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56000000001

第1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1)

走下坡路的清王朝

1661年,清朝康熙帝玄烨即位。在满族入主中原不久,政权的根基还不很稳固的情况下,康熙帝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和文化。他颁布《劝垦章程》,奖励农民垦荒种粮,兴修水利工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实行“利商便民”政策,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并且还积极引进西洋的科技人才,学习西洋的科技知识。

这样,经过十多年,清朝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军事力量也不断增强。康熙帝便致力于平定内乱、消除外患。先后平定了三藩之乱、准葛尔叛乱,收复了台湾,打败了来犯的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勘定了中俄东北边界。

继康熙帝后的雍正、乾隆沿袭了康熙的发展经济、巩固祖国统一的政策,使清朝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文化上都达到了鼎盛时期。人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但是,乾隆以后,封建的清王朝就开始由盛极转向衰微。在乾隆末期,衰落的迹象从各个方面都突出地显露出来。

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上至皇帝,下至七品芝麻官,大多只知道挥霍浪费,贪污腐化的状况遍地成风。

乾隆帝曾被誉为“太平的君主”。1790年,他的国库中所积存的白银创下康乾盛世的最高记录,达到8000万两。不幸的是,从此以后,国库存银锐减。1792年,国库存银一下减少到1100多万两。到乾隆末年,乾隆府库的存银几乎都用完了,只剩下200万两。“太平之君”成为名副其实的“散财童子”。

乾隆用这巨额库存和大宗收入都干了些什么呢?除了开支军费、河工、宗室和官员的俸禄之外,其余的银子都被他挥霍浪费了。

1736—1795年乾隆在位期间,曾先后六次南巡,五次巡幸五台山,五次告祭曲府孔庙,七次东谒三陵,两次巡游天津,一次登赏嵩山;一次游览正定,多次避暑热河。每次巡幸都要兴师动众,闹得鸡犬不宁。

以南巡为例。他每次南巡都提前一年勘察道路,修桥铺路,搭建行宫。从北京到杭州,途中共建有30多处行宫,没有行宫的地方,就搭黄布城和蒙古包帐房。沿途道路须洒水清尘,所经石桥石道,要用黄土铺垫,水路码头上都要铺上棕毯。

皇帝南巡时,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乘船在京杭大运河上消遣度过的。为他的船安福舻、翔凤艇,拉纤的河兵就达3600名。御舟行驶,前有御前大臣等官兵及御马的乘船开道,后有军机处等官员及銮仪卫等的船只紧随其后,岸上还有骑兵沿河行走,以备随时差遣。

在乾隆第六次南巡时,随行的王公大臣、章京、侍卫、官员、拜唐阿兵等多达2500人。沿途所经过的地方30里以内,地方官员都必须身穿上朝的服装迎接皇帝的到来,耆民老妇、绅衿生监都要排列跪伏,80岁以上的老翁老妇都要穿黄布或黄绢外褂,手捧高香跪候。在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更用彩绸彩布搭建彩棚、点景,设立香案,河道设龙舟灯舫,造成“巷舞衢歌”的喜庆景象。

各级地方官员为了讨得皇帝欢心,得到皇帝的赏识,纷纷挖空心思,玩出各种把戏来。乾隆第五次南巡,御舟将到镇江时,只见10多里外耸立着一个巨大而红翠可爱的“桃子”,突然间,烟火大放,光焰四射,巨桃轰然裂开,从桃内现出一个剧场,数百名优伶演出寿山福海之戏。

镇江的盐商了解到皇帝喜欢参悟禅理,便到处雇请和尚,请不到那么多的和尚,就花重金雇了人剃了头来凑数。淮阴道的官员辛攀桂主管行宫的陈设,竟用镂银丝制造痰盂。路过无锡附近,在西北角的石塘湾和东南角的望亭均设立了黄布城,共占地600多亩。黄布城的对岸还筑了一道近2里长的“照墙”,用木、竹子及芦苇做成,里外数重;纤路一色红木钉桩,占良田更达上千亩;运河边又筑设竹篱茅舍,将竹子移栽到茅舍旁边,御舟一过,这些竹子就死去了。如此等等,不胜描述。

乾隆南巡时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对嫔妃、臣僚赐宴行赏。从执事官兵到亲王大臣,每人赏银少的一二两,多的竟达五六百两!

乾隆南巡花费不可胜计,他自己也为此感到极其懊悔。在退位以后,他对廷臣吴熊光说:我统治天下60年,并没有大的过错,只有6次南巡,劳民伤财,确实是“作无益而害有益”!

乾隆还大开庆典,大兴土木。1752年1月11日,是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为了在头一天把她从西郊接回宫来,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粱桥之间的十几里地,一律张灯结彩,剪彩为花,铺锦为屋,每隔几十步搭一个戏台,台上各省臣僚、优伶汇集,南腔北调,轮番演出,一派蓬莱仙岛的景象。

在这个时候,各省官员极尽献媚之能事。广东负责布置的地段上设一翡翠亭,宽二三丈,全部用孔雀尾巴上的羽毛作屋瓦,一个亭子用的羽毛就不下万羽。在湖北负责布置的地段上,则搭一座黄鹤楼,重檐三层,墙壁全部用七八尺高的玻璃做成。浙江则布置一个出湖镜:一个大圆镜嵌在当中,四面八方镶了数万块小镜子,鳞砌成墙,一个映照,当即分现出无数的身影。

在孝圣宪皇后70大寿、80大寿,以及乾隆本人80大寿的时候,乾隆照例大兴庆典,挥霍无度。

在土木工程中,耗费最大的是修避暑山庄和圆明园,两项所耗费的白银都在亿万两之上。这样一来,即使国库中金银堆积如山,也会很快就被挥霍完的。

皇帝的挥霍浪费无疑会导致吏治败坏,官场上贿赂盛行、贪污成风。

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官员数不胜数。乾隆时期,湖南湘乡知县张博授官7年,在任却不满4个月;湘潭知县卫际可,授官5年,竟始终没有到任,而他们的俸禄一文没有少领。湖南布政司郑源涛上任的时候,除了上贿和珅、下索官员外,就是跟家人一起看他养的两班戏子争奇斗巧,昼夜不息。

因官员们只图游山玩水,嗜酒贪杯,恣意享乐,任内的事便一塌糊涂了。就连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各级官吏都将所有事情推给下属办理,最终全都听命于书吏。上司的糊涂,为办事的书吏提供了可乘之机,铸假币、写假名私征钱粮、冒领国库钱财的事情屡见不鲜。直隶承办司书王丽南造假串票,私征白银28万多两;工部书吏王书常造假币、写假条,14次重复向户曹支领白银几十万两。在掌管大员们谈笑豪饮的时候,他们就排着队递上条子,请求签字,大员们总是亲自、甚至嘱咐幕友画诺、成全他们,以免他们死磨烂缠、扫了他们的酒兴。

要贪图享乐,就得收敛钱财。各级官吏贪污、敛取钱财的手段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侵吞赈济救灾物资、侵吞捐款、出卖官职、侵吞税款、索贿赖账、私立田册、扣留荒价、克扣军饷等等,是他们最常用的手段。

乾隆朝最大的贪官非和珅莫属。和珅因舌巧如簧,仪度雅俊,深得乾隆的赏识。数年之内,便由一个在銮仪卫里当差的拜唐阿兵很快升为仪仗总管、侍卫、副都统、侍郎、军机大臣。1777—1778年间由尚书授大学士,成为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专擅朝权。1780年,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第十个女儿和孝公主。从此以后,和珅更是外结封疆大吏、领兵大员,内掌官吏任免、财政收支、刑法诉讼、谏议策划、政令公文,倾权一时。

随着权势的增长,和珅的贪欲也越来越大,大得无法满足。就连皇子永锡要承袭肃亲王的爵位,也被迫把前门外两所铺面房送给他;甚至下面送给皇帝的贡品,只要他看得上的,他也敢扣下据为己有。经过近30年的“经营”,和珅成为大概除皇帝以外的首富。乾隆一死,嘉庆皇帝就拿和珅开刀。1799年和珅被赐死,家产被抄没入公。据抄没家产清单记载,在和珅全部家产109号中已估算的只有26号,而这26号家产中共有赤金588万两、生沙金200万两、元宝银940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地8000多亩及大量古玩、玉器、瓷器、绸缎、洋货等物,合计银223895160两。据梁启超的估计,和珅的全部家产达8亿两白银之多,相当于和珅当权20年中清政府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高高在上的是这样一个贪官,下面的官员又怎会不大加仿效!1782年,山东全省各州县官“亏空”银130多万两;1795年,福建全省更“亏空”银250万两以上、粮64万多石!1781年,甘肃被查出的全省官员合伙贪污案中,贪赃自900两至数千两的共有几十名官员,贪赃2000两以上的就有66人之多。从布政使王亶望家抄出金银100多万两。在奉命查抄王亶望的资财的过程中,查抄者们也要从中抽换抵兑,以银换金、以贱抵贵。造册官高模不造登记册;王占柱底册中列有金条、金锭4748两,而交到内务府的册子中只列金叶9两3钱,送到内务府时竟一钱也没有了。

到道光朝时,官场中贪赃受贿公开成风。官员升迁要给上司各官送别敬银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据记载,补授陕西一个粮道出京上任时,竟用去别敬银17000两。上任后每年年节、寿诞都要给上司送礼,数目可观。粗略估算一下,每年仅送礼就要用去约2万两白银。

孝敬上司的白银又从何而来呢?当然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扬州有一名知府审理一件诉讼案件时先收了原告50两银子。可是在堂审时,竟然将原告打了50大板。原告觉得自己有理并送了知府50两银子,满以为赢定了官司,不料遭此劫难,颇觉委屈,便向知府伸出五指,哪知知府竟斥责说:“被告比你更有理!”并伸出五指翻了两番,表示被告送了他100两银子,比原告多了一倍,所以要原告吃50大板。在贿银面前,法律的天平也倾斜了。

贪得无厌的贪官污吏蛀蚀着清朝政权。而担负着治安防卫任务的八旗、绿营官兵也都成为了消耗财富的寄生虫。

八旗军由满族旗人组成,他们仗恃祖先开国有功,养尊处优,骄奢淫逸。八旗兵丁军饷多,平均月饷银5至7两,比绿营兵丁高出三四倍。除此以外,他们还领有10多亩乃至100多亩世袭土地,收取地租。优越的地位和颇高的收入,使他们堕落成为毫无谋生能力的蠹虫。他们有了钱就吃喝嫖赌,直到把钱花光,然后典卖田地房屋,最后更仰赖于朝廷的恩赐。康熙曾为此两次发放国帑1200万两,但八旗军在一两月内便花了个精光。雍正皇帝一月内赏兵丁钱粮数次,每次30多万两,可不到10天,他们就分文不剩了!

尽管清政府给八旗军以较高的兵饷银,投入了无数钱粮,但是,他们到康乾盛世之后就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一有战斗,他们总是叫乡勇居前、绿营兵居中、自己观望在后。

绿营兵的待遇要比八旗兵的待遇低得多。马兵月饷二两、步兵月饷一两半,守兵月饷一两,每人每月禄米三斗。在八旗兵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清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增强绿营兵的战斗力。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清政府怕绿营兵的战斗力超过八旗兵,鼓励军官腐败,允许军官克扣兵饷,克扣多少都有一个确定的数额。官员到任,召募家丁,随营开粮,军牢、吹鼓手、轿夫、厨子都算“正兵”。官员们当然也克扣战马的粮草,使得战马骨瘦如柴,加鞭不走。军官们一心扑在克扣军饷、挥霍享乐上,对于战法兵法却很少去研究。

一般士兵的饷银本来就较少,军官的克扣使他们很难养家糊口,很多士兵不得不忍饥挨饿。士兵怨声载道,军纪涣散。而在士兵之中幼小羸弱之兵不在少数。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更使清兵战斗力十分低下。嘉庆皇帝对清军的状况十分担忧,但已无法挽回这种颓势。

贪官污吏的肆意榨取,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富豪手中,平民百姓无以维生,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求活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便聚众拉起反对封建压迫的大旗。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就有三次,即张正漠、王聪儿、聂人杰等发动和领导的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湘黔苗民大起义;李文成、林清领导的直隶、河南、山东一带的农民大起义。

此起彼伏的农民大起义,给清王朝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川陕楚白莲教起义使清政府损失了二品以上的高级将领20多人,副将以下军官400多人,耗费白银2亿多两。湘黔苗民大起义牵制了清王朝云、贵、湘、鄂等7省的10多万兵力,杀死清军将领116名,使其耗费财力无数。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吏治不断败坏,武备废弛,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清朝正走向末路穷途。正如日本学者陈舜臣在《鸦片战争实录》中所说的,“乾隆盛世”的过度挥霍早已到处露出破绽,嘉庆皇帝在执政25年中只是一味地掩饰破绽,而到道光帝时已经不是衣服露出破绽的问题,而是肉体上千疮百孔,到处流出积年的脓血了。

叩不开的天朝大门

在清王朝走向衰落的时候,欧亚大陆西端的一些国家却正经历着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变革,显示出勃勃生机。英国尤其如此。

17世纪中叶,英国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统治。18世纪中叶,英国又开始了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它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英国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需要更广阔、稳定的市场,因此,英国政府积极实行殖民扩张,寻找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马可·波罗等人对中国富庶状况的描述,早已激起西方人到中国淘金的强烈欲望。英国资产阶级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只要占领这一市场,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他们曾乐观地估计,如果4亿多中国人每人戴一顶睡帽、用一副刀叉,英国人就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因此,英国资产阶级更是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谋求打开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的大门。

可是,中国的境况并不完全是英国资产阶级所想象的那样,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市场却不是很大。

主要的原因是,数千年来,中国的经济都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都宜于农耕,能生产出满足社会各阶层赖以生存的粮食。地区生产性分工不似欧洲各国明确,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似乎可有可无,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的需求也十分简单。他们吃着自己生产的粮食,穿着自己织的土布,使用的工具也极为简陋,只用自己的产品换取盐及其他自己实在不能制作的工具。

在封建国家和地主、高利贷者的盘剥下,广大劳动群众几乎总是处于赤贫状况,他们的贫困程度大概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农民所想象不到的。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使血脉得以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就算是万幸了,哪还有什么余款去购买洋人的工业品享受一番呢?

同类推荐
  • 史记精编

    史记精编

    《史记》告诉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她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丽,历久弥新。《史记》翔实、严谨而生动地记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记述了我们祖先在创造文明过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读《史记》,会使我们对中国已往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和伟大的祖先,怀有一种深深的温情与敬意。
  •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蔡元培、居里夫人、德彪西、西贝柳斯、托斯卡尼尼、达芬奇、德拉克洛瓦、莫奈、黑格尔、密茨凯维奇、大仲马、乔治·桑、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凡尔纳……《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将带领读者认识25位已故世界文化名人,并参观他们的故居,以便帮助读者熟悉了解他们的生平及思想艺术。《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由胡志翔编写。
  • 盛唐小园丁

    盛唐小园丁

    上元二年,大唐鼎盛,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四境之外再无强敌,统治的疆域也达到了顶点。然而就在这盛世之下却掩藏着无尽的危机,皇帝李治风眩加重,武媚娘开始参与政务,太子李弘体弱,无力与母亲争权,大唐皇权开始落于妇人之手,北方本已臣服的草原各部更是开始蠢蠢欲动。在这个盛极而衰的关键时刻,张纵穿越到曲江池畔的一个少年身上,养养花、种种草,安安静静也挺好……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清明上河,美人江山,开封仅中华半壁。燕赵慷慨,胡笛婉转,捺钵乃帝国皇庭。捺钵王朝描述辽代历史。已经完成的《捺钵王朝》是辽代第五朝皇帝辽景宗的故事。本部写第六朝皇帝辽圣宗。时间是从公元983年至公元1031年。捺钵王朝写的是辽代的历史。作品从辽代中期第五代皇帝辽景宗写起,2016年已经完成。现在开始的是第六代皇帝辽圣宗的故事。
  • 汉兴

    汉兴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大周建兴年……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王朝末世,遍地胡腥。我辈该如何选择?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热门推荐
  • 网王之最佳搭档

    网王之最佳搭档

    陆璟晗,凌晗宇中国网球大赛双打冠军,也是中国青少年网球双打大赛三连冠,因为他们老师的一个约定让他们踏上日本之旅。【不定时更新。】本文已弃,别点进来看了。
  • 全息网游之玉莲

    全息网游之玉莲

    他是玩家们的一代大神,他是游戏的一代神话,退役的他以最新的面貌重回江湖,创造属于他的神话
  • 林之舍

    林之舍

    遭遇巨大灾难后的动物们在一处石洞躲藏,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经历了什么,今后何去何从。
  • 万界之无限次元

    万界之无限次元

    一个高中生意外获得一部手机,从此开始了神奇的人生,灵气复苏,地球觉醒,万族归来,谁主沉浮。本文大致属于无限流,后期会改成玄幻,扫榻欢迎各位大佬。
  • 明都武教

    明都武教

    十年后归来的白,重又回到了明都武教,顺理成章的继承了教主之位,而十年之后的另一人,将再掀起明都的血腥风雨......
  • 穿越异界史

    穿越异界史

    3次穿越异界到史前,新的开始不同的修练体系
  • 灵世为人

    灵世为人

    万般无奈皆在心中当平静被打破,亲情,友情,爱情被摧毁!唯有力量才能挽回一切!只能一个人在崎岖的道路,努力的活着
  • 梦里长空

    梦里长空

    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在一次进山写生中迷路进入到一个奇迷的山洞,在无意中触摸了一个被魔咒了的机关后,山门大开,她闯进了一个几千年一承不变的古代世外桃园社会,然而,在这个人人身上都有着特异功能的世界里,也上演着令人十分匪夷所思,千奇百怪的事情。在这里他遇上了她的他,他为她历尽千辛万苦找回家之路,从而展开了一系列的侠胆义胆,恩怨情仇的故事。这个姑娘到底能不能从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里走出来回到父母身边呢……?
  • 我与拉克丝的日常

    我与拉克丝的日常

    东方清风跟拉克丝走在街道上,突然拉克丝的鞋带开了,东方清风俯身帮拉克丝系鞋带。拉克丝心血来潮的挑起东方清风的下巴:“我很欣赏你,做我的走狗吧。”东方清风楞了一下,抓住拉克丝的手,亲吻了一下:“愿为裙下臣!”
  • 男神只爱我

    男神只爱我

    傲晴是一个很冷血的人,在大学时她遇到了男神,一直对别人不理不睬的她,又会与男神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呢,还事依旧冷漠呢?大家敬请期待吧!【冰点朵朵有话说:这是本人的处女作,其实也不算啦,以前写过好多,但是没发表,这是第一个我发表的作品,大家多多支持哦,多多的给推荐票哦,谢谢大家啦(大家也可以去看下白金金的小说,我很喜欢的,但是也不要忘了我哦),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