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78800000015

第15章 心理成长阶段

哈伍洛克·爱里斯“注释1”的研究发现,从出生到成年的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心理成长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而且每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表现也不相同。更加有趣的是,每一个心理成长阶段与不同的身体成长阶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之间,心理变化非常明显。一个心理成长阶段结束,另一个心理成长阶段随之而来,每一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打基础。要保证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正常,就要求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不出现偏差。就像蝴蝶的生长过程,不论是外形还是生活习性,蝴蝶和毛毛虫都不相同,可是蝴蝶的美丽取决于幼虫的形态,而不是对其他蝴蝶的模仿。于是人们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一、心理成长阶段

1.第一个心理发展阶段:0~6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类型是一致的。这个阶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0~3岁,第二个时期是3~6岁。

第一个时期:0~3岁。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没有知识,除了哇哇地哭以外,什么也不会做。由于我们不能直接对这个时期的儿童施加影响,因此到现在我们还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这个阶段的儿童不能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即使他们想去学校,也没有学校接纳他们。

第二个时期: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类型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不过,儿童的人格已经出现,并且非常容易受到人们的影响。也许这种变化不是很明显,家长并没有感觉到。

政府教育机关对这一阶段比较认可,因为孩子到6岁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可以理解他人的意图,可以过集体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去学校学习了。这种变化很直观,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2.第二个心理发展阶段:6~12岁

第二个心理发展阶段比较平稳,儿童稳定地发展着,他们表现得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在这个阶段,儿童不仅在心理上与第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身体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比如换牙。儿童在6岁左右开始换牙,直到12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取而代之。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也迅速增长。

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戴“注释2”这样说:“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表现出来的稳定,是儿童阶段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稳定与成年时期非常相像。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外星人初次来到地球,在没有碰到成人之前,很可能以为那些10岁左右的孩子就是成人。”

可以说,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政府教育机构某种程度上的认可,因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儿童在12岁的时候就可以进入中学了,也就是说,6~12岁这一年龄阶段是儿童最适宜接受基础文化教育的时候,这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识。事实上,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人们,这个年龄的儿童在心理上适合上小学,他们已经可以耐心地学习,认真地听讲,可以明白教师的意思了。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儿童接受基础文化教育的黄金时期。

3.第三个心理发展阶段:12~18岁

在这个发展阶段里,孩子有非常大的变化,身体的基本发育已经完成,18岁以后,身体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显著的变化。

世界各国的政府已经认识到,12岁以后,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进入一种不同的类型,于是这时候的孩子就可以进入中学接受一种全新的学校教育。

这个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2~15岁;一个是15~18岁。与此相应,中学教育也分成两部分: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通常情况下初中为3年,高中也为3年。这样的划分告诉我们,12~18岁这6年的教育一般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

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12~18岁这个阶段与0~6岁这个阶段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心理变化非常显著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阶段不像前一个阶段那样简单,而且也不再平静。这个时期,在身体发育方面没有前一个阶段稳定,而且性格也很不稳定,有一种反叛倾向。

大学算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级别了。大学的课程量要比高中的多很多,同时也更加丰富。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有时候教师提问,然后找个学生来回答。过去的小孩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可他们还是被父母、被老师当成小孩来对待。他们老老实实在教室上课,在家里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稍微有哪里做的不如父母意的了,就要遭到父母的责罚。

开发学生的头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他们将来要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人们不禁要问,总是待在教室里,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工作技能,他们能找到工作吗?他们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吗?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些大学生上课只听讲不思考,仅仅依靠听讲是不能使人成熟的,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锻炼,积累经验,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由于大学是学生的最高学府,这里的学生一定是智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于是很多心理学家都给予大学生广泛的关注。但是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研究的深入,出现一种与之相反的认识倾向。他们认为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0~6岁,这段期间是智慧形成的阶段,也是人的心理定型的阶段,并且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这种观点改变了人们对0~6岁孩子漠不关心的状况,人们开始创办各种各样的幼儿园,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

婴儿的大脑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而这些创造活动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无意识状态下的头脑有着大智慧。正是无意识智慧的帮助,婴儿才能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知识。所以,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从无到有,充满无数奇妙变化的过程。

二、学习声音和语言的阶段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和媒介,对语言的掌握为儿童开启与外界交流的大门,所以,婴儿学习声音和语言的阶段尤其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婴儿周围有上千种声音,为什么他们却只学到了人类的声音?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印象深刻的事物我们才不仅不会忘记,而且还愿意学习,随之融入其中。比如在听音乐的时候,人们脸上的表情会随着音乐的旋律而发生变化,除此之外,头、手、脚也会跟随着节拍活动。同样的道理,在周围那么多种声音之中,婴儿只学习人类的语言,说明人类的语言给婴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还特别强烈,这就促使婴儿对它产生热情,在内心引起情感共鸣,进而促使他们发出与之相同的声音。婴儿在无意识中受到周围声音的感染,尽管人们很少看见他们的舌头、脸颊在动,但是,正是在这种静默之中,婴儿的每个器官都在学习发声。

婴儿学会了听声音之后,下一步就该学习说话了,这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件大事。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任何声音对他们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不仅学会了一些词语,知道了其中的含义,还掌握了句子和语言结构,于是听懂了人们说话,明白了人们说话的意思。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掌握语句的顺序对理解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词语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句子的意思。比如“玻璃杯在桌子上面”,表示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的上面。如果把语言顺序颠倒,说“上面桌子在玻璃杯”,人们就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假如一个地方没有学校和教师,没有图书馆和书籍,那里的人也不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整天过着悠闲的生活。他们在无意识中学会了每一件事,掌握了所有的生活知识,却丝毫没有感到学习的负担。你们肯定会觉得这是在说梦话,其实这样的生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婴儿的生活和学习中。

我们知道识记某件事情需要记忆力,可是,处于婴儿期的婴儿没有记忆力,并且婴儿也不具备理解语言顺序对其含义影响的推理能力。那么婴儿的认知力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是前面说过的那样:婴儿不是通过大脑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天赋本能、心理能力来直接吸取知识的,婴儿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学习方式:成人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外界知识,然后把接受的这些知识传输进大脑,在大脑中把这些知识再储存起来,就像往花瓶里灌水一样,成人与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婴儿在学习中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们学会了自己的语言,依靠心理能力获取知识,知识不仅进入大脑,而且还促成大脑的发育,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知识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这时候婴儿的心理被人们称为“心灵具有吸收力”。

婴儿这种独特的心理能力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想象不出来。但是,这种能力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如果我们成人也有这种能力,那么就可以像吃饭、睡觉一样轻松地学习知识了。

三、学习动作的阶段

婴儿学习的另一件大事是动作。刚出生的婴儿要先在母亲的怀抱中度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太大的动作。等到孩子10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能扶站得很稳,并且还能单独站一会儿;12个月大的孩子可以下蹲,能够扶着东西行走;15个月左右的时候,孩子就能很好地行走了。在这期间,他们整天开心地玩耍着,会被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吸引,并且把它们装在大脑里。

婴儿的动作学习是有规律的,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学习期。比如手是婴儿学习动作的工具,儿童对动作的学习也是从手的使用开始的。如果母亲把手指放在刚出生的婴儿手里,他会很自然地紧紧抓住不放;2~4个月的婴儿喜欢吮手指,并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等,还想把它们拉入口中;6~9个月的婴儿可以手拿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放下或扔掉手中的物体;1周岁的婴儿就可以自己抓勺子吃饭,几页几页地翻书,并学着自己脱衣。

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婴儿无意识的心理发育已经开始了。在学习动作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早已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学习。当婴儿学习第一个动作的时候,其心理活动就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只要对一个3岁的孩子进行观察,你就会发现他在反复不断地玩弄一些东西,这些游戏活动是有意识的,儿童的思维通过对玩具的研究,正在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从此,他们将逐渐有意识地行动,并且通过努力使自身得以完善。于是,婴儿从刚开始的无意识活动,逐渐变成有意义的“工作”。

对成人来说,婴儿的学习过程是神秘的,从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逐渐获得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并使之成为自己记忆的一部分,从而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6岁大的孩子突然之间有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父母说话的原因。

近几年来,对婴幼儿心理的研究拓宽了人们的眼界,现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婴儿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取知识的,而教育并不能直接进入这个过程。随着对儿童心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人们对儿童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人们认为儿童需要正确的帮助,教育应该消除儿童天赋创造力的障碍,使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于是,帮助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儿童自然学习能力的发挥,使这种潜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当今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四、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阶段性,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儿童成长的连续性不仅是指每个阶段内儿童的心理发展上量的积累,而且各个相邻阶段之间质的变化是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需要注意的是,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前一阶段心理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阶段各种心理智能的发展水平。

因此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如何,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的理论中,儿童大部分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例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都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就像是为人生这座高楼打下的地基,儿童通过自身的内在生命力使得感觉、语言这些智力形成的关键要素都在这一时期完成。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儿童的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和教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并不是要父母和教师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和苛刻的训练,这是被当代教育理念坚决反对的。儿童通过自身内在生命力的驱动,自然就会完成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类的任务,而成人的管教和约束则阻碍了儿童这种内在生命力的充分发挥。

我们应重视儿童内在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儿童将自己选择和感知到的各种印象整理和排列起来为这种内在的力量服务,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创造性的发展。这是一种自发的活力,虽然处在生命的开始阶段,但它却非常强大,应该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尊重和帮助。这种生命的内在力量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儿童在这种“有吸收力的心灵”的驱使下学习,不仅与成人的学习方式不同,速度也非常惊人。儿童就是在这种能力的帮助下,才会从无到有地奠定了智力的基础。

对于0~6岁儿童的心理发育,成人要做的不是教育他们,而是给他们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弱小,而是由于他们天生本能的创造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还处于萌芽状态,他们需要我们成人细心地保护。这里尤其要说明的是,向他们提供的帮助并不仅仅是指儿童本身的生理需求,还要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如果能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发育,延长儿童无意识的学习状态,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对人类将是个重大贡献。

蒙台梭利箴言: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心理成长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父母要重视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心理成长,尤其要重视0~6岁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帮助,消除孩子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挥,使这种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注释1”哈伍洛克·爱里斯(1859—1939),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终身从事人类性科学和性生理学研究。

“注释2”罗斯·戴(1927—),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确定并解释了非真实性知觉和婴儿物体永恒性的发生。

同类推荐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个误区,让父母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了解他们渴望的需求,寻找有效的沟通之道,唤醒沉睡的教育灵魂,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蕴含无限潜能的生命个体。
  • 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本书深入剖析了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精髓,从家庭氛围、动手能力、想象力、好奇心、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自信心等几方面入手,帮家长和孩子找到最有效、最实用的激发创造力的方法,并就家长在培养孩子创造力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妈妈讲给妈妈的故事

    妈妈讲给妈妈的故事

    人生路上,你是不是常被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困扰?生活的迷茫、职场的紧张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也许本篇文章的经典励志小故事和哲理小故事能缓解你的压力,同时给你一点启发,一些感悟,这些励志故事和哲理故事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激励……
热门推荐
  • 变臭的萝卜

    变臭的萝卜

    文章靠人做,这话确实不假。要做好文章,就得有自圆其说的本领。如何自圆其说呢?那得看你有否发挥联想,能否从常理中找出可以链接的某些变化因素,使之恰到好处地结为一体,让人觉得既耳目一新又无懈可击。
  • 盘体

    盘体

    盘古开天辟地后,一日九变,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日月为眼,血流成河,肉化厚土,皮肤草木,骨齿金石,身之精虫,阴风感化而成黎民……在盘古大世界里,盘古传说不容置疑,盘古后人坚信,天地万物既然是祖宗肉身所化,人身修炼到最后,也能化作万物,掌控天地,一挥手即可移山填海,一跺脚即可裂地断流……村户、门第、名门、世家、望族、大阀、皇室。李鸣穿越在一个家道衰败的名门少爷身上,与父亲再世父子,偶遇盘古之灵,为了让爱他的人与他爱的人活得更有尊严,他疯狂去博取力量,终于推开了那一道盘体修炼之门。
  • 我和他的些许年

    我和他的些许年

    我认识萧沂龙的十多年以来,在最纯粹的时光里有过最真挚的感情。人生中这样美好的感情,拥有一次就足够了。所以,纵然分离时遍体鳞伤,你也依旧是心头白月光。
  • 混乱印记

    混乱印记

    他们默默守护着世界却没人知道他们的事迹,他们英雄可歌、铁血杀伐,却又默默无闻的生活在各个角落,低调无比。剧情扭转专员,一个面向全宇宙招聘的特殊职业。也许,下一个接到面试通知的就是你!
  • 你给的那瓶矿泉水

    你给的那瓶矿泉水

    许卓琳以为爱情可以像食物一样拥有分明的截止日期,设定好期限,时间一到,便能忘得干脆利落。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他。赵念宏以为她会永远像一只温柔的小兔子乖乖待在他身边,不曾想到她会一言不发地离开,从此杳无音信。等等吧,再等一等,直到不能为止。
  • EXO主边伯贤水清无影

    EXO主边伯贤水清无影

    这里不重要,看文,如果是转发一定要跟我说好不。我也是第一次写小说来着,写的不行别骂我?_?
  • 金牌经纪人之胡来

    金牌经纪人之胡来

    由于地府官员工作失职,使胡来变成了孤儿院的一个穷小子。为了弥补过错,下面将派出不同时期的能人异士来到现代社会帮助胡来,试看穷小子胡来能否C位翻身并找到抛弃他的亲爹胡来来……
  • 倾城绝恋:追妻路遥遥

    倾城绝恋:追妻路遥遥

    这个世界极其复杂。共分为六个种族:人,魔,鬼,神,仙,佛。人族只能居住在一片大陆上;魔族久居阴暗的魔界;鬼则居冥界;神居天界;仙居灵界;佛则居神秘的穿云岭。她本是最弱小的人族后代,但因为一次星际混乱阴差阳错的转为鬼族后裔,而且还是鬼族皇家公主!她有一个爱她的父母亲,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弟弟。但是弟弟不幸身染剧毒,鬼皇和鬼后因为这种罕见的毒素而分身乏力,导致鬼族一直在走下坡路,懂事的她不忍心看到这一幕,于是她肩负着鬼族重任去寻找那位驰名世界的神医去拜师学艺,但求学的路上非常艰辛,各族都在阻挠。在经历过很多的追杀之后,她又遇到了她命中的良人,她终于明白要想使别人不欺负自己,就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 侠客情仇

    侠客情仇

    一个带着妹妹一起玩网游的职业玩家,热爱玩游戏,靠游戏挣钱过日子。有着一颗江湖大侠心,对争名造事没有兴趣,又爱没事耍耍的他踏上了全新的网游之路。一个不与江湖争名,不愿计较恩仇,爱顾及朋友们的感受的一段网游武侠故事。主角不会变态,装备也不会变态,以美型为主好啦~发誓不做烂尾、不做太监~要是更新慢了大家请多包涵啊~~
  • 血色天庭羁命殒

    血色天庭羁命殒

    血色的天庭,无法阻挠的命运,身后有万千星空,命系数道悲哀,生来就站在天际,谁能理解他的痛苦,一生经历使他变的极端,或许他本就不属于这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