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78800000012

第12章 学习走路和用手

许多动物有一种本能,那就是照顾并帮助自己的幼崽适应环境。比如当母象将小象带入象群中时,这些成年大象就会放慢脚步,适应小象的步伐。当小象累了停下来的时候,象群也会停下来等它。人类也同样如此。

有一次,在罗马街头,一位心理学家看到一对幸福的父子,父亲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在散步,于是他便停下来观察他们。小孩子走累了,便停下来,抱住父亲的腿玩耍。父亲也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微笑地看着孩子。等孩子玩耍结束后,两人又慢慢地向前走。过了一会儿,这个顽皮的孩子又在路边的长凳上坐下了,父亲就在一旁等着他。整个过程看上去自然而和谐,这对父子散步的方式实际上是非常有益的,心理学家认为就是在这种日常细节中,孩子学会了利用双腿动作协调地向前行走。

一、学习走路

人类与许多动物一样都是有四肢的,但是人类依靠下肢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靠四肢行走。比如猴子的前肢长而有力,可以在行走时支撑地面。人类完全依靠两个下肢建立起平衡性,支撑整个身体的运动。动物行走时,总是向前抬起对角的前爪和后爪,并让另外两只爪着地,它们的身体总是有两个支撑点。而人类只用两只脚交替行走,只有一个支撑点。行走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同时也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心理学家发现,动物是本能地学会行走,而人类是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刚出生的动物大多都能立刻行走,而刚出生的婴儿却是一个无行动能力的人,必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才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生理学把掌握行走的能力看作人正常成长的基础。然而人类行走的能力不是在等待中获得的,而是在行走中获得并发展的。儿童要在他的器官想要协调大量运动的时期进行基本的行走练习,才能建立平衡性和实现最困难的直立行走。

父母总是怀着无限的喜悦迎接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这一步意味着孩子战胜了自然,意味着孩子重大的人生转折——从一个时刻需要帮助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孩子长到大约1岁时,就会开始练习行走。这时候的孩子对学步有着难以抑制的冲动和勇敢,他们总是冒冒失失地想向前迈步,就好像一个勇敢无畏的士兵,冒着危险冲向胜利。正因如此,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时刻保护他免遭危险。殊不知,这样做反而给孩子造成了阻碍。

许多家长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总是把孩子放在小推车里推着走,即使孩子的下肢已经变得很强健,能够自由行走,他们也不放心让孩子自己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究其原因,孩子的步伐要比成人的小,长距离的走路使得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下来,而成人也不愿意放弃自己走路的节奏来迁就孩子。成人名义上是在照顾孩子,但是却很少去适应孩子,实际上总是孩子在适应成人。孩子被放在了小推车里,按照成人的步伐被推着前行,而孩子当时的心理则完全被忽略了。等到了目的地后,比如一个漂亮的公园,成人停下来,才会把孩子从小推车里抱出来,放在草地上,而且还会时刻保护孩子,生怕他会摔倒。成人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孩子发生各种意外。然而这样做,却忽略了儿童成长中的根本需要。

成人走路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他会用稳健的步伐按照自己的目标径直前行。而儿童则不同,他们行走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能力,目的是实现他自身的创造性。他们走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节奏,没有明确的目标,周围的事物不断吸引着他们向前迈步。这个时候,成人如果试图去保护或帮助他,他也许就会放弃自己的步伐节奏和最终的目的。

生理学家发现,儿童在1岁半到2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独自走几千米的路,而且能够克服障碍,比如走台阶和上坡。

有一对父母,他们有一个1岁半的儿子。每年夏天,他们都去海边玩。从家到海边,他们要沿着山坡往下走1500米的路。这段路很陡峭,不适合推着小孩的小推车走,但如果抱着孩子走又实在太累人了。后来,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为父母解决了难题——他自己走完了这段路。一路上,孩子慢慢走,还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野花,或者坐在草坪上。有一次他停下脚步看路边草地上的一只驴吃草,足足看了15分钟。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孩子并没有像大人担心的那样产生疲倦,反而非常开心。就这样,孩子每天沿着那条长长的路上山下山,乐此不疲。

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岁就可以走2 000米的路,有的孩子在又窄又陡的台阶上上下下走一个多小时而不觉得疲倦。但是,有些父母却对自己孩子的这些做法不能理解,甚至说他们很任性。有一次,一位母亲对蒙台梭利抱怨说她的小女儿非常任性。小女孩刚刚学会走路,可是她一看到台阶就大声叫喊,如果把她抱下台阶,她就会无缘无故发怒,甚至会哭得眼泪汪汪。孩子的母亲实在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蒙台梭利认为,事实上这个小女孩只是想自己上下台阶而已,她不希望大人抱着她。对于她来说,这个台阶比公园里平整的草地有意思多了。在草地里,她的双脚被草掩盖,双手也找不到可以支撑的地方。而这个台阶不一样,她随时可以把手支撑在台阶上,或者坐在台阶上休息。

这些都是孩子活动的本能,他们喜欢运动和行走。我们在公园里总会发现,滑梯上总是挤满孩子,他们乐此不疲地跑来跑去、爬来爬去。孩子们对这些活动充满兴趣,这些活动使他们的器官得以协调发展,他们也逐渐变得敏捷,充满活力。

二、学会用手

生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正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而其中两个阶段与运动相关,即行走和开始说话。因此,科学家认为儿童的这两种运动功能可以预示儿童的未来。事实上,这两种复杂的运动说明了儿童在获得运动功能和表达上第一次战胜了自我。语言作为思维的表达方式,是人类独有的特征,而行走则不足为奇,它几乎是所有动物共有的特征。所以,尽管人类能够到处行走,甚至可以到达地球每个角落,但却不能说明行走是人类智慧生命的独特特征。

真正与人类智慧相关的运动特征是语言和手的活动,人用智慧驱使手去完成工作。在石器时代,人类用手将石头削凿和打磨,使之成为工具,而工具的运用则标志着地球生物发展史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在古人类的历史记载中,人类用手将语言雕刻在石头上或者甲骨上,声音不再容易消散在风中,而是变成了语言,成为人类历史的记录载体。人类不再仅仅是运动的工具,而成为创造和表达智慧的生物。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成为万物的灵长。人们在潜意识中把语言表达和手的活动这两种反映人类智慧的活动看得非常重要,认为它们是人类独特的特征。要判断一个儿童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可以关注他最初的语言表达和手的活动是否符合逻辑。

人类的双手结构精巧复杂,是展现智慧的载体,并与环境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可以说,人用双手开拓环境,并在智慧的指导下改变环境,从而完成人类改造世界的使命。

人们把手当作自我内在表达的方式,但是人只在一些与成人相关的场合象征性地表达。比如说,一对男女结婚时,新人会彼此牵着手给对方许下承诺;当男人向女人求婚时他也会拉起她的手,问她是否愿意;在宣誓时人们也会举起右手宣读誓言;在一些仪式上,强烈表达想法和意愿时也通过各种手势传递信息。

上述的例子都表明,手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是内在自我的代表,在这种基本的人类活动中,孩子的手的发展几乎能够比任何东西更令人惊叹和更具有神圣感。所以,我们更应该热切期待孩子第一次向外界伸出他稚嫩的小手。这是孩子第一次智慧的举动,象征着孩子为想认识这个全新世界而努力,对此我们应该由衷地给予他们赞赏和鼓励。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成人总害怕孩子将小手伸出触摸周围的东西,并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说:“别动,不要碰!”成人始终摆出保护这些东西、不让孩子触摸的态度,或许他们害怕这些小手会把东西碰坏,尽管这些东西无关紧要,人们还是想尽办法将东西藏起来不让孩子拿到。

孩子们最初的心智发展,使他们想要在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一些能感知的东西,通过自身的运动和手的活动去接触,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这种需要往往被忽视了。在家庭环境中,孩子周围的物品属于成人所有,只能给成人使用。成人的潜意识中总是时时存在着一种焦虑感,并筑起一道心理防线,这些物品对于孩子来说是禁忌,是不允许触摸的,就算是他们侥幸抓到了一些物品,也会被体罚或者责骂。这样的禁忌使孩子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活力。就像一只饥饿的小狗,偶尔发现了一根骨头,就偷偷跑到角落里啃骨头,想从没多少营养的骨头中尽可能吸取营养,却还得时刻担惊受怕,害怕随时有人会把它夺走。

孩子的这种希望接触世界的活动并不是随意性的,他们在自我的引导和指挥下,建立了具有协调性、组织性和目的性的运动。孩子通过不断补充经验,将他自己正在形成的心理和表达器官连接起来。因此,让孩子自发地选择和采取行动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孩子的许多活动并非出于偶然,也不是鲁莽的冲动,比如孩子跑跑跳跳、抓弄物品、搬动物品、碰坏东西或者将周围的某些物品弄乱,这些都是孩子塑造自我的一个过程。他从成人的活动中获得了启示,并试图去模仿成人做事情、使用工具或者搬动物品。因此,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孩子想要尝试着去扫地、洗衣服、洗碗,想给自己梳头、洗漱、穿衣、倒水等,做他们看到成人做的事情。孩子的这些模仿活动是在认识基础上的总体心理活动。也就是说,认识在先,行动在后。孩子在行动时,已经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想要做已经知道的事。幼儿的语言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通过听到周围人的谈话而获得了语言的能力,他们听到并学会了这句话,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使用它。

蒙台梭利箴言:

不要过多地去限制你的孩子,不要为那些甚至没有多少价值的物品担心。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环境,让孩子随心所欲地锻炼他的小手,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总能让你惊叹不已!

同类推荐
  •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妇女怀胎十月期间是十分注重胎教的,除了注意保健外,还注意精神修养,情操的陶冶,为胎儿提供身心舒畅、情绪稳定的母体环境,并通过有意识的感官活动,刺激胎儿大脑思维反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 妈妈宝宝小毛病,巧妇一本就搞定

    妈妈宝宝小毛病,巧妇一本就搞定

    处于孕期、产后的妈妈以及0—3岁宝宝无疑是最敏感柔弱的阶段,在这段期间该怎样调理身体才能调理身体至最佳状态?身体上的小毛病,盲目吃药又可能对自身和宝宝造成一定的影响,吃些什么,补些什么才是对宝宝和妈妈最好的?以食疗为主,辅助常用药材的小偏方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 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介绍父母了解或掌握的应对宝宝常见病的知识,包括从细节认识宝宝的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皮肤湿疹等的防治和视力、口腔的保健。下篇介绍提高宝宝免疫力,远离疾病的饮食营养知识。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年轻爸爸妈妈们阅读。
热门推荐
  • 冬初冬末木贻萝

    冬初冬末木贻萝

    他是梁国被冷落的皇子。她是通缉罪犯之女。因为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他们牵扯到一块。她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他,厚着脸皮对他道:“我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宋离,你要负责照顾我到老。”他不能给她结果,察觉出她的心思便一再冷淡她。他说:“我年少时对她有过承诺,后位盛宠只她一人。”他说:“我已经找到你生母氏族,即日便派人送你回去。”她笑:“你知道吗,贻萝是西势朝特有的一种花。它生于冬初,败于冬末。就像你我。再没有来年。”……他不知道的是,原来……“木贻萝”这三个字早就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他心上。逃不了,解不开。
  • 女学霸PK冰山校草

    女学霸PK冰山校草

    她原本是贵族千金,却因小时候贪玩与家人走散,被一个平民家庭收养,长大后,得知自己身世之谜,却又发现自己走失不是那么简单,是阴谋吗?进入春茵学院调查,遇上了冰山校草,战争一触即发……
  • 悦杨

    悦杨

    没空坦诚,生活就是互相欺骗,周白杨没有想到这辈子居然被陈越这个女人骗的这么惨,更没有想到自己被骗之后,陈越就消失了,没想到这一消失就是十年之久....
  • 我家妹子是玉帝

    我家妹子是玉帝

    夜半醉酒,却被一个血族少女吸了血液,此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青梅竹马的少女原来是个妖怪,家里的哈士奇原来也是个妖怪,从小住着的街道,原来就是妖怪的聚居地。然后有一天,一个自称是玉帝的小姑娘找上了他,“我,玉皇大帝,打钱。”他却迟迟下不了一个决定,这条狗,我到底干还是不干呢。
  • 共生之处

    共生之处

    2022,联合国安全机构重新制作新的安全法规,取名为‘重罪法典’;于是,重罪法典在全世界普及起来,随后的十三年间,世界各国成立专门应对重罪犯的机构,统称为‘惩戒机构’,并用血肉建立起一个个安全的,能够让人舒适生活的管辖都市,但是还有着一些因为过去错误的治理方法导致变成无法进行管理的都市,这便是‘自由都市’。2050年,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学生的白空,误打误撞救下了一名重罪犯,还被其脱下了水,加入了重罪组织之中。
  • 爆椒炒西兰花

    爆椒炒西兰花

    他是我梦中的男子,朋友都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春梦。但是我觉得一切特别的真实,真实的让我觉得是真的一样。但是没想到有一天我真的见到他了,我发现他的一个秘密。我们俩个会有什么结果,还是个未知。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 投资之域

    投资之域

    一名被家庭重担逐渐束缚起来普通人,在迷茫过程中,一次次巨变让他重燃自己的梦想,把学到的金融技巧投入到投资领域,在失败中逐渐掌握了投资的内核,成为了全球第一的投资者
  • 岑夏说她很好

    岑夏说她很好

    小时洋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她被赶出家门的第无数个黄昏。看着脸上清晰的手掌印,浑身布满灰尘,但眼神坚定且贪婪的她,时洋握紧了手中的粘豆包,想要从旁边走过,无奈对方眼神太过炙热,小时洋怯生生地问:“你,你还好吗?”她当即笑了出来,嘴角的笑狡黠且果断:“我很好啊,如果能有包子,就更好了。。。”
  • 别了,我的英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别了,我的英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不务正业的电气工程师,不会写书,只会写事,写此生最难以回首的事。所以没有跌宕的情节,只是在试着讲述一个父亲学习与自己的儿子交流,儿子也学习与父亲交流的过程。令人遗憾的是,当两人终于学会用自己最真实样子面对对方的时候,时间却停止了。作者都是自私的,都只能从自己的故事开始。这也是我自己的故事。
  • 仙界道士

    仙界道士

    叶轩本来是乡下的农民,可是,因为一位道士,改变了他的一生……(注:前面几章为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