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82400000007

第7章 不做“填鸭式”家长,也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3)

4岁的斌斌每晚睡觉前,总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却不肯自己看书。这天晚上,妈妈拿了一本崭新的故事书,给斌斌讲故事。故事写得精彩,妈妈讲得生动,斌斌听得津津有味。

正当讲到最精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妈妈放下书去接电话。十多分钟之后,妈妈回来了,发现斌斌正捧着故事书,专心致志地看呢,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还有一种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简捷办法,就是给她提供那些拍成了电影或者来自电影的书。很多人看了电影以后,都会选择去买原着来读一读,孩子也不例外。

与孩子一起探讨,也可以提高她的读书兴趣。虽然读书是很个人化的活动,但每当读完一本书,几乎每个人都会想要和别人来讨论下刚才所看的内容。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并把你所喜欢的部分告诉他,然后问他对哪一部分更感兴趣,这样做还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你们可以依偎在一起看各自的书,或者轮流大声地朗读她的书。每天留出时间来,全家静静地坐在一起读书,分享一下各自看到的有趣的文章。

读书时可以准备一些音乐或者美食。人的大脑天性会寻求新鲜的、色彩缤纷的、有音乐感的、移动的、芳香的感觉输入。把这些感觉与读书结合起来,能够使他们享受读书的快乐。

17

易感效应:为什么孩子会反复看一本书?

重复读一本书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可能是源于人们天生的好奇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不管是图画书也好,小人书也好,都可以让孩子感动其乐无穷。有些孩子看完一本换一本,很有成就感。但也有些孩子总是喜欢反复地看一本书,看了好多遍了,还是不肯换别的。

于是,有些家长就困惑了,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其实,对于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书里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知识素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思维素材,所以孩子反复看一本书是正常的。

而且,人对外界的事物都是越理解越熟悉就越喜欢,当孩子重复看某本书的时候,他既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同时又满足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可以深入体会书要传达的意境和变化,体会人物之间的感受。

可以说,看一本书总要翻来覆去重复看才觉得“过瘾”,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我们做家长的不仅不需要害怕孩子重复看书,甚至要鼓励孩子重复读一本书。

在反复的阅读中,由于先前的阅读已经改变了阅读者知识结构,再读一遍,他就会更容易觉察书中所包含的潜在意义。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易感效应”。

心理学上的同化理论认为,当新获得的意义还比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认识结构中时,再一次接触这个已学过的材料,已经获得的认识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这种易感效应,更易于觉察精细的意义和微小差别。

据美国MSNBC网站近日报道,发表在《消费者研究》

期刊的一项新研究,对人们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或回放同一部电影的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二次消费行为”并不是为了回顾或记牢其中的内容、细节等,而是希望自己能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它,从中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获得新的启发。

研究领导者、美国大学消费心理学家克莉斯汀·罗素也表示,回顾以前的经验,重复读一本书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可能是源于人们天生的好奇心理。这就像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进一步从更全面、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

有一次张方平遇见苏轼的父亲苏洵,就问他苏氏兄弟在看什么书。苏洵回答:“苏轼正在读第二遍《汉书》。”张平方惊讶说:“世间的书还有值得读两遍的吗?”

苏轼后来听到后说:“看两遍有什么稀奇?这位先生不晓得世间还有值得读三遍、四遍的书!”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能开风气之先,而在读书方法上,三、四遍地读一本书也正是他的独创。

他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这一读书方法。

他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世界上的书就像大海一样丰富,什么领域的都有,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收并取,只求得到想要的就可以了。

希望学者读书,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其实,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是: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

苏轼在信的末尾说:“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意思是,远不是速成的方法,呵呵。后代颇有些人对苏轼的谦虚不以为然,自以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何必一意求之?

殊不知贪多求快乃生性浮躁,涉猎虽广却是过眼烟云。

中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按照苏轼的方法,读厚又读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这本书读成几本书,进而化为自己所有的过程,一本《汉书》,在苏轼那儿被读成了《汉书政治学》《汉书军事学》和《汉书人物志》

几本甚至更多本书。

由此可见,一本书孩子看得越深入越好。在孩子看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可以了解他的专注程度,如果孩子拿一本书翻一翻,还没有看明白,又看另一本,就说明给他的引导有问题。

18

朗读记忆:上早读课对记忆有没有帮助?

如果把大量的内容一齐朗读,可能效果不如朗读其中的重点。

孩子上学以后,老师往往要求孩子朗读课文。可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嗓门很大,但对内容的记忆很差,经常是“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于是就开始疑惑,孩子又用口又用脑,难道不会分心吗?

在这个问题上,口与心其实是不矛盾的。大声地朗读,也并不影响孩子的思考和理解,甚至会有助于记忆。

因为朗读是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它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

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

说到底,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任何事情的利与弊,都不是绝对的。日本有一位叫高木重朗的心理学家曾说过:

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

高木重朗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似乎是针锋相对的,应该听谁的呢?还是来看看实证的研究吧。

在2010年5月的《实验心理学》杂志上,有一篇由考林·麦克劳德等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学习,记忆与认知”。

文章建议说,在学习时,偶尔自言自语、念念有词,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文章中,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了人们对像单词表一类事情的记忆。他们发现,如果让人们记忆单词时,默默地阅读单词表里的一半单词,但是却大声地念另一半的话,那么大声念的一半,比默读的另一半,被他们记住的单词要多得多。

作为对比,他们找了另外两组人,一组大声念名单上的所有单词,另一组默默地念名单上的所有单词。全念的比全不念的,在记忆单词上的表现好不到哪里去。倒是只大声念一半而默读另一半的人,记忆单词的成绩最好。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泛泛地说出声朗读一定能帮助记忆,苏联人和日本人各说对了一半。

念一半默读一半的记忆之所以效果好,其中的原因在于:

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单词表里的一部分与众不同。口中朗读的词,现在变成语音又被他的耳朵听到,他知道曾经“生产”

过它们,并且记得曾经听到过它们。所有这样的信息使他念过的单词,有别于默读的其它单词,因而被你记的更牢。

记忆的窍门之一是“独特性”。说的是,独特的东西让我们更记得住。我们身边的例子是,多少年以后,当你遇到老同学老朋友时,每个人似乎都以不同的方式,记得学校里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这一结果建议,如果你的孩子需要记忆某篇文章的一些内容,他应该先找出那些最重要的信息,大声地读出它们,以便更好地记牢它们。即使是小声地念叨一番,也有助于使它们更令人难忘。

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唤起人们的感知和想象。

但是,如果把大量的内容一齐朗读,可能效果不如朗读其中的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是吗?可见,读书出声与不出声哪个更好,从记忆效果来看,是没办法定性地分析,可能需要定量分析。

19

低效能学习:幼儿过早识字有意义吗?

4岁的孩子会认汉字和数字,随时可应成人的要求而反应正确,就被视为聪明,其实这只是一种表现的能力,与智力无关。

同类推荐
  •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

    本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儿童急救手册

    儿童急救手册

    本书包括了婴幼儿至少儿阶段的各种常见疾病如发烧、腹泻、呕吐、鼻出血等的急救常识,也有生活中可能遭受到的意外事故如窒息、休克、烧伤、溺水、交通事故等的救护方法,还有各种常见中毒事故的家庭急救措施。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父母只有掌握了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才可以立即排除或减轻孩子的病痛,也可为医生的后续治疗提供帮助,甚至挽救孩子的生命。
  • 0-3岁宝宝科学养育

    0-3岁宝宝科学养育

    本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妇幼保健专家谢霞玲和潘华英倾情奉献,为新手父母答疑解惑,提供权威的育儿指导,让新手父母轻松面对和解决这个阶段宝宝的各种养育问题,与宝宝共同成长,成功养育健康、聪明、快乐的宝宝。
  •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大教育方法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大教育方法

    本书以启蒙教育、习惯教育、智慧教育、赏识教育、品德教育、性格教育、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特殊教育、礼仪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等。
热门推荐
  • 镯上镯

    镯上镯

    前世的姻缘,今世来还,我洛天依招惹了谁,竟被你玩弄于鼓掌之中……
  • 龙血战神

    龙血战神

    相传,远古时期的龙祭大陆,是太古神龙的天下,时至今日,神龙灭绝殆尽。龙辰,原本是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却因为父亲所遗留的神秘玉佩,吞食远古神龙之传承精血,以亿万龙族之血脉,坐拥美女,鏖战天下!破龙脉,凝神丹,武动天河星辰,身渡轮回万劫,任你修为通天彻地,实力霸绝寰宇,我自有远古十大祖龙精血,吞食宇宙天地,掌控无尽生灵,龙之传人,万古长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灵神尊

    五灵神尊

    一次预谋下的决斗,他失败了,失去了一切。改名换姓重头再来,欺凌与强夺接踵而至,明争与暗斗纷至踏来。灵师、战士纷涌而至,灵兽、异宝势不可当。他却越来越强,危险总与机遇携手到来。算计他的少女成了他的相好,攻击他的灵兽当了他的宠物。自此,权在左右手,美人伴身旁。
  • 如若,不曾遇见快乐

    如若,不曾遇见快乐

    在我的眼里,青春无非就是自己开心就好,可是她们一群人,貌似都没有走向好的结局呢!有时候吧,向往着爱情,渴望着友情,希望这些东西都能地久天长。但是,很多事情往往不是我们能够预料的了的。就像我预料不到十一最后的灭亡,凝霜的迷茫,婵媛的冷静,静芷消亡的童话,以及她们最终的曲终人散……
  • 神奇宝贝之超级合成系统

    神奇宝贝之超级合成系统

    主角智枫,因为被电电死,穿越到神奇宝贝,获得超级合成系统,绿毛虫+绿毛虫合成裂空座吊不吊。因为联盟的排挤,主角创立自己的组织推翻联盟。
  • 目光之城

    目光之城

    瞳之大陆自万年之前便再也没有出现‘仙’了,至尊境虽然也是凤毛麟角,但总归是有些的,反而是仙,就像是大陆遗忘了一般没人再去提起,久而久之大陆上的人都认为至尊之境就是顶峰了,然后就在这样的岁月中,一个从临芹小村走出来的半吊子仙气的少年却改变了整个大陆对修行一路的认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姑凉你家的醋坛子又翻啦

    姑凉你家的醋坛子又翻啦

    在一起前,某姑凉给某大少塞了一嘴鱼粪!还用给狗刷虱子的牙刷,刷破了某大少的嘴!在一起后,某只大少把某只姑凉逼至墙角,开始……算旧账!闻大少:“有福同享,阿缘是不是要和我一起享受一下鱼粪的滋味?”肖姑凉瑟瑟发抖:“……怎么享?”闻大少舔了舔嘴角:“你说呢?”肖姑凉狠狠的咽了口口水:“你嘴里又没有鱼粪”闻大少笑了:“原来阿缘是想让我用嘴啊”肖姑凉:“……”怂了,拔腿就想跑。闻大少把人揪回来,困在怀里,“保证让阿缘满意”。半个小时后,肖姑凉顶着缩小版的烤肠嘴,欲哭无泪。闻大少搂着肖姑凉,笑的春风拂面。……闻大少问肖姑凉:“你最喜欢的人是谁?”肖姑凉揉了下发酸的腰,一本正经的回答:“大姨妈。”于是,闻大少不高兴、不乐意了。肖姑凉问闻大少:“你最不喜欢的人是谁?”闻大少看了眼肖姑凉,一本正经的回答:“大姨妈。”婚后据说闻大少在肖姑凉那里的信用值又双叒叕欠费了!还强势入驻肖姑凉的信用值常住黑户!某天,有人问被赶出房门外的某黑户,“闻少,您又被夫人赶出房门了?”某黑户捡起脚边的被子和枕头,面不改色,傲娇十足:“我只是在刷信用值。”【来呀~造人呀~】
  • 越之虚无

    越之虚无

    虚无之地,寻找遗失的财宝,一段征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