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02200000020

第20章 教师怎样改进课堂教学(4)

陈:一次完整的观课议课活动应该是一次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大体而言,可以分成这么几步:一是观课前的沟通。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献课教师的献课取向,并就观课议课的主题、方式、时间达成一致,以便获得共同的议课话题。根据观课主题和目的,观课者要做好观课工具的相应准备;二是课堂观察。根据观课需要,观课者携带观课工具进入现场。在观课活动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相关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并梳理“行为”、“效果”、“关系推测和意见”等内容;三是课后议课。参与者平等对话,描述课堂中的现象,判断行为效果,探询教育理念,推测相关因素联系,提出改进可能;四是行动规划阶段。参与者要反省观课议课活动,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从中选择自己的改进行动。或者针对观课议课中新的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或者再就相关问题准备下一次观课议课活动。

网络议课的一个实践案例

2005年8月,在一次现场议课活动中,山东沂源实验中学的任念国老师“认识”了四川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陈大伟老师。此后,任念国开始关注陈大伟的博客,两人因为共同关心“如何吃透教材”的话题而“碰面”,对话中,任老师拿出了刚刚上过的《安塞腰鼓》,于是,一次独特的“教研”活动开始了。

两个人至今未正式谋面,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对话采用直面问题的策略,话题有主题但无界限。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及观点于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更有价值的也许是这种研讨方式带来的启示。

一、教学流程简记

学习目标

1.识记本文出现的重点字词,了解安塞腰鼓。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艺,品味文章的语言。

3.学会欣赏舞蹈表演的艺术,感受舞蹈的美,体会安塞人的内在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源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学能够说出自己知道的几种?

生:画画、雕塑、武术……

师:我们身边的能列举几个吗?

生:闹元宵、踩高跷、舞狮、秧歌……

师:对,其实,还有一种威风锣鼓表演,气势宏大、场面壮观。今天我们学一篇同样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点什么?

(二理解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就文章题目提出问题,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三整体把握课文

1.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启发学生体会这样分类的目的教师把词分为四类:注音、解释、书写、累积。指出整理、累积词语的方法,什么样的词语需要整理和累积?(不认识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如何累积?

(分类、书写记忆、运用记忆

2.文章写了什么?要求:默读课文,回答下列各个问题。

(1文章开始部分,写一群后生神情沉稳而安静地站着;紧接着写他们开始捶、发狠、忘情、没命地捶;这样的动作行为一直持续写到了文章的什么段落?文章最后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由此可见,文章写了一次黄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艺活动。由此,你认为整篇文章的层次可以如何划分?归纳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师预设: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后(2在文章中间的部分,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一些句子反复出现,在整体理解课文方面能给你什么提示?根据这些提示,试着把这一部分划分一下小的文章层次,总结一下层意。(教师预设:第一,写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给人的联想;第二,写安塞腰鼓巨大的声响给人的感受;第三,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第四,从力量、声响、光彩的变换,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对你欣赏舞蹈艺术有什么启示吗?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写安塞腰鼓,要表现什么?从哪些语句、段落可以看得出来?试着读一下。

(四重点研读

师:你认为文章哪一句话、哪一段、哪几段写得比较好?好在什么地方?说一说理由,读一读,体会一下;或者有什么疑问、需要讨论的问题,咱们一起讨论一下。

文章写表演前的情况,有什么好处?

师提示:没有一个静止的开始,后面的忘情的动,好像就没有参照系一样。这里的“静”,是为后面的“动”蓄势。

分析:人物—茂腾腾的后生;背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性格——朴实;神情——沉稳而安静;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2.作者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用排比写: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然后用比喻写后生的舞姿像强震击起的石头;然后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写鼓点像骤雨,流苏像旋风,脚步像乱蛙,瞳仁像火花,风姿像斗虎。

这样写的好处: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具体,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很好地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怎么理解?

写出了陕北高原人的性格特点:粗犷、豪放、开放。表现:在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要“挣脱、冲破、撞开”“束缚、羁绊、闭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种信心和勇气。

4.如何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以及声势的不同凡响。

第一句写响声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声;第二句写响声撞击在心里.观众的心里产生共鸣;第三句写响声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5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给人丰富的想象力的?(力量、声响、光影的变换6.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觉,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人会感觉特别地寂静。这里是用静来反衬刚才的闹。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鸡啼是天亮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有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们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结

1文章写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作者想通过叙写,表达作者对于生命中奔腾的力量的赞美;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人特有的内在的精神品质进行赞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启发?(按照时间划分来写活动的方法:语言大多使用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表现力;善于抓住生活中美的东西;写表演活动可以从舞姿、声响、给人的想象、给人。灵的冲击等方面着手3.安塞人内在的东西给你什么启示?(人应该有追求,应该这样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4.阅读这样的文章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会调动自己的感觉经验,体会问题背后所蕴涵的东西,从而达到理解语言文字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选其一

1.观看“千手观音”,写一段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注意运用刘成章写安塞腰鼓的手法,学习他的语言。(提供网址2你知道我们家乡独有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吗?

试着搜集、整理、交流一下,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写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秧歌队伍表演的情形。

教学设计说明

1.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民风民俗不是很了解,我试图通过剖析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东西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成为一个关键所在。如何理解文字背后所蕴涵的东西也就成了一个重点。而反复阅读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更加深层的考虑是理解黄土高原、理解黄土高原人、理解黄土高原人的文化艺术、理解黄土高原人的精神,亦即理解《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深层的主题,才是本文的重心所在。

3.教学生学会观看、欣赏文化艺术作品,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作者描写的方法,学会欣赏舞蹈。

4.向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迁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思想情感。

课后反思

1.这一节课,自己设计的内容过于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

2.沂蒙山区的孩子,包括我在内,从来没有接触过诸如“安塞腰鼓”这类的表演活动,因此,如果在课文结束的时候有一次视频的播放,可能会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3.文章的关键没有抓住。不管文章如何铺排,教师都应抓住关键点,学生可以暂时被语言文字的铺排所吸引甚至迷惑,而教师却绝对不可以。

4.文章处理的思路问题。文章内涵或者主题的把握理解是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语言文字的理解之上的,而要完成这一点,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思路、习惯、水平相吻合。但自己并没有把学生情况作为依据(借班上公开课,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思路来设计,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有些脱节。

二、网络议课实录

(一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加法还是减法

陈大伟(以下简称陈:读完你的教学后记,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对教学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这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常常迷惑和忘记。你对“学生的理解基础”、“达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么东西”、“学会描写的方法,学会欣赏舞蹈”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给人很多启发。这种启发是对认识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启发,对我的帮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一节课,自己设计太过于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我很同意这样的看法和观点。课堂教学不能“贪大求全”,什么东西都想做,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

任念国(以下简称任: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追求大而全向来是教师经常犯的一种错误。但是自己感觉:老师备课时还必须要大而全,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选择最佳的、适时的切入点,以点代面,重点突破,从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陈:我同意备课要深、透、全,但关键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学会舍得,并充分认识到一节课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学中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对教材理解多么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或许,现在教师要做的,不是怎么去扩充,而是应该想想怎么做减法。

陈:很多老师在做公开课时带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奖,想着听课者的好评,却失去了自我和真实。实际上,一节课就是一节课,三维目标需要在经常的教学活动中追求,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评课时,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要求一节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有东西都必须出现。

任: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如果不能把压力很好地转化为动力,战时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整的话,这确实是一个授课教师—一个用粉笔作战的战士要打败仗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陈:这是很难避免的压力。我认为,有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教师在此时是心中只有学生,只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状进行教学。

(二单篇教学与主题单元如何有机联系

陈: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学简记读了两遍,我认为你的把握是对的:以时间为线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进行,而在表演中,又从声响、动作、想象等方面展开。

以时间为线索是一方面,同时考虑到这是一个艺术欣赏的单元,还可以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具体展开,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场景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动作神态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我觉得这是一个电影场景的写法,也是戏剧开幕前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在想象中期待那惊心动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点像骤雨(声;流苏像旋风(物;脚步像乱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风姿像斗虎(人的整体感觉。

任:您的建议让我很受启发。从主题单元的角度来考虑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策略。因为自己对舞台艺术了解不多,所以没有去涉猎。陈老师所建议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文化艺术—舞台艺术的涉猎和储备,可能对他一生都有好处。这个思路我会汲取的,谢谢!

陈:在我的听课实践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师很难把握一节课的要点,他们仅仅是就事论事,缺乏整体感和前后关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也很难找到展开教学的想路。所以我与中小学教师交流时常常谈到:“我们要学会欣赏整个画面,而不是仅仅陷入某一个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处特别强调“谢谢“,我很高兴,哪怕就这一个问题我们达成了共识,都是我们讨论的成就。

(三如何认识和处理文章的特色

陈:我以为这是一位舞蹈艺术行家的杰作。学习排比,是这节课的一个要点。通过这里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排比不是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展开(或者不断深入地迫近,此处是从不同角度展开。学生要学习观察舞蹈艺术,需要从声、形、动态、眼神、整体感觉等方面人手。

任:关于排比,你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可能就是缘于教师的考虑肤浅。自己平时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试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么具体意义,增强了什么样的语言气势(有什么表达效果而已。至于如何一一从哪些方面来增强语言气势、如何在实际运用中学会写排比,还真的没有深入探索过。我想这也许是自己今后应该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陈: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点启示是,比喻首先应该建立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学习比喻是学习联想和想象。对于这个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么看?

任:对于比喻的产生,首先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之上的说法,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个大家或者听话人比较熟知的东西,来陈述自己要说丽对方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所以,先有联想,然后才能产生自己认为很贴切的比喻;至于想象,如果在此时有用武之地的话,换成比较好了!

陈:在这里,比较是一种方式,我是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考虑的,你说“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个大家或者听话人比较熟知的东西,来陈说自己要说而对方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对我认识比喻有好处。但我在想,有没有把比较熟知的东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太熟悉的东西(这之中的心理活动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个例子?

任:非要找一个例子的话,找张晓风的《行道树》好了。

陈: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词、突破词、强调词,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短句怎样利用,在运用中体会短句的作用,我觉得还需要讨论或者引起重视。

任:对!自己对于词语、短句、铺排句子组合的整体设计上,确实缺乏一个整体的通盘的考虑,致使在语言的学习上缺乏整体性。

陈:在此,我更想向你请教:长句、短句表达的差异是什么?在此课中怎样处理更好?

同类推荐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美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美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灵活多元的教学体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贴近生活的课程设置,要求严格的教师管理等。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 你考试,我支招

    你考试,我支招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即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各科考试,你都准备好了吗?考试之前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掌握,考试中的清晰思维与应对技巧,考试后的良好态度,这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将告诉你从容进入考场,并取得满意答卷的正确方法。
  • 好家长是这样炼成的

    好家长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分为五章,分别让家长从思想与理念、实践与探索中学习一个全新育儿观念。
热门推荐
  • 无极较量

    无极较量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神印王座之星空神域

    神印王座之星空神域

    神印王座终于结束了,带着一点感伤,带着一点感动结束了。整整一年的相伴在这里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多么希望皓晨,采儿,皓月,还有光之晨曦的猎魔团成员们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啊!一步一叩首,通天路通天。皓晨跟采儿那纯美的真爱仿佛就在眼前,让人羡慕,让人感动。离别总是心伤,不管有多么不愿意,终究会有结束的这一刻。那浓郁的情感无法发泄,唯有在自己的世界延续。想那自然女神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呢?突破百万灵力之后,便会成神,成神之后的人又去了哪里。这个世界有无数个位面,存在了不知道多少万年,在这期间又会有多少人成为了成神呢?他们又在哪里?所以肯定会有一个只属于神的位面。这个位面,我叫它星空神域!
  • 抱起你

    抱起你

    她绝望的说:“戚宇臻,放过我吧,我再也不会爱你了,再也不会。”他深情的说:“柒柒,我愿用我后半生照顾你,爱你。不求别的,只求你的原谅我。”
  • 九命非命

    九命非命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传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携天命降生,生有九命。死后灵魂不散,终觅得母体转生。他们超出常理之外,必受尽困苦磨炼。直到有一天这世间再也寻不到他们的踪迹。是命运,或者只是偶然。是恩赐?或者只是诅咒?既然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理由。九命?你因何存在?缘分或许就在这故事里又或者在故事外。等你来寻……
  • 法医皇后倾天下

    法医皇后倾天下

    现代法医顾雪羽,无意中穿越到了大梁王朝,成为了大夜王朝平原侯的女儿,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可是很快,平原侯夫妇惨死,平原侯府危机四伏,唯一的弟弟顾沉舟也遭人陷害。为保侯府顾雪羽殚精竭虑,却在此时收到了系统任务,帮助皇子夜辰铭夺回皇位,就能回到现代。顾雪羽一边利用自己的法医知识破案,一边和夜辰铭携手并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容医盗妃:戏精萌宝闹翻天

    容医盗妃:戏精萌宝闹翻天

    一朝穿越成被姐姐剥皮,被爹娘抛弃还怀了不知道爹是谁的孩子,容九养精蓄锐,五年后带着儿子强势回归。爹娘,配吗?姐姐,这张脸用得可好?渣男,呵,想不想试试被虐的滋味儿?白天开个古代美容院,做起整容的干活,夜里穿上夜行衣盗遍贪官污吏家,从此虐渣做生意一起,只想给儿子好的生活。哪知不安分的儿子主动认爹,让她无所适从,而那个男人也将她抵在墙角问道,“你还要装到什么时候去?你看咱儿子都忍不住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鱼海棠之椿花湫叶

    大鱼海棠之椿花湫叶

    大鱼海棠的后续,椿与湫最终的归属。爱与诚之间的选择,两个世界的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余生与你同葬花

    余生与你同葬花

    林黛玉×伏地魔身娇体软易扑倒×心思阴暗真大佬伏地魔一开始看见林黛玉梨花带雨的样子时,暗自思忖:“美则美矣,只是要来何用?”后来欲求不满的伏地魔:“真香。”真香定律虽然会迟到,但它从不会缺席。【我在黑夜里踽踽独行,只有她一个人拉我到天明。】
  • 我的极品纯情女友

    我的极品纯情女友

    又名:(等待晴空)我一直以为,我的生活简单平凡。但是随着一些事情的发生,我的发现身边一切都变了。我的生活变的不在简单,我身边的人也变得不在平凡。如果不能让人生辉煌,那也绝不让人生黯淡。本书讲述的是,小人物在都市的生活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