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08800000007

第7章 魏伯阳

魏伯阳,名翱,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东汉桓帝时期(147~167),化学家,精通炼丹术。

魏伯阳的生平事迹未见于正史。据葛洪的《神仙传》记载,“魏伯阳出身高贵,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五代后蜀时,彭晓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一书的序言中说,魏伯阳是东汉会稽上虞人,不知师承谁氏,他“博赡文词,通诸纬候”,曾以其所撰《周易参同契》“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至后汉孝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这说明魏伯阳是生活于东汉桓帝(147~167)前后的人物,他的弟子有徐从事、淳于叔通(即淳于斟,又名翼)等人。

关于魏伯阳的著述,葛洪在《神仙传》中说:“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但在《抱朴子内篇·遐览》中却只记录了《魏伯阳内经》l卷。后晋开运二年(945)编成的《旧唐书》著录有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2卷、《周易五相类》1卷。彭晓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中说魏伯阳撰《参同契》3篇,“复作补塞遗脱一篇”。今仅存《周易参同契》一书,卷数视版本而定,或作3卷,或作2卷,或不分卷而作上、中、下3篇。

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中国炼丹术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汉代,炼丹术在封建帝王和豪强贵族的资助下取得长足的进展,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为后世炼丹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伯阳所撰的《周易参同契》就是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历代炼丹家对此书均很重视,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周易参同契》全书共约6000余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并采用许多隐语,所以历代有很多注本行世,仅《正统道藏》就收入唐宋以后注本11种。《参同契》是一部用《周易》理论、道家哲学与炼丹术(炉火)三者参合而成的炼丹修仙著作。历代注释名家对它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的认为魏伯阳讲的是烧炼金丹以求仙药的外丹说;有的认为魏伯阳主张调和阴阳,讲的是靠自身修炼精、气、神的内养术,即后世所谓的内丹说;有的认为在《参同契》中,外丹说,内丹说二者兼而有之。今人王明认为,“《参同契》之中心理论只是修炼金丹而已”,并斥责内丹、房中、服符、昼夜运动、祷祀鬼神等为徒劳无功的旁门邪道。此说可取。

《周易参同契》中叙述最详细的部分,也是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炼制“还丹”。原文记载共分三变,第一变是将15份金属铅放在反应器四周,加入6份水银,再用炭火加热,便生成铅汞齐。魏伯阳认为“火”也参加反应,是反应物。所以他说,要用6份炭的炭火微微加热,铅与水银、炭火这三种“物质”相互含受,才能够发生变化而生成铅汞齐。第二变是随着火力的增大,水银逐渐被蒸发掉,铅被氧化为一氧化铅和四氧化三铅,反应完毕时,主要生成黄丹,即黄芽(Pb3O4)。第三变是将第二变的产物铅丹与9份水银混合、捣细、研匀,再把这种混合药料置入丹鼎中,密封合缝,务必使其不开裂、不泄气,然后加热。先文火后武火,昼夜察看,注意调节温度,反应完毕,丹鼎上部得到红色的产物“还丹”。这种“还丹”就是氧化汞。用现代化学知识来解释,魏伯阳所述“还丹”炼法如下:

魏伯阳还在《周易参同契》中说:“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黄芽”就是铅丹,“河上姹女”为汞。这句话的意思是,汞易挥发,铅丹能与汞在高温下作用,生成不易挥发的氧化汞,因而汞被铅丹“制服”住了。

魏伯阳在阐述饵服金丹何以能使人长生不老时,采用的是不恰当的类比法,认为黄金既然不朽,还丹又能发生可逆循环变化2HgO2Hg O2,那么饵服黄金和还丹后,就能使人身不朽和返老还童。这种希图把黄金、还丹的性质机械地移植到人体中以求长生的天真想法,在今天看来当然荒谬可笑,但在当时有些人却深信不疑。

在阐述炼丹术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时,魏伯阳指出,物质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炼丹过程正如以檗染黄,煮皮革为胶,用曲蘖作酒等等一样,是“自然之所为”,“非有邪伪道”。他还将阴阳五行学说用于解释炼丹术现象,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五行错王,相据以生”,是阴阳相须,彼此交媾,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

魏伯阳不只是囿于阴阳五行学说,他还提出了相类学说。他认为阴阳相对的两种反应物质还必须同时属于同一种类,“同类”的物质才能“相变”,“异类”物质之间则不能发生反应。他说:“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亦狄和胶补釜,以硇(氯化铵)涂疮……愈见乖张。”这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这大概是根据炼丹家们一些失败的教训而总结出来的。魏伯阳的这一理论虽然遭到葛洪的反对,但到了唐代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它毕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实际上,魏伯阳的这个相类学说是化学亲和力观念的前身。

魏伯阳还认识到物质起作用时的比例很重要,并已经观察到胡粉(碱式碳酸铅)在高温下遇炭火可还原为铅等化学现象。在《周易参同契》中,魏伯阳还记述了升华装置(丹鼎),把丹鼎看作一个缩小的宇宙,阴阳变化、万物终始都在其中。

必须指出,魏伯阳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易道与丹道是相通的,所以能用《周易》的道理来解释炼丹的道理,这使本来就比较复杂的炼丹术变得更加神秘,影响了后世炼丹家的哲学思维。此外,魏伯阳主张采用铅汞作为炼丹的主要原料,所炼得的丹药是氧化汞之类的毒药,这就限制了炼丹实验的范围,并导致服丹中毒,这实际上阻碍了炼丹术的发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的傲娇上神

    我的傲娇上神

    作为刚上任的百生之主,叶瑾觉得自己很悲惨,为啥别人家的相遇都是你侬我侬的,怎么到她这就只剩下踹了?初见,遇他喝酒,便起了心思------那酒看起来好好喝!过去狗腿地问候了一番,却被一脚踹到人间,被迫提前历劫,但却不料人间几十载的时间,让两人暗生情愫,昔日的过往也随之慢慢浮现…………叶瑾式咆哮:“历什么劫不好,非要历情劫?”清弦式淡定:“无它,只因我心悦你。”
  • 南方有佳人在等候

    南方有佳人在等候

    八年前楚佳人一家救下流落在街头的鹿荇,由于鹿荇头部受伤失忆了,所以楚佳人的爸爸给他取名楚瑜。他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三年,后来鹿家的人找到了楚瑜,他也恢复了记忆。可是楚瑜回到鹿家后不久却传来了他的死讯,楚佳人一直忘不了他,一直生活在悲伤中。后来,楚佳人来到江城读书,却意外发现楚瑜还活着……
  • 你是沿途有青山举杯

    你是沿途有青山举杯

    从此以后,我遇见青山,遇见白雾,独尝这世间的苦与独,却不能再与你重逢了。——摘自互联网(若侵权告知必删,感谢)两个人相爱的概率超过百万分之一,那么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是不是更加微乎其微呢?在喧嚣的城市里,能够洗涤心灵的,是明牙皓齿、清澈干净的男孩;在混沌的世界上,能够带来光芒的,是温暖灵气、充满希望的女孩……是啊,“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青少年,给了人无限的能量和活力。可又曾想过,他们也有他们的烦恼……【高虐预警!!!谨慎阅读!谢谢各位配合,微笑:)】
  • 剑道通天

    剑道通天

    这是一个剑的故事。一剑光寒九十洲,我辈风范当如是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 凌天霸帝

    凌天霸帝

    【热血爽文】他是一个华夏的边防战士,死后却重生在一个同名之人身上。他是流落在外身的王子,因为可能继任皇位,从而遭受到来自堂兄的迫害。他是众多穿越而来的一员,却是唯一获得鸿钧传承的人,肩负着连他也不知晓的使命。为何消失无数年的雷劫,唯独会降落在穿越之人的身上?为何一些神秘的种族,一些埋在历史中的强者,和那史上没有记载的军队,他们行走在世间,行走在时间长河里,却从未显现在世人眼前?真相的背后是什么?霸帝的名号又代表着什么?且看叶龙纵横异界,拜师李小龙,义结杨过,把酒萧峰,拳打嬴政,脚踢六指琴魔,掌掴杀神白起。
  • 为父很强

    为父很强

    在下姓秦名鱼,擅使刀剑,略通斧钺钩叉,偶使弓枪棍棒,在此奉劝各路牛鬼蛇神,生命诚可贵,别惹我闺女。
  • 天使之泪:妖狐的救赎

    天使之泪:妖狐的救赎

    我不管上一世,你喜欢谁,反正,这一世,你只能喜欢我,也只能属于我
  • 天帝创世

    天帝创世

    一沙一世界,一梦一千年;一眼天地变,一念轮回现。万界破败,群雄并起,诸圣争霸,乱天动地,天地茫茫,何处为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少年从破落世界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道士羞羞哒

    道士羞羞哒

    一个从深山野林里出来的懵懂少年,竟然是一个法力高深的道士...
  • 最强提炼系统

    最强提炼系统

    什么你武功大师,抱歉我武功宗师。你是学霸,呵呵劳资学帝,你身价百亿,嗯这是一百亿我家缺个保洁。看唐杰如何变成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