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17000000004

第4章 塔的结构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一)地宫

地宫也称“龙宫”“龙窟”,一般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这种建筑样式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古塔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埋葬舍利的。

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而是藏于塔内。传到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地宫的规模那么大,陪葬的东西也少得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椁一般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

河北定州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的正中,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屋顶之下有一个方孔,这就是地宫舍利阁的顶口。地宫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规整。地宫南面辟门,作拱券式。地宫内四壁均有壁画,为天王、帝释、梵王、童子、侍女等人物形象。北壁正面书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两旁绘有十大弟子礼拜的图案。舍利阁内的柱子、斗拱、檀枋、阑额的彩画,色泽如新,是地面建筑中罕见的宋代作品。

(二)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为了使塔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部分。

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形,建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两层束腰。第一层束腰内,每面砌六个小龛,内刻狮子头。龛与龛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第二层束腰下部砌出小龛五个,内雕佛像。龛与龛之间的间柱上雕饰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上置仰莲三重,以承托第一层塔身。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喇嘛塔的基座发展得非常高大,体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得多。过街塔下的座子也比上面的塔高大得多。塔的基座部分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三)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木楼层塔身。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眺四周。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这种塔身。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这类塔身的古塔,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这种只有半截木的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辩地说明,这种没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国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如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砖石建造,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覆钵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状如瓶形。明、清以后,建筑师们又在塔肚正中增设了焰光门,形如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四)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为“窣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刹座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还设有类似地宫的窟穴,被称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经书和其他供器。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塔就是如此。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小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例如原洛阳永宁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轮。现存两处比较早的塔——四门塔和嵩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是全塔的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形状,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将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同类推荐
  • 十三不靠:家庭装潢焦点访谈

    十三不靠:家庭装潢焦点访谈

    本书通过采访问答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读者对家庭装潢所关心的各个方面,包括具体预算安排、材料采购、管线排放、采暖给排水、室内照明、居室布置、竣工验收等方面。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
  •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本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编写而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经济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用书,旨在使欲投身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和监理等咨询机构的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学习和参考。本书主要特色是:以建设工程施工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以勘察设计、监理和物资采购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辅;以国内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以国际工程为辅;以教师指导学生实际动手为主,以教师理论教学为辅。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本书根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三版)》及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08年至2012年真题解析;第二部分是六套权威预测试卷。第一部分针对真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解析,并将相关知识点列出,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第二部分系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主要考试要点,每套题后附有参考答案和解析。相信通过本书学习,考生能尽快掌握考试要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解析深刻、预测准确,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之结晶,可作为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复习之用,也可供建筑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
  • 人脉的气场

    人脉的气场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条潜在的财脉。表面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获得财富。即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还具有雄辨的口才,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商谈。但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那么你的出击一定会完美无缺,百发百中!两百年前,胡雪岩因为擅于经营人脉,而得以从一个倒夜壶的小差,翻身成为清朝的红顶商人。三百年后的今天,检视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长轨迹,也都因为拥有一本雄厚的“人脉存折”,才有之后辉煌的“成就存折”。
  • 神在异世

    神在异世

    身为神灵,却遭到暗算掉入次元裂缝穿越异界。本打算暗中恢复神力离开异界,却被一个自称青梅竹马的少女纠缠。宁愿做个普通人融入大千世界,却不料风雨欲来屡次发生意外......到底是宿命的轮回还是命运的使然,有些事,即使是神,也无法掌控。
  • 巴别塔福音书

    巴别塔福音书

    人类的光辉未来在异样的自相残杀中结束了,世界也因此而毁灭。幸免于难的幸存者们被送往了历史之中,以图寻找事件的真相。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地球的意志也照猫画虎,尾随而去……被人类养育长大的地球意志,究竟会是人类重建通天塔,通往神国共浴荣光的助力,还是摧毁通天塔的天罚?这一切,都取决于人类自己的选择。
  • 逃亡之误闯异世

    逃亡之误闯异世

    一个天才高中生误打误撞修成仙,各仙派为了拉拢于他动起了抢劫功法的念头,使他产生仇恨,在一次报复性偷盗时,被上古酒仙擒获,并带回天宫行刑,在不屈服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赌博,运用法力强行传送,导致转世重生,开始了他的异世之旅。
  • 殡葬传说

    殡葬传说

    灵异、诡异,重磅之作,带你进入未知的世界,挑战你的视觉极限!
  • 讲师的风采

    讲师的风采

    社会不好混,老大也能当讲师,看一个人渣如何成为一个花见花开的讲师!
  • 腹黑狂妃:魔君,来宠!

    腹黑狂妃:魔君,来宠!

    穿越路上不顺,唐慕一来便被帝卿处处压榨,一别再相遇后她却已蜕变成只大灰狼,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扑倒在地,爪子在他光滑的胸上揩油却一脸无辜地看着她说:“漂亮姐姐,你的胸好小啊,我听说这是病!得治!”他不怒反笑,反手把她抱在怀里,说:“如此甚好,那咱们便彻夜在榻上谈论一二吧。”
  • 社会之魂

    社会之魂

    关于社会之魂的简要说明亲情,友情,爱情,情暖天下。正义,道义,大义,义薄云天。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笔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笔力有深度,书中有大量原创诗词植入,有学习借鉴之用。
  • 美好小故事

    美好小故事

    简单的事熟悉的人平常的事情不一样的故事。
  • 穿越古代之末世风云

    穿越古代之末世风云

    不知道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