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49200000005

第5章 三国(4)

剩余的曹军在孙刘联军的追击下,仓皇逃到南郡,曹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撤回北方。从此以后,曹操没有再大规模发兵南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孙刘联军的胜利,奠定了此后三国鼎立的格局。

夷陵之战

赤壁之战后,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西蜀和东吴围绕荆州的归属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双方矛盾加深。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军大战,孙权乘机派吕蒙偷袭关羽的后方江陵。关羽闻讯率军回救,兵败被杀,孙权占领了荆州。

黄初元年(公元220),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章武元年(公元221)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刘备称帝后,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准备大举伐吴。诸葛亮、赵云等人对刘备此举不持赞同意见,认为曹魏是国贼,而孙权不是。现在曹操虽死,但曹丕篡汉,正好应该顺应民心去讨伐凶逆。从目前的局势看,大举伐吴对蜀汉是不利的。持这种意见的人还有许多,他们也都再三劝谏刘备不要出兵伐吴。此时的刘备已然做了皇帝,既志得意满,又报仇心切,根本听不进去众人的意见,他固执己见,决意伐吴。

这年七月,刘备亲率五六万大军,大举伐吴。孙权面对刘备强大的攻势,为了保证荆州不再失守,将都城从建业(今江苏南京)迁到了武昌(今湖北鄂城)。同时,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五万人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刘备在东进的过程中,又得知了张飞被杀的消息。而且杀害张飞的张达、范强又投奔了孙权。刘备听罢,犹如火上浇油,更加坚定了他伐吴的决心。孙权虽然占领了荆州,但他仍不愿意破坏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他得知此事后,曾派遣使臣向刘备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也给刘备写信,劝他罢兵,但都被刘备拒绝了。

刘备首先派遣吴班、冯习率先头部队,在巫县(今四川巫山)击败吴军,占领了秭归。治中从事黄权劝说刘备应坐镇后方,刘备不听,以黄权为镇北将军,驻扎长江北岸,自己亲率大军继续向长江南岸进发。同时,刘备还派侍中马良到武陵,联络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助作战。

吴军大都督陆逊虽然年轻,但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他认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地形等情况,认为刘备率军东下,锐气正盛,求胜心切,而且居高守险,难以立即攻破,吴军应该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后发制人。当时,吴军将领们都不理解陆逊的意图,认为陆逊年轻胆小,十分不满。在陆逊的耐心劝说下,终于说服了众将。陆逊命令吴军退出山地,将数百里的山地留给了蜀军,把军队后撤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带,等待蜀军的到来。

章武二年(公元222)正月,吴班、陈式的水军已进入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区,在长江两岸驻扎。刘备没有料到陆逊会采取坚守不战的战略,不得已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的土地上设立了数十座营寨,犯了兵家大忌。从正月到六月,双方相持不决。刘备为求速战,派人到阵前骂阵,陆逊毫不理睬。为了引诱吴军出战,刘备又派吴班率数千兵马在平地扎营,还在山谷中埋伏了8000人马。吴军将领纷纷要求出兵,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计策,稳住军心,仍然坚守不战。此时正值暑热季节,蜀军将士酷热难耐,加之兵力分散,运粮困难,军心开始涣散。刘备无奈,只得将水军转移陆上,在深山密林中扎营,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此时,陆逊认为反攻的时机到了。陆逊首先向蜀军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进攻,虽然没有取胜,陆逊却从中找到了击败蜀军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火攻。

一天夜里,天气像往常一样,依然潮湿闷热。疲惫不堪的蜀军懒散地沉入梦乡。刘备在大营中烦躁不安,久久难以入睡。他不知道,灾难正在一步一步向自己逼近。陆逊命令士卒们每人各带茅草一把,乘着沉沉的夜色,做好放火焚烧蜀军营寨的一切准备。一声令下,所有到达蜀军营寨的吴兵一齐点火。刹那间,火借风势,蜀军营寨被熊熊烈火吞噬了。数百里的联营变成了一条火蛇,拼命地挣扎着。陆逊乘蜀军大乱之际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朱然率军率先突破蜀军前锋,与韩当所部切断蜀军退路。潘璋率兵击败蜀军冯习率领的军队。诸葛瑾、骆统、周胤等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吴军连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将张南、冯习和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投降了吴军。

刘备仓皇逃遁到夷陵西北的马鞍山,部署军队,凭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从四面围攻,蜀军再次被杀得大败,车船、器械及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数万将士喋血沙场。刘备乘夜突围,逃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暂避一时。镇北将军黄权在长江北岸防御魏军,刘备战败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率众降曹。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陆逊顾忌曹魏乘机偷袭后方,不宜深入蜀境,下令撤兵。

建兴元年(公元223),兵败白帝城的刘备由于在夷陵之战中遭到重创,一病不起。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诸葛亮等人请到白帝城托付后事。四月,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逝。

夷陵之战,以吴军取胜告终。由于刘备的固执,葬送了自己和数万将士的性命,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孙刘联盟,葬送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三国鼎立局面、也为偏安一隅的蜀汉政权敲响了丧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夷陵之战,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公元223)四月,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正是从这时起,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才真正地发挥出来。诸葛亮牢记先帝的临终嘱托,忠心辅佐刘禅,治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蜀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并积极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曾多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刘备的兴兵伐吴,破坏了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对蜀汉的发展极为不利。刘禅即位后,蜀国国力薄弱,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并巩固孙刘联盟,以抵抗曹魏。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断绝与曹魏的关系,重新建立了与蜀汉的盟友关系。

诸葛亮治蜀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在政治方面,他强调以法治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法检》、《科令》、《军令》、《蜀科》等就是诸葛亮同其他人共同制定的法律文本。诸葛亮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同时,还重视人才,任人唯贤。诸葛亮还对蜀汉的行政机构进行了改革整顿,精简了吏员,节省了国家开支。在农业方面,诸葛亮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员不要耽误农时,妨碍农民作业,同时还要减轻赋税。他鼓励农民种植,还在汉中一带推广屯田,以解决北伐所需的军粮供应。在水利事业方面,派专人对蜀国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顺利进行。在诸葛亮手工业政策的引导下,蜀国的盐铁业和诸葛亮织锦业都非常发达。当时蜀国一些地方已经可以用火井煮盐,钢铁冶炼也非常先进。在织锦业中,锦江、锦里都因织锦而得名。诸葛亮鼓励桑蚕事业,蜀锦成为当时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国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与魏、吴对峙,继续延续了40年的时光。

诸葛亮在治蜀的同时,还南征北战,一方面平定南中,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多次北伐中原,企图恢复汉室基业。

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趁刘备新亡,蜀汉政权不稳之时发动了叛乱。首先是益州地方豪帅雍闿的叛乱。他杀死了益州太守正昂,气焰嚣张。诸葛亮又任命张裔为益州太守,却被雍闿抓起来送往东吴,孙权任雍闿为永昌太守。随后,雍闿又与同郡人孟获等人煽动当地少数民族起兵叛乱,牂牁太守、越巂夷王等也纷纷起兵相应,严重威胁着新生的蜀汉政权。

诸葛亮首先试探性地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给雍闿写信,劝他停止叛乱,但遭到了雍闿的拒绝。随后,诸葛亮决定通过武力平定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三月,诸葛亮亲率蜀军,兵分三路,开进南中。蜀军很快平定了越巂郡和牂牁郡,五月,蜀军渡过泸水,进入了益州郡。此时,雍闿被杀,孟获代替他继续领导叛军。诸葛亮命令军士对孟获只擒不杀,要让孟获心服口服。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收服了孟获。孟获率部来降,并答应南人永不反叛。七月,南中少数民族的叛乱彻底平息。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对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如增加郡的数量,任用当地官吏管理当地事务,还让一些有威望的少数民族豪酋到蜀汉中央任职,对改善蜀汉与少数族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南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又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战争。黄初七年(公元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春天,他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伐魏战争。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的。诸葛亮首先在汉中驻扎,建兴六年(公元228),他决定出兵伐曹。很快,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陆续降蜀,诸葛亮还在天水收降了姜维,使蜀军如虎添翼,整个战争形势对蜀军非常有利。但由于蜀将马谡轻敌自傲,致使重要军事据点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上书刘禅,自贬三级。这年冬天,诸葛亮乘魏吴交战之机,再次伐魏,包围陈仓。但由于蜀军粮草不足,诸葛亮下令撤军,返回了汉中。

建兴七年(公元229)春,诸葛亮发动了第三次北伐。由于连续阴雨,阻碍了蜀军的前进,使得蜀军被迫撤退。建兴九年(公元231)春,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与魏将司马懿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比试。正在势均力敌之时,刘禅突然要求诸葛亮撤兵,诸葛亮急忙撤回汉中,却被告知并不是刘禅下令撤军,而是负责运粮的李严失职,假传圣旨。诸葛亮虽然上书刘禅将李严治罪,却丧失了战胜魏军的大好时机。

为了解决军粮辎重的运输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为战争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后援补给。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魏、蜀双方的实力都有所增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五次伐魏。此次北伐,蜀军兵出斜谷口,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继续对峙。但诸葛亮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在前线,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曹魏所灭。

刘禅为了纪念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做出的丰功伟绩,将其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追谥为忠武侯,所以历史上称诸葛亮的祠庙为“武侯祠”。

曹丕代汉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采取了稳定自己后方的战略,不敢再轻易南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十月,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代汉称帝,曹魏建立。

曹丕称帝后,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施政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措施。他下令减轻刑罚,为百姓提供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在大灾时节,他多次颁布诏书,开仓赈恤灾民。他非常重视人才,曾几次下诏地方推荐人才。他曾下诏禁止厚葬和淫祀,还在病重的时候,释放后宫的部分宫女回家。鉴于前朝的教训,他禁止妇人、宦官和外戚干政。曹丕对诸王限制得非常严,当时,诸侯国有名无实,与汉代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曹丕在位的六年期间,曹魏政权稳定,文治算是较为成功,而武功却远不及其父。曹丕曾经多次出兵伐吴,但都没有成功。他曾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慨叹道:“我虽然拥有上万铁骑,却毫无用武之地,看起来我是没有办法战胜吴国了!”曹丕最终没有伐吴成功,只能带着遗憾去见他的父亲。

黄初七年(公元226),魏文帝曹丕病死,长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在位的十几年中,曹魏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曹叡的奢侈腐化在当时却是出了名的。他即位不久,便大兴土木,在邺城为自己的母亲修建墓园,还在洛阳修建曹氏宗庙。他下令整修了许昌皇宫,兴建了景福殿、承光殿,并征调大量民夫,在洛阳兴建洛阳宫,修建起昭阳、太极殿,筑成高十余丈的总章观。还命令马钧监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极尽奢华之能事。在群臣的劝说下,曹叡才略有收敛。曹叡不仅奢华,而且淫逸。他的后宫宠幸着数千美女。他选出了六名有才的美女任女尚书,让她们帮助处理群臣的奏章。他经常乘坐着指南车在宫中随意游幸,见到中意的美女,就拉她上车共度良宵。曹叡毫无节制的纵欲,使得他年纪轻轻就骨瘦如柴,疾病缠身,终身也没有生一个儿子。

曹叡36岁便去世了。曹魏政权在曹丕、曹叡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魏国还是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曹叡死后,司马氏逐渐崛起,曹魏政权岌岌可危。

高平陵惊变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初,曹叡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遂安排后事,令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佐太子。曹叡死后葬于高平陵。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曹爽作为辅政大臣,均加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行政权、军事权集于一身。司马懿这边,有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作为左膀右臂。曹爽这边,不仅有其弟曹羲、曹训、曹彦辅助,更有毕轨、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人为心腹,从而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为了分散司马懿的权力,曹爽接受丁谧建议,令皇帝下诏,将司马懿的官职改为太傅,名义上是提高地位,实则夺权。此后,曹爽专擅朝政,树立党羽,频繁改易制度。司马懿无法制止,便不动声色,假装称病,不参与朝政,暗地里却与司马师、司马昭筹划,伺机反扑。

三国·青釉熊灯在曹芳即位的第十个年头,机会来了。嘉平元年(公元249),又是一年的年初,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曹芳要去高平陵祭奠先帝,曹爽陪同前往。

就在此时,司马懿集团开始了行动。司马懿首先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关闭了洛阳城的所有城门,派兵占领了武器库和重要军事据点,并命人控制了曹爽及其兄弟的军营。随即向皇帝参奏曹爽,历数其罪。曹爽得知事发后,更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为。司马懿进一步发难,派人假意劝说曹爽如果认罪,处罚仅是免官而已,曹爽等人信以为真。

同类推荐
  • 晚清幅匪当道

    晚清幅匪当道

    执戈横槊,山川城郭,听四郊野兽正横行,嗥声恶。卫家国,驱侵略,护儿女,扶老弱,急擂战鼓摇山岳,教兽兵流血灌吾田,尸满壑。穿越到晚清,面对湘淮楚军的三排线列步兵,孙化城与他的幅军反贼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迎面走去,排队枪毙才是男人的浪漫。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上古卷):三皇五帝至秦统一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上古卷):三皇五帝至秦统一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本书为上古卷,作者从盘古开天地、夏商周初兴一直讲到秦统一六国,以轻松的笔调向青少年读者讲述了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早期形成,和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科技成就、制度沿革、战争及古代人民的实践活动等,反映出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别样看上古:蚩尤三头六臂不敌炎黄;宋庄公稀里糊涂当霸王;勾践为奴三年,逆袭东吴,当霸主;芈月父亲、哥哥、老公争雄……
  • 回明书记

    回明书记

    纵观历史,官道乃是正道、大道,唯有心正之人方能兴国安邦,造福天下。
  • 乱世五代之阴兵借道

    乱世五代之阴兵借道

    唐懿宗李漼好大喜功,不顾天师反对,执意封天,因此激怒上苍,惹下祸端,尘封在地上近一千年妖魔破土而出,穿越千年,附身在一位名叫朱汕的身上,而此时与朱汕争斗的两名学生,也被无意中带回了晚唐,一起历经晚唐动荡,盗贼蜂起的岁月。
  •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本书以电影场景式笔法,向人们展示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的场面:雷马根的突破、对德累斯顿地狱般的轰炸、德国东部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苏联俘虏对布拉格的保卫、希特勒在暗堡中的最后日子等等。
热门推荐
  • 属于你的贴身保镖

    属于你的贴身保镖

    萧风,一个神秘得少年,因为一次车祸而成为了一个校花的保镖,虽然觉得麻烦,但身无分文的他没有其他选择。。。
  • 绝武时代

    绝武时代

    一个年纪轻轻的平凡少年闯入不平凡之路的旅程。
  • 邪魅校草:老师,别跑

    邪魅校草:老师,别跑

    全能女王就是魁以萱!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有着属于自己的最知名的【傀儡】酒吧!十七岁黑羽学院毕业,回校担当教授!学院校长,也是她的“阿姨”,将她的宝贝儿子“托付”给了她。当他第一次见她时,眼里充满了惊诧!竟会这么像……!而且还嘲讽她:“还未成年吧!”未成年?未成年咋滴啦?不照样当你老师吗?火红蔷薇手链!那是独一无二的!怎么会……!!待他查明一切,了解一切时,心中尽是愤怒与悔不当初!!怎么会这样……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王妃2娘亲不乖

    极品王妃2娘亲不乖

    雪苑国传闻中最有名气的轻纱仙子,因为总是以轻纱遮面而闻名,她神秘,美丽,高贵,优雅……当然那是在人前的时候,在人后她却是调皮,可爱,单纯,野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女王的男神之路

    末世女王的男神之路

    末世重生,人人自危,在这个道德沦丧,随意杀人的世界,柳云汐在末世来临当天被班长一把推入丧尸群,侥幸逃过一劫后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妈妈被渣爹用同样的方式推去做挡箭牌,并且就此失踪。能忍吗?柳云汐表示,当然不能忍!觉醒两系异能,手握逆天外挂,灭掉伪白莲,打倒无赖爹,外带收获一枚逆天麒麟扳指和一位高冷忠狗。这是一个热血外带虐狗的故事!
  • 晚楠

    晚楠

    只是不舍铭刻于心。一直苦于单恋的倔强少女苏欲,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后,得到了所爱—柯言,并且不羁少年靳俞铭也爱上了她。只是世间人们所珍视的东西,最终都毁于一旦。谁都无从知晓,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 吟风晚久冷

    吟风晚久冷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女主重生剧???是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