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18300000064

第64章 关于中秋——诗词及传说考——《和风美食》专栏中秋辑

2009-10-6

中秋节该是从唐朝开始的,《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但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或也因此四大美女中的貂蝉总是以拜月的形象出现。史籍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有民俗学家认为,中秋节应是源于先民对中秋的崇拜,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到周朝时,对月亮的朝拜仪式开始岁时化。汉代以前,秋夕祭月已列入朝廷典章。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受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节日。

通常老百姓知道的故事是: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写过一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己虽觉月宫之好,终日有玉兔相伴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

后每逢中秋,寻常人等希望嫦娥能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关于中秋与嫦娥的联系自不殆言,但传说有二:

一曰: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二曰: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是为记载。

中秋有一个节日的祭物就是月饼,关于月饼也带来了中秋的另一个传说:说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徐达攻下了元大都,起义取得了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只可惜现在的“月饼”制作越发精细了,品种越多越失了真味,现在连冰激凌也被制成了月饼,或许也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节日的感怀统统变成了迎来送往和商家大战。街上提着月饼的人虽多但吃得人恐怕少,尤其是买的人都是送人的,不会自己去吃,上年的中秋已经有自制的概念了,这个自己制作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个参与其中的乐事,都不为吃!我们不如来读几首古词,明了一下这个节日应有的况味全当美食。(待续)

同类推荐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盐池1936

    盐池1936

    本书以盐池红色经典文化为题材,以1936年前后的盐池历史为背景,集中展示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盐池,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盐池当时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西大门和经济中心,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宁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从1936年至1949年盐池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打土豪、分田地、援抗日、歼顽敌,努力生产、踊跃支前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织染雕刻(上)

    织染雕刻(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4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热门推荐
  • 都市修仙之天帝归来

    都市修仙之天帝归来

    一代仙帝重生都市,必将搅乱乾坤,逆乱岁月,斩杀诸世强敌,傲立苍穹之巅!
  • 万艳书1:一梦金(下)

    万艳书1:一梦金(下)

    万蚁、佛儿、书影,三个懵懂少女,在人生变局中踏上了欲念横流的烟花之路,一步步被卷入权力斗场的倾轧绞杀。一边是毒辣的女人,一边是叵测的男人,一边是幽欢密爱,一边是张机设阱,一边是情痴,一边是罪愆。幻局浩荡,然你携野心入场。天意坐庄,而你以性命下注。
  • 未央未央长乐未央

    未央未央长乐未央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过是大梦一场空,不过是孤影照惊鸿。
  • 强悍皇妃是神仙

    强悍皇妃是神仙

    修真界最厉害的天才少女,一个不注意没有挡住一道迎面而来的渡劫雷,结果被一劈辟到了一个在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还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当今皇帝的皇妃,而这位皇妃还是一个特别不受宠的皇妃,爹爹不疼,娘亲不在的主。既然这样,那么大不了我就逃呗,可他为什么霸着我不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上校草:丫头乖乖让我宠

    恋上校草:丫头乖乖让我宠

    【搞笑甜宠】本以为自己遇到的是一个人美声甜气质佳的天使,谁知对方竟是一个腹黑到底的恶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被奴役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 七星论世

    七星论世

    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浩瀚星海中的一颗星辰,你会是其中的哪一颗?当你的命运与星辰挂钩,你会如何抉择?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到了过去,却看不到未来,每个人都在苦苦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辰。我是北斗七星之摇光,你呢?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高风亮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高风亮节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和盲先生谈一场恋爱

    和盲先生谈一场恋爱

    三年前,顾婉被贱女设计,被渣男逼至走投无路。三年后,虐渣是顾婉的终极目标。然而每次动手,她的盲先生总是先下手为强。“季先生,你到底要干嘛?”“没有理由的宠你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书后成了娱乐圈扛把子

    穿书后成了娱乐圈扛把子

    某天,某18岁花季少女连夜看小说3天在睡梦中猝死,一睁眼居然穿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