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99900000009

第9章 太湖成因之谜

美丽的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面达2400平方公里。水域形态宛如佛手,以其蕴藏的丰富资源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吴越”人民。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为之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太湖风光秀丽,物产富饶,但关于它的成因,直到今天还是谜。

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外国学者登施丹认为,是长江淤积导致了太湖形成。地理学家竺可桢与汪湖桢等则提出了“泻湖成因论”,即以后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泻湖—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形成。近年来,随着对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研究,对太湖成因的探究已有了新发展。有人对“泻湖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认为在海水深入古陆腹地的过程中,虽然一边冲刷,一边沉积,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古陆地来说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确有泻湖地貌的沉积,但它不具有整体意义。可是人们在翻阅北宋古书《吴中水利记》时,发现书中记载:在北宋神宗八年(1075年),太湖发生大旱,水位下降到以住没有过的位置。这时人们发现,湖边数米干涸的湖底上,竟露出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街道,一根根已近腐烂的树桩仍立在湖中。人们还在太湖湖底找到距今6000~10000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于是,又一种假说出现了:6000~10000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平原,人们曾在这里生活和居住。由于地势较低,终于积水成湖,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搬走就被洪水淹没。

太湖的“平原淹没说”还没有得到更多响应,又一种成因说出现了。最近,一批年轻地质工作者用全新观点解释了太湖的成因。他们认为在遥远的古代,曾有一颗陨石自天外飞来,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偌大的太湖竟是陨石砸出来的!他们估计,这颗陨石对地壳造成的强大冲击,其能量相当于几十亿吨炸药的爆炸。

目前对于太湖的成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所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均有助于推动人们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能揭开扑朔迷离的太湖成因之谜。

西湖的前身是海湾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相媲美的西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而弄清楚西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对西湖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筑塘而形成的。1909年,日本地质学者石井八万次郎提出:西湖的形成原因是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湖泊的。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湖是一个泻湖,否认了石井八万次郎的推断。他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湖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泻湖。学者林华东对众多研究者主张的“西湖是因为东汉华信筑塘成功后才形成”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倘确有华信筑“防海大塘”,其功能应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陆地的捍海塘,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建起一条拦洪蓄水大坝后从而促使西湖的形成。

虽然目前人们还不清楚西湖的成因,但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一定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世界屋脊”在悄悄迁移?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享有“世界屋脊”和“地球之巅”的美誉,常被科学家们与南极、北极相提并论,称做地球的第三极。

在人们的印象中,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在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尽管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仅仅属于毫米级,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是很可观的。那么,人们是如何观测到这种移动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移动?它会给地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青藏高原无论是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上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由于它位于地质历史上古地中海大洋岩石圈消亡地带,是研究“洋—陆转换”、“陆—陆碰撞”、造山过程、全球变化和全球大陆动力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建立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模式的关键地区,故而也被喻为“打开地球动力学大门的金钥匙”。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国地球科学工作者争先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研究,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各国学者纷纷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青藏高原已成为地球科学新理论国际竞争的焦点地区。

尽管各个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研究,但中国在卫星监测青藏高原的地壳活动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事实上从1991年起,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研究室已开始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监测。1991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研究室组织了50多次青藏高原GPS观测,在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340个观测点,全国共设置了1056个GPS观测点。研究者是如何观察到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的?青藏高原又是以怎样的速度移动的呢?根据专家们的最新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以每年约30毫米的速率向北东38°推移;中部的昆仑地块以每年平均速率21毫米的速度向北东61°推移;再向北到祁连山地块,以每年7~14毫米的速率向北东约80°推移。也就是说,青藏高原整体正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对于高原移动的原因,专家们一致认为比较复杂,涉及到地球动力学各方面的因素。不过据推测,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除此以外还有像地幔动力学、地热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种原因。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席、中国丁程院赵文津院士曾发表一篇名称为《破解青藏高原的东移之谜》的文章,对移动的原因进行解释。赵文津院士从球面数学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处于高纬度的两个相邻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低纬度做南北方向的离极运动时,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而逐渐相互分离。反之,处于低纬度的不相邻两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高纬度做南北方向的向极运动,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减小而逐渐相互靠近,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向东移动。

如果青藏高原一直运动下去会怎么样呢?是否会产生新的地形地貌?它会给这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带来什么变化?专家说,这与地热活动增强,应力积累现象不同,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能轻易地下断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研究员张纪淮也认为,从板块移动的角度来说,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和东亚板块底部相互挤压形成的。如果板块向东向北移动,肯定会对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产生影响。至于这种缓慢的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应当把它放在一个很长的气候年代里去表述,短期内是观察不到什么变化的。由此看来,短时间内,科学仍不能解答青藏高原移动的谜题。

同类推荐
  •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

    山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貌之一,高耸入云的山峰常常给人一种博大宽厚之感。正因为如此,山历来都是人们向往之地,历史上的隐士常常选择名山作为隐居之地,孔子也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话。
  • 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讲述了:灾难!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触动了心灵这块人类共有的柔软之地。面对严重的自然灾难,地震、火山、海啸、飓风等,生命是何等的脆弱,而面对人为的灾难,空难、海难、疾病、爆炸、污染等,人们又是多么愧疚。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灾难更加猖獗?人类需要探索,更需要反思。《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全面、翔实地纪录了危害人类生存的这些惊天灾难。
  • 海洋知识小百科-水文篇

    海洋知识小百科-水文篇

    本套书共分10个分册,分别从海洋、地理、水文、气象、探险、航运、生物、工程、文化、军事、渔业10个不同的角度对海洋做出了诠释,力图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现,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海洋世纪。
  • 必知的武器前沿

    必知的武器前沿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科学除草

    科学除草

    本书提醒您,除草剂的使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了除草效率,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如果不合理使用,则容易产生药害。为避免危害现象发生,《科学除草》一书将教您如何科学除草?如何正确使用化学除草剂?总之,将让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热门推荐
  • 第一萌妃

    第一萌妃

    她,耍得了帅,卖得了萌,玩得起经商,斗得了小妈,挖得了陷阱,医得了人,所有好事都向她砸来,,,哈哈,这些东西我收了。欧买噶,她是中了狗屎运了吗,某只妖孽也向她砸来,,‘不不不,我要甩掉狗屎’那只妖孽可不是好惹的主,想摔甩也甩不掉。。。。
  • 风灵风暴

    风灵风暴

    从零开始,从有到无,这是我的第一本,由一个学生,是如何到科技的巅峰,无异能,纯科技
  •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荒亿万年

    洪荒亿万年

    不知是重生还是穿越成为了十大先天灵根之一的黄中李,是坐等大道安排与盘古大神一战,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还是奋积勃发,逆天改命,成就大道,一切的谜底尽在洪荒亿万年。
  • 恶棍丫头你别闹

    恶棍丫头你别闹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母亲为了救他而死亡,几年后她来到人类世界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风吹野草

    风吹野草

    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哪怕你的人生已经领悟曾经走过的迷途,也会有一天荒芜也许任性会是一种痛苦,谁也不愿繁华就这样落幕野风吹过送来的孤独,心甘情愿走上这条路别以为我会不在乎,我只是想继续努力追逐
  • 走在科学最前沿

    走在科学最前沿

    科学充满生机、充满惊奇、也变得更加人性化!科学的力量,以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在历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到繁忙街道的交通管理;从飞越太空的壮举,到无线电通信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从向疾病进行的科学挑战,到人类寿命延长……科学已经不是专属,而是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变得普遍,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 盛世红颜

    盛世红颜

    他是皇家不受宠的七皇子,轻浮弱智只是表面,冷静睿智才是最真实的他。她是将门之后,聪明绝顶计谋多多,为他披上盔甲,从此马背生涯。他只是利用她,他清楚自己的目标,她明白他的目的。他的温柔对她来说是不可抗力的毒药。她爱他入骨,他不爱她。他在利用过她之后问她:你为何还不离开?她笑了笑,“慕凉啊,你再耐心等等吧,等我心死了,你就自由了”
  • 旅途之险

    旅途之险

    一位鬼女王的孩子为了救母亲,便踏上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