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81600000035

第35章 几乎全世界的电波都在载送这个简短的公告(1)

几乎全世界的电波都在载送这个简短的公告

1971年7月15日。

这一天,加利福尼亚海岸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太平洋海面上早晨常有的薄雾,已经在阳光下消散了。一阵又一阵的海浪扑打着蜿蜒的沙滩和陡立的峭壁。一个身材高瘦、肩头稍微伛偻的男人漫步在峭壁的边缘。他的步履轻快而有力,表情仍和往常一样冷静、沉着。他仰着脸让海风吹拂。只有非常了解他的人才能从他焕发的神态与闪烁不定的眼光中看出他内心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与憧憬之中。

他就是尼克松。

这几天,他在圣克利门蒂西部白宫一直沉浸在兴奋喜悦与焦急不安所交织的心情中。

7月13日,天还没亮他就醒了。7点刚过,他走出自己居住的那幢宁谧恬静的西班牙式别墅,走出那围着白色高墙与嵯峨柏树的墙院,来到直升机起落场。他站在那儿等了一会儿,天空中才传来螺旋桨的声音。基辛格在埃尔托罗海军陆战队的空军基地换乘的直升机飞抵圣克利门蒂。飞旋的螺旋桨掀起了气流。尼克松兴奋而又焦急,没等飞机停定就想走过去,被他的男仆桑切斯扯住了。

飞机停定后,红光满面的基辛格出现在舱门里,兴高采烈地挥着手跳下飞机,成功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基辛格朝总统快步走去。尼克松也迎了上来,握手,拥抱。

“怎么样?”尽管有旁人在场,尼克松还是忍不住问。

基辛格说:“他们周到极了!客气极了!”

“看你满脸红彤彤,都胖了。”尼克松心情也特别好。

“我长了五磅。给我们的待遇好得不得了。住在皇帝钓鱼的行宫里。根本不像我们事前担心的要磕头。”基辛格陶醉在成功之中。

尼克松哈哈大笑:“是吗?”

“每餐十二道菜,丰盛极了!他们太讲礼貌了!”

站在附近的不知内情者听了,好奇地问:“博士,你说的他们是谁呀?”

这一问,倒提醒了尼克松与基辛格。目前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的事,在美国只有他俩和手下几个助手知道,就连国务卿罗杰斯也是几天前才知道的。尼克松特意在基辛格启程之后,将罗杰斯请到圣克利门蒂,说基辛格飞到伊斯兰堡后,正巧中国人请他去访问,他就飞去了。

尼克松给基辛格使了一个眼色。基辛格会意地赶忙做了个鬼脸,说:“我、我什么都没说。你问总统。”

尼克松也做了个鬼脸:“亨利什么都没说。”

尼克松在作全球电视广播。

等那人走开后,尼克松又低声问:“谈得怎么样?”

基辛格也悄声答道:“非常实在,非常明确,双方都不说空话……我们真荒唐,怎么能设想周恩来会狠狠敲桌子大骂呢?!”

尼克松立即把基辛格带入他住的那幢西班牙式别墅最高层的小书房里,让基辛格把事情经过向他详细汇报。从尼克松的小书房望出去,可以看到浩瀚的太平洋。这使他俩都不禁联想起大洋彼岸的中国。

他们还兴奋地谈到,随着总统访华的宣布,这一惊人之举将使美国一下子夺得政治上和外交上的主动权,在战略上将胜过苏联一步,对越南战争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美国人民将会看到,他们的政府是能够采取有胆略的和平行动的。

他俩也讨论了不可避免地使盟友日本和台湾产生不快的情况。

尼克松感到入主白宫不能只是意味着享受国家最高元首的地位,主要是意味承担了无比重大的责任。是的,他以他多年政治风云中锻炼出的敏锐看到了机会,看到了世界力量的分化与重构,看到了世界结构要在动荡中走向新的均衡。可是,他深深感到,机会从来不会自动地转化为现实,领袖人物的崇高责任就是抓住机会,创造历史。他开始品尝到创造历史的喜悦了。当基辛格谈到日本和台湾会有不愉快的反应时,尼克松说:“创造性的外交政策总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我们要积极地以进取的姿态去控制事态的发展,而不是消极地等待事件的来临。”

霍尔德曼赶到小书房来了,他最关心随总统访华的随行人员的数字、随行记者的数字,以及电视、广播的方式和范围。

罗杰斯也赶来了。总统让他在发布重要讲话之前通知有关的外国政府。

7月14日,尼克松让基辛格与洛德为他准备一篇同公告一起发表的讲话,将两年半的策划、工作和期待凝聚为400个字。

7月15日,它将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记入世界外交史,它将像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一样焕发金色的光辉。尼克松站在太平洋东海岸的峭壁上心潮起伏不平。

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人又将怎样宣布这个公告呢?毛泽东会不会站到天安门上对他的国家宣布这个消息?尼克松授意基辛格选择的这个时刻,是美国电视广播的黄金时间。霍尔德曼告诉过他,几乎2/3的美国人把电视作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几乎一半的美国人对电视的信任胜过对其他信息源的信任。所以,尼克松总统比任何前任的总统都更喜欢利用电视向公众发表讲话。

为了松弛一下高度兴奋的情绪,尼克松从峭壁上回来后又去游泳池游泳。

他仰面漂浮在水面上,紧张的心绪在碧波中得到了缓和。

太平洋时间下午2点45分,西部白宫按总统指示发出了一个通知,说5个小时以后总统要发表一篇“事关国家大局的重要的”简短公告。傍晚,尼克松和基辛格乘直升机飞往洛杉矶,于下午7点前进入设在伯班克的全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室。记者们早已蜂拥而至,特工人员也已控制了现场。记者们从未见过他那样高兴和乐呵呵的样子。还差几秒钟就要到7点的时候,总统愉快地问道:

“伙计们,准备好了吗?”

7点整,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尼克松。

“晚上好!”总统开始讲话了。

“我要求占用今晚这段时间,是为了宣布我们争取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工作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中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几个方面主动采取了行动,以求打开我们两国间更正常关系的大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派遣我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在他最近的环球旅行中前往北京,以便同周恩来总理会谈。我现在宣读的公告将同时在北京和美国发表: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尼克松刚念完《公告》,电视镜头马上转向在场的评论员。荧光屏上显现出他们目瞪口呆、大为吃惊的神态。

全美国都发愣了!全世界都吃惊了!

几乎所有的电波都在载送这个消息,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在谈论这个消息。

尼克松心中仿佛受到一股股暖流的冲击。他喜气洋洋,好像过节一样。他离开电视台,来到佩林诺餐厅,频频与人握手,接受祝贺。他一反往常的腼腆表情,得意扬扬地拉着基辛格,向人介绍说:“他就是已经到过北京的那个人……”

不少人高声表示:“总统去中国,我们也要去……”

有人说:“哎,你怎么就变了?你昨天还说要去台湾出差。”

“不。我今天不想去台湾了,要去北京。基辛格博士,你要帮忙呀。”

人们用掌声欢迎尼克松。一个青年问他:

“总统先生,你刚才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球。您是否感到它的意义?”

尼克松眨了眨眼睛,自信地说:“只有历史才能说明它确实意味着什么。”

他和基辛格在餐厅的庆祝晚宴上吃了蟹腿肉,喝了一瓶1961年酿的法国红葡萄酒。

这天深夜,尼克松和基辛格喝得脸红红的,乘直升机回到圣克利门蒂。国务卿罗杰斯向尼克松汇报,电报已经开始像潮水一样涌来,大部分是赞扬的贺电,也有批评的,还有提建议、提要求的。可是,尼克松最关心的是日本和台湾的反应。在他开始宣布公告前的一个小时,罗杰斯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介绍,通知盟友,首先从日本开始,然后是台湾……

日本驻美大使牛场听了罗杰斯的汇报,没有发表评论;台湾的沈剑虹“大使”当场作了反应,谴责总统的决定,斥之为“不光彩的交易”。他还说:“不应该未经磋商、不打招呼,就背着朋友和盟国干出这种事来。”

尼克松不以为然地说:“你要给他解释,我们没有抛弃老朋友,没有嘛。我全世界对“七一五”公告的强烈反响使尼克松眉开眼笑。

们和台湾的‘防御条约’不是还有效嘛!我还准备批准卖给台湾一批新式战斗机。”

罗杰斯又说:“总统,台湾方面对我们上月向他们提出的‘双重代表权’的征询,不作答复。怎么办?”

尼克松渐渐地冷静下来,问道:“你看怎么办?”

罗杰斯说:“国务院认为不能迟于8月上旬正式提出‘双重代表权’,并向新闻界公布。现在请总统批准。我们要拼命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我们脸上才有光。”

基辛格插进来说:“我有点担心,这个‘双重代表权’打开了欢迎北京进联大的闸门,给急于讨好北京的国家找到借口。到头来,我们控制不住——这等于自己制造失败。”

罗杰斯瞟了基辛格那还泛着酒意的红脸,冷冷地说:“我们有些事,不早就在制造失败吗?”这话是含蓄地指责基辛格秘密访华。他因自己作为国务卿事前竟被瞒住而十分不快;但是,国务卿一直控制着自己,没有随便发作,此时才发泄了一点不满。

尼克松内心极度矛盾,心情马上变得十分沮丧了。

也有人对“七一五”公告不高兴

这是一双戴墨镜的眼睛。黑黑的墨镜片遮掩了他眼睛的神态,使他能够透过墨镜用眼光去探究华国锋态度的细微变化。那是1971年9月4日,那时候,华国锋是湖南省第一把手、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党政军的主要负责人。戴墨镜穿灰布海军装的李作鹏陪同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吴振宇大将率领的代表团南下,参观了毛泽东故居韶山之后,在长沙蓉园会见华国锋等湖南省负责人。尽管华国锋作为主人主要是跟朝鲜客人说话寒暄,但对于身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参谋长、海军第一政委的李作鹏当然也没有怠慢。也不知道是李作鹏过于神经质,杯弓蛇影,疑心生暗鬼,抑或是李作鹏从华国锋的语调、眼神、握手的轻重中觉察出一种微妙变化,感到华国锋对自己的态度变了。数日前,毛泽东已经在南巡中跟华国锋打过招呼,作了一番讲话,矛头显然是针对林彪及其“四大金刚”与夫人叶群的。

李作鹏心里有鬼,他这段日子里整日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深感如临深渊。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带头大讲天才问题,他也卖力地在小组会上宣讲由陈伯达选编的、经过林彪审定的马恩列斯“称天才”的材料,呼应地叫着全会要学习林彪的讲话。庐山会议后,他装出样子写检讨,按叶群的布置写,小心翼翼地避免触及主帅林彪。随着批陈整风的深入,他恐惧倍增,又怕林彪为了“舍车保帅”将他和黄永胜、吴法宪、邱会作抛出去。他既企图用虚假的检讨混过关,又觉得末日即将来临,毛骨悚然,坐卧不安。

这年春节的年三十晚上,李作鹏的大女儿结婚,林彪让叶群与林立果登门祝贺,送了礼,照了合影。叶群还当着来祝贺的人说:“李政委是林总最信得过的人,你们要爱护他,支持他,李政委将来要担负更重要的职务。”李作鹏当然明白这些话里的含义,碍着人多,当面没有说话。等叶群走时,他送至小车旁,才握着叶群的手,小声却坚定地说:“请转告林副主席,李作鹏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他!”叶群说:“林总早就说过,他与你们四个人的关系,用原子弹也炸不《生活》杂志在发表“七·一五”公开……”

毛泽东觉察到林彪一伙还在搞阴谋以后,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于8月14日离开北京,乘着“一号专列”去南方巡视。毛泽东的南巡行动使林彪更为惊慌,李作鹏当然也警觉了。他们风闻毛泽东在南巡中多次对一些省头讲话,据说内容十分重要,而且不得向北京传。李作鹏就更像惊弓之鸟了。

毛泽东到底讲了些什么?

9月5日,李作鹏陪同吴振宇等从长沙到达武汉。下飞机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武汉军区政委刘丰打听毛泽东在武汉谈话的内容。当天他陪同朝鲜客人参观,没有机会。

9月6日一大早,他就约刘丰到他所住的军区东湖招待所来密谈,刘丰也是得到林彪恩惠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暴发户”,是林彪将他从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员提升为军区政委的。

“老刘,主席到武汉都谈了些什么?”李作鹏见到刘丰,劈头就问。

尽管毛泽东打过招呼,不能向北京传,但刘丰知道李作鹏是代表谁来问的,也就讲了。他说:毛主席8月16日、17日、25日和27日在武汉先后找他、王新、刘建勋及华国锋谈了话。毛泽东讲了我们党50年来的历次路线斗争;讲到庐山会议搞突然袭击讲天才,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有人急于想当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毛泽东不赞成用自己的老婆当自己的秘书、办公室主任,不赞同林彪提出的“天才”论。因此,“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陈伯达后面还有人”。毛泽东还不指名地点了林立果:“二十几岁的人捧为‘超天才’,这有什么好处?!”

李作鹏仿佛被雷电击中,全身都麻木了,好一会儿才强作镇定。他的心都冰凉了。庐山会议上作过决定,陈伯达的问题就此结束,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完。庐山会议后,他和黄永胜、吴法宪、邱会作、叶群都作了检讨,毛泽东还要往后追,这必然就追到林彪头上了。197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

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经毛泽东看过的文章。文章中号召“全党要警惕‘现在正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并号召“全党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指出“坏人总是伪装自己,搞阴谋,耍两面派。但是他们既然要干坏事,就不能不暴露”。从这篇文章到毛泽东南巡的讲话,使他更加感到末日即将来临。

李作鹏将刘丰送走以后,转回到自己的住房时,觉得脊背发凉,原来刚才出的一身冷汗湿了内衣。在陪同吴振宇大将等朝鲜宾客飞回北京的飞机上,他六神无主,惶恐不安。好在他戴着墨镜,可以掩饰。

同类推荐
  •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梳理美国200年来政经变革历程,介绍了建政与建党、西进运动、镀金运动、进步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市场改革运动、新闻扒粪运动、文官改革运动、民权运动、伟大社会运动,麦卡锡主义的疯狂、赤字繁荣的欺骗等历次重大运动和事件。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原点;第二章论述了批判思维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法;第三章从非执政党建设角度提供了一个思想僵化、亡党失政的反面例证;第四章仅以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线索,对包含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个纲要式说明。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漫长而艰辛;作为农民大国,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逃出封神劫

    逃出封神劫

    战乱纷争,人间无宁日。妖魔猖獗,天道不复存。凡人祈盼太平盛世。修炼之人以灭魔护道、拯救苍生为使命。在这群修道之人中,隐藏着已获封的神!他们来到人间意欲何为?
  • 龙斗主宰

    龙斗主宰

    武道一途,尔虞我诈,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皆是浮云.权力算什么?一片只追求实力的大陆!神龙出,神王现,天之字渐渐露出锋芒,拯救大陆!
  • 美女优先

    美女优先

    主持人的职业生活就是靓丽的战场,争宠、争爱、争利,争夺人生的最高价值。
  • 超器玩家

    超器玩家

    绵延不断的森罗大山的包围下,数百个城邦矗立在荒野之上。苏克手持半截黑木剑,注视着夕阳落下的地方。身旁一条叫大黄的黑色狗子不断催促:别看啦,我还要去找小美呢……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太平天国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斗争时间长达18年,势力遍及18省,在战斗中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制度,建立了各级政权,第一次担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历史使命,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掀起的第一次革命高潮。
  • 沈家有七琼

    沈家有七琼

    高冷军阀&戏精女娃初次遇见,她弱小无助的样子触动了他。——沈琼,我来带你回家。这是他对她许下的誓言他以为她是弱小可怜求抱抱,结果看见她把三个男生揍成猪的时候,默默的收回了这句话。——————————————————数年后,当人们问起堂堂沈元帅怎么栽在一个小丫头身上的时候。某人一笑:“谁知道我是被骗的。”当沈琼浴血为他复仇的时候,他才知道,以前那个一直缠着他的小女孩,已经成了他的骄傲。——想与你并肩而行,因为你是我的荣光。食用指南(必看):1.男女主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没有没有没有!2.作者佛系学生党,寒假日更,之后缘更。3.军阀故事,不喜勿入。
  • 玄女外传

    玄女外传

    心中有一个女神,知道女神如何一步步登峰造极?你知道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是一部修仙曲。请看《玄女外传》
  • 承蒙你在

    承蒙你在

    有时候就那么一瞬间,任凭你如何挽留,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也是那么一瞬间,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便是一生甘之如饴……风流恣意的顾沐白便是为了那不知所起的情,苦苦追寻着叶雅清……这是一个纯爱故事,纪念着她和他的爱情。
  • 亦世三生

    亦世三生

    世人知其临安城清修庵里有一师父,名唤亦欢。芳龄十六,着一袭白衣,锦缎束发。腰间佩一香囊装有骨灰,游历天下。倾世容颜,医术天下,眉间朱砂,红唇齿间有芳华。谁曾记得她命如蝼蚁,伏地遭民欺凌,辱骂视为瘟神迫害天下。她入梦预知世间百态,看三世繁华。与命斗,和天争,誓要给他一世安稳。“你为何如此帮他?”“也许是可怜他,这诺大世界,他若是不站在高处,竟无半点容身之所。”
  • 神奇宝贝之宝箱系统

    神奇宝贝之宝箱系统

    2029年,神奇宝贝ol已经热火朝天,这个游戏无论是少年,还是青年,甚至有一部分老人都在玩,可以想象这个游戏是多么火热,而李少白是神奇宝贝ol国服前三名,要不是“国服第一战爷"充的钱多,他就是国服第一,而李少白打完排位赛出去散步却被仙界的弥天仙人雕刻灵天石的残渣砸死,弥天仙人答应李太白去二次元位面的神奇宝贝世界。从此,小智不再是主角了,小霞也不再是他的伙伴了,只有小刚陪他过。什么?火箭队来捣乱?那我用精灵叫他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