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25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3)

为此,官府又屡次派兵镇压。在筑路的几年里,消耗的粮食和经费即使倾尽整个巴蜀的租赋也满足不了。由此可见,通西南夷的道路是历尽艰辛才开辟出来的。浩大的工程耗用了大量人力财力,也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不过,这条道路的修治却为后来的社会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华北平原,秦汉时期有一条道路十分重要,即飞狐道。这条道路是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诏令王霸负责修筑的。王霸与杜茂指挥刑徒6000人,从代城(今河北蔚县东)南部的飞狐口谷道延伸,经代城面西到达平城(今山西大同),沿路堆石布土,筑起亭障,全长三百余华里。北方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通过这条古道调兵遣将的。在和平的日子里,道上行人不绝,商旅过往频繁,成为华北地区着名的交通要道。

除了朝廷下令修筑的一些着名道路外,还有不少道路是根据移民和军事上的需要而开凿的。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水陆并进南击交趾,在沿着海边进军时,因山路荆棘丛生,极不便利,就边开路边行进,筑路千余里。这种道路,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专门的名称,军事行动结束后,道路也就成为民间往来的纽带了。

总之,秦汉时期,中国大陆的陆路交通是日益发展的。这一交通大发展的阶段,初步奠定了春秋战国开始形成的中华大地陆路交通的基础,形成了各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交流。如今,上述这些古道已大多无存,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的公路和铁路。但是,现代的道路律往恳循着古道扩展延伸的。虽然历史已埋进深山幽谷,行路人已听不到马嘶剑啸,千百年里古人对行路难的慨叹却永远萦回在山谷间,化作风声水声,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人们。

3.唐代的道路

在叙述唐代的道路之前,先略述一下魏晋至隋代的陆路交通情况。

汉代末年,内战频繁,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六十年间,各个独立王国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一全国,所以水陆交通只能分散地局部地发展。在连年战争中,经济生产遭到破坏,人口也遭到极严重的损失。除了征发壮丁充军,各朝的统治者几乎无力调动更多的人修筑道路。不过,在各个王国内,也有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从总的情况看,全国的交通还是向前持续发展的。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有一条从河套地区通往阴山以北的交通要道,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作出了贡献。这条道路因呼和浩特市西北的路口有千余步土色灰白,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白道”。北魏时,在南谷口设有白道城,城北有白道岭和白道川。孝明帝正光年间北边六镇各族兵乱,破六韩拔陵曾扼守此道,屡破魏军。

太和六年(公元482年),北魏孝文帝曾“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北魏早在拓跋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时,就修筑了这条道路,自望都(今河北唐县东北)至代(指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又通莎泉道(今山西灵丘西)。孝文帝即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修治的,因为道出灵丘,故称灵丘道。这条古道北起平城,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走县)。此道为当时从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穿越太行山的古道路主要有八条,号称“太行八径”。滏口道,即为太行八径之一。

山道穿行于河北磁县西北的石鼓山之间,滏水(今滏阳河)源出于此。山高谷深,为自邺(今漳西南)西出的交通要道。公元394年,燕慕容垂灭西燕,即经此道。

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动荡,隋代的统一为全国交通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隋王朝的幅员已很广大,东部、南部皆临大海,北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西至且末(今新疆且末),东北至辽西(今辽宁朝阳锦西一带),西南至安南。如此辽阔的国土,必须有发达的水陆交通作为商品沟通、文化交流的保证和维护政治统治、军事行动的基础。在隋朝两代君主三十几年的统治岁月里,陆路交通没有什么明显的建树,只是大运河的开凿为促进南北交通往来做出了贡献。公元618年,李渊父子建立了唐朝,从此中国的交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唐代的国土比隋代更为辽阔,“东极海,西至焉耆(今新疆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在今越南境),北接薛延界(今内蒙古阴山北)”。其陆路交通堪称四通八达,从都城长安可以通向全国各地州邑。根据《新唐书·地理志》,可以了解到当时新开辟的许多道路,陆路交通真可谓无所不到了。

在关内道,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刺史李西华从陕西兰田到河南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迥山取涂,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至今,这条路仍是连接关中和豫西的主要通道。

在河南道,玄宗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河南府尹韦济因偃师县境内的北坡道十分迂回,“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第二年,馆驿使御史中丞宋浑在虢州开新路,自稠桑西经晋王斜。这样的短距离道路各地都有新开的,大大便利了各地的行路人。

江南东道。敬宗宝历年问在杭州余杭一带修筑甬道,连通了西北大路,长达百余里。使“行旅无山水之患”。

江南西道。宪宗元和年间,路曼主持在歙州祈门以西四十里的武陵岭。上凿石修筑盘山道;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潭州都督翟灌从益阳的望浮驿开新道,经过浮丘而至湘乡。

岭南道。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玄宗下诏令张九龄在韶州的大庾岭开凿新路。

上述各条新开的道路,以关内道的偏路为最长,以大庾岭的山路最为险要。

张九龄在《开大庾岭路》一文中说:新路未开通之前,“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曲折狭窄的山径极为险峻。筑路之后,“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瞻江淮之求”。说明这条交通要道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大庾岭是一条由西而东的山脉,又称梅岭,位于江西大庾县境的南面,距县城约二十五华里,地跨赣粤两省,势居五岭之首。其山延绵二百里,高耸森然,气势磅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三十三年(前214年),派遣尉屠睢率领50万谪徒,分五路进军百越。其中一路沿赣江而上,经大庾岭突破许多山隘进入岭南地区,从此统一了中国的南疆。为了加强对岭南的控制,遂于梅岭要塞设置了横浦关,以重兵戍守。当时,这条古道只是山林间曲折蜿蜒的小路,许多地段仅能供单身行人艰难地通过,南北往来十分不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讨南越吕嘉,分三路出兵,其中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一路也是从这条小路进军岭南的。他得胜凯旋后,留裨将庾胜兄弟戍守梅岭关,并在岭北筑城。因他排行老大,后人为纪念庾胜,故称梅岭为大庾岭。

当年的庾将军城今已无存,当时的梅岭古道仍是山间小径。

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梅岭一带的军事纷争一直频繁不断。东晋末年,卢循领导的农民军从广东分两路北上,其中一支由古道越岭而人江西;南北朝时,陈武帝即于公元550年从大庾岭出兵梁,并以陈代梁,成为南朝的一个开国皇帝。隋朝统一全国后,于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在岭北设置大庾镇。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升镇为县,是为大庾县之始置。

唐代的广州,是全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大都会,是极其重要的港口,也是商旅云集的城市。沟通赣粤南北交通的梅岭古道成为十分重要的交通命脉。由于秦汉时期开凿的古驿道年久失修,张九龄“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仅用数月就使这条古道成为一条“坦坦而方五轨,阗阒而走四通”的新驿道。同时,为了方便过往官员和商旅,还在驿道沿途修筑了一些驿亭和公私兼营的客店、货栈等。这条道路的修治,便利了海外诸国扩大通商后岭南与中原的贸易,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描述梅关古道的诗篇。唐代宋之问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写下的《题大庾岭北》,流传很广:

阳月南飞雁,传闻此地回。我闻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今天,这条铺满鹅卵石的古驿道,虽被千百年的过往行人踩踏得光溜溜的,仍在陡峭的山崖间起伏掩映着。

从成都到昆明,有一条千年古道,经由四川的宜宾和云南的昭通,是从中原经蜀入滇的主要交通线。昭通地区的盐津县豆沙关曾有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十月始州、益州石匠开山凿石、架设编梁桥阁,直通越析州等地的题记。隋朝灭亡后,这条路逐渐行人稀少而一度荒废下来。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德宗遣御史中丞袁滋从长安赴_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首领,当时的剑南两川节度使韦皋为袁滋一行经过而派人重修这条古道。巡官马益率领行营兵士负责这项工程。

唐人樊绰撰有《云南志》(亦称《蛮书》),较详细地记录了异牟寻迎送袁滋一行的经过:

贞元十年十月十五日,宦官头目、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及刘幽严、吐突承璀,与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优时等。离开四川成都府界内的昭通豆沙关,到达安宁城;十九日到曲驿;二十一日过欠舍川,二十三日到云南城;二十四日到白崖城;二十六日过太和城(今大理市太和村),异牟寻出大理城五里相迎。从豆沙关到大理,袁滋等人在路上共走了12天。

《云南志》同时记载:“自四川成都府至云南蛮王府,州、县、馆、驿、江、岭、关、塞,并里数二千七百二十里。”这就是说,袁滋等在路上每天要走二百余里,可见这条路整修得相当平坦便捷了。

从成都至“云南蛮界”,中间的分界在隽州俄淮岭。马益率行营兵马筑路,就修筑到俄淮岭为止。开路置驿,共设驿舍32处,此路成为后世从四川往云南的主要通道。玄宗以前,路上行人稀少;德宗以后,来往于成都大批的商队就络绎不绝了。

早在秦汉时期,从长安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就形成了系统的网络。到唐代,这种交通网络更加扩展延伸,无所不至了。根据唐代地理名着《元和郡县志》等典籍,可把从长安通往各个方向的主要道路概括如下:

从长安向西北方向,经泾州、原州、会州、兰州、鄯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而到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全长约2780公里;从长安径直往西,经风翔、凤州、成州、武州、文州、扶州而抵松州(今四川松潘),全长约1080公里;从长安往西南方向,经兴元府、利州剑州、绵州、汉州而到成都;另从汉州折向西南经鼓州、蜀州、邛州、雅州、黎州、隽州抵姚州;而自成都向南行经眉州、嘉州到戎州,这几条路线的总长度约1160公里;从长安往东北行,经坊州、延州、夏州、落盐池而达天德军的防地(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五加河东岸);从坊州东南的路口转向东北行,可经同州、河中府、绛州、晋州、汾州、忻州、代州而到朔州;从朔州有两条路分开,一条通往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另一条继续向西北行200公里到蔚州,然后可至天行军的防地。上述总路程为1700多公里;从长安往东,经华州、潼关、虢州到达东都洛阳。从洛阳向东北行,经怀州、卫州、澶州到魏州;从洛阳直接向东行,经郑州而达汴州(今河南开封);从汴州再东行经曹州、兖州、淄州、青州、莱州而达登州;从汴州东南行,经宿州、泗州、楚州、扬州、润州、常州、苏州、杭州、越州而抵明州;从杭州折向西北行,经睦州、婺州、处州抵温州;又自睦州西行,经衢州、建州、福州,到达海港城市泉州。这几条路线的总长度约4560多公里;从长安向东南行,经商州、邓州、襄州、江陵、岳州、潭州、衡州、郴州、韶州,到达南方大港口广州;另外,从襄州往西南方向,经峡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涪州到黔州;自襄州东南往随州方向,经安州、沔州、鄂州,黄州、蕲州、江州、洪州,再折西南到吉州、虔州,翻越着名的大庾岭,便到达韶州,再归前述之古道直达广州。这些道路的总里程,除去韶州到广州的重复不计,约为4680公里。

以上从长安通往各个方向的道路,各地距离的里程可能与实测里程有少许出入。每条路线所经过的城邑也许比实际上的路途更为迂回曲折,但唐代的主要交通路线即如上述,这些路线的总里程约为14800多公里。

唐代的陆路交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中国大陆的交通格局,宋代以后再没有大的变化了。

4.丝绸之路

广阔的欧亚草原,西起匈牙利,越过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经过中亚而达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自远古时代起,就是众多的游牧部落生活和斗争的巨大舞台。从中石器时代狩猎集团留下的具有细石器工艺传统的千百处遗址,到青铜时代游牧民族到处留下的石丘墓地、大石遗迹和遍布各地的动物形纹饰铜牌,一切都贯穿着草原民族的文化传统,弥漫着草原民族的生活习俗。在中国北方,商代晚期至秦汉时期,先后活动在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有鬼方、严狁、羌、山戎、林胡、东胡、楼烦、匈奴、乌桓、鲜卑等族。这些民族和黄河流域的民族交往,大大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从中原通往北方和西方的条条道路,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日子里,都是连接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永远为后世人民所讴歌。

汉代在完全继承了秦代统一的疆域基础上,在北方开拓了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北),西北开拓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东北开拓了玄菟(今辽东至朝鲜咸镜北道)、乐浪(今朝鲜平安南道)郡;西南开拓了犍为(今四川宜宾一带)、越隽(今四川西昌一带)、胖舸(今贵州大部)、益州(今云南晋宁一带)、交趾(今越南北部)和九真(在交趾南)诸郡。于是,自今之朝鲜北部、辽宁、河北沿海而南至广州、海南岛及越南北部,全入了汉帝国的版图。这是秦汉以来国内交通区域最宽广的时期。汉武帝在牢固地控制了统治权力之后,开始进一步扩大通向各方的交通。

在历史上最着名的域外交通中,人们会首先想到张骞通往西域的不平凡历程。

当时,在甘肃西部的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乃至东欧一带,汉朝统称为西域。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葱岭以东的塔里木盆地,活跃着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国。随着汉王朝势力的向西发展,这些小国首先被征服。但同时与汉朝争夺这些小国的,还有北方势力强大的匈奴。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提起自然保护区,人们常会想起雄伟壮观的长白山,美丽而神奇的西双版纳,林泉辉映的九寨沟……每一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你知道自然保护区的确切含义吗?它们的设立,仅仅是因为它们风光绮丽吗?
  •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与理论的书。
热门推荐
  • 踏天孤仙

    踏天孤仙

    孤独,坚持,煎熬,嘲笑,我会加倍奉还。孤独还是冷漠,遇见你,我欲成仙。
  • 谁来爱我

    谁来爱我

    大学毕业后,方闽南来到了这个小城,做了一名小小的教师,他有一个红颜知己,也期待着自己的爱情,她终于出现了,不过命运却在折磨着他,他们白头偕老的约定最终会是什么呢。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在等待。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
  • 修炼的日记

    修炼的日记

    自世界创世以来,世界分为九洲,由天下百族掌管。
  • 林先生追妻路漫漫

    林先生追妻路漫漫

    第一次写,虽然我也不知道我写的是什么,但是你们看着就好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我在书里卖烧饼

    我在书里卖烧饼

    碧潭口206号店铺的门口站着一个身着素朴的男子,身姿挺拔,人群之中远远只看见他。他的目光对上来人的目光,一时间,脑海中闪过众多的画面,其中一个画面格外的清晰。一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众多人包围着什么东西,仔细看着像是在卖些什么。忽然,那个男人的脸转了过来,他登时被吓了一跳,瞳孔瞬间放大。什么???这个人怎么是我?苑川想。只见那些人手机拿着的不是别的,正是一个个正宗的大烧饼?咋滴,我以后要改行干这个?想我堂堂一个…一个正常人(大雾),好吧,家里祖传就是干这个的。……之后的某一天,苑川看着手中的烧饼不经感慨,老婆诚不欺我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味蕾上的深夜食堂

    味蕾上的深夜食堂

    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食物的记忆片段而我只是一个转述故事的人
  • 痞妃掀桌:腹黑冷王太猖狂

    痞妃掀桌:腹黑冷王太猖狂

    她,尚书府嫡女,天赋异禀惊才艳艳,惨遭抛弃土匪窝。她,二十一世纪特工之首,身怀异能,医毒双绝,一夕陨落。土匪窝中涅槃归来,她肆意张狂,嚣张跋扈。斗渣女,虐渣男,抗渣爹,深藏不露。身世成谜,她发现惊天大秘,误惹神秘王爷,从此麻烦不断。狡诈老爹要把她嫁给瘸子,百般称赞。“你这么喜欢,那你嫁给他好了。”白莲公主出言不逊,掩嘴娇笑:“我说话比较直,你不会介意吧?”响亮的耳光甩去:“我打人比较疼,你不会介意吧?”强者与强者碰撞融合,新一代女土匪荣耀归来。炼丹药造福手下,炼兽宠霍乱人间。
  • 左先生如你所愿

    左先生如你所愿

    “左先生,如你所愿,我以后不会再纠缠你了,希望你跟她能幸福。”有人说‘爱一个人就是成全’可是,我好像做不到。我希望,你可以记住,在你的生命中,曾经有一个女孩叫橙婉芸,她深深地爱过你,那种爱深入骨髓,却也深深地折磨了她一辈子,但是她不后悔。被沉重气压无限缩小的空间里,他双手撑在桌面上,双眼紧紧盯着大屏幕,旁边的人大气都不敢出。监控里,他的女孩满脸泪痕地走出大厅,脸上不在有牵强的笑容。那一刻,他才发现,原来,他的女孩也是会难过的,只是不会在他面前表现出来,他低咒一声“该死”,继续追寻女孩的身影。可惜,他没有找到她。几年后,一艘高大华丽的轮船在这片海域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听说,是左倾傅为他逝去的妻子举行的,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夫人喜欢海上婚礼”。说这句话时,他眼里闪着光。突然,一声稚嫩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静“新娘子!新娘子来了!咦?妈妈,新娘子怎么没穿漂亮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