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5500000035

第35章 曾巩家族及其亲友门生(8)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称其制诰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虽深厚不及曾巩,而渊懿温纯,不失家法。元符三年十月所草《除曾布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制》(卷三),首论其职之重要:“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台,以干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相须而成,阙一不可。”次论曾布堪此用:“曾布敏识造微,懿文贯道。器周小大之用,智适古今之宜。被神考特达之知,亟跻禁从;膺先朝倚注之重,久执事枢。而能悉心公家,宣力夙夜。忠以迪上,谊不辞难。忧勤百为,壮老一节。肆朕纂临之始,尤嘉翼戴之劳。参稽师言,图任旧德。文昌端揆之列,紫薇陪侍之班,合兹宠名,作我近弼。仍迁阶品,增衍丞封。于戏!朕有休息百姓之心,汝则觌文而匿武;朕有总核庶工之志,汝则务实而去华。以至甄序材良,敦奖正直,澄清风俗,振肃纪纲,使万物各得其平,无一夫或失其所,汝之职也。”《曲阜集》附录西郊野叟评云:“公制诰温润典雅,其草兄拜相制,汪玉山称之,以为得命次相之体。”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又评其奏议云:“肇立朝有守,属党论反复,以一身转侧其间,往往龃龉不合。又尝力谏其兄布,宜引用善类,而布不从。所上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觌外任诸篇,皆为史所称述,今并在集中,可以考见大。其制诰亦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哲宗初即位,元丰八年四月有《上哲宗皇帝乞复转对奏》(卷一),认为帝王初即位需“谨始”:“臣闻帝王即位之初,必有以顺天下之心,答中外之望。其为之有序,在知其要而已。伏惟皇帝陛下仰承顾命,而履天下之尊;太皇太后陛下俛狥权宜,而议军国之务。此正华夏蛮貊洗心注目,颙颙视听之时也。端本谨始,实在今日。”他主张要广开言路:“四海之广,万事之烦,亿兆之众,不可家至而人接之,则欲达天下之情,成天下之务,岂有他哉,在广言路尔。言路广,则人人得尽其情;人人得尽其情,则上无不闻之事,下无不通之志。政令之得失,百姓之休戚,群臣之忠邪、贤不肖,虽在四方万里之外,陛下不出户庭,不降几席,可以周知而备见矣。

然后察政令之得者则力行之,弥纶未至者则损益之,百姓之所愿欲则与之,百姓之所疾苦则除之。显忠而去邪,任贤而退不肖。夫然,故上泽得以下及,下情得以上闻。百官有司,奉法遵职,贵者不以崇高而敢肆,贱者不以疏远而敢欺。陛下深处法宫之中,端拱无为,而天下治矣。夫任己聪明,则其察愈详,其蔽愈甚;因众之聪明,则所视者远,所听者周。故先王设进善之旌,立敢谏之鼓,陈诽谤之木。又使瞽献书,师箴,瞍赋,蒙诵,工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彼岂聪明之不足哉,知任己不如任众也。”

元佑二年二月有《上宣仁皇后论文德殿受册奏》(卷一),反对宣仁皇太后“出践外朝”,在文德殿受册:“臣伏见太皇太后自听政以来,止于延和殿垂帘视事。受契丹使人朝见,亦止御崇政殿,未尝出践外朝。岂非以听决万机,出于权宜,垂帘视事,盖非得已。而外朝者,天子之正宁,太皇太后崇执谦德,不欲临御,以为天下后世法耶?”此奏为宣仁太后所采纳。其《上宣仁皇后论坤成节百官上寿奏》(卷一)云:“臣伏见太皇太后陛下昨者深自抑损,特发德音,不欲临御外朝,退就崇政殿受册。诏书一下,中外嗟叹,忠义之士,至于感泣。况臣待罪侍从,尝献瞽言,不谓偶合圣心,特加收采。……太皇太后昨降诏书,以谓不敢自同章献太后出临外朝,故就崇政殿受册。切详圣意,务从抑损。今乃会百官将校,皆赴崇政殿廷,随班上寿,则是天圣八年以前之所未有,礼更增于旧。在陛下谦恭抑损之志,前后本末,似不相称。

臣愚以谓,此殆非太皇太后之意,特执政大臣失于不思尔。”此二奏看似小事,实为非常敏感的问题,非直臣不敢言。

元佑二年罢韩维相位,出知邓州,曾肇《封还韩维罢门下侍郎词头奏》同样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窃以朝廷进退执政大臣,上系国体,下动人听,苟有未安,所害不细。”又奏云:“臣岂不知,从命顺旨为得理,逆命忤旨为有罪。然臣一门之内,世受国恩,陛下擢臣备位近侍,保全长育,德泽深厚。臣倘贪于承命,怀不尽之心,致天下之论,谓陛下听决万机,三年于此,辨别忠邪,赏罚功罪,无不曲当,而独于此有过举之累,则臣之负国,罪何可逃?臣之报君,义将安在?此臣所以不避万死之责,倾写肺肝,冀有补于万一也。”

其余文体亦有佳构。历代都称美汉文帝,而他的《汉文帝论》(卷三)却认为:“汉文帝躬行节俭,以德化民,宜其有以振起衰俗,而贾谊以谓“残贼公行,莫之禁止”。其说以背本趋末者为天下之大残,淫侈之俗为天下之大贼,则当时风俗,可谓敝矣。

岂所谓躬化者,果无益于治哉?”接着论“躬化”(“躬行节俭,以德化民”)“无以为治”,因为“文帝虽有仁心仁闻,而不修先王之政”,先王之政“必本于理财”,以使“天下无迁徙之业,无游惰之民”;其次才是“制礼以节其用”,“视其位之贵贱,称其入之厚薄”,“上者谨名分以示天下,而人人安于名分之内,无觊觎于其外。是以淫僻放侈之心不生,而贫富均一,海内充实,无不足之患。然后示之以廉耻,兴之以德义,故民从之也轻。方此之时,游惰者无所容,而虽有僭侈之心,亦安所施于外哉?教化之所以成,残贼之所以熄,盖出于是也”。末论文帝仅“躬行节俭”而政敝,就在于“不修先王之政”:“自秦灭先王之籍,而汉因之,务为一切之制,由天子至于庶人,无复有度量分界之限,而人人去本趋末,争于僭侈。高祖尝禁贾人不得曳丝乘车,其令卒于不行。

至文帝之时,商贾富厚,力过吏执,而末技游食,害农者蕃,庶人墙屋之饰,仆妾之衣,皆宗庙之奉,天子之服。则其俗之不善可知矣。而文帝不知修先王之政,以救其敝。方其开籍田以劝耕者,衣弋绨而斥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意美矣。然法度之具不行,而欲以区区之一身,率四海之众,岂非难哉?”末引孟子之语为证尤为有力:“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非虚言也。”

《康熙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一称此文“论断典确,不可移易,而结处尤有斟酌”。

杂记文如《重修御史台记》(卷三),首述御史沿革,非博览经史者难得如此详整清晰:“维御史见于周,掌赞书、受法令而已。

战国以致执法,亦记事之职也。至秦汉,始置大夫,位亚丞相。

副曰中丞,督部刺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其属有侍御史,出讨奸猾,治大狱,于是专绳纠之任。厥后政事归尚书,而御史与尚书、谒者为三台。大夫更为三公,而中丞为台,率与尚书令、司隶校尉朝会,皆专席,为三独坐。隋唐复置大夫,天下有冤而无告者,得与中书、门下省诘之,谓之三司,自是御史益为雄峻。其属则有殿中、监察并侍御史为三院。侍御史又知杂事,横榻而坐,谓之南床,皆专弹劾,不言事。本朝因之,至真宗皇帝,增置言事御史,其后皆得言事。御史相率廷辨,小则人得自达,故其任视前世为尤重,非但谨朝会、听狱讼而已。列圣相继,皆假以宽仁,使得自竭。是以风采所加,百僚震肃,朝廷倚而益尊,奸相望而知畏。”次记重修御史台:“士有以言获福,不闻忠以取祸,耳目之地,宠遇莫比。”这确实是宋代重用御史的突出表现。末论御史不仅要责人,而且要自责,尤为精彩:“臣尝闻之,责人非难,责己惟难。御史,责人者也。将相大臣非其人,百官有司失其职,天下之有败法乱纪,服谗蒐慝者,御史皆得以责之。然则,御史独无责乎哉?居其位有所不知,知之有所不言,言之有所不行,行之而君子病焉,小人幸焉,此御史之责也。御史虽不自责,天下得以责之,惟其不难于责己,则施于责人,能称其任矣。能称其任,然后危冠盛服,崇墉峻宇,游焉息焉,可以无愧。苟异于是,得无馁于中哉?”“有所不知”,“有所不言”,“有所不行”都是御史失职的表现。如果反贪局反而成了易贪局,就不止是失职了。“御史虽不自责,天下得以责之”,只有“不难于责己”,才敢真正“责人”,才算称职,才可以“无愧”。《康熙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一称其“详整中有严重之气,动人听睹”,此记最“动人听睹”者就在末段。

肇所撰祭文颇富抒情色彩,如《祭彭江州文》(卷三)。彭汝砺(1042-1095)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元佑中官至权吏部尚书。绍圣元年,出知江州。二年卒,年仅五十四。汝砺立朝有节,王安石《赠彭汝励》(卷二)称其“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称其“词命雅正,有古人风,而诗笔亦谐婉可讽”。着有《易义》、《诗义》、《鄱阳集》。曾肇为撰《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又撰祭文。祭文前一部分哀其“寿不跻于六十,位不过于四品”:“孰谓天生斯人,而止于斯乎!人固忌子之独立,天亦责子之不诡随乎?不然,何以寿不跻于六十,位不过四品,卒泯默而无施乎?

呜呼器资!凡世可贵,学问文章,言语政事。有一于兹,足高士类;而况居今行古,蹈义依仁。众人所趋,而视若无有;举世所背,而任肩以身。陷阱当前而不避,曾何得丧之足云。此固圣贤之自任,岂止度越于时人?至若孝友着于闺门,信义行于乡党,处荣悴而无亏,临死生而不乱,可谓内外全德,始终一贯。实积流之砥柱,宜大厦之栋干。奈何道未行于当世,福未及于生灵,忽漂流于下国,遂夭阏于修龄。去此昭昭,即彼冥冥,有志不就,衔恨泉扃。惟自立之卓伟,亘万世如日星。彼一时之苟得,譬熠燿之与长庚。”后一部分写他与彭的友谊:“我生昏愚,与世殊适,惟子好我,论心莫逆。……念昔太学,相从之初,绸缪缱绻,二十年余。中间省闼,并典赞书,出入风议,惟予子俱。子如飞黄,岂受拘,有言不用,去不须臾。我亦遭谗,自请州符,迹有乖隔,心焉弗殊。去岁京城,子留我北,中情莫宣,相视默默。我行未几,子亦南迁。孰云契阔,曾不经年。尺书未达,已隔终天。寝门一恸,有泪如泉。”

其诗格律严整,韵致高古,有唐人风味,如《海陵(今山东泰州)春雨日》(卷三):

公事无多使客稀,雨时衙退吏人归。

沉烟一炷春阴重,画角三声晚照稀。

桑雉未驯惭报政,海鸥相近信忘机。

只将宴坐收心念,懒向人间问是非。

前四句写雨时退衙,“沉烟”一联写退衙后的寂静,为后四句的感慨伏笔:“惭报政”、“信忘机”、“收心念”,尤其是“懒向人间问是非”一语,暗含官场是非颠倒。

其兄曾布是推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人物,徽宗朝又倡绍述之说,打击元佑党人,恢复熙宁、元丰之政。曾肇对曾布、吕惠卿所行新法不以为然,曾劝布“远佞人”(指吕惠卿)。但在王安石死后,他对一些新党人物纷纷叛王,却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其《上王荆公墓》(卷三)云:“天上龙胡(胡髯)断,人间鸟来。

未应淮水竭,所惜泰山颓。华屋今非昔,佳城(墓)闭不开。白头门下士,怅望有余哀。”全诗感叹王死后时局巨变,无人再吊王安石墓,而他这位“白头门下士”,却“怅望有余哀”。冯舒称此诗“不愧唐人”,冯班称其“气味甚高古”。李清照也曾发出类似感慨:“荒冢卧麟寒食后,东风不见纸钱飘。”范成大《荆公墓二首》则主要感慨现实与王安石理想的矛盾:“本意治功徙木(商鞅变秦法,徙木示信),何心党祸扬尘。报雠岂教行劫,作俑翻成害仁。”

陈师道自称曾巩门人,与曾肇关系也很密切。绍圣年间曾肇知泰州,陈师道有《寄泰州曾侍郎肇》(卷六)诗:“八年门第故违离,千里河山费梦思。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今朝有客传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曾肇《次后山陈师道见寄韵》(卷三)云:“故人南北叹乖离,忽把清诗慰所思。松茂雪霜无改色,鸡鸣风雨不愆时。着书子已通蝌蚪,窃食吾方逐斯。便欲去为林下友,懒随年少乐新知。”首联谢陈寄诗,颔联以松不改色、雨不违时表明自己无论进退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颈联的“蝌蚪”是称美陈所着《尚书传》,“斯”,语出《诗》之《小弁》,写自己已“出食在野”。尾联写自己愿与陈同居林下,而“懒随年少乐新知”,末句正好作“松茂”二句的注脚。

范公偁《过庭录》载:“曾肇子开守亳,秩满丐祠,《归江南》一词别诸僚旧云:“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曾肇存词仅此一首,但已足以说明他能词。上阕写辞别,“看尽楚天冰雪”也指时局。下阕写“丐祠归江南”,故谓无“重来时节”。词意温婉,哀而不伤。

曾肇之子曾纵字元距,因曾肇与苏辙同朝,后来结成了儿女亲家,纵娶辙女为妻。苏辙有《曾郎元矩见过》诗,集中抒发了他同元矩之父曾肇的交情:“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同类推荐
  • 如何阅读小说:从塞万提斯到卡尔维诺

    如何阅读小说:从塞万提斯到卡尔维诺

    安德烈·布林克选取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小说的15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以小说的语言和叙事方法为线索,作了全新的解读,既有小说这一体裁产生之初的《堂吉诃德》和18、19世纪的所谓“经典小说”,也有20世纪现代派小说,其中包括《爱玛》《包法利夫人》《诉讼》《百年孤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寒冬夜行人》。在对15部小说的个案分析中,布林克旁征博引,对20世纪西方重要思想家的观点都有比较精到的引证和阐析。在对十五部小说的个案分析中,布林克旁征博引,对20世纪西方重要思想家的观点都有比较精到的引证和阐析。海德格尔、索绪尔、维特根斯坦、福柯、拉康、巴特、德里达等人的语言理论思想,都恰当好处地被加以运用。《如何阅读小说:从塞万提斯到卡尔维诺》的作者安德烈·布林克本身就是小说家,所以谈起小说来不仅热情洋溢,而且慧眼独具,见解不凡。
  • 风景独好

    风景独好

    随着老树年轮的急速增加,尤其是时代脚步的快节奏、目不暇接,白去年始,晨昏里,将尚未成形、业已成形,以及见诸报刊却尘积散乱的诗稿,粗略地整理成八卷,即:奇山秀水、群星灿烂、乡间掠影、桃源杏林、红色印记、古迹斑斓、思绪缤纷、花香鸟语,以《风景独好》命名,作为封笔之册,一揽子出版。至10月份,初稿打印出来,闲传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笔友同行间。有“好事者”直言不讳日:“诗堆词垛,面面俱到,拖沓冗长,有谁个看?倒不如取其一侧,抽个单项,简短玲珑些好!”我顿然懵了,不知所措……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永生的海拉

    永生的海拉

    美国作家丽贝卡·思科鲁特耗时十年挖掘这段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精彩历史,记述拉克斯一家如何用一生的时间来接受海拉细胞的存在,以及这些细胞永生的科学原理,揭开人体实验的黑暗过去,探讨医学伦理和身体组织所有权的法律问题,以及其中的种族和信仰问题。本书细腻地捕捉了科学发现中的动人故事,及其对个体的深远影响。本书出版之后,在外界的捐赠下,家人终于为海瑞塔树立了墓碑,碑上镌刻着“永生的海拉细胞,将永远造福人类”,对海拉细胞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进行了完美注解。本书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并被美国HBO公司改编为电影,奥普拉·温弗瑞倾情主演,获艾美奖、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等多项提名。
  •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庞瑞垠同志撰写的《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一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热门推荐
  • 霸道九爷找上门:王妃快快逃

    霸道九爷找上门:王妃快快逃

    他与她从小定下娃娃亲,又因不喜约束而各自历练,他是佣兵之王,她是第一杀手,他邪逸,她冷酷,他轻笑众生,她浅看红尘。他们第一次的交锋相遇,居然是死亡的开始,他只是无意而为,她却当成了生死之战。当他们真的坠入悬崖时,到底坠落的是死亡还是爱河?一朝穿越,永生相恋。尘世烟火袅袅,阡陌几许深深。一夜素月烁星诠释邂逅相遇,半场交锋相对婉约流年光阴。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新的科学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 无限苦修

    无限苦修

    我穿梭于各个世界之间。在古战场中肆意驰骋,在武侠世界中快意恩仇……我见识过机械文明,金属生命!也见识过元素精髓,真知奥术!更见识过妖魔鬼怪,神灵仙佛!…………以前我听人说,如果刀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自己流的血。——————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关注,谢谢!
  • 听雷落雨

    听雷落雨

    时逢乱世,江湖变幻莫测,且看落魄皇子如何绝地逆袭,入少林、闯峨眉、灭血刀......一人一枪以力证道,夺天地气韵、集帝王之心!
  • 夜和星的秘密

    夜和星的秘密

    那片绿荫下刻着多少关于爱的字句;那片夜空下荡起多少沁人心脾的情话;那盏路灯边是夜路,曾烟花缭绕的地方,散落着光,说过爱你的小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价前妻很抢手

    天价前妻很抢手

    一夜邂逅,她惨遭厄运,被迫成了人人喊打的“小三”,带着秘密死在他眼前。五年后,再重遇,他为情吐血,她却甜蜜的靠在别人怀里。她是演唱会最神秘的嘉宾,牵着五岁的小萌太,向全世界观众宣布结婚……
  • 论仙的自我修养

    论仙的自我修养

    白锦做了近千年的散仙,终于开始了忙碌的仙生。大致总结为:降妖捉鬼带孩子,治病救人搞教育。教育出了问题,带的孩子成功长歪。降妖捉鬼四处奔波,结果罪魁祸首就在眼前。治病救人白费力气,一次疏忽全部归天。眼瞧着六界大乱,天道一口大锅扣下来。白锦:我太难了。(不正经仙和正经龙的恋爱)(这是本披着玄幻言情的推理悬疑)本文又名:《霸道徒弟的养成》《如何造就一个腹黑》《生活总是如此真实》《我不做仙了!》
  • 重启吧人生

    重启吧人生

    一个普通人拥有正常的人生,上学,学医,工作,渐渐地发现自己发生了改变,开始变得麻木,仿佛没有感情,日日夜夜为了家人工作赚钱,突然他昏了过去,醒来后到了一条小船之上,周围是一片雾气
  • 仙界淘淘乐

    仙界淘淘乐

    什么,仙人也玩淘宝?于是,陈宇伪装成仙人混迹在仙界淘宝网!生病了?不怕,太上老君的仙丹保你平安!想看美女内衣款式?火眼金睛满足你的愿望!武力值低下?最强功法八九玄功,你值得拥有!前提是拥有足够的仙币,仙币在手,要啥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