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82400000022

第22章 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3)

着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小动作如果开了头,每重复一次,绳子就会粗上一些,要改掉就更加困难了。而反过来,我们要像拆散绳子一样,巧妙而耐心地帮助孩子克服小动作。

在训练之时,要允许孩子有适度的小动作,并鼓励他慢慢减少。这就和开车一个道理,想要把车停下,最好的办法先把档从高速档减到低速档,然后才能慢慢停下。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

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第一阶段:1~7天,必须不时提醒孩子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改正小动作。因为稍一不留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他又回到从前。也许他会感到很不自然和不舒服,然而这种感觉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孩子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让他回到从前。所以,要继续刻意提醒和要求他。

第三阶段:21~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他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改变坏毛病。

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只有通过训练,调动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他才能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喜欢拿去问父母,问完之后再接着写作业,再写的时候就需要反应半天,自己刚才写到哪儿了。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了,又拿去问。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其实不仅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而且影响孩子专心程度,小动作自然就多!

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它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另外,要多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及时指出孩子做的好的一面,比如:“今天注意力比昨天集中多了,玩东西的次数少了。”“今天又有进步,在做数学作业时,我看到足足有20分钟一直在认真做题,一点小动作也没有。”

正面挖掘,这样会激发孩子做得更好的动力。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一定会变成一个沉着稳健和注意力集中的宝贝。这不仅能帮他完成写作业的任务,而且能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57

自我中心:孩子不爱分享就是自私吗?

三四岁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认识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很注重人格的培养。但是同时他们也发现,孩子似乎反其道而行,不懂得分享,别的小孩来家里玩,就明确告诉人家:“这些是我的玩具,你不许玩!”有的家长就批评孩子“自私”。

可是,“自私”这样一顶关乎道德的大帽子抛出来,只恐怕小小的孩子是顶不起。

首先来说,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自私”是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必须经由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逐渐领悟、学会“分享”。

在孩子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法国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先驱。通过类似的大量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对应和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

他还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皮亚杰曾经和一个幼儿有过如下的一段交谈,非常有趣——皮亚杰:太阳会动吗?

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

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

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

幼儿:在听我们说话。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

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他根本意识不到别人会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因而不能替他人着想,不能关心别人、理解别人。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不是有意为之的。

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了,三四岁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认识问题。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在建构自我意识和“所有权”

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目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

同时,他们尚未掌握“借”与“还”这种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完璧归赵,而是片面地认为一旦离开手,就意味着永远消失。孩子只有认识到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它人的物品分开。

孩子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而后才能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建立分享意识,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玩具、一块饼干就给孩子贴上“自私”这样的标签,并且充满焦虑和猜疑地想:“他怎么变成这样?”或者“这么自私长大之后怎么和人相处?”

有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一个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窃窃私语:多么自私的孩子啊?

可是主持人没有着急,蹲下来耐心地问:“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看到了与自己最初想法截然不同的真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倾听、理解、接纳他的想法,而不要先入为主地下结论。

着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作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

孩子对分享私人物品觉得为难是正常,不要强迫,也不能要求小孩什么都分享,把所有的玩具拿出来让小朋友无限玩。即使是大人,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拥有感,也会非常不愿意放弃它。

其次,尽管孩子的分享意识等道德观念受到认识能力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听其自然,而是要加以主动培养或引导。

小孩自己的东西他有权决定,分享是他的优点,不分享不是不对,抢别人东西才是不对。所以我们教他分享的好处,让他知道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及自私的人很难交到朋友。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他这方面的意识。

比如在他吃什么爱吃的东西时,大人可以和他开玩笑:“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分给妈妈一点吗?”孩子还听到这样的要求,幼小的心里会斗争一下,等他终于下定决心时,“行,给你吧!”

这时,大人会说:“宝宝,真乖!妈妈不吃,宝宝自己留着吃吧。”但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大人应该愉快接受并表示感谢,而千万不可说:“最好吃的给宝宝吃”或者“这么好吃的东西,妈妈舍不得吃,专留给宝宝的”一类的话。

这种做法,是和对孩子的分享教育效果相抵消的。

妈妈问儿子:“今天早上我在食品橱里放了两块蛋糕,准备午餐时吃的,现在只剩下一块了。你说是怎么回事?”

儿子十分惊讶地回答说:“噢,里面太黑,我没有看见那一块。”

对于孩子的正确选择,全家人都鼓掌表示宝宝做得对,受到表扬,孩子也非常高兴,慢慢地就养成了分享的好习惯,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还要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

在这方面,清代大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十分清醒。他一向主张应把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平等对待: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在假日里,可以带孩子到亲友家去串门,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当孩子要外出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时,鼓励他多带一些美食外出,分给别的小朋友一起吃,慢慢地他就会从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行“快乐收礼物”的家庭活动,比如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精心准备一份礼物,以抽签的形式,抽到谁,大家就都把礼物送给他,并且告诉对方礼物的含义,让大家体会到,送礼物和收礼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58

防御反射:孩子爆粗口时该怎样批评?

爆粗口是一种人体内在机制,像汽车喇叭一样,实际上有多种功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突然发现孩子学会了讲粗口,而且还很熟练。制止几次,却依然如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讲粗口,主要原因是他觉得能宣泄自己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美国马萨诸塞文科学院(MassachusettsCollegeofLiberalArts)的心理学家提摩西(TimothyJay)指出,“爆粗口是一种人体内在机制,像汽车喇叭一样,实际上有多种功用。借由粗口我们能宣泄愤怒、讶异,甚至表达包括幸福快乐在内的许多情感。”

有一位父亲领着几岁大的儿子去商店买零食,可是儿子迟迟地拿不定主意想要什么,父亲有些着急,对儿子说:“男子汉做事要干脆,想想平时爸爸是怎样做的?”

儿子眼前一亮,高声地叫了起来:“他X的,来一瓶二锅头!”

国外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当人受到外界强刺激的时候,粗口具有镇痛的功效。实验对象是一群大学生,研究人员把他们的手浸没在冰凉的水中,并计时看他们能忍耐多久。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被试自由重复一句粗话,或是使用较中性文雅的用语。67名被试表示,在骂粗话的那一次中自己痛感较小,而且平均下来多坚持了40秒。

英格兰基尔大学(KeeleUniversity)心理学家理查德·史蒂文(RichardStephens)是这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认为:

“当感到疼痛时,人们大多有咒骂和爆粗口的反应。这里面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我甚至鼓励这种行为。”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提芬·平克(StevenPinker)的支持。他在其着作《TheStuffofThought》中,对爆粗口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

“我猜想这大概是防御反射的作用。当生物意外受伤或受限时,会爆发出某种突来的愤怒。这种愤怒多伴随生物发出的一种愤怒声音,以威吓攻击者。而脏话则正是这种防御反射的反应。”

史蒂文教授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比如挥锤砸到手指时,审慎地咒骂几句对镇痛还是有帮助的。但告诫说,这种好处并非一劳永逸。

有一个缺陷是,我们咒骂得越多,其功效也变得越弱。

到最后剩下的就只是这句咒骂本身了,而这几个词没有了人类附加的情感则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相应也无法再减轻任何疼痛。

由此可见,偶尔的粗口不过是缓解身心所受强烈刺激的一种反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有专家指出“讲粗口”

是“灵魂的止痛药”。

我们要理解,人始终是人,不可能时刻表现出超凡入圣的修为,遇着令人感到情绪激动的事情时,在积累了一定的情绪后,人都是需要藉着言语及行为将它宣泄出来的。

当孩子在生气、受挫折、失望时,也会偶尔讲粗口并表现得粗野无礼,不过通常这种极端的情绪不会持续得太久。

同类推荐
  • 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本书从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能力、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十个方面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使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有着更明确的目标,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 快乐怀孕280天

    快乐怀孕280天

    本书内容包括:孕期营养指导、孕期运动指导、孕期胎教提示、孕期检查提醒、孕期疾病护理、孕期心理调整等。
  • 0~2岁的保育

    0~2岁的保育

    本书分为从两者关系到社会网络、宝宝真了不起、婴儿保育之实践、理解婴儿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依附、人际关系、婴儿保育所必要的环境、婴儿的能力、婴儿的脑、婴儿的发育等。
  •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孔子、卢梭、爱因斯坦、康德、梁启超、杜威、蔡元培、叶圣陶等50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 12~15岁儿童家长手册

    12~15岁儿童家长手册

    本书是一部介绍儿童早期教育的指导书。专供社区家长使用。本书的宗旨是,贯彻实践指导性的原则,阐明在当代儿童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和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热门推荐
  • 八方有灵

    八方有灵

    这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世界,修炼者操控灵力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一位少年立志成为一名修炼者。
  • 仙魔索

    仙魔索

    古往今来,可夺一时之冠,难成百世之雄;时光荏苒,朝花夕逝,百年光阴恨短,追异志。庄周梦蝶,疑真疑幻,蝶是我,庄周亦是我,志异于蝶;王志观棋柯烂,山中遇仙,一棋逾白载,悠悠岁月长,志异于仙。事没有无缘无故的,仙道飘渺,亦可追寻;魔道残戮,何以求魔?仙魔求索,于一个平凡的客栈小二慢慢铺开这一幅瑰丽奇幻的仙侠世界
  • 重做后娘

    重做后娘

    这辈子活得太失败,追悔莫及……然而苍天垂怜,死了之后我竟然回到了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今生我要重新做人!好好教导儿子,挽回丈夫,支起家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破虚空全靠浪

    武破虚空全靠浪

    胸口碎大石算什么让你见识胸口碎火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为今朝为此别

    只为今朝为此别

    一次狼狈的遇见,让情窦初开的于浅不知所错。本要告白的她,却远走他乡。四年后,于浅回来了。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服装设计师。而江慕功成名就。
  • 表小姐驾到

    表小姐驾到

    现代警花,执行缉毒任务遇难,穿越到前世成了大将军的孤女,有比她更悲惨的前世了么?四岁丧父、八岁母亡、九岁本尊死翘翘,寄人篱下无所依,悲剧会继续上演?复仇不是她本意,上门挑衅她就不客气了,看她如何逆转乾坤,活的风生水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上:江山归你,肉归我

    皇上:江山归你,肉归我

    唐酒酒稀里糊涂被一个面瘫男夺去了清白。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竟与对方互换了身体。“做个交易。”面瘫男一句话,两人的命运从此拴在了一起,她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就是当今圣上!得知她真实身份后,他使计让她爱上他,最后狠狠将她抛开,可失去她后,他又后悔了。老婆,别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见道诸天

    见道诸天

    诸天万界,人世如潮,谁来执掌至高权柄?寰宇天下,无量众生,孰可超脱过去未来?踏上征程,刀光剑影,他始终不坠青云之志,誓要跳出命运长河,证就那永恒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