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5500000085

第85章 嘉佑二年贡举群星璀璨的原因及其影响(3)

《宋史》卷二○九《艺文志八》着录有“吕本中《江西宗派诗集》一百十五卷”。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卷八○)云:“自山谷外,凡二十有五家,汇而刻之于学官,将以兴发西山章江之秀,激扬江西人物之美,鼓动骚人国风之盛。”

叶适选有《四灵诗集》,选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徐玑字灵渊、徐照字灵晖四人之诗。许斐《跋四灵诗选》云:“玉不择则不纯,香不简则不妙,水心(叶适)所以选四灵诗也。”

陈起编有《江湖集》,因其中某些诗触犯了当时的宰相史弥远,《江湖集》被劈板,陈起被流放。遇赦后,重操旧业,又刊行过后期江湖诗派的一些作品。陈起集书商、选家、诗人于一身,在当时诗坛上是一位特殊人物。《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云:“《江湖集》……取中兴以来江湖之士以诗驰誉者。士之不能自暴白(显露)于世者,或赖此以有传。”

元人方回编《瀛奎律髓》,其突出特点就是只收律诗。律诗孕育于南北朝,成熟于隋唐之际,而唐宋律诗成就尤为突出。此书专选唐宋五七言律诗,并侧重于宋代,共选三百八十五家,三千零一十四首(重出二十二首,实为二千九百九十二首),而宋代达二百二十一家,一千七百六十五首,江西诗派的作品入选尤多。

元人金履祥辑有《濂洛风雅》,所收都是宋代道学家有关名教之作,意在阐明义理,裨益风化,不求字句之工。

明曹学佺编有《石仓历代诗选》,上起古初,下迄于明,所选宋诗亦不少。清康熙四十八年敕编《御定四朝诗》,收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清陈焯编的《宋元诗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云:“宋元遗集,迄今多已无传,焯能搜辑散佚,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亦未尝不多资考据也。”

清吕留良、吴之振等编有《宋诗钞》。吴之振《宋诗钞序》云:

“自嘉、隆以还,言诗家尊唐而黜宋,宋人集覆瓿糊壁,弃之若不克尽,故今日搜购最难得。黜宋诗者曰“腐”,此未见宋诗也。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之去唐也近,而宋人之用力于唐也尤精以专。……曹学佺序宋诗,谓“取材广而命意新,不剿袭前人一字”,然则诗之不腐,未有如宋者矣。”吴之振等为使“天下黜宋者得见宋之为宋”,故编了此书。

清曹庭栋编有《宋百家诗存》,其序云:“有宋一代之诗,诸选本所采寥寥,并不获媲美元、明,岂见闻俭陋,亦侈口三唐者附颊逐响,莫为两宋一揭尘翳也。……岁庚申,余园居多暇,敢承先志,选刻两宋诗人遗集,以广诸选本所未及。”

厉鹗编有《宋诗纪事》,名为诗纪事,实兼总集性质。其序云:“计所抄撮,凡三千八百一十二家,略具出处大概,缀以评论、本事,咸着于编。其于有宋知人论世之学,不为无小补矣。”

宋曾慥编的《乐府雅词》,黄昇编的《花庵词选》,都收有不少宋词。《花庵词选》是继赵崇祚《花间集》、曾慥《乐府雅词》而作,搜罗颇广。前十卷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选录唐、五代、北宋人作品;后十卷名《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选录南宋人作品,自作词亦附于末。黄昇本工词,故精于持择,去取谨严,每人名下各注字号里贯,每篇题下间附评语,可资考核,在宋人词选中是比较好的一种。黄昇《绝妙词选自序》(卷首)云:“宋词多见于曾端伯(慥)所编,而《复雅》一集,又兼采唐、宋,迄于宣和之季,凡四千三百余首,吁,亦备矣。况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词,词各有体,知之而未见,见之而未尽者,不胜算也。暇日裒集,得数百家,名之曰《绝妙词选》。佳词岂能尽录,亦尝鼎一脔而已。”

南宋何士信编有《草堂诗余》,以收宋词为主,间有唐、五代词,按春景、夏景、天文、地理、人物等类编排。明清多把它与《花间集》并推为填词典范。何良俊《草堂诗余序》云:“余家有宋人诗余六十余种,求其精绝者要皆不出此编矣。他日有心者上探元声,下采众说,是编或大有裨焉。勿谓其文句之工,足以备歌曲之用,为宾燕之娱耳也。”

赵闻礼编有《阳春白雪》,《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云:“《阳春白雪》八卷、《外集》一卷,……所选凡二百余家,宋代不传之作,多萃于是。去取亦复谨严,绝无猥滥之习。”

周密编有《绝妙好词》,周密为宋末词坛名家,也是着名的词选家,所选《绝妙好词》颇得历代词家好评。张炎《词源》卷下云:

“近代词人用功者多,如《阳春白雪集》,如《绝妙词选》,亦自可观,但所取不精一。岂若周草窗所选《绝妙好词》之为精粹。”《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亦称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昇《花庵词选》之上。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清张惠言编有《词选》,其自序云:“宋之词家,号为极盛,然张先、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张炎,渊渊乎文有其质焉。其荡而不返,傲而不理,枝而不物,柳永、黄庭坚、刘过、吴文英之伦,亦各引一端,以取重于当世。而前数子者,又不免有一时放浪通脱之言而于其间。后进弥以驰逐,不务原其指意,破析乖剌,坏乱而不可纪。故自宋之亡而正声绝,元之末而规矩隳,以至于今,四百余年,作者千数,谅其所是,互有繁变,皆可谓安蔽乖方,迷不知门户者也。今但录此篇,都为二卷,义有幽隐,并为指发。几以塞其下流,导其渊源,无使风雅之士,惩于鄙俗之音,不敢与诗赋之流同类而风诵之也。”可见此书是为防止词坛鄙俗之音的荡而不返而作。

除通代词选外,专选宋词的断代词选有明人毛晋编的《宋名家词》,周济编的《宋四家词选》。后者选宋代词人五十一家,而以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王沂孙四家为主,其他各家分别附后。

以上各类总集都说明,宋代诗、文、词成了南宋、元、明、清各代的学习典范。

从嘉佑二年贡举到政和二年苏辙去世(他是该科进士最年轻的,也是去世最晚的)共五十六年(1057-1112);如果从景德四年(1007)欧阳修出生到苏辙去世,则为一百零六年(1007-1112)。这半个多世纪,或一个多世纪,是北宋文化、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不仅影响到文化、文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对邻国也有广泛影响。

宋代的民族矛盾一直很尖锐。为了防止泄漏国家机密,不仅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交流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而且对同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密切的邻国也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是即使如此,宋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仍有很大发展,除同日本的文化交流远不及唐代外,同印度以佛教为中心的文化交流不仅不亚于唐代甚至远远超过了唐代;对高丽的文化交流虽有所限制,也超过了唐代。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不是前此任何一个朝代所能比拟的。

以佛教为中心的中印文化交流超过唐代的主要表现是出现了由政府资助的大型赴印取经团。由于《西游记》,特别是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唐太宗派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实,玄奘虽曾正式表请赴印,但未蒙许可。贞观三年(629)因连年灾荒,朝廷允许僧俗四出就食,玄奘才利用这一机会随商人赴印。历尽千辛万苦,于贞观十九年(645)返回,才得到唐太宗的召见,并要玄奘翻译佛教经典,召沙门硕学五十余人相助。在整个唐代似乎从未出现由政府派僧赴印取经。相反,宋代却出现了这种情况。乾德二年(964),宋太祖曾派继隆等三百人赴印度求法。四年(966),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诣阙上言,愿至西域求佛法,诏许之,并赐钱三万遣行。非政府派遣的宋僧个人赴印取经,较之唐代也要多得多。沧州僧道贺、开宝寺沙门继从、太原沙门重达等都曾赴印取经。《佛祖统纪》载,天圣中僧人怀问曾三往天竺:“沙门怀问尝往天竺为真宗皇帝建塔于佛金刚座之侧,今欲再往为皇太后、今上更建二塔,乞赐先朝《圣教序》、皇太后《发愿文》、圣上《三宝赞》,刊石塔下;及制袈裟奉释迦像。诏可,仍令词臣撰《沙门怀问三往西天记》。”此事在天圣九年(1031),九年后即宝元二年(1039),怀问等才自中天竺归,进贝叶梵经及西天碑十九本,得到仁宗的召见。同一僧人,一生三次赴印,也是唐代所没有的。淳化四年(993)诏西边诸郡,梵僧来,中国僧西游而还者,所持梵经并先具奏,封题进上。这既表明宋王朝十分注意搜罗梵经,又表明梵僧来中国及中国僧西游而还者数量一定十分可观,因为政府不可能为个别僧人下此诏令。咸平六年(1003),知开封府陈恕奏:

“僧徒往西天取经者……臣尝诏问,皆罕习经义而质状庸陋,或使外域,反生轻慢。自今先委僧录司试验经业,省视人材,择其可者送府,出给公据。”真宗可其奏。这也说明当时赴印取经的僧人很多、很滥,朝廷才开始加以考察、限制。

印度僧人来华者也很多。《宋史·天竺传》云:“开宝后,天竺僧持梵夹来献者不绝。”见诸记载的就有可智、法见、真理、法天、吉祥、钵纳摩来、天息斋、施护、护罗、罗护罗、法护、戒贤、达摩波、众德、觉和、法戒、知贤、满贤、天觉、妙德、童寿、曾积、曾善、爱贤、护贤、法吉祥、智吉祥等,达数十人之多,他们大都带来梵经、梵夹、佛像等,有的还在中国担任僧职。但北宋中叶以后,印度来华僧人突然减少,这主要是由于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经衰落,为印度教所取代。

同类推荐
  • 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

    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

    这是从蔡旭50年来创作的3000余章散文诗作品、出版的24本散文诗集里筛选的选本,记录了从一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学子到“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的成长历程,及用260余章代表性作品吟唱的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对生活的深情与爱。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是赵振元先生在成都、无锡、拉萨、嘉兴等城市间旅行、工作、生活的感悟和随想。这些作品, 忠实地记录了他个人的行走足迹和心理的旅行轨迹。有的侧重于写景, 有的侧重于写人和事, 有的是身处此情此景的所思所想, 内容真实, 情感真挚, 让人读来亲切自然, 又有别样的收获。
  • 奥森日记

    奥森日记

    《奥森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14年的“跑步生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上楼都困难,到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马拉松全程,并在60岁达到国家3级运动员成绩。作者不仅有效控制了血压以及被认为不治的糖尿病,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还治愈了抑郁症,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中有国内外马拉松赛事的世界冠军,充满善意、活力与热情的年轻人,崇尚健康简约生活理念的中老年人,也有癌症患者、盲人、糖尿病患者。《奥森日记》,脱胎自作者多年的跑步日记,将跑步生活的人事见闻和人生思悟,融于细腻感人的文字,向人们展开了一幅炫丽壮美的“人生晚霞图”,被跑友盛赞为“中国版的《跑步圣经》”。
热门推荐
  • 抢救西游记之来去之间

    抢救西游记之来去之间

    银河之夜,流光绚烂,七个高大的黑影围成一圈,以石祭天盟誓:“愿以甚深法力,庇佑天选之人邪魔不侵,吉人天相;加持众神信诺不空,正果昭著;寰宇美轮美奂,气象万千!急急如律令!!”他们无不是星目含威,身形的轮廓如同剪影,眼神聚焦于刘雅身上,等待刘雅附和。那期盼的神态,一再烧灼刘雅的内心。时隔多年,现在刘雅想起来当时自己说了什么了。那是盟誓的最后一个环节。尽管朋友们急欲知道,刘雅也不能说。因为他隐隐觉得不安。他担心有谁像自己曾经身为幽魂那样,在自己和朋友们周围窥伺,企图洞晓惊天之密。这是属于自己的秘密,什么时候说出这个秘密,刘雅要自己作主。
  • 一不小心遇大神

    一不小心遇大神

    这是一只表面温柔可人,内心粗暴汉子的二宝,这是一个称霸全服的大佬。某天,世界上大佬一语惊起一片波澜,成为惊久不散的佳话。
  • 苍凉的萌生

    苍凉的萌生

    颓灰的世界,被吞噬的不是熹微的日光,是一片苍凉的萌生!
  • 咱的婶婶是茨木

    咱的婶婶是茨木

    茨木童子为了酒吞童子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大江山退治鬼王领盒饭了,茨木不干了。大闹一场,没得法的时之政府让茨木去当审神者,你要酒吞自个儿去找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丽的旅行

    美丽的旅行

    主人公们的人生之旅,美丽之旅,充满了哲思。
  • 网游之BOSS是猪你敢说

    网游之BOSS是猪你敢说

    她去酒店捉奸,却意外遇他!是意外,还是老天你想派他来气死他?以为她……?不可饶恕!……一开始他还认为他对她只是有了那么一点好感,但为什么她伤心他却更伤心?为什么她哭他却哭得更历害?结果慢慢他发现他爱上她了!那么,就追吧。很难?那又怎样?继续!就算她承诺……那又怎样?还是继续!她骂他……那又怎样?继续!于是游戏和现实一起下手!但结局似乎并不是那么……老天,为什么你那么玩他……?(作者:此作品一切纯属虚构。)
  • 清君则

    清君则

    天下纷争,鬼王出世。林中有鸟,自言凤凰,非醴泉而不饮,非梧桐而不栖……
  •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在豪门,华衣美食帅老公。可是老公太花心,小三带球找上门。当偶好欺负吗?偶要大爆发!!!本书有群了,群号115191847欢迎大家的加入,敲门砖:书内任何一人物名。新坑《阿杏》,宋劭琳穿越到古代的故事,简介:她本是现代的豪门小姐,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可却穿越到古代的贫苦人家,她该怎么改变她和家人的生活?~~~~~~她说:这一辈子我都不可能爱上任何人。他说:阿杏,如果能让你在梦中也叫我的名字,我就是死了也甘愿……点开作者信息就可以直接点开。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亲的支持!O(∩_∩)O~
  • 锁仙骨

    锁仙骨

    风水?我不懂,但是我却知道哪里是风水宝地。看相?也不懂,但是我却知道你是不是要走霉运。别惹我,否则我一个屁就能崩死你!根据幼时所听的传说改编,纯属闲谈,过路大仙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