在变化。其四,创造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接受主体,他们对外界信息经过自身的分析、判断、联想、思辨、加工后可能产生新的创造性理解。

第三,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类型。其一,顺从。顺从是心理接受的最低层次,虽然外在行为表现形式与他人无异,但外部“六个为什么”教育的刺激信息并未真正融入大学生的价值体系,通常情况是迫于某种压力或者出于从众心理而选择了与自我情感不完全相一致的行为表现形式。其二,认同。认同比顺从在心理接受上更高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大学生基于一定的情感认同,开始自觉追求特定的价值理想和信念,并通过对这种价值观念的理性分析,实现知行统一。其三,内化。内化是心理接受的最高层次,这时候“六个为什么”教育信息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中,这并不是他们一时的冲动或者特定时间段内的需求,而表现为长期的、自觉的追求。通过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我们最终要实现内化这一最高层次目标,促使大学生搞清楚在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明白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大学生接受心理过程

大学生对“六个为什么”教育的接受过程是将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身内部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伴随着一定心理活动的过程。从心理学理论来看,大学生接受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

任何人的接受过程都是从认知开始的,在认知心理系统中,大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特定的教育信息产生思维上的指向和集中,这时候,以智力为基础的相应的认知结构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符合这种智力认知水平、符合社会和大学生主体需要,并与当前活动有关的才有可能引起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如在教学活动开始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时代前沿性、社会热点性、当代价值性,大力张扬教师自己的学术研究价值及其所处的学术地位,会使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环节中具备最佳的思想心理状态。因此,在对大学生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首先尽可能地将最丰富、最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展现给大学生,满足大学生群体多方面、时代性的认知需要。与此同时,课堂上拿着教材照本宣科是典型的智力培育手段,这种缺乏互动、居高临下的教育手段,不仅使大学生的主体性没得到体现,而且往往忽略了个体的智力认知,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兴趣。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部分大学生会感觉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与现实不尽相符,现实社会情况似乎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教学没能符合大学生智力认知水平和主体需要的结果。要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中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走下讲台、走出课堂,去了解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交流互动中摸清大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过程中的困惑,摸清大学生在“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并及时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予以化解,这些困惑和疑问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随着大学生对这些问题认知的深化,其情绪、情感和情操就会随其对“六个为什么”教育感受的增加而变化。情感不仅成为接受的诱因,也成为强化或弱化思想接受的内驱力,尤其是周围人群对受教育者接受状态的反映状况往往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心理情绪。当大学生对“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的接受得到肯定反馈时,或者某一理论、事物得到大学生心理认可时,情感便转变为意志。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抵制诱惑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只有达到了意志这一情感接受过程的最高阶段,大学生才能对“六个为什么”教育保持稳定的情感态度,增强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效果的长效性、持久性。

8.2.2大学生内化机制分析

概括地说,大学生内化机制主要包括教化机制、体验机制、调控机制、固化机制等方面,下面逐一分析。

1.教化机制的优化

所谓教化机制,是指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需求和“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的要求,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传授给受教育者即大学生,并影响其内在精神、心理上的反应行为模式。教育者通过教化手段,使大学生认知什么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社会所肯定和认同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具有怎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在用这些观念规范自己行为时应该如何去做。没有教化,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就无法系统接受和认知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更谈不上对教育内容的内化。

要实现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理想的教化模式,需要从教化内容的优化、教育理念的优化、教育载体的优化以及教化方法的优化四方面着手。其一,优化教育内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丰富和发展“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的内涵,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将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与大学生切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有机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其二,优化教育理念。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灌输为主、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掌握课堂,以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保证系统化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找出思想问题的症结,强化“六个为什么”教育成果。其三,优化教育载体。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载体也越来越丰富,这就为教化机制的发展与完善带来更好的硬件条件,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让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其四,优化教化方法。应运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个为什么”问题逻辑本身蕴含着一种范导性的思维逻辑模式,这种思维模式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沟通,能够在无形之中激发大学生探究理论问题的热情,使大学生得到深层次的启示,最终做到析事明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更全面地内化到大学生个人的理想信念体系之中。

此外,在教化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重点把握目标导向设立、选择认知和监督激励的作用。目标导向设立时既要体现“六个为什么”

教育的主要内容,又要贴近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选择认知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工作,用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鲜活的社会实例打动大学生、启发大学生、规范大学生;监督激励的作用就是防患于未然,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六个为什么”教育的主要目标,对“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并据此将“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中倡导的社会价值要求转变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内心信念。

2.体验机制的优化

“体验”,就一般意义上说,是指直接实践的反思性心理过程。随着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六个为什么”教育实践活动的越发深入,我们发现,将大学生置入具有导向意义的现实情景中,他们在体验之后作出的选择更加符合教育设定目的,对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认同也更为坚定。

在这里,我们强调体验机制,就是因为,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讲,对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习得中获取的对理论知识和道德行为的感受和认识,他们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将其与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进行比对,并予以逻辑和理性的分析梳理,产生一定的情感和信念体验。毛泽东说过:“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因此,要想实现对“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的认同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只有经过亲身体验的理论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的理论。但受教育者选择获取这种情感体验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所获得的情感因素也有多有少、有正有偏,一旦这些情感体验成为大学生思想情感的一部分,就总会自发地影响个体的行为。这不仅仅需要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自身在选择与矫正的过程中的正确思想导向性,也需要教育者不断拓展教育途径,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来优化体验机制。

因此,优化“六个为什么”教育的情景机制,让大学生从现实生活实践中体验感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课程配置、教学方法和环境设置中用“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将理论问题与社会现实连成一体,从网络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各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活跃开放的课堂氛围带给大学生相互感染的境遇以及思想文化态势,这不仅是一种对社会宏观环境的感知与体验,也是对教育环境设置的高层次要求,是通过在体验中感知“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并在体验中实现教学相长,发现大学生实际的困惑,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3.调控机制的优化

调控机制是受教育者在接受“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依靠自我内心情感、意志等因素和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等来规范主体行为,使其内化内容、内化目标、内化方向等按照社会需要向前发展的保障性措施。也就是说,调控机制实施的主体包括教育主客体两方面的内容。从教育客体来讲,个人的自我规范通常借助于教育、感化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通过个人情感、意志、动机、欲望、情绪等心理要素的不断调节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从教育主体来讲,则主要依靠纪律、制度、规范等,通过社会舆论、义务规定等方法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予以调节。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大学生受到的文化冲击是多元化的,所感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困惑也是多方面的,要想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实施好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的过程,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需要从外部调控和自我调控两方面双管齐下。

应当说,“六个为什么”中的每一个重大问题,都是强化调节机制的突破口,大学生围绕“六个为什么”产生的疑问与困惑正是理想信念教育需要进行调节的关键点。我们关注大学生的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思考,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相关教育信息,可以有效地补充大学生“有社会观察,有知识信息量却少深入思考”的不足。

通过不断教育,促使大学生重新审视已有的社会经验和自我价值体系,并利用各种媒介形成社会规范、舆论导向,使“六个为什么”

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在教育主客体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发掘大学生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要素,并通过具体内化内容、内化目标、内化方向的不断调整,促进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六个为什么”教育的深化。

4.固化机制的优化

任何思想观念的固化都是以受教育者的“接受”作为先决条件的。而接受并不等于固化,只有在经过反复实践之后,才能最终实现某种意识形态的固化。固化机制作为巩固内化效果的重要环节,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其一,通过反复实践活动,形成行为习惯。其二,通过课程理论引导,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形成心理暗示。其三,广开言路,给大学生反复表达的机会、场合与条件。其四,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特征,关心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防止实际、理论两张皮。其五,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育方法,拓展网络教学,等等。

具体来讲,在“六个为什么”进课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大学生知识、年龄和阅历等个体差别,充分利用教育者不同知识结构、学术背景的差异,一方面,通过系列讲座、专题研讨会、辩论赛、课堂讲授等方式,从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论层次反复深化相关思想观点,如果这些观念被谈起的次数越多,那么它的理论内容也就被发掘得越深;另一方面,配合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精心组织一些与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的课堂教学相对应的课外实践环节,通过社会考察、爱国活动、日常实践激发大学生践行正确道德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积极性,在自我践行中深刻了解“六个为什么”理论思想的内容,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此外,我们还要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各种红色网站,关注网络社区和BBS等网络途径,鼓励大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对正确的思想充分肯定,对错误的思想加以引导,用睿智的眼光、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分析各种现象,通过对“六个为什么”教育内容的不断重复,最终实现固化的效果。

8.2.3大学生内化过程分析

同类推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新策略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新策略

    以前,我们认为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研究,既有行为主义的外壳,又有格式塔心理学的内涵,所以将其称为“折衷的学习理论”。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热门推荐
  • 异世武者为尊

    异世武者为尊

    被研究生堂哥坑了的刘朵朵,穿越到武者修炼的世界,她突然发现自己拥有枪械系统!“功法什么的,好看就可以呀!反正都是一颗子弹的事情”
  • 大秦之莽夫

    大秦之莽夫

    一朝转生到秦朝一睁眼家中只剩幼妹与老母获得杀人取命的能力之后莽夫毅然从军于是大秦多了一个杀不死的怪物,并且越杀越强。
  • 一号会所

    一号会所

    你是高手?萧丞:“不是!”你是老师?萧丞:“也不是!”那你是谁?我是萧丞!是一号会所的后台经理……
  • 洪荒西游之巨龙崛起

    洪荒西游之巨龙崛起

    史前巨龙,逆天修仙系统,江林穿越而来,千年龙蛋,冲破封印,破壳而出,逆天修行称霸三界。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请君一世烟雨

    请君一世烟雨

    他说,我拱手天下,许你两袖烟花,那,若我化土为沙,你可会为我祭酒扫茶?她笑,那君可愿与我半世烟雨,不离不弃?他搂着她看着帝都,当然!某娃道爹娘回家吃饭了!大伯说你们太虐狗!
  • 编程女王逆袭了

    编程女王逆袭了

    21世界最具有威力的就是计算机编程了!看女主怎样依靠编程天赋逆袭!遭青梅竹马富二代抛弃,看我怎样分分钟打脸,让你吐血!只靠一个芯片植入,一天拥有绝世功夫!找出陷害爸妈公司的人,直接曝光报复!给爸妈买别墅!更有沙特、迪拜王子来袭……更有神秘男主,甜宠密爱!轻松阻止核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可以无限转化

    我可以无限转化

    你杀了一头妖类,你吸收了妖气,你把妖气转化成气血,你气血旺盛了,你不小心遇到了鬼道高手,你中了阴风掌,你把阴风掌上的阴气转化成了气血,你气血又旺盛了,你开始修练功法,你修练了气血类的功法燃血大法,你有源源不断地气血可以利用,你神功大成,你问鼎天下。
  • 爷我想修仙

    爷我想修仙

    做梦都想修仙的顾北,却鬼使神差的穿越到魔法世界。只能仰面叹息,呜呼哀哉:“在这绚烂多彩的魔法世界,唯我一把破旧的玄铁剑惶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