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49300000008

第8章 乐坛轶事(3)

“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名叫《铃儿响叮当》,它生动地描述了圣诞节期间,人们乘坐雪橇去探亲访友,飞驰在辽阔雪原上,一路撒下欢声笑语的情景。歌曲主歌的每个音都是蹦出来的,活泼而富有弹性,易学上口,故广为流传。100多年来,在许多国家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中,都可以听到“叮叮当,叮叮当”那熟悉的旋律。

《铃儿响叮当》被认为是一首美国民歌,由约翰·彼尔彭特作曲。彼尔彭特早年就读于大名鼎鼎的耶鲁大学,毕业后首先选择了教师职业,但由于他的教学方法与当时教育界的传统方法水火不容而弃教改行当了律师。可不久他便发现,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氛围下,绝无公理可言,抱负难以施展,只得又转换工作,从事纺织品推销。商场如战场,缺乏生意头脑的彼尔彭特,在与对手的竞争中亏本败阵,最终进了教堂成为一名牧师。可怜的是,他的这一职务也因支持禁酒等得罪了教徒而被解除。1886年,彼尔彭特在绝望中与世长辞。一个终身不得志的人之所以能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就是因为他曾经写了这首歌,并把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邻居的孩子,也送给了全世界的孩子。

北极圈发出愤怒的吼声

如同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被称作“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一样,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则是芬兰人民心中的第二国歌。

12世纪后半叶,芬兰被瑞典占领,19世纪俄瑞战争后,又被并入沙皇俄国的版图。不甘受奴役的芬兰民族,从未向外来侵略者屈服,他们前仆后继经历长达数百年反抗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和自由。作曲家西贝柳斯就是其中一位以音乐为武器的坚强战士。

孩提时代的西贝柳斯最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国家里会住有这么多瑞典人?”他上的那所小学,只能讲瑞典话而不准说芬兰语,这深深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灵。在一种朴素的民族感情驱使下,西贝柳斯宁可孤独地坐在校园一角,也不加入瑞典同学热闹的游戏。“长大要做一个光荣的芬兰人”,他暗暗下定决心。

1875年,10岁的西贝柳斯显露出音乐上的天赋,他写了一首名叫《水滴》的小提琴曲,表达了对祖国美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西贝柳斯就读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时,瑞典人宣布放弃对芬兰的统治,但俄国人尾随而至。1899年,沙俄当局发布帝国文告,悍然摆出一副主宰者的架势,强令俄文为芬兰国语,芬兰军队必须在限期内改换俄式制服……接着又逼迫许多进步报纸停刊,以控制舆论。这年夏天,赫尔辛基举行的一系列声援报界维护正当权利的活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其高潮是在一家大戏院上演《历史的场景》,它是一台根据著名历史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以演员作化装表演的小戏剧,并请西贝柳斯为该剧配乐。西贝柳斯给这个“活图画”创作了一组管弦乐曲,有《序曲》、《场景》、《节日》等,结尾部分是一首音乐涛。起初,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首音乐诗的价值,后来当作曲家将它修改独立出来发表,并冠以《芬兰颂》的标题时,大家才明白它的意义。正像艾克曼所指出的那样,“它告诉全世界,在北极圈有一个小国正在为她的生存而斗争”。在这首作品中,西贝柳斯采用芬兰人所熟悉的旋律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勇敢勤劳的祖先们不畏艰险,开天辟地的事迹,呼唤今人继承伟大的民族传统,肩负起拯救国家危亡的使命,那沸腾激昂的曲调和丰富响亮的和声,显示了人民群众反对压迫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芬兰颂》引起沙俄当局的恐慌,被禁止演出。西贝柳斯暂时离开赫尔辛基,转入波罗的海沿岸乡村活动,他将《芬兰颂》称之为《即兴曲》,继续指挥各地乐队演奏,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爱国者。不久,《芬兰颂》及西贝柳斯的另外几部作品,由“爱乐协会巴黎旅行乐队”在欧洲巡演,相继传到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哥本哈根、柏林、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大都市,正义之声得到了广泛的同情,作曲家本人也受到世人的敬重。

梦中情人,终成眷属

关于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有着许多美好动人的传说,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当时柏辽兹刚完成一部大合唱的创作,闻知此讯后,他将笔一扔,便持枪参加了爱国者的战斗……人们称柏辽兹是“一座喷发着的火山”,他所表现出的一切都是激烈、夸张和热情奔放的。柏辽兹24岁那年,英国肯勃尔剧团作客巴黎,在奥德翁剧院献演莎土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和《奥赛罗》,在各剧中饰女主角的爱尔兰姑娘史密森,让他一见倾心。柏辽兹特意举办了一场自己作品的音乐会,以期引起史密森的注意,可对方却不屑一顾。他近乎疯狂的求爱信,所得到的答复却极为冰冷:“没有比这更不可能的事情了。”

绝望中,柏辽兹写了一部交响曲,这就是著名的《幻想交。向曲》,它的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片断》。作曲家在总谱上写了很长一段话,可谓其心灵的自我表白,大意是:有位年轻的音乐家,非常热情和敏感,因失恋而自杀,可由于麻醉剂用量太少而没有死成,昏睡中做了一些奇怪的梦,他所追求的那位女子,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变成一支旋律,不论他走到哪里,都可以听见。

《幻想交响曲》分《梦幻与热情》、《舞会》、《乡村景色》、《赴刑场的进行曲》和《妖魔夜宴》五个乐章,其中有缓慢的引子、奏鸣曲快板,有第一、第二主题,有呈示部、再现部,总之,传统交响乐的特点它都具备。然而,这部作品后来之所以被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概是因为它首开标题交响乐先河,创用“固定乐思”来表现标题内容,加之新颖的配器法,所谓“固定乐思”,即贯穿乐曲的基本主题。特定的主题代表作品的主人公,它的出现表明主人公的出场。柏辽兹善于表现声音的色彩最微妙的变化,赋予每一个音符以特殊的含义,让平凡的旋律进发强烈的感染力,这在《幻想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体现得尤为明显,难怪有评论家写道:“柏辽兹使唤管弦乐队如同帕格尼尼使唤小提琴一样得心应手。”

当然,作曲家创作此曲时,不会意识到自己为西洋音乐的发展所作出的了不起的贡献。他将全部热情倾注于他所爱恋的人,甚至梦想有一天在地狱里与她重逢,并通过音乐语言加以描述。1832年,史密森随团再度来巴黎访演。期间,她应邀欣赏了《幻想交响曲》的演出,据说,海涅的《巴黎来信》中,有对柏辽兹和史密森在乐声响起那一刻目光短暂相遇情景的记录。音乐常会产生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当史密森悟出她就是作品的主题时,大为感动,终于接受了柏辽兹的爱情。不久,两人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了婚礼,他们共同给“幻想交响曲”划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喀秋莎”:对敌是箭对友是灯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伟大转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红军首次使用了一种装在卡车上的新型火箭炮,它由著名火炮专家陶宾中将设计,采用多轨式,可在极短时间内依次发射数十发炮弹,火力凶猛,适合对大面积的目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令德寇胆寒。据说,希特勒在“狼穴”大本营观看这种火箭炮射击的影片时,与陆军参谋长哈尔德有如下对话:

“这种炮叫什么名字?”

“它叫‘喀秋莎’,一个俄国女孩的名字。”

“这真是一件可怕的武器。这就是精神战,你们懂吗?这名字比武器本身更可怕!”希魔惊呼道。

屈指算来,《喀秋莎》今年该57岁了,然而她在全世界亿万人民心中却永远是年轻和充满话力的。当年,红军战士用她命名自己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广大妇女高唱她送别奔赴前方的亲人,深入敌后的游击队员们哼着她的旋律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可以说,这首歌曲像一盏明灯,给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

《喀秋莎》的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1900年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被称作“庄稼汉出身的抒情诗人”。他的故乡也被视为《喀秋莎》的故乡。1985年,当地能工巧匠在诗人构思此诗的乌格拉河畔兴建了《喀秋莎》纪念碑,即一座形似俄国传统木屋的象征性建筑,其一侧放置的巨石上刻着的两行字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1938年的一天,伊萨科夫斯基偶遇作曲家勃朗捷尔。当对方询问他有何近作可供谱曲时,伊萨科夫斯基立刻将《喀秋莎》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作曲家。勃朗捷尔是乌兰克人,自幼习乐,14岁考入莫斯科一所歌剧学校接受音乐专业教育,他创作的歌曲《矿工济南队》、《青春》、《再见吧,故乡、《我爱上一个小伙子》、《金色的小鸟》、《面对遥远的小路》等,深受群众喜爱并广为传唱。但是,不论勃朗捷尔访问哪个国家,主人通常仅仅把他作为《喀秋莎》的作曲者来介绍,似乎这就足够了。“这使我很快乐,又使我很‘难过’。那么多人谈论《喀秋莎》,仿佛我写的其它歌曲根本不存在。但愿我能听到其它歌曲也受到类似的欢迎。”1983年,勃朗捷尔80华诞之际接受《音乐生活》读者专访时曾幽默地说道。不过,他同时承认:“真正让我心满意足的终究还是围绕《喀秋莎》所发生的事。”一次,勃朗捷尔与朋友驱车去莫斯科郊外,忽然,公路上迎面走来一支农民队伍,他们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兴高采烈,边唱边跳,而唱的正是《喀秋莎》,原来大伙是为了接新娘。“我完全被吸引住了,幸福极了。你想想看,乡下人办喜事竟唱我的歌,这是对我的劳动成果最高的奖赏!”

《喀秋莎》一歌是F小调,二、四拍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歌色彩,浪漫抒情,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叫喀秋莎的少女对远方情郎的思念。在卫国战争时期,人们自发地将歌词作了些修改和补充,明确唱出姑娘所倾心的人,是正在前线英勇杀敌的战士,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咏唱者无不从中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鼓舞。顺便提一下,另有一位前苏联作曲家曾为伊萨科夫斯基的那首诗谱曲,这就是查哈罗夫的《喀秋莎大炮》,但影响力不及勃朗捷尔的创作。

曼陀瓦尼:执著于轻音乐

这是北京最好的季节,蓝天、阳光、微风,这一切与曼陀瓦尼轻音乐团的到来配合得那样协调。所有的明丽景色连同与之俱来的温馨情怀就像为曼陀瓦尼挂起的布景,在这样的布景下欣赏曼陀瓦尼会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呢?

很早就喜欢听轻音乐,听詹姆斯·拉斯特,感受有些生硬、陈旧,乡土味多了些;听保罗·莫里亚,又觉得过于电子化,缺少细腻和温柔;惟有曼陀瓦尼弥补了他们的不足,更令人感到亲切。毫无疑问,曼陀瓦尼的迷人风格要感谢该团的创始人阿农齐奥·曼陀瓦尼先生。

同类推荐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80后集体奔三

    80后集体奔三

    80后的成长历史很特殊,他们一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年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的成长与改革开放30年同步,面对的永远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他们在扩招与教育普及的年代求学,不必担心无学可上。然而,当80后走出大学的校门,却发现毕业不包分配了、毕业等于失业了、房价涨得离谱了、结婚生子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不幸的一代,他们充分地享受着时代变革带给自己的盛宴,也同样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树人文库-获益一生的知识故事

    树人文库-获益一生的知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三千星河银似雪

    三千星河银似雪

    本在被多重人的人格统治的星球上一个普通基因的女孩不断奋斗,从为了满足自己的小爱到实现自己的大爱而努力的故事。“小四,我的心里,从此再不会有别人,除了你,我也再不会让任何人进入我的心里,”“我只是一个子人格,连一张结婚证明都不能给你,但是请你相信,我的心永远只有你,以我的名为你的姓,让你此生只属于我,你愿意吗?”“我愿意,我愿意以你的名为我的姓,此生只属于你一个人,”“小四,你从此就是千似雪,犹如雪花一般晶莹剔透,干净美丽,”“我是只属于你的女孩,千似雪,”“似雪,能得到你的爱,能被你喜欢,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 岁岁承欢殿

    岁岁承欢殿

    前世,她是别人眼中位高权重的皇后。 结果,到死才发现,她这一生规规矩矩,只把青春葬送在了深宫之中,终不知快活是何滋味。重活一生,还在出嫁前。 她告诉自己,她姜岁欢要踏马的活得快乐,活得潇洒。 第一件事,赶紧把婚给退了,然后高高兴兴去找上辈子的白月光。 这时候她心头的白月光还是个青涩少年,她活了两辈子,有经验,肯定一下子就能要把他拿到手。只是万万没想到,那吊儿郎当的白月光居然一起重生了,清纯不再,就剩下个老狐狸,和她黑切黑。 某白月光:“呵呵,谁勾引谁呢?” …… 1.不是单纯的小甜文,如果接受不了虐文(狠虐那种)请绕道。 2.不只是为男女主谈情说爱而展开全文,全文主线不只有男女主的感情。 3.有男配,有女配,但是男女主感情单一,不会移情别恋。 3.会不会be还是he全看作者心情,心情好就be,心情不好那就不好意思了。 ……
  • 教师公文包-教师保健

    教师公文包-教师保健

    本书从教师健康保健的实际需要出发,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应具备的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涉及教师自我保健的各个方面。
  • 山河英雄志

    山河英雄志

    天下郡国林立,群雄割据,为一土之利聚起兵戈,所指之地,尸血成河,白骨千里。二百余年来,呼兰人洗掠中原,游牧千里,无人能阻。如此山河,志英雄事也。
  • 琅琊榜前传之赤焰军魂

    琅琊榜前传之赤焰军魂

    琅琊榜前传,惊心动魄,构思精妙,情节跌宕,饱含军人铁血,家国情怀!从战场,权谋到人生百态来阐述,大梁初建到赤焰覆灭的一段历史。江山如盘人如棋,对弈局中谁高明?神秘莫测的琅琊阁,直属御前,却渐含私心的悬镜司,赤焰军重建的赫赫战果,梅岭血案前夕的蛇蝎谋划。林燮、萧选和言阙的兄弟情谊,登基后迷失权欲的大梁天子。
  • 低调生活的仙帝

    低调生活的仙帝

    开局一条狗,作死全靠苟,他的所到之处鸡犬不宁。
  • 迷引寒蝶

    迷引寒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寒蝶飞来,引我入梦,迷梦一场,醒来婉惜,仙游一世,消散红尘中。。。。这是一部有关跨界异族禁忌姐弟恋的仙族秘史!仙族,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神秘种族,仙族分为两大类,仙食与仙食者,顾名思义,仙食是被食者,而仙食者则是食仙食的人,但他们也并不血腥残暴,他们只是以仙食的血为主食,但与吸血鬼有所不同。仙族自古以来以圣宫氏族一家独尊,最高统治者便是当朝圣女,然而从前朝至今仙族由盛转衰,直至最后没落,种族彻底消失,都和圣女与各大氏族的爱恨情仇有关,然而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仙族又将何去何从?
  • 碧天悔:绝代老板娘

    碧天悔:绝代老板娘

    颛顼,你可知道你多么残忍,你让我恨你怨你,强行将我封印。天地间大变,待我再次冲开封印之时。那个让我想,怨,念,思的男子终于重掌大权,但是同时却因保护我封印时加入自己一半的力量。浑身血水的倒在我的怀里,跟我订下来世之约。我苦苦的在菩提树下寻求答案,后来佛祖提示我;尘缘往生,其泪为悔。我安排好了一切,来到世间。从此,乐瑶神女消失在天地间,而凡尘多了一个悔生阁的老板娘。都道后悔药是无价之宝,我只不过是不愿有太多人如我这般,救治世人的同时,我也静待那人的归来。
  • 赤色女王

    赤色女王

    五年前被魔法学院收留的她,在五年后的S级魔法师测试中,遇见了称她为殿下的人,遇见了要杀她的天使,来到魔界,成为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