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24900000013

第13章 茗家(2)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第一德,是指助人保持头脑清醒。寂静的夜晚,总是容易让人思考较为深刻的人生,可是那时候哪里有香浓的咖啡提神,只有一杯略带苦涩之味的浓茶,不过这对于想要探究哲学奥秘的修道高僧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饮品伴侣了。第二德,是指茶能帮助人消化。寺院中的僧侣们,平日里除去打扫庭院,抑或下山化缘,其他大部分时间基本都会花费在打坐上面。长期的静坐,其实非常不利于人的健康,而适当的茶饮,则有助于疏导胃部的积食。第三德,是指茶能够让人清心寡欲。空门中人讲究各种各样的戒律,俗话说“饱食思淫欲”,在心神不宁或者思绪杂乱的时候,来一杯浓浓的苦茶,或许让人能够领悟到“人生皆苦难”,而继续安心打坐只为“普度众生”。

品茗不忘种茶人

庐山,是一个盛产浪漫的地方,一场庐山恋让几代人都对它心驰神往;庐山,也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地带,一次庐山会议让革命的眼光久久汇聚在它的身上。不过,除去这些令人瞩目的光环,庐山还是一个漫野飘香的茶园之地。

据《庐山志》记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而庐山东林寺法号慧远的得道高僧,就曾与田园诗人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

蒙顶茶产于佛教圣地的四川蒙山。蒙山,古木参天,寺院罗列。天盖寺、永兴寺、千佛寺、静居庵等几十处寺院星罗棋布。寺院周围和道旁山间遍布茶园。蒙顶茶远在东汉时代,人们就称它为“圣杨花”、“吉祥蕊”,僧尼采制后奉献给地方官,从唐朝开始作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朝,千年岁月,皆为贡品。历代许多名人学士写了不少称颂诗篇,如唐代李白诗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流传千古。

唐朝时期,由于皇帝对佛教的重视,所以全国的寺院数目非常惊人,有人形容是“三步一寺,五步一刹”,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夸张。当时的寺院经济很发达,有土地,甚至还有佃户,此所谓“天时”。因为佛家喜好清净,所以寺院又多建在深山云雾之间,正是适宜植茶的好地方,此所谓“地利”。寺院中的众多僧人大都有饮茶的爱好,远道而来的香客施主们来寺上香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喝杯好茶解除一路劳苦,所以寺院植茶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此所谓“人和”。

就这样,几乎有寺院香火点燃的地方,就会有淡雅的茶飘香。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需的修行功课之外,也会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也会附庸风雅,借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传世的佳作。

茶禅相映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曾经有一副对联写得非常巧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

在这方面,茶圣陆羽的毕生挚友僧人皎然就作出了杰出贡献。皎然虽然削发为僧,但是一生都热爱作诗喜好饮茶,所以号称“诗僧”,同时又是一个“茶僧”。说来这对好友的命运身世还有一些同病相怜,皎然出身于没落世家,幼年出家,专心学诗。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认为烦恼其实是属于生命的自然产物,如果非要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

而“静心”、“自悟”则是禅宗主旨,姣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

佛引茶花墙外香

对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并且把茶种带回日本的人,就是日本的一个留学僧人,名字叫做最澄。最澄在公元805年将茶种带回日本后,就将茶种种在了比睿山麓。

而第一位将中国的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也是一位僧人,即宋代在中国学有所成的荣西禅师。公元1189年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研究佛教,走遍浙江名胜和寺庙,归国时也带回茶籽,在日本传授种茶技术,极力提倡饮茶。后来,荣西禅师回到日本以后,还写了一本名为《吃茶养生记》,主要讲了茶的养生作用,从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

佛教的禅宗认为,参禅时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而茶的性情本就非常的平和,其香气也是淡雅含蓄,让人在细品慢啜之间,回味持久,内心宁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古人讲:“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以一颗平常心。”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是“茶”,与佛教中最重要的精神——“悟”结合起来,作为禅宗的“悟道”方式,升华出“禅茶一味”的至高境界。

茶联四幅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上饶陆羽泉联

天人合一:道家与茶

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于很多爱茶之人来说,是一种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可以在不十分刻意的情况下,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而与佛教几乎并称大名的还有道家,道教传说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发明杰作,他的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道家学说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理的理念,以及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我们现在总是说要响应党的号召,说是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这“和谐”二字,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们一向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而在品味茶香淡雅的时候,很多爱茶者也把老庄的“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引入到了茶道的理念之中。

明代优秀茶学家朱权(1378-1448)在他的著作《茶谱》中就曾经明确地指出:首先茶是契合自然之物,“天地生物,各遂其理”,茶能够被华夏儿女的祖先神农氏所发现,自是有它的道理,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其次,茶是养生的媒介,饮茶并不主要是为了解渴,人们饮茶的大部分目的其实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而这两条,也正是道家茶文化的主要思想。

陆羽:关注茶的精神世界

“茶圣”陆羽不仅花费一生研究了茶的各种物质功能,还潜心研究了品茶的精神内涵。在陆羽的眼中,制茶、烹茶、品茶本身不止是一项分工明确的体力劳动,更是一种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活动。

这项活动不但富有美感、意境,还富有哲理。就拿陆羽创造的茶艺程序来说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美感。比如在烹茶的环节,表演者既能够让赏茶人观察到水、火、风等自然的力量,又可以体会到物质变化中的美景与玄机。

或许在旁人眼里,煮茶不就是得耐着性子等泡沫吗?有什么美可以看呢?但是陆羽则不然,他能够在简单的变化中享受情趣。陆羽在自己的《茶经》中这样形容煮茶时所看到的变化,他说:“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

苏轼:汲江煎茶尽在心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是一名饮茶爱好者。苏轼的一首《汲江煎茶》,就是把整个汲水、烹茶的过程与自然相结合,谱写出了一幅美妙又引人深思的自然图景来。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从诗的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诗人喝茶还是很讲究的,想要喝茶就要亲自去江边取水。诗人临江煮茶,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江水的情意,更是那身旁炉中盎然的生机。诗人愿意亲自到钓石下取水,取出来的不仅是水,更是大自然的款款深情。

如诗的第二句,舀出来的不仅有甘甜江水,更有那皎洁的天上明月。一时间,春瓮里摇动的又岂止是一壶白水,更有那诗人怡然自得的浪漫情怀。读者看了都不禁遥想当时的情境。

而诗的后两句,更是让人的感情一下子从自然回到了人间。不论是天上的明月,还是江中翻滚的波涛;不论是瓮中翻滚的茶汤,还是山间汹涌的松涛;一切大自然的神情,都在诗人的眼中读出了感恩。而这样朴素而又淳朴的情感,也让诗人能够平静地对待荒城的人情冷暖。

短短几句诗,茶道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茶道哲理,无关性别

俗话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很多道家的思想家当中,“避世”其实是相对的。他们不认为人可以完全地脱离红尘,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多些可以自己主宰的选择。

在道教的思想家中,同时对茶道中也非常精通的要算南朝齐梁时期的陶弘景了。陶弘景生于466年,字通明,号华阴居士,丹阳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人。

陶弘景曾经在仕途中有过非常好的发展,最高的官位做到过左卫殿中将军。后来,陶弘景自己盖了一栋三层小楼,隐居起来,就连当时的武梁帝亲自派人来请他下山,都不再出来。不过,这并不代表陶弘景从此不问世事了,每当武梁帝有什么要事难以解决之时,还是免不了派人去陶家请教,所以陶弘景又被后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很有成就,曾经整理过古代的《神农本草》一书,并且还亲自搜集了魏晋时期很多民间的新药,将之汇编成为《本草经集注》七卷,一共记载了730种药物。他在《桐君采药录》中的注解内,详细描述了西阳(今湖北黄冈)、武昌、庐江(今安徽合肥)、晋陵(今江苏武进)等地所产的好茶。

在茶道中,怎么能少了温婉的女人味呢?唐代著名道家女茶人李冶,又名李季兰,出身名儒,却因家中不幸最后做了女道士。李冶不但能够弹得一手好琴,还特别擅长写格律诗,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是颇有名气的。据说,陆羽幼年就曾经被寄养在了李家,所以李冶与陆羽的交情很深。后来,她在太湖的小岛上孤居,陆羽还亲自乘小舟去看望她。天宝年间,皇帝听说民间有这么一位才情高的女诗人,还曾召她进宫,款留了一段时间,赏赐了不少东西。

而在德宗时期,陆羽、皎然在苕溪组织诗会,李冶也是一个重要成员。李冶本是个才华横溢,喜欢谈笑风生的人,但是即便是巾帼英雄,到晚年了也是需要旁边有个人嘘寒问暖的,只可惜寻寻觅觅中,这位茶诗才情兼具的女诗人,最后的生命时段却是处境凄凉。她有《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云: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适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同类推荐
  • 爱情异托邦

    爱情异托邦

    《爱情异托邦》是知名小说家、文化评论家马小盐所著的随笔集。本书以情爱话题为轴心,以隐喻的哲学思考作延伸,涵盖情感哲思、文学评论、人文历史、大众文化等多视角内容。行文中富含现代情爱美学的隐形符码,作者马小盐将众多与情爱相关的词汇细读、解剖、辨识,甚至是矫正,用哲学思维进行“文化精神分析”,也从个人经验以及心理现实等角度观察,多维度论证情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字里行间展现出对哲学与艺术、情感与生活的深邃见解,是一部既耐人寻味,又引人深入思考的佳作之集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热门推荐
  • 天轶书

    天轶书

    简介无能。故事合集,男女主名字始终不变。
  • 公子风华落

    公子风华落

    这是一本死得只剩下书名的小说……战歌起,天下争,她蒙神相助,穿越时空,想要扭转败局,却意外发现了尘封于岁月缝隙里的巨大秘密……眼前人不是心底人,心底人却又变了模样,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那我们又是谁?且看公子风华无双,搅弄天下,成就一段惊世传奇。
  • 望仙谱

    望仙谱

    方牧从小就拥有别人难以想象的恢复速度,却从来参不透。直到因为机缘进入修仙大门派,才得知自己的力量被封印了。这股封印似乎是为了不让他踏足修仙之路,然而为时已晚,这条路一踏上便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本书以一个底层之人的视角将五界的惊天大阴谋抽丝剥茧。本书追求水到渠成,因此速度上略有不足,可谓慢热,但仍望诸位喜欢。度量衡以现代为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星雨的诺言

    流星雨的诺言

    ‘’澈哥哥,汐儿喜欢你。‘’汐儿含着泪说道。‘’汐儿,等我回来,一定会娶汐儿的。‘’澈哥哥也带着哭腔······几年后,汐儿逃婚出来了,他一直坚信着澈哥哥会回来娶她的。后来她喜欢上了冷寒澈,冷寒澈就是她心心念的澈哥哥。他们俩都以为自己背叛了之前喜欢的人当他们知道真相已经来不及了,他们终究能否再次守护之前的恋之誓言呢????
  • 顾家有女初长成上

    顾家有女初长成上

    顾倾婉,礼部尚书顾之嫡长女,以她的身份甚至可以直接坐上太子妃的位置,却为了洛云安舍下了那个位置,只做一侧妃才在他的身边。却未曾想,从来不是什么其他理由,不是不能做太子妃,亦不是不能遣散妻妾,不过是因为……他洛云安,想要的那个人,不是她,仅此而已。
  • 重生之古董大亨

    重生之古董大亨

    曾是战功赫赫的铁血将军,今成被人溺死在西湖里的不入流混混。巨大的身份转变,面对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又该何去何从?活着,就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去那。古董不是人生,只是赚钱实现目的地手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