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25900000051

第51章 古猿是人类的远祖吗

达尔文的非洲猿说

英国学者达尔文在他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指出,人类是由已灭绝的非洲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既肯定了人与猿的亲缘关系,表现在身体结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方面,又肯定了人与猿在直立、双手、牙齿、脑、智力等方面的区别。他认为支配人猿分化的不是超自然的东西,而是生物演化的规律,即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来解释人类的起源过程中的一切变化。

达尔文认为非洲的大猿与人类最为接近,从而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他指出人和猿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两足直立行走的行动方式,以及小的犬齿、高的智力和能使用工具等,而这些是与从树栖转变到以狩猎为主的地面生活有关的。他说,在地面生活的灵长类能两足行走,使其双手能空出来携带狩猎使用的武器。用这些武器作为一种适应方法,用增长的智力来指导武器的使用,致使大而突出的犬齿由于不起作用而变小了。

虽然也有人提出灵长类中的长臂猿甚至眼镜猴与人最为接近,但大多数人承认非洲大猿与人最为接近,详细的解剖和行为研究以至生化特性都表明了这一点。达尔文提出非洲大猿是我们最近的亲属的论点,长时期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只是最近才有人提出亚洲的猩猩比非洲大猿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人类和猿类的共同祖先是否树栖?从东非中新世的原康修尔猿以及埃及法龙姆渐新世发现的可能是猿类祖先的化石表明,它们确是树栖的。这也表明达尔文的论点是正确的。对现代人和现代猿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也证明它们许多相似之点是由于树栖生活产生的。

由达尔文的上述论点,演变成多种假设。

腊玛古猿与南方古猿

这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而提出的传统说法。

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长期以来,新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的森林古猿被认为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究竟是哪一种森林古猿,在第三纪的哪一时期,都不明确。

学者们有以下几种推测:

一是腊玛古猿。它生存在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前,身高1米多,脑容量约300毫升,能够直立行走,可能已有说话功能。而最有力的证据是它的牙齿珐琅质“棱柱晶体”呈锁孔状,与人类的很相近。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二是南方古猿。有的古人类学家认为,南方古猿是人科早期成员,它的脑容量已达现代人的1/2或1/3.但也有人认为,南方古猿与“完全形成的人”是并存的,但它没有发展成为人,而只是人类旁系,并在100万年前就灭绝了。

20世纪60年代末,西蒙斯和皮尔比姆提出,人和猿是第三纪的中新世开始分化的,腊玛古猿是最早的人科代表,而森林古猿属里的几个种则是各种现代猿类的祖先。还认为腊玛古猿是在大约1500万年前由一种森林古猿演化而来的,以后再由腊玛古猿演化成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进一步发展成现代人。

人的起源大致的路线是这样:中新世出现的森林古猿演化出腊玛古猿。腊玛古猿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在距今800万年前,腊玛古猿几乎全部灭绝。腊玛古猿以后便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生存的范围从大约距今400万年到100万年前。在它们身上,一方面仍然保留了若干由人猿超科祖先的主干继承下来的原始特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已经进化出现了人这一支所特有的、而与猿那一支区别开来的人科的特征。

在初步解决了人的起源问题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的不断发展,化石的大量出土,古人类学家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又发现了不少新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叫做“化石缺环”的现象,即存在着从距今800万年到距今400万年前的这一段400万年的化石缺环。在这段400万年的长时间里,没有找到任何能证明关于人类起源的中间过渡生物的化石,这就给经典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提出了难题。在目前,西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全世界的人种是由各种不同的古猿演化而来,此说被称为“多祖论”,另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世界人类起源于另一种古猿,属同一个物种,此学说被称为“一祖论”。

巨猿

巨猿也是很引人注意的一个种类。巨猿是在1935年由荷兰人孔尼华定名的。他在香港的中药铺里购得了大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其中有一颗巨大的高等灵长类下臼齿,他认为代表一个新属新种,定名为孔氏巨猿。他推测这种巨猿化石产于我国华南,地层时代大概是更新世中期。1954年,原籍西德后入美国籍的魏敦瑞,又根据孔尼华后来购得的另两颗牙齿(前后共三颗牙齿),认为巨猿具有明显的人的性质,因而主张把巨猿改称“巨人”,并提出了人类的巨人起源说。他推论“巨人”可能是人类的祖先,然后体型逐渐变小,经爪哇直立猿人、北京猿人而发展到现代人。后来孔尼华又去南洋一带中药铺里收集到五颗可能是属于巨猿的牙齿。1952年他根据先后得到的八颗牙齿发表论文,放弃他原来的看法,转而同意巨猿确是巨人;但认为它是人类进化系统上的一个特殊的旁支,而非我们的直系祖先。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对巨猿是人还是猿,意见分歧,对巨猿生存的地质时代、分布地区和演变过程等也一无所知。巨猿从而成了研究人类起源一个重要问题。

1956年初,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广西各地进行洞穴调查和发掘,在大新县榄圩区那屯村的牛睡山黑洞中发现了三颗巨猿牙齿。同年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凤山区新社冲村的农民覃秀怀在楞寨山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巨猿下颌骨。有关的科学部门对这个山洞进行了长期的发掘,又发现了两个巨猿下颌骨和1000多颗单独的牙齿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从而确定了柳城巨猿的地层时代为更新世早期。

吴汝康于1962年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研究,表明巨猿下颌和牙齿的多数特征介于人类和猿类之间。猿的两侧齿列是平行的;人的齿列是向后张开的;巨猿的则既不互相平行,而向后分开的程度又远不及人类的大。人类齿列呈曲线形,没有明显的转折;巨猿在犬齿处有显著的转折,但不如猿类的显著。猿类犬齿的前后都有间隙,不与其前后的牙齿接触;巨猿的没有前间隙,但有比较小的后间隙;人类则一般是没有齿隙的。巨猿犬齿的形状、与其他牙齿的比例、磨耗情况以及两性差别也介于人、猿之间。下第一前臼齿既约成扇形(似猿),又有双尖及前后小凹(似人)。

巨猿的门齿小,位置垂直;臼齿齿尖呈方块型,咬合面脊纹少而较粗,有第六齿尖。这些特征都是与人类相似的。

这些新的巨猿材料,使我们对巨猿有了深入的了解。由于迄今所发现的巨猿材料仅限于下颌骨和牙齿,没有发现头骨、体骨和肢骨,它的分类位置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它是人科系统上早期分出的一个旁支,有人则说它是猿类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年代太近,体形太大,似乎不可能是人类的祖先,而更可能是猿类系统上的一个灭绝的旁支。魏敦瑞的人类的巨人起源说是没有根据的。现有的一切人类化石材料表明,人类的身材在进化过程中是逐渐增大而不是减小。现在也已知道,巨猿生存的时期从第三纪上新世经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中期,分布的地区从亚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陆到我国南方的广西和湖北一带。巨猿的身材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以至最后绝灭。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理解。

黑猩猩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什伯恩和他的学生以及其他一些人设想:人和猿的共同祖先最像现生的黑猩猩,人类的起源正像现在狒狒那样对稀树干草原的适应。但由于黑猩猩的解剖结构和行为特征不同于狒狒,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像黑猩猩那样的灵长类一旦开始像狒狒那样适应草地的生活,其结构便是向人的方向发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的古猿,为了能够生存,必须依赖工具的使用,这从犬齿的变小上可以反映出来。工具的使用促使两足直立行走、群体关系的增进和复杂化等等。再从现生灵长类中母子关系可以终生维持的现象进一步推论,早期人科成员可能也是如此。女性对围周的环境更为熟悉,在群体中的作用比男性更为重要,因而在早期原始文化的形成中也比男性起着更大的作用。

概括来说,他们认为工具的使用、直立行走、犬齿的变小以及智力和社会行为等四种特征的相互作用是人类起源的因素。

小猿和残猿

塔特尔的小猿假设认为人科成员最早是由小型的猿进化而来。东南亚的小猿、长臂猿在树上经常站立起来,在地面时几乎总是两足行走,虽然这并不表明它比非洲的大猿更接近于人类,但也暗示一种在非洲的小的猿演化出了类似的行动,从而设想人类是从另一种较小的猿进化来的。它的较小的身材可以演化成像长臂猿那样的在树上两足直立行动,用手抓取食物,或是在树上垂直爬行,躯干都在垂直位置,在下到地面活动时,已能两足行走。

在第三纪后期,东非等地发生了地质上的大变化,高山地区开始变低,发生了多次火山喷发,雨量减少;许多地区因严重干旱,热带雨林为稀树干草原和空旷的干燥或半干燥的草原所代替。过去广大的连成片的森林地区成了森林、稀树干草原和草地的镶嵌物。小猿下到地面,使用工具来获取和制备植物性食物,也猎取小动物为食。杂食的食性使其有广泛的食物来源。小猿也使用棍棒来自卫,这比利用犬齿更有利:一者可与敌害进行相隔较远的打斗,二者棍棒折断时可用新的代替,而不像犬齿折断后不能代替。在地面生活,需要携带食物和棍棒,更多地使用前肢,因而能更有效地两足直立行走,向着人的方向发展。

“残猿进化说”是两位法国人——生物学家夏尔·德维耶和地球古生物学家让·夏利内在1990年出版的一本题为《进化论》的书中提出,人类的起源很可能要归功于一只有生理缺陷而不能同它的同伙一样用4条腿走路的残猿。由于在猿群中,直立的姿势更有利于吓唬对手,所以,这只病猿的生理缺陷反而成了一种优势,使它更容易接近和占有雌猿,并将“直立”遗传给下一代,从而成了两足行走的猿类以及以后的人类的始祖。

同类推荐
  • 兽王·血色要塞

    兽王·血色要塞

    血色要塞的能量光塔庇护着驻扎在要塞中的各星球的强者们。来自不同星球的强者有的是为了在生死之间磨砺自己的战技寻求一线晋升的机会,有的强者是无缘晋升想在有生之年为家族赚取丰厚的报酬,有的强者则是带着自己的家族勇士要在这里积累战功博取一个前程。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走进化学探究室

    走进化学探究室

    本书的编写主要突出了以卜几个特点:一是注重科学知识。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二是注重科学探究。编者在编写过程中把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作为核心内容。三是注重科学态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注意选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素材,有些探究案例的后面附了相关知识链接,其目的一方面是拓宽探究者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就是让探究者感到化学知识真是学有所用。增强学习兴趣,坚定科学态度。四是注重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大力倡导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提倡STS教育。
  • 遨游太空

    遨游太空

    本书阐述了航天器飞行原理和失重的生理影响,介绍了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航天技术在民用及军事方面的应用,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以及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就别放手

    tfboys之爱就别放手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三个男主角则是tfboys,那四个女主角就保密啦!
  • 修真养殖专业户

    修真养殖专业户

    叶远机缘开启神秘玉石,走上了修真养殖之路,从此人生逍遥。叶远家的后院热闹了起来原本已经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的生物不断出现在叶远身边剑齿虎,大地懒,三叶虫,霸王龙,猛犸象,始祖鸟……三足金乌、火凤凰、麒麟、五爪金龙……
  • 巅峰仙帝之回归

    巅峰仙帝之回归

    王琥出生在一个武道顶级家族,家族中被视为顶级天才,锦衣玉食,各种修炼资源应有尽有,因突破境界失败,沦为废柴,地位一落千丈,受尽屈辱,儿时最好的玩伴也无比的嫌弃,可是王琥并没有放弃,在一次上山寻找修炼资源的途中,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山洞,从此王琥的人生彻底的改变了!
  • 你好超模女王

    你好超模女王

    两个人都是冰山,可超模秀上,他却对她一见钟情,好不容易追到手后,才知道她是如此的粘人。她也是,做所有人的女王,却只甘愿做他的公主。只是往往没那么简单,白莲花不时插足进来,她却放心的说:“你要是能把他从我身边骗走,我就不要了。”他面色一沉:“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她在他耳边低语:“傻瓜,你永远都是,只能是,我的。”他反咬她一口,“你也是。”
  • 天孤绝

    天孤绝

    天,孤,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武林终要灭绝,界限终要打破,你我将何去何从?
  • 我真的是一只魔头

    我真的是一只魔头

    ——修仙就是各种杀人夺宝+打怪历练+打坐苦修?——no、no、no——夏魔女的至理名言——敛财睡觉烤串串,偶尔装装逼,才是修仙的最佳途径——若干年后,大家都说魔尊乃是大善之人,胸怀苍生——夏魔女:乃们错了,对你们好,只是因为你们是一群又肥又萌的小蠢羊,养着你们,只是方便我随时薅羊毛——ps我真的只是一只魔头……
  • 甜心女仆,主人,听话

    甜心女仆,主人,听话

    “木小雨,我要你当我的女仆,这是契约,上面写着,主人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知道了吗?”
  • 骑着鹿穿越森林

    骑着鹿穿越森林

    哈库和妮娜、瓦沙从小在兴安岭的森林里长大,哈库本和妮娜两情相悦,瓦沙却因为对妮娜的单相思而绝望到无法自拔。瓦沙自杀未遂,妮娜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忍痛和哈库解除婚约,选择与瓦沙成婚。冬去春来,哈库的妻子因难产去世,瓦沙由于伐木的意外瘫痪在床,哈库和妮娜虽有旧情却难复燃,面对全镇的流言蜚语,冲破现实的禁忌并非易事。
  • 莲花

    莲花

    隋炀帝大业九年,年轻的玄奘与李世民在这荒山雪地与自己的命运相遇。同年春,隋炀帝远征高丽,杨玄感于黎阳起兵,进围洛阳,但事先被人高密,宇文述早有准备,隋炀帝援军也及时赶来增援,杨玄感兵败董杜原,一日三战三败,被杀于逃往上洛的路上。天下诸侯英雄眼见大隋内忧外患,纷纷起兵,天下风雨飘摇。
  • 禁猎区:冷情君王

    禁猎区:冷情君王

    一朝穿越,她化生成了狐狸。所谓狐媚惑主。可她却没有这么好命。他不爱她,却不放她。呆在那高墙深宫。她不恨他,她恨自己,恨自己不能果断绝情。深爱三生,却也只是一碗茶汤便生生遗忘。华宇风甘愿为她做出一切,包括权谋,包括弃权。当爱开始,她却依然挥手离去,嫣然如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