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400000013

第13章 帝国辉煌——汉篇(4)

这里不排除项羽有这样一种想法,即暂时定都彭城,并利用其优质的经济资源以休养生息,然后逐步蚕食其他诸侯王的土地,慢慢打出一片后方。然而非常之时的非常局面,实在是无法用常规思维来思考。倘若这时仍按偏于保守而稳健的思路来考虑问题,非但难以奏效,还会引人误入歧途,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分封后的形势变化之快,绝对是出乎项羽意料的。田荣定三齐,刘邦定三秦,这严峻的形势根本没给项羽任何休整喘息的机会,就将他再次拖入战争泥潭。此后的战争中,项羽的经济补给链仍旧时常处于绷紧状态。鲜明的佐证是,项羽征讨田荣的时候,又出现了挥刀向平民的行为。

项羽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造成了自己的被动形势,令自身的优势在分封后的战争中大打折扣。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得项羽控制的经济资源在逐渐枯竭。潍水之战中,项羽帐下的龙且因轻敌而导致的失败,则成了历史的关键转折点。这一战不仅成就了韩信的英名,还彻底断送了霸王君临天下的梦想。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对项羽极为不利。无力扭转局势的他,最终以垓下之战的失利宣告败北。而刘邦,则在种种必然和偶然的交错下,堂而皇之地成了胜利者,夺得了天下,建立了自己的汉政权。

如前文所言,不难看出,项羽争夺天下的失败确有必然因素,但不是广为人知的那些。起码说,那些个人色彩浓厚的因素并不是左右失败的决定性因素,至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更多的时候,那些个人因素只能作为一些花絮来看待。真正影响到成败的核心因素,往往都在战略层面上。信息的充分程度和甄别能力,是制约着战略决策的重要条件。项羽在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和缺乏秦政府的政治文献做参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种情况实为信息资源不足。反观得到秦政府政治资料的刘邦,能逐步摆脱被动的局面,不能不说是充分的信息源给予了他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条件。

回想起霸王乌江自尽前的感慨,恐怕他至死都没有想透自己缘何而败,只带着满心的疑惑与不解告别了这赋予他一切毁誉的人间。

楚汉相争的成败给后世最大的借鉴是,在筹划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项时,如经济运作,如军事行动,如政治变革等,只要在战略上犯了错误,不管在技术层面做得多么优秀,都难以逃脱全局失败的命运。甚至说,一旦执行错误的战略决策,在技术层面上做得越优秀,偏路走得就越远,失败得就越快,挽回的余地就越小。反过来说,在操作复杂的事项中,谋求胜利的途径至少要建立在精准而妥帖的战略决策上。大到社会群落,小至独立个体,这点道理都是通用的。

三经济复苏——自由经济PK管制经济汉帝国初年,社会经济一片萧条,连国家元首的马车上都凑不齐四匹同色马。仅仅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帝国经济便是一片繁荣,国库里陈谷满仓。所谓“文景之治”是如何令经济由低谷步入高峰的,这其中究竟有些什么奥秘?

一穷二白的帝国初建

秦末的大混乱彻底摧毁了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秩序,以经济为尤。秦帝国崩塌后的剩余资源,则成了汉朝创建的基础,这其中包含完整的政治制度、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图文资料,也包含着具备相应政治管理经验的人力资源,同时还包含着被战祸破坏殆尽的经济环境。

《汉书》和《史记》中均对汉初严峻的经济环境有所记载,两者大意是相近的,都是因战乱而导致大规模的经济衰退,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刘邦的车,都配备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更不要谈其他政府官员。政府官员能混得上有公务用车待遇的,都是高官,通俗的说法叫够级别。现代些的说法是部级官员,在那个时候叫三公九卿。但他们的公务用车,也仅仅是牛车而已。至于平头百姓家,基本上穷得吃完上顿没下顿。因为战祸使得他们已经把家中的经济储备消耗一空。

史籍中定义汉朝开始的标志是秦末帝子婴的投降。在那个时候,天下的战乱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持续的战乱对经济的破坏日益加深,特别是被项羽联军刻意破坏的关中地区,经济形势曾紧张到人吃人的地步,前文曾对这个问题有所提及。

《史记·平准书》中只记载了粮价暴涨,并将其归咎到商人的囤积居奇和货币制度变更上,而没有记载当时的人吃人现象。至于《汉书》的《食货志》和《高帝纪》则没有回避这一历史事实。料想这应该是政治机密过了保密期,允许解禁的原因。联系到《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个人经历,可以肯定他记录的绝大多数历史都很讲政治,因此在以《史记》为证的历史推断中,一定要注意甄别其内容的合理性,否则将无法归纳出真正的历史规律。

不靠谱的粮价与人吃人

粮食价格的暴涨,如果将其认定为通货膨胀,那么货币体制出了问题肯定可以作为原因来看待。而商业行为将商品价格扭曲,也不是不可能。这种人为扭曲市场价格体系的做法,古代叫囤积居奇,今天叫炒作。如果脱离开人吃人这一历史细节,几乎可以认定,这就是导致粮食价格变化的真相了。然而人吃人的惨相告诉我们,粮食价格的变化却是另一种画面。

如果到了靠吃人才能活命的地步,那么对于个人来说,铤而走险,行凶抢劫根本不算什么挑战勇气与道德的事,甚至不用权衡利弊就可以判断出,这是种低成本生存的办法。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根本容不得所谓的囤积居奇。道理很简单,如果某人有粮食,价格高到大多数人都买不起,那么买不起粮的人公开联合起来,明抢粮主就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当商业规则已经破坏,社会秩序不复存在的时候,事态的变化不能按照秩序井然时的社会逻辑来推测。

由此可以断定,汉初通货膨胀问题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只是粮食和经济物资的短缺,或许货币制度问题是推波助澜的凶手,但绝不是主导因素。至于商人从中作梗的说法,基本是不可信的,应该是司马迁迫于政治原因而进行的栽赃。

历史中记载,刘邦当时解决饥荒问题的办法是让百姓把孩子卖掉,然后到四川去寻求赈济。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很令人费解。粮食短缺如斯,多一口人,就多一张嘴吃粮。谁能愚蠢到在这种情形下买一个消耗粮食的累赘?即便是豢养家奴,眼下的成本未免太过高昂了吧。

以经济观点看待,以交易行为增添人口,可以按投资定性,然而在那个特定的时期中,投资于人口,显然不会在短期内有可预期的收益,因为增添的人口相当于购进亏损资产,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因此可以判定,若以投资的角度,人口在当时一定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难道这是历史中无端的一笔?我个人不愿相信这种草率的结论,于是又做了些猜想。

将购置人口当成投资,是基于最大限度保留人口的初衷,如果改变初衷,不以最大限度保留人口为准则,那么这人口交易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消费?如果顺着这条思路捋下去,那么结论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仔细对比《汉书·食货志》和《汉书·高帝纪》中记述的那段历史,可以发现刘邦在当时是急征兵进行战略防御。有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被回避了的,那就是军粮从何而来。因此可以做出一个设想:本就极为稀缺的粮食被征作军用,极少数的粮食流入黑市,其价格高达上万钱一斛,为了防止百姓因无饭可吃而哗变,军队采取了戒严行动,采取诱骗加武力的办法,驱逐百姓到巴蜀之地自谋生路。为了暂时避免因饥饿而死亡,刘邦鼓励平民易子而食。自己的孩子下不去口,换着吃起来,情感上至少要比吃自己的孩子容易接受一些,而且历史上曾有先例。

从这个角度来看,“令民就食蜀、汉”并非史评者通常认定的赈灾行为,而是军管政府的临时应激措施。那么就此推论,起码在公元前205年的下半年时期,经济秩序仍未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拨乱反正的前夜

汉高祖刘邦着力稳定社会及经济的秩序始于其最大政敌项羽死后,那是公元前201年初。他率先做的是释放囚犯,用过去的说法叫大赦天下。这也是每每改朝换代,尤其是僭主上位的时候,都会有此举措。最常见的解释是,这些虚伪的僭主为了向社会表达他们的善良而采取的手段,其目的是取得社会的信任,降低因过度恐惧或质疑而带来不必要的执政成本。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浅表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更直接的原因,还在经济中。

由于僭主多是通过武力而夺取政权,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不免因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此时用于生产的原始经济资源是过剩的,如土地等不再稀缺,反倒是劳动力成了稀缺资源。因此说,战后恢复经济的最重要一环是恢复劳动力增长,也就是恢复人口增长。囚犯作为基础人口存在,是促进未来人口增长的原始资源,同时他们具备参与社会劳动的能力,将其免罪释放出来,有助于加快经济恢复的速度。

然而恢复经济和稳固统治尚需要一个平衡点。项羽死后,其政治势力虽然就此烟消云散,但这并不代表刘邦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在第二次分封后,新一轮的政治势力割据就此重新开始,刘邦面临的政治威胁依然存在。

史书记载,汉高祖称帝后,曾允许士兵解甲归田。定居关中的士兵,给予十二年免税政策;返回原籍的,给予六年的免税政策。乍一看,很容易将这理解成是在就此解散军队,让士兵彻底回家务农,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然而细一推敲,却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前文说过,由于第二次分封,作为政治安全隐患的割据势力仍旧存在,未将他们剪除之前,解除武装力量的做法根本是自寻死路。

回过头去史卷中找答案,不难看到,刘邦解散军队这件事,至多只是一个噱头,因为两个月之后他就再次调动军队开展军事行动,以谋反之名对时为燕王的臧荼动武。

兵员的组织和动员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倘若真如史中所言,刘邦将军队解散,那么他征讨臧荼的事情就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将归家种田的士兵重新集结、组织起来是很困难的事情,就更不要提进行武装征讨了。

由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刘邦至死前,都没有彻底停止军事行动,由此可见,在他有生之年里,根本没有过真心实意的裁军念头。当然,这也受形势所迫。在执政者的军事神经始终绷紧的前提下,其辖区的经济体系实难脱离战时状态。而战时状态的经济环境往往处于高度集中管理之下,政治权力频频会插手经济事务。这种政治权力干预经济的情形,就是典型的管制经济。典型的例证是,汉高祖刘邦在被确立为核心领导者的政治地位后,曾动用行政命令,严格限制富庶人群的消费标准,尤其是商人,如禁止穿丝绸衣服,禁止使用马车等。同时伴有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存在,不仅提高商业税率,还对商人施行低国民待遇,如人格歧视、侮辱等。

由此可知,刘邦执政期间的经济环境仍旧处于政府的高度管制之下。曾有史学家认定汉初的经济政策,是类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实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没有半点迹象表明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力度减弱。

黄老之术是泛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黄老之术”于汉初盛行,并不能成为自由经济的明确证据,至少在刘邦执政阶段,经济政策尚未向自由化发展。真正逐渐推动经济向自由化发展,实始于惠帝、吕后执政时期。而经济泛自由化的高峰则在文、景二帝执政时期,是谓“文景之治”。

文帝执政期间,主要着力于恢复经济秩序,鼓励农业生产。对于这一点,无须过多怀疑。然而政治气候上的宽松,比如放松对民间言论的管制,废除连坐法并减少肉刑的施行等,却要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和看待。因为这段历史首次被载入史册的背景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作为记录者的司马迁,由于其生活年代距那段历史过于相近,以至于令人无法相信他所记录的历史完全属实,并没有半点因政治压力而杜撰的美化成分。尤其是当我们了解到,他曾因写史不慎而受刑的这一历史细节,让我们更应对他笔下特殊时期的历史,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

所谓肉刑,就是指伤害人肢体的刑罚,其设立目的是以其残酷性威慑社会成员,使其不敢抵制或否认统治者的权威性。肉刑的施加,绝大部分会伤害到人的劳动能力。从保护劳动力的角度讲,汉文帝时期有可能会减少肉刑的使用,但不能就此认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当其统治权威受到挑战或玷污时,他下达死刑命令时的决绝,丝毫不比其他任何暴君逊色。在新垣平一案上,文帝就展示了其作为统治者的冷酷无情。普通的欺诈,断不至于以生命来作为支付失败的成本。然而这欺诈行为若是施加到统治者身上,令其不可侵犯的权威性有蒙羞之感,那么难免遭至极刑。于是我们看到,在骗局被拆穿后,自觉被愚弄的文帝对新垣平没留半点情面,果断而毅然地下达了处决及灭族命令。

同类推荐
  • 药鬼子

    药鬼子

    一个国家的痛苦回忆。一个民族品牌的百年兴衰沉浮。一个从民国到改革开放之间的商道传奇,一个铁骨男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烽火中不屈的信念。国恨、家仇、私怨、荣辱,一切从这里开始——药鬼子
  • 极品大官人

    极品大官人

    一只烂笔写尽天下浮尘;一张破嘴辱尽朝堂人伦;我便是我,明朝的大君子,极品的大官人!来自后世的灵魂,憋屈的顶起了京城第一人渣的头衔,看他如何借用七斗庸才,四车废学,蒙混在大明贤才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娶娇妻,追表妹,不是很黄,却很牛叉。当昏官,斗才子,不是很屌,却很暴力。————————————————————【二组签约,新书求推荐票,谢谢】
  • 大胡帝国之开端

    大胡帝国之开端

    公元前210年,收到假诏书的秦帝国太子扶苏将要自杀之际,突然天兆显现,扶苏大惊,得知胡亥有意陷害自己,遂率蒙恬及大秦边防军四十余万众,转战14年有余,建立新的大秦王朝,后来定公元前205年为新元元年,自此历朝与年号并用。自大秦之后,相继出现的王朝分别是大建(建于新元189年),大康(建于新元455年),大燕(建于新元600年),大淮(建于新元754年)等大一统王朝。新元803年后由卓氏建立的大魏朝兼并天下,但当朝国君无后,于是再次爆发“皇权战争”来争夺皇权,直至新元899年曹氏在付出了一百七十多万军民的惨重伤亡后,终于统一北方。在新元903年魏焕帝的一声令下后,早已按耐不住的大魏的军队横扫盘踞在江南大地的最后一个王朝,但这个腐朽的王朝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于新元920年开始爆发叛乱,中原大地军阀林立,连年混战,百姓苦不堪言,各路豪杰志士纷纷参军卫国,大魏的江山风起云涌,即将发生巨变!一代名将之后——胡文通,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究竟该何去何从?让我们追随胡文通的脚步,去见证一个新帝国的建立与崛起。
  • 大隋天子

    大隋天子

    该书是从西魏“大统”七年六月生杨坚那天写起,到隋朝“皇泰”二年、东都丞相王世充把十五岁的恭帝杨侗害死为止。全书共分六大部分:一是杨坚的成长过程;二是杨坚的篡位过程;三是统一南北过程;四是废立太子过程;五是杨广执政过程;六是隋朝灭亡过程——上下八十多年,历经三个朝代。
  • 骑驴仗剑

    骑驴仗剑

    “长寿,你的机缘到了。”“师傅,什么是机缘?”“遇见的都是你的机缘。”于是长寿牵着头老驴,背着师傅给的木剑下山了。
热门推荐
  • 逐鹿万乡

    逐鹿万乡

    失忆的时空旅行者,来到了J.J.R笔下神秘的中土大陆。在这里,人们没有科技,信奉魔法,他如何才能找回记忆,回到自己的家乡?但首先,他要结束这场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年守爱

    百年守爱

    民国五年他留学归来一见钟情爱上她,却不料事事难测,一朝殒命,她甘愿孤独守候百年,只为圆他的梦想
  • 海上遗梦

    海上遗梦

    民国文.————————————【小白版简介】她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他却是风度翩翩的豪门公子.如今爱上了他,离不开逃不脱,叫她怎么办!私奔?!一大堆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心事,爱情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文艺版简介】衣香鬓影,美人英雄的时代里.她从不觉得自己明艳,他亦不是豪杰.温淡容颜下,她爱他,只希望他也爱她.罢罢罢,历经这盛锦年华,万家烟火的故事,便由得别人去说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宾退录

    宾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总裁:一吻成瘾

    霸道总裁:一吻成瘾

    她,男友劈腿,姐妹背叛。他,长的令人喷血,站在金字塔最顶端俯视全世界。他宠她上天,也是他把她抛入谷底………
  • 我那些时候的故事

    我那些时候的故事

    一个孤独的人,无聊的敲打着键盘,写下这么一段无聊的事
  • 求佛记

    求佛记

    一部古经,流传了千万年,始终没有找到传承者。一尊佛像,被虔诚的人们叩拜了千万年,是否有求必应?一把骨枪,囚禁了无数魔灵,是一方乐土,亦是血雨漫天的世界?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书友交流群:498637963
  • 开局就反大秦

    开局就反大秦

    白墨穿越到了大秦和造反群里的皇帝一起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