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69400000003

第3章

小余上幼儿园时,说话木讷,老师要求家长要多跟孩子说话。余父闲着的时候,便对儿子进行说话训练,老子说一句,叫儿子说一句。当儿子说得老子高兴时,他还叫儿子骂骂家里的保姆“乌龟”。老子听到儿子别有一格的粗话时,还哈哈大笑,以为自己的儿子“可爱”,有个性,“有创新”。他还常对别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久,余父的“功劳”初见成效,老师上门告状,说小余小小年纪却张口闭口“老子”、“儿子”的,说话太粗鲁了。余父听后还说:“这是我教的,儿子真聪明,我‘抛砖引玉’显神通了。”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这哪里是“抛砖引玉”?这实际上是在“抛砖引砾”。

小学阶段,小余不仅说话粗鲁,还对同学大打出手,有时也被别人打得鼻青眼肿地回家诉苦。余父大怒,便领着儿子到学校要“讨回公道”:“哪个奶奶的、王八蛋、龟孙子欺负我的儿子……”不三不四的话,不堪入耳,弄得学校馗尬至极。

余父还把儿子拉到身边说:“儿子,别怕,看见了吧?对付他们,就得用这招!”余某目睹其父的“风采”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豪,从此,越发不可收拾,对老师的教育加倍不服,常在背后粗语中伤,与其父比起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师的教育再好,在这样的家教面前,已失去了作用。

一年春天,年仅15岁的余某上街玩耍,他的自行车的车胎不知被谁戳了。这时,旁边的一位老头告诉他车胎没气了,余某勃然大怒:“你才没气呢!”老人也顺便说了一句:“你真是没气了。”余某盛怒之下抛出了一块砖头,使老人头破血流。

评析

以上例1中,小毅由一个腼腆少语、不愿见人的小孩,变为一个能言善辩的电视节目小主持人,其父功不可没。孩子不善讲话,父亲请来儿子的伙伴,营造一个畅所欲言气氛,引导儿子学会说话;为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父亲和儿子一起逛街,借助街上生动的语言,引导儿子讲话流畅;孩子语言能力提高了,又与儿子讨论人生、社会热点,父亲故意留把子、留余地,让儿子判断是非。父亲种种“抛砖引玉”之法,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为长进,最后获得成功,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孩子的眼睛好比摄像机,耳朵好比收音机,脑子好比计算机,他们随时随地会把在父母那里听到的、见到的、得到的信息接收储存在脑子里,从而指挥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年龄越小,得到同一信号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记忆就越清晰、越牢固,甚至会影响一生。例2中,小余发展到不堪收拾地步,不能说与他的父亲无关。余父是个暴发户,文化水平不高,素质比较差,他不会也没有考虑如何教育好孩子。教儿子学说话时,他向儿子抛出“乌龟”之类的粗话,引来了儿子在学校张口闭口“老子”、“儿子”;儿子在学校抛粗话,引来纠纷时,其父又抛出一系列野蛮的言行,引来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粗语中伤”别人……最终导致儿子与好心的老人发生冲突,害人害己。子之误,父之过。沉痛的事实提醒孩子们的家长,要以好的榜样去教育、引导孩子,立身立业成大才。

建议

采用“抛砖引玉”教育法,必须抛好“砖”,才能引好“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做好表率。你有博爱的胸襟,孩子则学会宽容和关爱他人;你态度谦虚,有上进心,孩子则会好学上进;你若说话武断,脾气暴躁,孩子则可能会性格孤僻,刚愎自用。父母要从文明教育的高度,修饰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从而产生“抛砖引玉”的良效。

采用“抛砖引玉”教育法,需要好的引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要学会循循善诱。小孩子认识水平差,常常会犯错误,采取不当的措施(诸如粗暴的行为),只能加重对孩子的伤害。家长要善于通过“抛砖引玉”的方法,对孩子循循善诱,善于让孩子在矛盾、缺陷或对比中,明辨是非,对言答辩。

采用“抛砖引玉”教育法,需要点滴之功,才能润物无声。家教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思想素质。运用“抛砖引玉”之法,其本质是用好的言行引出好的知、情、言、行,是属养成教育的范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才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才符合养成教育的规律,从点点滴滴做起,“遇物必有诲谕”,让孩子在小节中、小事中受感染,纳教育,成习惯,终成大才。

第3法借刀杀人

兵书解语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方的情况已经明察,而盟友的态度尚未确定,引诱、借用盟友的兵力去打击敌方,无须自己付出多大代价,这是从《损》卦中推理演绎的计谋。

军事计由

春秋末期,大约公元前484年,齐简公派国书为帅,兴师伐鲁。当时,鲁国实力难敌齐国,一旦交战十有九败,形势十分危急。

子贡(孔子弟子)分析形势,认为与齐抗衡惟有吴国,可借吴国之兵打败齐国。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齐国如果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吴王夫差应许。

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起国,派兵随吴伐齐,去掉了吴王的后顾之忧。择日,吴王夫差亲率十万精兵,北上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兵难敌众军,结果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鲁国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解脱了自己的危难。

现代计意

【借刀杀人】借刀杀人亦作借剑杀人。现比喻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自己在背后不露面,借别人之手去害人。

家教应用

兵法“借刀杀人”,意指借盟方势力打击敌方势力,并非实指借具体的“刀”,“杀”具体的人,延用于家教领域,更不是要“害人”,而是用“借刀杀人”的方法针对孩子某个方面的不足,借用老师、同学、亲友的力量,苦I口婆心,循循诱导,启发、教育、鼓励孩子,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觉性,激励孩子成人成才。

例1家住偏僻穷山村的一个姓林的村民有3个儿子,为了把3个孩子培养成才,用心良苦,可算费尽心计。

夫妇二人从自己做起,给儿子树立读书的榜样。白天,他们一同出工务农;晚上,他们不管多么疲劳,也要挤出时间学习。由于当地经济很不发达,家境较为困难,他们只能拿出过去读过的旧书或找来的旧报掌灯夜读。父母的兴趣感染了儿子,兄弟几个不仅喜欢在父母读书时伸出小脑袋听听,也常常争着翻看那些吸引父母的书报。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看到父母每天很累还刻苦学习,孩子不再贪玩,学习很用心。

为了让孩子扩展阅读范围,一家人硬是从牙缝中抠出钱来,订阅一种叫《奔波》的文学杂志给孩子看,据说在当年全县的农户中,只有他家有订文学杂志的雅兴。小兄弟三个上初中后,他们的爸爸还特地为孩子们买了一些世界名著,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年间,三兄弟争相把这些书籍不知读了多少遍,讨论了多少回,并将名言、警句贴于墙上。名著的乳汁,滋润着兄弟3人的思想,洗刷着他们自身的不足。

1987年,老大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后又考北大硕士博士连读班深造。为了激励两个小儿子,父亲设法将他们带到北大校园,让哥哥带他们参观校园,现身说法教育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二1990年考上兰州师大外语系,1994年追随其兄入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1997年录人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读博士。老三眼睛瞄准大哥,步子学着二哥,1993年考人西安财经学院,1997年毕业后考人北大经济系读研究生,接着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兄弟仨亦步亦趋,步步紧逼,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继脱颖而出。

例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仅9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某,因期末考试两门功课的成绩低于90分并向家长隐瞒,竟被亲生母亲活活打死。夏某期末考试数学得82分,列全班第二;语文得79分,列第五。当他的母亲问及考试情况时,夏某怕挨打,就谎称90分以上。母亲得知实情,不顾夏某哭着承认错误,用铁制的三角锉将夏某殴打致死。这种犯罪行为,不用说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就是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也是根本不允许的。

这位母亲是个收人很低的工人,她含辛茹苦,拼命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可方法不当,孩子一死,自己的梦想完全破灭,后来在监狱里自尽了。

评析

例1中家长灵活运用借人、借事的“借刀杀人”之法,取得了较好教育效果。

林家夫妇在家教中,为了让孩子爱读书,有所作为,首先是借“自身形象”之“刀”,带头夜读树榜样,让还未上学的孩子先接受思想熏陶和情境教育;二是借“作品形象”之“刀”,让孩子读名著、议名著,交流思想,升华人格;三是借“兄弟形象”之“刀”,让孩子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勤奋努力,理想定会实现。三兄弟相互激励,相互提高,共同步入成功的殿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不遇挫折的,遇到问题、遇到矛盾时,如何开导教育,其间大有学问。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具有争先好强的特点,此时,运用“借刀杀人”的教育方法,不失良策,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学有目标,赶有标兵,孩子会暗暗较劲,增强奋进的原动力,鞭策其不断前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然而,愿望毕竟是愿望,未必全能实现。一旦愿望落空,事与愿违,做家长的应该正视现实。理想能否实现,有外部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内因。你所确定的目标,如果与孩子“志同道合”,可能会出现好的结果;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强按“牛头去喝水”,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孩子上学后,父母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看重分数,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进步的惟一标准,这就不足取了。例2中的夏某,考试成绩已经不错了,在班上数学名列第二,语文名列第五,只是因没超过90分,他妈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痛打一顿。孩子说谎是畏惧挨打,害怕妈妈生气。其实,是他妈妈把分数看重,孩子说谎是他妈逼出来的。试想,如果试卷偏难,或因教师教学失误而根本不可能超过90分,岂能把责任全推到孩子身上?不了解孩子的实情,不作调查研究、不具体分析原因,是家教失败的主要弊端。

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业和成长,辩证的方法是既要学会横比,还要学会纵比;既要看孩子个体表现,又要看环境因素;既要看结果,更要看发展过程。只将自己的孩子与最优秀的孩子比,只强调孩子超过别人,不去考虑相关条件和因素,是不切实际的,是不符合科学的。

如果发现孩子有某个方面的特点或缺点,可运用“借刀杀人”演绎出来的方法,激励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建议

赏识孩子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孩子从咿咿学语,摇摆走路开始,每一点成功,都离不开家长的赏识。一个微笑,一句赞词,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进步和成功,知道的人越多他越高兴,信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孩子获得成功,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家长特别要注意,对孩子任何细小的进步都要表扬,对任何细小成绩都应鼓励,孩子的成功之感往往产生于这些点滴的小事之中。

树立榜样是成功家教的重要经验。“借刀杀人”中的“刀”要形象鲜明,具有感染力,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榜样,优秀同伴的行为是榜样,十佳少年、中外名著中的正面人物同样是榜样,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教材。孩子心中有了榜样,前进有了方向,就会产生不竭的源动力,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同类推荐
  • 坐好月子健康一生

    坐好月子健康一生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妈妈篇,介绍其坐月子期间的保健知识,包括准备迎接新生宝宝、开始坐月子、坐月子饮食调理、月子里健康检查及防病、产后减肥与避孕;下篇为宝宝篇,介绍宝宝怎样能健康成长,包括了解新生儿的发育、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的日常照料、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随着独生女的增多,现在家庭对女孩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如何培养女孩变成了父母们的“头等大事”。人们都说,妈妈是女孩的知心人,女孩是妈妈的小棉袄。但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就可以退出了,让女孩健康成长,把女孩培养成英才,更离不开父亲教育!
  •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妈妈学校

    妈妈学校

    让孩子幸福成长,是妈妈追求的终极目标。妈妈应该如何做才能陪伴孩子走过铺就人生幸福底色的小学阶段呢?风靡亚洲的“妈妈学校”创始人徐亨淑,在7年的时间里接触了3000多名小学生家长,她根据这些妈妈们咨询的案例,按照小学年级划分为4个阶段,以“观察—行动—分享”的形式,讲述了孩子在小学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遇到的各种诸如入学适应、学习习惯养成、性格塑造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妈妈们分享了她的育儿理念以及作为成功母亲的宝贵经验。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清穿之王爷请跪好

    清穿之王爷请跪好

    都说十三阿哥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允文允武,是众多闺秀的梦中情人,而兆佳和悦却不屑一顾:那你们是没见他被我打的屁滚尿流,抱头鼠窜,哭唧唧,惨兮兮的样子!十三阿哥:……(泪流满面)福晋,给点面子!————————————————新书《娇刃》~名门嫡女白若羽家破人亡,为人所救,误入歧途,可歧途也是途,端看如何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手持利刃,披荆斩棘,良人在侧,娇女亦能走出自己想要的路。
  • 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要获得较快的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提高情商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人生必修课。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痛苦、挫折,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青少年朋友们需要有人来指导和激励,不断丰富人生的经验,《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 心理孙权

    心理孙权

    碧眼紫髯、生性谨慎,在豪迈奔放的孙氏儿郎中他是异类;临危即位、枭雄环伺,父兄留下的大业在他肩上分外沉重;知人善任,示弱克强,终于赢来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是三国时代是最好命的君主,但有谁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 宠爱攻势:唐小可的恋爱成长记

    宠爱攻势:唐小可的恋爱成长记

    一个真正优秀的和成熟的男人,都无一例外的尊重女人,尤其是自己的爱人!乔木尊重自己的爱人,更加宠爱自己的爱人,所以他是一个真正优秀和成熟的男人!迷糊懵懂的唐小可在遇上睿智内敛的乔木的时候,一切都似乎已经超出了她能掌控的范围!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宛若梦幻:日本妖怪奇谭

    宛若梦幻:日本妖怪奇谭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这本书,以各自独立的短篇串成,按时代顺序,讲述了日本的神话源起、奇谭怪闻、妖怪的类型及特色等,自然,免不了诸多人与妖之间的传奇情事。笔者试图以淡笔的巧述,结合细致浓墨的描摹,将那些美丽的怨灵、荒诞的巧遇、苍凉的悲哀、无奈的抉择、枯寂的执念,真实刻划于纸上。同时,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既有严谨治学的钩沉梳理,又有民间说书讲史的韵味。以那时那人那事的腔调语气,缓缓铺陈出情节,把古奥变成清浅、将藏诸深山变成妇孺皆知、把本来驳杂繁复的妖事,从字里行间立起来,还其鲜活的原貌。这许许多多让我们叹气、惊恐、顿足、思索的传奇,与其说是谈鬼说怪,不如说是摹画人间景象。它们的姿态是梦一样的境界,众生相被绘在狞狰的面具下,等待你洞悉后伸手揭开。
  • 三生三世情难确

    三生三世情难确

    一世送孤坟,二世入轮回,三世红尘等君归。她与三生石前立下重誓,今世,定取其性命,夺回凤珠,却再次陷入其中。他替她再入轮回,只愿她此生,无忧无虑,继续掌管属于她自己的天地。“娘子……我死后你要找一个比我爱你的人……”“那我就找,下一世的你。”三世与君绝,来世等君归。
  • 大鲲鹏

    大鲲鹏

    天地青龙破云而出,李轻衣踏上龙头,扶摇而去,笑尽万古人杰。徐山河镇守深渊千年不退一步,庇护人间繁花盛开。鹿归林弟子李浩然无意中牵扯上白鹿圣宗,波澜壮阔,云波诡谲的世界才慢慢向他揭开面纱。我自大世起狂澜,一入人间笑魔妖。你是江湖万人敌,你是江湖李轻衣。
  • 白救度佛母赞

    白救度佛母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房师

    绝品房师

    陶青重生八年前,获得仙界最红房师传承,得到《超级粉丝系统》与一个神奇的广木仙公木雕。他的任何作品都能加持上神奇的增益能力:福气增益,财气增益,官气增益……魅力增益、美容美体增益、泡妞增益、考试增益……当陶青终于炼制出一枚能够延寿五年的丹药之后,他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才是真正的共赢,我喜欢这种感觉。这才是开始,总有一天,我将成为整个世界的房师,我和我的粉丝们将主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