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23300000001

第1章 1

郑老太太在阳坊镇胜利村一带算是个名人。老太太不识字,但《三字经》却背得滚瓜烂熟。几部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大体上也能说出个来龙去脉。七十岁那年,老太太忽然长出了九颗新牙。市电视台乡村栏目组采访她时,女记者说了句:你老人家看上去挺硬朗的,怪不得七十岁了还长牙。老太太马上回答道:托新社会的福!托毛主席邓主席的福!看女记者要收话筒,老太太手疾眼快,像抢根萝卜似的,一把从对方手中抓过话筒,继续说:托改革开放的福!我现在肚子也开放了。人老了,全凭一口饭。肚子不开放,到哪里长牙去呀!把旁边陪着的几个乡镇干部先是急出了一头汗,然后又全部笑了起来。

老太太今年七十有二,所生三男并一女,个顶个都很有出息。三个儿子,大龙、二龙、三龙,都在市里工作,娶了三个如花似玉,据说还很能挣钱的媳妇。只有女儿小四留在家里。不是小四出不去,是她不愿意出去。“妈,我大哥二哥三哥都出去了,我再出去,谁在家里陪你呀?”小四说。小四长得一点也不比她那三个如花似玉的嫂子差,挣钱方面也不示弱:小四和女婿陈冬承包了几十亩水面的鱼塘,另外还办了个养鸡场,收入自然不会在哥嫂们之下。

老太太从五十岁守寡,如今整整守了二十多年,人生所有的苦都吃遍了,现在算是苦尽甘来,到该享福的时候了。“妈一辈子住在农村,今年过完年后,妈想到城里你三个哥家里轮流住上一段时间,也享享人家城里人的福!”老太太对小四说。小四说:“妈,那还不容易!我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还不抢着让你去他们家住呀!”老太太说:“你先别把话说得那么满。妈现在老了,人老了就不宜人了。我想你几个哥倒不会多嫌我,但你几个嫂子就不好说了。人家是城里人,妈一个乡下老婆子,恐怕使唤不起人家城市媳妇哩!”

小四说:“敢!妈你只管放心去,我哪个嫂子要是敢多嫌你,我就找哪个哥算账!”

于是,郑老太太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并且准备在年三十全家团聚时予以公布。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

按惯例,郑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都回来过年。现在到市郊过年是时尚,阳坊镇——这个因涮羊肉而闻名京城的郊区小镇,现在显得比市里还热闹。几十家涮羊肉店里高朋满座,饭馆门前专门开辟的放炮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十几里外便能看见火光。有几家饭店门口的场地上还支着一排看上去像迫击炮似的粗铁筒,有人把一种像圆白菜大小的巨型爆竹点燃后丢进铁筒,然后迅速跑开。几秒钟后,铁筒里就会传出一声巨响,像发射炮弹一般,把一团火球射向几百米高的夜空,然后轰隆一声在高空爆炸开来。“我的天!城里人放炮的瘾可真大!”赚了城里人钱的阳坊镇人说。“不是放炮的瘾大,是有钱烧的!”另一个说。第三位不同意前两个的说法,说:“一不是瘾大,二不是烧的,原因只有一个——憋的!”

这个阳坊人真是位智者呀!久居都市,常年处在一种不断重复的生活流程和声音背景之中,视觉与听觉已经几近麻木的人们,肉体和内心似乎都需要听到这种巨大而猛烈的爆响,看到这种绚丽的,无拘无束的,瞬间绽放的花朵。而这种释放和宣泄,好像是别的宣泄方式取代不了的。

外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郑老太太家里也不消停。大龙的儿子大勇和二龙的女儿京京,正在院子里放炮。京京捂着耳朵,躲在一边看大勇放二踢脚。小学五年级小女生看高二年级的大男生把那么大一个爆炸物捏在手里,觉得真是危险极了,嘴里不停喊:“哥,你快扔呀你快扔呀!”大勇放了几个后,非要京京放一个。京京开始不敢,经不住大勇左哄右劝,只好答应了。大勇在一旁把着京京的手,二踢脚点着后,京京闭着眼,使劲把脸扭向一边。放完后,大勇说:“京京,你怎么这么没用呀!我们班那些女生,别说二踢脚了,你给颗原子弹她们都敢放!”

京京说:“吔吔吔大勇哥,她们是几年级,我是几年级呀?”

孙子孙女在外边放炮,老太太在屋子里烧香拜佛。郑老太太拜佛和别的老太太不一样,她是把观音菩萨和毛主席放在一块儿拜。佛龛上一左一右,一边是观音菩萨,一边是毛主席的瓷像。老太太烧香的讲究也和别的老太太不同。别的老太太是平时早晚各一炷平安香,初一十五烧三炷。郑老太太不这样。郑老太太平时不烧香,而是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烧一次,每次都是满炉香。今天年三十,是大节,自然也得烧满炉香。老太太点香上香作揖跪拜,口中不断念念有词。佛龛上的观音菩萨像和毛主席像下,各压着一张百元大钞。旁边还放着五六个装了钱的红信封——老太太给儿孙媳妇们准备的压岁钱。

小四进来了,说:“妈,你的封建迷信活动还没结束呀?”老太太说:“崽女子不敢胡说!让菩萨听见了老大不敬。”

小四说:“妈,你把毛主席和观音菩萨摆在一块儿,本身就是老大不敬了。你想,毛主席是人而且还是男人,你把他老人家和菩萨摆到一起,菩萨能高兴吗?”说完就笑。

老太太说:“都是神都是神。毛主席是为人民服务,菩萨消灾降福也是为人民服务。菩萨还会和我见怪呀?”说完又拜了几拜,然后问小四:“你大哥三哥来了没有?”

小四说:“三哥三嫂已经在路上了。我大哥说他要晚到一会儿——你还不知道我大哥,一年四季总是忙!好像全世界除了安南,他就是第二个忙人了。”

老太太没听明白,问:“安南是谁?是你大哥他们厂的吗?”

小四就笑,说:“对,是我大哥他们鞋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

同类推荐
  • 向黄昏

    向黄昏

    《向黄昏》是新世纪作家文丛第三辑中的一种,收录了戴来的中短篇小说《向黄昏》《表态》《等待》《突然》《在澡堂》等。作者潜入都市生活底层,潜入那些被忽略了社会生存地位的人群,致力于展示他们各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作品中的主人公们的灵魂世界从不安份,总是喜欢不停地折腾,不停地寻找某些足以安顿自己焦灼心灵的目标,由此演绎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荒诞场景。
  • 姻缘

    姻缘

    碧野君,是我初中两年的校友。不过那时的我,整天沉醉于篮球和功课,与同学来往不多,对他也少有印象。1947年,我学了回跳蚤,跑到平凉,入读高中,就与他没有了联系。再次相遇,已经是1950年的夏天。当年,高中毕业,学心不死,约两个同班的,背上干粮,往返千里,徒步西安高考。返回平凉时,夜幕已经降临,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拖着疲惫的身体,摸黑投奔到碧野任职的荣军教养院。当晚,招待我的是鸡蛋臊子面,我狼吞虎咽地咥了两大碗,睡了一个足觉。第二天,他又给了我几毛钱,做回家的路费。这次相逢,两碗鸡蛋面,是我平生吃过的最香的食品,它把我紧紧地贴在了他的身上,使我终生难忘。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虚拟谋杀

    虚拟谋杀

    本书为现代都市情感心理侦探小说。本书内容环节紧扣,换换入心。
  • 飘(上)

    飘(上)

    整部小说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可谓一幅浪漫的历史和社会画卷。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佐治亚州为背景,以一个种植园主郝嘉乐的女儿郝思嘉为核心人物,通过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美国南方各州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热门推荐
  • 有凤倾城

    有凤倾城

    有才有德无节操,路痴一枚响当当;穿越前能打,穿越后能打,只是也很能挨打;明知吸血鬼一只,想躲却觉心已失;不使刀刃不使剑,刀剑只是堆废铁;喜欢用筷和银针,偷袭顺手又容易;男主费心搞穿越,却使自个儿惨失忆;偷鸡不着蚀把米,前世今生缘或孽。
  • 穿越:帝都之恋

    穿越:帝都之恋

    一代北国大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佩破碎碎的瞬间,他的灵魂却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是灵魂的附身,还是命运的玩笑?这些他都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心中深埋着的信奉。缘分,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无心的一次帮助,却遇上了彼此一见钟情的她,不敢说出口的爱,能否覆盖他内心深处的信奉。他不知道,来到二十一世纪的,并不止他一个,就连那些曾经的朋友跟敌人,也纷纷现身。随着内心的信奉被唤醒,他的双手再次沾满了鲜血,包括他所爱之人。玉玺重现,是灵魂的再次穿越,还是命运的再次玩笑?面对曾经的敌人,他再次举起手中的剑,浴血奋战。这次,他不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为了数千年后,那个在二十一世纪等他的女孩……
  • 杰克·韦尔奇自传
  • 湖边的乡野散人

    湖边的乡野散人

    程序员王风,辞去工作,按照父母留下的提示,来到一坐小村庄,获得神兽白泽的纹身,从此以后,王风发现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
  • 时间如梭流年似水

    时间如梭流年似水

    时间如梭,流年似水,根据作者童年真实故事编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我会守护你

    王俊凯我会守护你

    小时候!一个女孩认识了王俊凯。当王俊凯喜欢她的时候。她会答应王俊凯吗?是接受还是背叛!当初的约定会记得吗王俊凯发现自己喜欢上她了。但他不敢面对
  • 保密的行动

    保密的行动

    地下党优秀党员李汉魂奉命潜入军统保密局打入西南联络站,与此同时与敌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
  • 逆袭,灰姑娘

    逆袭,灰姑娘

    不就是刮了兰博基尼一到痕吗?车主找上门来了,做他女佣?!耶!被救了,什么,要我安樱雪做这个王八蛋未婚妻开什么国际玩笑!安樱雪我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呀,灰姑娘也要逆袭了,韩玖泽看我不攻破你!
  • 剑锋一指——血色泪英雄

    剑锋一指——血色泪英雄

    你自知,于他,不过是一句——“爱,何其沉重”的悲凉你自知,于他,不过是一瞥——“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你还未老;去做想做的事,去见想见的人”的遗憾你自知,于他,不过是一曲——“花花叶叶生死不相见”的挽歌可叹你为锦瑟我为流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