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400000030

第30章 帝国遗迹——后汉篇(6)

草席高档品,带布衬的,每张150钱,合人民币225元;低档品有20钱左右的,合人民币30元。其规格并不标准,所以,草席的长短、宽窄也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

瓦罐每个70钱上下,贵的也不超过100钱,也就是合人民币100~150元之间。

斗常见斗为铁斗,称量物品多寡之用,每只90钱,合人民币135元。

锅铁锅每只50钱,合人民币75元。

汉代生活质量与今天的对比

综合前文中介绍的物价情况看,汉代多数物价与现代同比很接近,也就是说,以粮食作等价物的判断标准,汉代的物价大部分和今天相差无几。然而在收入上,普通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却较今天稍低。

按照他们的收入和当时的物价来讲,普通社会成员应用在食物上的支出应该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用经济学的说法叫恩格尔系数偏高。

这也就是说,同比来看,我们今天的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要比汉代略高,但高的程度非常有限,而且要除去住房这一经济条件之外。

至于其他的对比,还需读者自行感悟,这里就不再进行长篇累牍地介绍了。

三帝国的遗产帝国从无到有,皆在经济规律之中。人类社会行为总是延续着线性变化,因此说帝国的交替中,总有些传承与延续的事物,这可以看作帝国的遗产。那么就此产生了疑问:它们是什么?另外,在这帝国的遗产中,是否有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包含于其中?

经济是历史兴衰的导火线

从大秦帝国成立始以两汉终结末,前后四百余年的沧桑,若想细说,实在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我们仅以蜻蜓点水般的姿态掠过这段历史,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若想看到些规律性事物的所在,只能从宏观角度着手。事无巨细地考证,固然能使我们对历史有着更加完整的认识,可这太过容易让人拘泥于细枝末节而忽略主要的问题所在。所以,在选择历史素材时不免要放弃一些虽有价值,但于我们研究无益的内容。

所幸,毕竟有一些规律的蛛丝马迹被我们寻得,没有使努力徒劳无功,算是对这个探索方向的一种肯定。

到底是什么推动历史,众口一词。有的说是农民起义,有的说是科技的进步,还有的说是生产力的发展,此外,还有人说什么“文化”,说什么“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张点说,你问一千个人,能给出你一千个答案,就像一千个人眼里的哈姆雷特。总之,这些答案五花八门,让人很难归纳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客观一些说,历史的进程错综复杂,很难说哪一个单一的因素就可以推动历史的进程。

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一点内容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潜在的经济力量,不管是农民起义,还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切的因素,其中与历史的粘接点都难脱离经济的范畴。说得直白些,农民“起义”是为了争一口饭吃,是经济问题;生产力的发展,能提高经济的总产量,也是个经济问题。无论怎样,经济一直都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主线。杀戮,劳作,无非都是为了身上衣口中食。

秦与两汉四百余年,始终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总的来看,是处于进步之中。其具体表现在多种方面,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都是在向前迈步。而这一切都附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一切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依附于经济的发展。期间的盛也好,衰也罢,都是经济规律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经济是历史兴衰当之无愧的导火线,握住经济的线索,就能提纲挈领地握住历史的真谛。

帝国制并非一无是处

序中曾提过,我们致力于探讨历史的一般规律,是为了总结与借鉴,以便于在未来的发展中少走弯路。出于务实的态度,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带有任何的非理性态度,而且来不得半点敷衍。因为在这其中的一切不严谨,都会使产生的结论出现偏差,而因这理论上的偏差而导致决策上的错误,最终都将由我们自己来品尝。

因此我们对研究样本的取舍都秉承着客观、真实的原则。这也就是说,历史中客观存在的遗留物,会是我们探讨中无可推卸的标志物和佐证。

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前文在探讨经济话题时,从没刻意地回避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帝国制,相反倒是将其结合着经济规律,一点点剥茧抽丝地分析、整理出来。原因在于,它是我们研究样本里不可或缺的成分,尽管它比起现代文明制度来,有诸多的欠缺和不足。一点不夸张地说,帝国制的历史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的首次跃迁,使古社会群落进一步升级,从封建社会晋升到帝国社会——也就是更加远离原始的奴隶社会。帝国社会的存在意义有很多,传统的说法诸如“生产力进步”之类的,这里就不谈了。这里只谈一个秩序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定,帝国制给予了社会足够的而且是更合理的制约,给予社会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还给予了社会更为合理的经济分配方式。这些将大大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

反过来说,若是没有帝国制作为社会的框架和典范,那么许多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意义的事物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典型的如一些自然科学技术,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作为孕育它们的土壤。当然,帝国制的缺失,也会令一些人文科学技术丧失生存的空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帝国制的整个体系,就是一项重大的人文科学技术。

从批判的眼光看,帝国制的毛病多多,最为后世人诟病的当属缺乏人道主义色彩和经济上的分配不均。然而结合着客观历史现实的角度看,帝国制却是当时历史上的重大突破,起码比起更近似于奴隶制的封建制来说,要更富有人道主义精神。

同一种事物,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一情况明确地告诉我们,立场决定着视野。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立场,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秦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纵观这三个帝国从起始到消亡,我们是不是能从中找到些可以流传下去的东西作为帝国的遗产?

技术,历史前进的推进器

显然,科学技术是帝国的重要遗产之一,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可以等同视之,都可以称得上是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中的丰碑。这两类科学中的任何一者,只要具备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那么在它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中,就会使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变化。

比如说,农业技术的变革,就为历史的走向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铁器与耕牛的广泛使用,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可以让单位面积内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意味着额定的土地资源上,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西汉是冶铁技术普及的年代,铁器文化因此而兴起。正是那个时代,将铁器的使用大面积推广并应用于农业,才使得当时的农业技术产生了跨时代的革命。因此,西汉时期的饱和人口数量要远多于秦时期,而长期平均人口数量自然也是如此。

新农作物的发现以及开发,也要归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因为有新开发价值的农作物通常都具备更高产值的能力。

东汉时期的饱和人口数量及长期平均人口数量,较西汉时期还要多。就前文的理论而言,这只可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农业技术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谷子的主要产出地为北方,而谷子是西汉时期主要的农作物,其产出的小米是当时社会的基础粮食,因而西汉时期的主要人口聚集地都在北方。而看东汉时期的人口分布可知,高密度人口区开始从过去的北方转移到南方。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到了南方该吃什么。这是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南方的气候不适合谷子的生长,所以南方的主要农作物不会是谷子。也就是说,南方的基础粮食不会是谷物。结合着东汉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的变化,我们几乎可以认定,找到当时南方的基础粮食,也就找到了那个时代的基础粮食。

那么到底哪一种农作物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流,到底又是哪一种粮食支撑起那个时代的社会命脉?一个声音呼之欲出了:大米。因为再没有什么粮食比它更合适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口粮了,既高产,又容易种植。

于是个人猜想,很可能是水稻的种植技术在东汉时期得到了普及。也正是由于水稻的广泛种植,才使得南方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速度最终超过了北方。

这个猜想几经考证,终于得到了确切的结论:我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万国鼎先生的文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名字叫《中国古今粮食作物的变化及其影响》,其中明确记载,自东汉起,水稻逐渐成为古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也就是说,大米自东汉起,逐渐替代了小米,成为了最主要的基础粮食。而这一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更富有戏剧色彩的是,自东汉时期起,中国南方的人口数量逐渐超越了北方,此后南方的人口始终比北方多,而经济繁荣程度也始终优于北方。

迷人的帝国遗产

我们无可置疑,在历史的进程中所诞生的农业技术,是帝国存留下的难以抹杀的遗产。而这些帝国遗产中的自然科学技术,包括但并不仅限于农业技术。铁的冶炼技术、制镜技术、蚕桑养殖技术、纺织技术、造纸技术、制陶技术、彩绘技术、酿酒技术等,也都是可以令帝国始终引以为傲的遗产。

甚至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经历传承与持续发展之后,对于今天的技术应用仍然有所影响。比如说东汉时期在医疗领域的理论,则成为今天中医的鼻祖;当时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则成为现代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原始依据。至于在数学领域中自成一体的造诣,更是可以直比古希腊数学体系的全部成就。

而帝国在人文科学方面的遗产更是引人注目,叹为观止。

乐府与辞赋的出现,成就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经典;佛学的东渡,开创了一种新的宗教文化;太学的创立,是首开公立教育的先河;而《货殖列传》及《食货志》则成了当时经济理论的启蒙和经济行为的阶段性总结。至于主动走出去,向西域进发,直至波斯湾的举措,则创造了古外交的成功典范,使东西方文明首次碰撞交流??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比起一个令整个社会大致稳定地运转,并且前后续存四百余年的帝国文明来看,却又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帝国的体制,是集合春秋战国一切政治思想的大成,是诸子百家学术理论的精华所在,是当时最领先的人文科学技术的实践报告。它承前启后,不仅继承、吸收了古中国政治文明的全部精华,还为日后创建于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政权提供了宝贵的执政依据。

大秦帝国在黑暗中的探索,为西汉帝国的两百年统治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西汉帝国两百余年的续存,则从实践上弥补了过去秦帝国的不足,更加丰富了帝国制的统治经验。这不但使得东汉政权在执政过程中多出许多借鉴,从而避免了一些无谓的摸索,也降低了在摸索过程中无谓的损耗和浪费,还使得东汉执政集团在引导社会向前时,少走了更多的弯路。正因为如此,东汉时期整个社会的资源才得到了更有效、更充分的使用,因而才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文明。

丝毫不夸张地说,直到今天,这帝国文明的痕迹仍若隐若现地浮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久不散去。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过去,还将影响我们的未来。

帝国的遗产,不单是只有非物质遗产,还有诸多的更重要的物质遗产: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还有着大量的人口。地大物博是形容这帝国物质遗产的最佳措辞。它妩媚万千,它迷人心魄,它令无数雄心壮志之士豪气干云,为之逐鹿不休。因为它有一个美丽的别名叫“江山”。一位伟人说得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既是这遗产的继承者,又是这遗产的有机组成。他们历经苦难,在滚滚的时代洪流面前,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文明特色;他们满怀希望,带着对历史的非理性崇拜目光,正翘首展望着美好的明天。

同类推荐
  • 六国之殇

    六国之殇

    我的小说共分上下两部,上部《秦赵恩仇录》,曾经上传在网络中,本小说是对《秦赵恩仇录》的延续,共分两条线索,明线是主人公的经历,暗线是战国末年那段波云诡谲的历史脉络。主人公身为战国人,身不由己的卷入到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去,对历史的发展似乎产生了作用,但更多的还是被时势所裹挟。本书中,一系列历史名人如李牧、蔺相如、信陵君、李斯、李信等等纷纷登场,按部就班的做着史书中记载他们做过的事情,他们和主人公通过交集互相影响,互相碰撞,共同创造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秦赵恩仇录》与《六国之殇》组成一部小说,通过第三视角,冷眼旁观了秦能够统一天下的最关键的事件:长平之战,后又对秦殇有所交代;下部《六国之殇》,也是让主人公作为六国的一份子,亲身体验了秦为灭六国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和最终的统一战争。六国被灭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所以故事越到最后便越显得凄惨悲凉。敬请雅正
  • 铁血骠骑

    铁血骠骑

    40年2月,现代军官穿越,成为满洲国吉林省一普通村民,称为马迁安。此刻正逢中国抗战艰苦时期,亦即东北抗联惨遭倾覆之时。怀有朴素爱国情感的马迁安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洪流中,从一名普通抗联士兵直至共和国元勋。主人公穿插来往于东北边境抗联驻地与中国内地,在率领抗联战士们打击东北关东军的同时,也有时会在东北局势处于僵持对峙阶段时出现在延安、长江以南、东南亚,运用超前知识为祖国建立功勋。
  • 穿越到了公元前

    穿越到了公元前

    主角从命格特殊,重21世纪直接穿越到了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猪脚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而自己的年龄却一直停留在了他穿越时的20岁。随着时间都推移,主角会遇到中外的许多历史的名人,留下一段风骚的佳话。
  • 拨乱反正在宋朝

    拨乱反正在宋朝

    一梦醒来,想我堂堂立国一千多年的大周王朝皇室后裔,居然来到了这么一个古怪的朝代,居然大隋之后不是大周,而是唐朝,我大周朝到那里去了,这宋朝虽富,却弱的可以,看我拨乱反正在宋朝,再创我大周盛世!!!!
  • 红流纪事:和平解放北平平津战役

    红流纪事:和平解放北平平津战役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热门推荐
  • 魔幻少年

    魔幻少年

    在拳坛上,他是一个天生的拳手;在校园之中,他是一个黑色的霸主;在学习上,他是上帝的宠儿;在音乐之中,他是少女的偶像;这一切的开始都是为了钱;金钱,当金钱不在是他所需要的时刻,底下的路他究竟因该如何走呢?
  • 重生九零霸道小悍妻

    重生九零霸道小悍妻

    花颜没想到自己自己重生到了九零年代,好歹自己一个医药世家,这回可好,成了个农村小丫头了,但是,这个跟自己订婚了的冷面队长是怎么回事,不是一直都嫌弃自己吗?怎么现在这么狗腿了?一定是错觉,还有自己那一家子的极品家人,不是都说农村重男轻女吗?怎么到她这里变成了她是这个家的小公主,男孩子都是捡来的了?既来之则安之吧,但是……这重生而来的空间又是啥?金手指啊!!!
  • 糖果伴你

    糖果伴你

    各种各样的小故事,生活、幻想、所见所闻所感
  • 超神学院之王者坦克

    超神学院之王者坦克

    欧阳因某种不可抗力因素来到了超神学院的世界,并带来了了王者荣耀中的坦克模块。廉颇属性成长…庄周无限解控…程咬金大招回血…张飞化身魔种…白起的嘲讽…凯的魔铠降临…太乙苏烈的复活…芈月的化身黑暗…吕布真伤…项羽免伤……游戏里的限制在现实中又会得到怎样的改变?玩最肉的英雄!出最肉的装!挨最毒的打!金手指想让欧阳在坦克这条路上一去不归!但是么……望着面前瑟瑟发抖的虚空神灵,欧阳淡淡地道。“坦克?呵呵…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Q群号:985525837
  • 写给那年的我们

    写给那年的我们

    就是他啊,让我思念到极致。人间万般不值得,我们值得真人改编
  • 诸天联盟游戏

    诸天联盟游戏

    诸天融为英雄联盟游戏,角色成为各类英雄。上路武祖对炎帝;中路炮姐斗雪姨;打野李白盯着叶天帝。下路东方不败配盈盈,怼上唐三错带朱竹清。苏止本以为自己就算灵气复苏了也只能是条咸鱼,却被意外卷入了这“诸天联盟”的游戏之中,被迫成为召唤师。只要赢得一场战斗,就能选择获得对方阵营中角色的特技;而在战斗之中落败,则会被扣除寿命值……
  • 太虚诏

    太虚诏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洛风如玉般的手指轻轻捏起这一页诗笺,诗还不错,如果这不是攀附之人作的贺词,还真有几分意境。
  • 血夜之蓝色鸢尾

    血夜之蓝色鸢尾

    梦中出现的一发男子,偶然抽到的入学通知单,这一切是否都是巧合,真正等待着星沫梦的是什么?星沫梦真正的身份仅仅是一个‘吃货’吗?
  • 初音未来与杂音未来

    初音未来与杂音未来

    杂音未来:一个处事果断,尤其讨厌人类,表演时个性鲜明,因为有着痛苦经历,较初音成熟很多,也比初音有更多演唱技能,擅长节奏比初音快很多,且变化幅度大,但声音较初音却比较沙哑。其实内心不坏,看起来冷漠无情,其实有着呆呆的软绵绵的性格,有点腹黑,属于外冷内热那种妹子,有一颗少女心。初音未来:杂音未来的原版......
  • 商界总裁爱女友

    商界总裁爱女友

    从优秀,顺风顺水到命运转变,到奋发图强,到称霸商界以及跟她的爱恨纠缠,来描述一个人必须靠毅力,靠努力,靠机遇来改变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