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事迹,现在讲述的人很多,再加赘说,难免有“炒冷饭”之嫌。但我一直问自己:他的死值得不值得呢?还真不好说。以自保一面看,当然是飞蛾扑火,一点也不值得;可从操守角度讲,舍生取义,不好吗!在传统价值观的框架内,方先生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这关系不到应做还是不应做。一个社会,如果每做一件事都以实用主义加以衡量,那就太世俗了,太无未来了。
然而,方孝孺的死,除了使我们看到专制皇权暴虐之外,究竟使社会获得了多少益处?仔细检视一下,一点也没有。虽然方先生激烈反对朱棣做皇帝,被灭“十族”,可朱棣还是做了,初时谁也不敢谈论方孝孺的事,甚至连收其骸骨的人都加以屠戮。一百多年之后,明神宗却表扬他,给他彻底平反。这回,皇权又发挥了作用,朱明王朝在道德上又站在制高点上了。
实际上,方孝孺争执的是朱允炆当皇帝,还是朱棣当皇帝的问题。
他认为朱允炆处于正统地位,朱棣则是篡权。篡权的人,当然应该讨伐,因此朱棣让他起草即位诏书时,他披麻戴孝,大骂不止。很明显,他对是非的判断,具有奇特的逻辑,虽然他没有成为有利就上的庸俗者,没有堕落为“有奶便是娘”式的御用文人,却也成了朱允炆的御用者。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守节者,其实多如方先生。统治者一面鼓励士人成为方先生那样的人,一面又大开杀戒,如此这般,方孝孺类的士人,岂会减少?
方孝孺是为朱允炆尽忠的臣子,他的死,对社会的进步毫无意义。
社会即使有再多的方孝孺,顶多让朱棣杀得手乏。朱棣完结,再来什么什么皇帝,杀来杀去,依然如故,社会没有多大进步,不过换了杀人的人,换了被杀的人。可叹的是,士人偏偏高调赞颂方孝孺,替皇帝赞美方孝孺。实际上,那种选人制度,不论方孝孺痛骂朱棣,还是后来的皇帝表彰其忠,都于事无补。
过去读过资中筠先生论述方孝孺及布鲁诺的文章,其中说,在抽象的个人道德上,方孝孺和布鲁诺都是为捍卫自己认定的“死理”宁死不屈,但他们各自捍卫的“道”和“理”却有天壤之别。确实,布鲁诺坚持地球就是围着太阳转,是科学,任何权力也无法改变,这种先进的科学思想会造福于社会。方孝孺维护的则是朱元璋的孙子还是另一个儿子当皇帝,这于国于民没有意义。从秦统一中国开始,一代一代的中国士大夫为这类事,耗尽聪明才智,对历史进步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