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08800000004

第4章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咸阳)人。地理学家、史学家。

班固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曾祖父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祖父班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父亲班彪,曾被光武帝拜为徐县令,后来专心于史籍研究,编写《史记·后传》数十篇,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从小受父亲治学思想的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并且跟随在京做官的父亲,使他有机会在建武二十三年(47)左右进入洛阳太学读书,得以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这样就为他以后撰写《汉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固善于学习,“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他学习不拘一格,能够向各种流派学习。他为人谦逊大度,平易近人,“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深受学士们的爱戴。建武三十年(54),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也从太学回到故乡为父亲服丧。居忧期间,班固曾在永平元年(58)向当时辅政的东平王上书,受到东平王的重视。在这一期间,班固开始整理他父亲的《史记·后传》。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后传》所述历史不够详备,于是决意要完成他父亲的未竟事业,开始在《后传》的基础上编写《汉书》。但他的这项工作开始后不久,明帝永平五年(62),有人上书明帝显宗,告发他私自改作国史。随后他被捕,收入京兆狱,书稿全被抄走,送到洛阳。幸亏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显宗皇帝,为他辩护,而郡官也为他上书,班固才得以出狱,他的才华遂被明帝发现。出狱后,班固被明帝调往校书部,封为撰修国史的“兰台令史”。经过这一番周折,班固才得以名正言顺地取得撰修国史的资格。等到他与陈宗等人合作完成《世祖本纪》以后,他又被升为郎官,任典校秘书。此后,班固花费20多年的心血,至章帝建初中期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自班固迁为郎官后,更加得到皇帝的重视。章帝时期,班固看到京师大兴土木,而关中父老犹望朝廷西顾,于是就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受到章帝肃宗的赞赏,因此也更得章帝的宠幸。他多次被章帝召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班固常随侍左右,奉献他创作的赋颂。朝廷大事,班固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辩论。他先后参加对西域和匈奴政策的论议。他实际上成为章帝的侍从和顾问。章帝建初三年(78),班固升为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班固以史官兼任会议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章帝后期,班固辞官回乡为母亲服丧。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与谋议,主持笔墨主事。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杭爱山),由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来就有世交之谊,他进入窦宪幕府后,两人关系日渐近密。永平四年(92),窦宪班师回朝后,在政争中失败,被迫自杀,班固也被免官。因班固的门人得罪过洛阳令种兢,班固也被洛阳令罗织罪名,逮捕下狱,于同年死在狱中,终年61岁。

班固是东汉名儒,著名的史学家。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但在他56岁之前(明帝和章帝时期)职位很低,“位不过郎”。建初三年升为玄武司马,也不过是一个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小头目。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虽因辅助窦宪远征有功,升为大将军中护军,但很快就下狱冤死。他一生仕途坎坷,很不顾利。但长期做掌管皇家图籍的郎官,使他有机会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占有大量文史资料,从而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l篇,现在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中,尤其是《汉书·地理志》中。

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例

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班固生活的时代是汉朝已建立了200多年之际,王朝空前统一和强盛,经济发达,版图辽阔,陆海交通发达。地理知识的积累远非《山经》和《禹贡》时代可比,社会生活和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空前迫切。地理撰述不再近则凭证实,远则凭传闻,而是国家掌握的各地方当局的直接见闻,乃至相当准确的测绘和统计了。记录大量实际地理资料的地理著作的出现虽是那个时代的要求,但是,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却是班固对后世的重大贡献。封建时代,一般的地理著作很难流传到今天,但正史中的《地理志》,在后世王朝的保护下,较易流传下来。班固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的做法,被后世大部分正史及大量的地方志所遵奉。这样就为我们今天保留了丰富的地理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及封建时代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重要条件。班固对正史《地理志》的开创之功不可忽视。

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

班固《汉书·地理志》的结构内容共分三部分:卷首(从“昔在黄帝”至“下及战国、秦、汉焉”)全录《禹贡》和《周礼·职方》这两篇,并依汉代语言作了文字上的修改;卷末(从“凡民函五常之性”至卷终)辑录了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正文(从“京兆尹”至“汉极盛矣”)主要写西汉政区,以郡为纲,以县为目,详述西汉地理概况。这部分是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全国疆域、行政区划为基础,叙述了103个郡国及所辖1578县(县1356,相当县的道29,侯国193)的建置沿革、户口统计、山川泽薮、水利设施、古迹名胜、要邑关隘、物产、工矿、垦地等内容,篇幅占了《汉书·地理志》的三分之二。正文这种以疆域政区为框架,将西汉一代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分系于相关的政区之下,从政区角度来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编写体例,可以称之为政区地理志。这种体例创自班固,表现了他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新地理观。班固以前的地理著作,如《山海经》、《职方》等,一般都以山川为主体,将地理现象分列于作者所拟定的地理区域中,而不注重疆域政区的现实情况。《禹贡》虽然有了地域观念,以山川的自然界线来划分九州,分州叙述各地的地理。但“九州”仅是个理想的制度,并没有实现过。所以《禹贡》还不是以疆域、政区为主体、为纲领的地理著作。班固之所以形成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新地理观,除了他本人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他生活在东汉这个具体的历史时代。我国行政区划起始于春秋战国之际,但尚未有统一四海的封建国家出现。随后的秦代虽然一统天下,但历时很短。自汉朝建立到班固生活的东汉,已经有了200多年长期稳定的历史,在疆域广袤的封建大帝国内,建置并完善了一套郡(王国)一县(邑、道、侯国)二级行政区划。长期实施的社会制度,促成了新地理观念的产生。班固的这种新地理观随着大一统观念的加强,随着重人文、轻自然、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巩固而一起被长期继承下去。不但名正史地理志都以《汉书·地理志》为蓝本,而且自庸《元和郡县志》以下的历代全国地理总志也无不仿效其体例。班固的地理观及其《汉书·地理志》模式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是为我国保留了一大批极有价值的人文地理资料,另一方面也妨碍了自然地理观念的发展。直到明末《徐霞客游记》问世之前,我国始终缺乏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和研究的专著,至多只有记录自然地理现象分布和简单描述的作品,往往还是像《水经注》那样以人文地理资料的记录为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班固的地理观及其《汉书·地理志》模式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开沿革地理之始

班固不仅在《汉书·地理志》中首创了政区地理志的模式,同时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著作。《汉书》虽然是西汉一朝的断代史,但《汉书·地理志》记述的内容超出西汉一朝。它“因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它是一部西汉的地理著作,又涉及到各郡国的古代历史、政区沿革等。比如,卷首写汉前历代疆域沿革,除全录《禹贡》、《职方》两篇外,班固还在《禹贡》前增以黄帝至大禹、《禹贡》与《职方》间加以大禹至周、《职方》后缀以周至秦汉的简略沿革,保持了汉以前区域沿革的连续性。又比如,卷末辑录了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分述以秦、魏、周、韩、郑、陈、赵、燕、齐、鲁、宋、卫、楚、吴、粤(越)等故国划分的各地区概况,其中沿革是重要内容之一。再比如,班固在正文中于政区地理的框架中纳入其他门类的地理现象,将其分系于各有关的郡国和县道之下,并主要采取注的形式叙述各郡国从秦代到王莽时的建置沿革。县一级政区并载明王莽的改名。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注重地理沿革的做法被以后的正史地理志、全国地理总志和大量的地方志所沿用,使后世的沿革地理著作成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部分。

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西汉的断代史,其中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尤其集中在其中的《地理志》以及《沟洫志》和《西域列传》等篇目中。例如,仅《汉书·地理志》的正文中就记载川渠480个,泽薮59个,描述了全国300多条水道的源头、流向、归宿和长度,是《水经注》出现以前内容最丰富的水文地理著作。正文中还记载有153个重要山岳和139处工矿物产位置分布情况;有屯田的记录;有水利渠道的建设;有各郡国及首都长安、少数重要郡国治所及县的户数和人口数统计资料113个,是我国最早的人口分布记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人口统计资料。书中有陵邑、祖宗庙、神祠的分布;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国、古城及其他古迹记录;有重要的关、塞、亭、障的分布以及通塞外道路的内容等。总之,《汉书》中所记载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军事交通地理等内容为今天研究汉代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保存了宝贵的边疆地理资料

班固的《汉书》在《地理志》、《西域列传》等篇中记载了大量的边疆地理资料。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幅员辽阔,交通、文化、经济发达。经过武帝时张骞的几次出使西域和汉军的几次出征,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张骞等人的“通西南夷”,对当时西南地区有了一定了解。此外,西汉时对东南沿海、南海及印度洋的地理也有一定认识。这些在《汉书》中有丰富的记载。如《汉书·地理志》最早记载了一条从今徐闻西出发到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的航海线,对沿途各地的地理现象做了记录。又如,《汉书·严助传》记载淮南王说闽越(即福建)的情况是“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数寸,而问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甚难”。再如,《汉书·匈奴传》记载汉元帝时侯应上书说:匈奴“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又说:“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这些描述蒙古高原的内容说明汉代人们对边疆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班固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学者,《汉书》中有关地理方面的记述是他根据档册进行抄录、编纂而成的,特别是《地理志》博采西汉以前的地理著作汇为一篇。著书的宗旨是“追述功德”,表彰汉朝使之“扬名于后世”,同时为当时行政管理服务。因此,地理的内容以政区沿革地理为框架,自然地理内容排在其次。这样以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致,《汉书·地理志》的模式容易被后世的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仿效,从而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班固所开创的《汉书·地理志》模式对后世沿革地理的蓬勃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也阻碍了自然地理的进步;它记录了大量的人文和自然地理资料,但也阻碍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自然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从《汉书·地理志》的内容来说,它是从事中国疆域政区沿革研究的基础,是研究我国疆域地理必读的书,是研究汉代地理必读的书。

总之,班固在沿革地理学的开创和地理资料的保存方面都是卓有成就的,他是中国封建社会颇有影响的历史地理学家。

同类推荐
  • 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

    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

    在爬行动物的世界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为什么鳄鱼在吃食物的时候会流眼泪?蜥蜴为什么要断掉自己的尾巴?蛇又是如何拿自己的舌头当鼻子用的?总有太多的疑问困扰着我们。此刻,让我们带着众多的疑问,翻开《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在众多身怀绝技的爬行动物的陪伴下,开始愉快的阅读之旅吧!
  • 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地球更美丽,更精彩。
  • 必听的数学之谜

    必听的数学之谜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探究式科普丛书-无形的生产力:信息

    探究式科普丛书-无形的生产力:信息

    本书从信息的识别、收集、筛选、分类、整理、传播、特征、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信息的基础知识,进而使我们享受信息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 隐藏杀机

    隐藏杀机

    《隐藏杀机》内容简介:夜幕降临以后,暧昧的气氛开始在泰国首都曼谷上空弥漫。在曼谷市中心区瓦达旺警察局旁边的一套高级公寓内,四名美国中央情报局武装特工懒散地坐在客厅里。两人在玩牌。一人看电视,另一人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公寓外部窗户、电梯、走廊的情况。在这栋高级公寓对面居民楼的顶层。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派出的特工。使用一架高灵敏热成像仪,监视着高级公寓套房内的美国特工。其中一人使用加密步话机,将美国特工的一举一动报告给公寓内等候时机的行动人员……
热门推荐
  • 穿书之我的医生

    穿书之我的医生

    南风知我意,既梦遇承桢25岁的南知意从没想过,自己会对一个男人如此迷恋。30岁的江承桢规划好的人生中从没有那股南风,而那场时空穿梭使最不可能的两个人相遇……
  • 奇轩辕

    奇轩辕

    平平淡淡的大学生活,因为一枚戒指这一切都变得不再平淡了
  • 御仙逆魔

    御仙逆魔

    仙魔大陆,以武立国,修灵为尊。一个小人物在各种压迫下成长,斩了仙,逆了魔,能奈我何?
  • 萌萌花仙养成记

    萌萌花仙养成记

    一朵迷糊的荼蘼花一个呆萌的小道士打打闹闹不亦乐乎奈何师妹来搅局岂知前世的缘分也来插一脚这原本就不牢靠的红线能否经得起这般撩拨呢
  • 我要绝起

    我要绝起

    喵星人即将绝起,看陌路如何为家乡复仇,抗苍天不公,神、魔、妖、人、仙、唯我独尊。
  •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由公元前4世纪起,中国西南部已有一条通往今日缅甸、印度、阿富汗的贸易商道,被称为“身毒道”,它比西北丝绸之路出现得更早。重走古道途中,川、黔、滇古物古风一一再现。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竟然想出以火攻岩石的办法,使之变脆,大大提高开凿五尺道的功效。算起来,这条古道已然在风霜中走过2000多载,马踏人踩,多有残损,它真的老了。深达五六厘米的39个蹄印,撒落在古关口最陡峭处;诸葛亮南征孟获,班师回蜀走的也是这条五尺道。在苍茫天野间独立的石门关前,怆然涕下的情愫陡然升起……
  • 龙魂永生

    龙魂永生

    当火箭如流星般坠落,时空的通道悄然打开,曾经熟识的世界的神奇的另一面,在主人公面前如画卷般展开……延绵千万里的龙脉,震天撼地的战斗,竟只是小小棋局……
  • 荒界人

    荒界人

    当世界末日来临,文明与秩序化为灰烬,而这个故事,将从废墟中破土而出。
  • 男神大人爱上了我

    男神大人爱上了我

    作为陆家嫡系,一语掌控家族,不料被逐出家族,被迫入赘林家,这个家族没给他任何好脸色,十年后,他一跃成国民男神,资产不可数计,却爱上林微微
  • 重仰

    重仰

    中秋宫宴前夕,在外征战五年的凤阳侯班师回朝。凤阳侯是何许人也?是从小被皇帝养在膝下、荣宠无数的白家姑娘。是被天下子民尊为女战神的大承第一女侯。传闻中,凤阳侯张扬不羁英气逼人,且貌比天仙更甚。恰巧凤阳侯在宫宴上遇到了一个软萌软萌的小团子。从此以后便隔三差五的带着小团子四处游玩。小团子本人的看法是:“阿言最喜欢姐姐了,但是要是姐姐是我的亲姐姐就好了。”一来二去,凤阳侯与小团子一家子也是混的十分熟悉。直到有一天,邻国公主前来和亲,指名道姓要平南王家的大世子,大世子不同意,情急之下说与凤阳侯两情相悦,随即皇帝顺水推舟给二人赐婚。凤阳侯真的和小团子成为了一家人——不过她成为了他的亲嫂嫂。凤阳侯总觉得谢秉程其实心里是不愿意与她成亲的,于是就对他说:“你我只是做戏而已,到时若要和离,直接告诉我便可。”当晚,男人宿醉,跌跌撞撞走进婚房,委屈巴巴地问她:“我们不和离好不好?”然后顺理成章地圆了房。陛下:“这年头想让儿女承欢膝下怎么就那么不容易呢。”温柔有礼才华卓绝世子殿下&英姿飒爽能说会道女侯爷1v1,写文新手,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