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加速进步,这种大环境促使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择业和参与社会垂直流动,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起连续几年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其速度世所少见。与此同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后提前到2005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5%,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继续扩大招生,但是连续几年的扩招几乎已经耗尽了现有高校的潜力,而且由于扩招幅度较大,配套措施跟不上,一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已经收到了影响。于是,新兴的现代远程教育就成了许多人心目中另一绝佳的选择。由教育部批准试点的几十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中,绝大部分开展的都是学历教育,其招生对象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许多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这种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为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完成我们的计划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支持。在社会舆论上它也风头很旺,现在一提现代远程教育,许多人马上就想到高校的网络学院。但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高中起点的这种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其现实合理性有待于商榷。其实这涉及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位问题。
下面我主要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来阐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不应定位在学历教育,特别不能定位在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上,而应该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国外现代远程教育以学历教育占主导的经验因为社会背景与教育传统的差异,是我们不能直接照抄照搬的。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不宜对现代远程教育寄予不符合实际的奢望。
一、社会未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制度准备
教育程度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我国,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毕竟我国的人事制度还够完善,教育仍热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在社会中居于弱势地位的人改变自身地位,实现垂直流动,获得比较好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最切实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正是因为通过教育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人们才会付出巨大的投入(学费、时间、精力等)。另外,由于缺乏其它有效的手段,社会或具体的组织在接受、认可和选拔一个人时,首先关注的也是最容易辨别的往往也是此人的受教育水平,包括学历、学位、毕业学校、成绩等。如此,教育就成为一个人走向社会并被社会接纳的敲门砖、通行证,同时,社会(组织)对其认可的程度实际上就决定了一种教育形式的命运。那么,当今社会对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做好接受的准备了吗?
从一方面而言,开展高中起点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是紧紧伴随着高校大扩招的步伐进行的,如今第一届扩招的本科学生已临近毕业,而从就业市场反馈来的信息不是很乐观,竞争是前所未见的激烈,签约率也较往年有所下降。诚然,其中原因很多,但由于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人数激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仅广东一省,今年毕业生(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就达8.5万多人,比去年增加了2万多。种种原因相互交织,使得用人单位特别是相对较好的单位选择的余地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相对增大。再加上我国就业市场一向有盲目追求高学历、名校生,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存在,让普通高校学生在许多“点”上供过于求(一定意义上“面”上亦然)。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出就业市场这种供过于求的现象只是表面的,实际上我国高级专门人才仍有巨大的缺口,如乡镇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等,关键是学生定位太高之类的话来。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即使用人单位声称对不同教育形式毕业生一视同仁,但如果最终某一种教育形式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多是其它教育形式毕业生不愿去或仅仅是他们最后一条退路而作为备选的话,那么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不平等的歧视。这样久了,就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各种教育形式的毕业生就会分成三六九等,将某种教育形式彻底打入另册。而这些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其社会认可度越来越低。
而从另一方面看,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媒介是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更加关注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然而,现代远程教育在突出灵活性和自主性长处的同时,也表现了控制难和评估难的匮乏。所有这些都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它就显得不是那么“正规”和“规范”。如此在一般人眼里,它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是很难说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是前车之鉴。虽然这两种教育形式开展的历史已经比较长了,也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稳定的体系,但在社会实际生活里,依然没有取得与普通学校教育平起平坐,“同工同酬”的地位。其中原因可能不少,但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规范”和“正规”,不能被视作“正统”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现代远程教育会不会走上它们的老路,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现在每天都有单位在招聘人才,那么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招来的人才能为单位创造出高于其工资价值的效益来,但在招聘时单位只能凭借应聘者以前的相关资料来进行判断、选择(所以一个人的教育情况才会显得如此重要),并不知道这个人到单位后工作究竟如何。所以,招聘人员对单位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风险投资”。作为新生事物,现代远程教育一方面本身发展还不完善,很多东西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其也没有很深的了解,不仅缺乏感性认识也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对一般人来说,招聘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同招聘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风险可能会更大一些(对其不了解)。这种情形也会影响到社会对(高中起点)远程学历教育的接受与认可。
二、学校未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在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很快,1994年中国教育科研网开始兴建,1997年湖南大学和湖南电信合作建立第一个网上大学,到目前已经有67所试点学校开展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但是对于开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一些学校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表现出十分仓促的意味。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经验缺乏
以前,这些学校大多时候,只开展过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但这种辅助性的网络教学同纯粹通过(或基本上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是不一样的。辅助性教学在教学中毕竟只处于从属的地位,主要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而且这种辅助性教学常常也是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同样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师生分离的远距离教学,由于技术等因素限制,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师生的实时交流还很不好实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教育大不一样。此外,现有高校多数是“自力更生”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相互之间及普通高校与电大之间的切实合作还比较少,资源(包括经验教训)共享难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获得经验,快速健康发展的难度。
(二)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
首先,目前仍不存在符合我们需要的、较为成熟的适用于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课程设计理论,在课件制作上多以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主,他们深受传统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要很快设计出符合和表现现代远程教育特点和优点的课件来不是容易的事。现有课件大多是“教师头像+教师讲义”的模式,或者是把课堂教学“copy”到网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许多学校都是“先上马再开发”,一边学历教育已经开始了。
其次,目前完整的课程体系尚没有形成,常常是开发一门课件就开设一门课,甚至是一门课边制作边教学,这样仓促岂敢保证质量呢?远程教育课件具有很强的重复使用性,投资又很大,理应精雕细琢才是。现在这种遍地开花式的远程教育模式,不但造成了内耗,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竞争,而且分散了有限的投入,难出精品。
最后,教学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对于远程教育来说,教学支持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和维持一个高效灵活、强有力的支持服务系统是有效地开发、管理和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保证,关系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生存”。然而,从目前来看教学支持系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实践重视不够、作用发挥不大的问题,这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予以重视的方面。
(三)教师的角色转换滞后
教师,在远程教学中,通常都是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因为对现代远程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而且也没有及时获得足够的培训,经常以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来处理问题,不能很快实现从教学向导学,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控制者向学习的设计组织者、学生的参谋帮助者,从讲台上的管理者向平台上的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这也会影响到师生的交流沟通与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由于扩招造成现有高校规模扩大,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提高,开展远程教学往往就成了一部分教师的额外负担,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利益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到教师发挥其积极性。
综上,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教育,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就一个新生事物而言,探索试点也是必备的,为何要强调指出开展(高中起点)学历教育是应该商榷的呢?这和学历教育本身的特点不无相关。
一方面学历教育与其它的教育不同,它要求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严格的培养计划,相对而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规格的限定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目前我们社会垂直流动手段还很少的情况下,教育的重要性是异乎寻常的。通过学历教育获得的文凭是个人学识、能力的标签,所以就社会成本来说,学历教育的质量能够有所保证。
此外,我们也应郑重考虑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而言学历教育的意义,他们将要付出好几年的黄金时光,并对此赋予如此高的期望值,无论是对其学业、就业还是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较大规模的学历教育为试点,在道义上也说不通的。
因此,缘于远程教育经验的匮乏、教学资源及支持服务体系建构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角色转换的滞后和积极性缺乏等问题使得我们不应该过早开展大规模的远程学历教育。
三、学生未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
现代远程教育对学生的自觉性很是重视,倚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高中起点的学生多在18岁左右,他们刚从高考的压力和老师教导与要求之中解放出来,漫长的求学时光已经让许多人习适应了外界强大的压力,而远程教育的突然而至,让莘莘学子除了惊喜,还有几分惶惑。因为这种教育模式完全要在一种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自己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习时间,他们能否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否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很有疑问的。而且,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正值容易浮躁的时期,再加上突然摆脱学习的重压,要保持很强的自控能力去继续艰苦却又是自觉的学习是有点勉为其难的。同时,长期的应试教育也忽视了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他们能不能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养目标令人担忧。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以往社会相比,现代社会要更加广泛也更加深刻,不但要求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其非智力因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承认远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上有着特殊的长处,但我们也必须正视这种校园虚拟化、课堂虚拟化、交流虚拟化对学生成长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高中毕业的青年人他们正处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他们需要前辈的指点带领,需要良好环境的感染熏陶;而在远程教育中,他们不会得到学长们的传帮带、不会得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不会得到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不会得到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所获得的(基本上)只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在校大学生们尚需要辅导员、学生社团组织等来帮助促进其成长,更别说这些校外的学子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文章(虽然有些幽默的成分在里面),对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进行比较,甚至从为人处事的方式里就能分辨出他毕业自哪所学校,这种独特的气质与思维方式难道仅仅源自他的母校校名吗?这是在他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逐渐积淀而成的。所有这些都是现在的远程教育所难以满足的。
四、关于“国际经验”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比较早,应该是西方一些国家(经常被引用的如美国)了,他们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对我们刚刚实施远程教育的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美国等国的远程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他要求的受教育对象中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校在读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就成了一些人声称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也应以(高中起点)学历教育为主的一个重要论据。然而考虑到双方存在的客观差异,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走别人的老路。具体而言,下面几个因素表现得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