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18700000020

第20章 西方数学著作的再翻译

19世纪50年代前后,正是西方近代数学走向成熟的时期。柯西的微积分严密化;彭赛列的射影几何基础的奠定;阿贝尔和伽罗瓦的近世代数的开创;外尔斯特拉斯对解析函数论的系统研究,以及罗巴切夫斯基和波耶等人创立非欧几何等等,一切都表明西方数学已经加紧了走向现代化时期的准备。然而,长期处于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数学家们却无法了解这些。雍正元年(1723)的关闭政策,使得原有的一条狭小的西方数学传入渠道也被扼断,从此中国数学家们只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自己艰辛的工作。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和国家的贫弱,也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他们面对“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的严峻现实,力图通过发展科学提高国力来与西方列强抗衡。要发展科学,必须了解科学;要了解科学就得翻译科学著作。就这样,出现了西方数学著作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其中早期的主要翻译者是李善兰和华蘅芳。

李善兰的翻译工作

李善兰(1811~1882),字竟芳,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酷爱数学,10岁读《九章算术》,李善兰画像能无师自通,15岁读《几何原本》又能尽解其意。后来,又研读了李冶的《测圆海镜》,戴煦的《勾股割圆记》等书,所学渐深。40年代起著书立说,先后著有《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麟德术解》等,将近代数学思想运用于解决中国传统课题之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1852年,李善兰离家来到上海的墨海书馆。墨海书馆是1843年为翻译西方书籍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1796~1857)开设的,它也是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联系的一条渠道。李善兰在那里结识了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15~1987)和艾约瑟(1823~1905)。当时墨海书馆正在物色能与传教士协作翻译的人才。李善兰的到来使他们十分高兴,但又不甚放心,于是,他们拿出西方最艰深的算题来考李善兰,结果都被李善兰一一作了解答,得到传教士们的赞赏。从此以后,李善兰开始了译著西方科学著作的生涯。

李善兰翻译的第一部著作是《几何原本》后9卷,由于他不通外文,因此不得不依靠传教士们的帮助。《几何原本》的整个翻译工作都是由伟烈亚力口述,由李善兰笔录的。其实这并非容易,因为西方的数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的数学思想很不一致,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虽说是笔录,实际上却是对伟烈亚力口述的再翻译。就如伟烈亚力所说,正是由于李善兰“精于数学”,才能对书中的意思表达得明白无误。这本书的翻译前后历经四年才告成功。

在译《几何原本》的同时,李善兰又与艾约瑟一起译出了《重学》20卷。这是我国近代科学史上第一部力学专著,在当时极有影响。1859年,李善兰又译出两部很有影响的数学著作《代数学》13卷和《代微积拾级》18卷。前者是我国第一部以代数命名的符号代数学,后者则是我国第一部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著作。这两部书的译出,《代微积拾级》(我国第一部微积分译著)不仅向中国数学界介绍了西方符号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基本内容,而且在中国数学中创立起许多新概念、新名词、新符号。这些新东西虽然引自于西方原本,但以中文名词的形式出现却离不开李善兰的创造,其中的代数学、系数、根、多项式、方程式、函数、微分、积分、级数、切线、法线、渐近线……都沿用至今。这些汉译数学名词可以做到顾名思义。李善兰在解释“函数”一词时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则此为彼之函数。”这里,“函”是含有的意思,它与函数概念着重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意思是十分相近的。许多译名后来也为日本所采用,并沿用至今。

在《代微积拾级》中附有第一张英汉数学名词对照表,其中收词330个,有相当一部分名词已为现代数学所接受,有些则略有改变,也有些已被淘汰。

除了译名外,在算式和符号方面李善兰也做了许多创造和转引工作。他从西文书中引用了×,÷,(),=,<,>等符号,为了避免加减号与中国数学十、一相混另取篆文的上、下二字,作为加、减号。用甲、乙、丙、丁等十干,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天、地、人、物四元依次代替原文的26个英文字母,并且各加口旁,如呷、等字代替大写字母。希腊字母一般用角,亢、氐、房等二十八宿名替代。又用微字的偏旁彳作为微分符号,积字的偏旁禾作为积分符号,例如

禾甲⊥天彳天=(甲⊥天)对⊥

即∫dxa x=ln(a x) C

其中“对”字表示对数。

李善兰除了与伟烈亚力合译了《几何原本》、《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外,还与艾约瑟合译了《圆锥曲线论》3卷,四部译著虽说与当时欧洲数学已有很大差距,但作为高等数学在中国引入还是第一次,它标志着近代数学已经在中国出现。就具体数学内容来说,它们包括了虚数概念、多项式理论、方程论、解析几何、圆锥曲线论、微分学、积分学、级数论等等,所有的内容都是基本的和初步的,然而,它对中国数学来说却是崭新的。有了这个起点,中国数学也就可以逐步走向世界数学之林。

1858年,李善兰又向墨海书馆提议翻译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舍尔的《天文学纲要》和牛顿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此外又与英国人韦廉臣合译了林耐的《植物学》8卷。在1852—1859年的七八年间,李善兰译成著作七八种,共约七八十万字。其中不仅有他擅长的数学和天文学,还有他所生疏的力学和植物学。为了使先进的西方近代科学能在中国早日传播,李善兰不遗余力,克服了重重因难,作出了很大贡献。

华蘅芳的翻译工作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江苏无锡人,出身世宦之家。7岁开始读书,华蘅芳14岁通程大位《算法统宗》,后来又钻研《九章算术》、《益古演段》、《测圆海镜》、《数理精蕴》等古代名著,与徐寿、徐建寅、李善兰等晚清科学家关系密切。

1861年,华蘅芳与徐寿(1818~1884)同在曾国藩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兵工厂——金陵军械所工作,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事后一直受到曾国藩的重用,成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加者。他参与筹建了江南制造局。1868年江南制造局内添设了翻译馆,华蘅芳任职从事翻译工作,为介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遗余力。

华蘅芳先与美国玛高温(1814~1897)合译了《金石识别》、《地学浅释》、《防海新论》和《御风要术》等矿物学、地学、气象学方面的书共5种;又与英国人傅兰雅(1839~1928)合译了《代数术》、《微积溯源》、《决疑数学》、《三角数理》、《三角难题解法》、《算式解法》等6种,另有未刊行的译著4种,进一步介绍西方的代数学、三角学、微积分学和概率论。华蘅芳的译著比李善兰的译著在内容上要丰富,译文也明白流畅。这些译著都成为中国学者了解和学习西方数学的主要来源。

1875年,上海格致书院建立。次年,43岁的华蘅芳应邀任教。当时,实科学校在中国还刚刚闻世,华蘅芳一面参与学校管理,一面认真教书。他知识广博,对理科和工科都有研究,又亲自为学生编写讲义,积极介绍西方数学,如《学算笔谈》、《算法须知》和《西算初阶》等。这些讲义大都融中西数学于一统,适合处于数学发展转折时期中国学生的状况。例如《学算笔谈》不仅包括了西方的代数,也包括了中国的天元术,全书由算术、天元术、代数、微积分逐步加深,自简至繁。1887年和1892年,华蘅芳先后转任天津武备学堂教习和湖北武昌两湖书院教习。1896年又任常州龙城书院院长兼江阴南菁书院院长。华蘅芳一生的后20余年,积极从事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推进近代数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对待事业的态度上,华蘅芳则可称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不慕虚荣,敝衣粗食,孜孜不倦,辛劳终生,把全部的精力献给了科学和教育事业。就如他自己所说,“吾果如春蚕,死而足愿矣!”

华蘅芳的译著是在李善兰等译的《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之后的新译。之所以要新译,华蘅芳说是因为“李氏所译之二种殊非易于入手之书。”,“所以又译此书著,盖欲补其所略也。”事实上,《代数学》中的方程论、对数、指数、不定方程等内容和《微积溯源》中的微分方程等内容,是分别比《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有所充实的。华蘅芳的译著还十分注意数学史的介绍,这在当时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扩大了中国数学家们的眼界,加速了对西方数学界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中国数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

在华蘅芳的数学译著中,《决疑数学》具有突出地位,这是第一部在中国编译的概率论专著。在这本书之前,华蘅芳曾在《代数难题解法》中介绍过概率知识,当时把概率译为“决疑数”,自然,《决疑数学》也就更为专门和完整了。

《决疑数学》共10卷160款,卷首“总引”除了讲述概率论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较详细地介绍了概率论的历史,涉及到的数学家达30余人。卷一至卷五的内容为古典概率,通过大量的名题,介绍古典概率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卷六卷七为人寿概率和定案准确率等应用,卷八为大数问题。卷九论正态分布和正态曲线,列出的密度函数公式是

函=(室÷周)戊T室=

用现代符号表示,应是

f(Δ)=λπe-λΔ2

由于中国传统数学一直没有形成符号系统,国家又长期处于关闭自守状态,因此李善兰、华蘅芳等人煞费苦心地设想出“中西结合”的“准符号”形式,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些过渡性的符号形式,把中国数学逐步引向了符号化。

《决疑数学》的卷十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决疑数学》的译出给中国数学又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其中如大数、指望(期望)、排列、相关、母函数、循环级数等,是华蘅芳等人为概率论所创设的名词。

其他译著

李善兰和华蘅芳的翻译工作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国人向西方科技学习的潮流。在他们的影响下,翻译工作持续不断,译著日趋增多。为了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1862年,清政府决定成立同文馆。1866年又在馆内增设了天文算学馆,专门从事数学著作的翻译、学习和研究。1863年继墨海书馆之后,上海又开设了广方言馆。1868年,江南制造局也开设译馆,以适应翻译事业的需要。与此同时,广州也成立了同文馆。据不完全统计,自1853年到1911年的近60年间约有468部西方科学著作译成中文出版。其中数学著作最多,计168部,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余的有理化98部,博物92部,天文气象12部,地理58部,总论及杂著44部。西方数学著作的大量翻译,加快了中国数学走向近代的进程。

继李、华两人译著之后出版的早期数学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属几何学方面的有:《算式集要》4卷,傅兰雅口述,元和江衡笔录,此书主要讲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周幂知裁》1卷,傅兰雅口述,徐寿笔录,此书为实用几何学,板金工所用;《运规约指》3卷,傅兰雅口译,徐建寅删述,此书专讲几何作图问题;《器象显真》4卷,也是傅兰雅与徐建寅合译,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著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有价值;《代形合参》3卷,美国潘慎文(1850~1924)和中国谢洪贲(1850~1924)合译,内容是解析几何;《形学备旨》10卷,美国狄考文(1836~1908)和中国的邹立文合译,为初等几何著作;1919年,还出版了武崇经编译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一书,内容不深但较全面,包括双曲几何和椭圆几何两种非欧几何。

属算术和代数学方面的有:《笔算数学》3册的《代数备旨》13卷,两书均由狄考文和邹立文合译;《数学理》9卷,傅兰雅、赵元益(1840~19022)合译;《弦切对数表》贾步纬翻译。1909年,顾澄根据美国哈地的一部有关四元数的通俗读物,译成《四元原理》一书,从此向量和四元数理论在中国出现。

不少译著是作为兴起不久的学校的教科书使用的,因此内容大都仍局限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础部分。但也有一些高深的数学内容,如非欧几何、四元数理论等,它们为中国近代数学增添了新意。

同类推荐
  • 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

    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

    《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是中华青少年科学文化博览丛书之一,由左玉河等编著。《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简介:自从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大都会地铁”的开通,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的诞生。地铁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将铁路建于地下,减少了地面噪音,节省了宝贵的地面空间,地铁已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交通命脉。地铁所到之处,地价、房价无不上扬;商业也随之被拉动:由此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觏道经济时代的诞生。
  •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当我们人类自豪地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时,突然发现大自然有那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物。为什么动物之问会感应到它们相互的信息?它们除了是一种生命以外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思想?如果我们认为统治着这个世界,它们是不是也认为它们也有着这个能力呢?因为我们现在清醒地知道,我们根本没能力真正控制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同样的可笑。
  • 智慧百科(奥运卷)

    智慧百科(奥运卷)

    本系列丛书一共为分9卷,分别主动物卷、奥运卷、航天卷、军事卷、植物卷、体育卷、历史卷、科学卷、人体卷。
  • 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本书介绍了从中国到世界各地的纷争之地,其中既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扼守长江的第一要塞江阴等中国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有西方的海上生命线直布罗陀海峡、欧亚联系的陆桥巴尔干半岛等世界著名的军事要地。
  • 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本书介绍了电视的品种功能、节目的种类、电视机的选用、保养和看电视与老幼身心健康的关系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一个出生农村的平凡女孩,胆怯弱小,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一路走来,一路成长,摸爬滚打中已然走过三十个年头。她这1/2人生,简单复杂,甜蜜苦涩,安逸疲惫,应该是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生活样式吧!
  • 大秦之莽夫

    大秦之莽夫

    一朝转生到秦朝一睁眼家中只剩幼妹与老母获得杀人取命的能力之后莽夫毅然从军于是大秦多了一个杀不死的怪物,并且越杀越强。
  • 给未来人类的终极12问

    给未来人类的终极12问

    新技术正在打破自然限制,不断拓展人类自身的边界。在未来,疾病可能被消除,孩子可以定制,人的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之间的欲望退化为通过机器性爱就可以满足的需求,这样一个“美丽新世界”是所有人都期许的吗?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会把人类置于何种伦理困境?数字和算法是否会剥夺掉人类身上人性的部分?永生不死会使生命失去意义吗?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医学家和一位哲学家,围绕着12个关于未来人类的话题展开了辩论。这些辩论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前沿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聊点未来趋势就out了。这本书紧跟前沿科技和热会热点,聚焦关于人类未来最富争议、也是普通人最关心的12个话题:要优化人种吗?应该改变生殖方式吗?未来是赛博格的天下吗?可以和机器人做爱吗?人工智能会杀人吗?……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会如何塑造人类未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证券投资学

    证券投资学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证券投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成长变化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证券投资学体系建立了雄厚的基础。《普通高等教育金融学专业重点规划教材:证券投资学》作者在总结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理论,并结合多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及教学实践,从全新视角构建证券投资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体系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更加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及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 窗时歌

    窗时歌

    久别重逢,你我都不再是当初的你我,但万幸走过千山万水,你还与我相恋。女室内设计师x归国风投男,双向暗恋现实向小甜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如果我们不曾失去

    如果我们不曾失去

    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每一个懂事冷静的现在,都有一个很傻很天真的过去,每一个温暖而淡然的如今,都有一个悲伤而不安的曾经;对于林晨来说,也是这样,那些所有证明过她天真幼稚的人都已散落在天涯了,就好像从来都不曾来到过她的生命……“你知道吗,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的走开,不带有任何声响,因为我错过了很东西多,所以只能一个人难过。”“有很多都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拍照,其实我并不是喜欢照相,是因为我想拍下时光,现在的寻常点滴,都是以后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