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03800000007

第7章 忆“双夏”

近来,街头到处摆满了西瓜、水蜜桃摊,这是近年来临近夏收夏种时节特有的景象。一提起“双夏”,像我们这档年纪的人,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小时候没听说过有“双夏”这种名称,大人们都把这个农事季节叫作“早稻时”。虽然我家不种田,但我知道那时的“早稻时”才是真正的夏收夏种。早稻还没割,晚稻秧就插下了;早稻一割进,就要耙田、耘田。六月夏天,农民赤膊在猛日头下面,下半个身子泡在滚烫的水稻田里,面朝稻田背朝天,背脊晒起了一层又一层皮,那真叫苦呀!“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确是生动的写照,可还远没有反映出像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里所叙述的那种悲惨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土改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种上来的粮食、农作物,除了缴少量农业税额外,全归了农民自己所有,确实是翻了身。可是种田还是“老把式”,照样还是“面朝稻田背朝天”,困苦不堪。后来,双季稻改为连作稻,早稻割好,立即要插晚稻,而且一定要赶在立秋前种好晚稻,时间紧迫得好比织布机里的梭子,连松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此时,尽管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劳动,可时间紧,劳力集中,仍然赶不上进度,立秋关不了“门”。于是,工、商、军、学、干齐动员,奔赴农村“支援双夏”,帮助生产队割稻、拔秧、插秧,便成了一年一度的突击任务。

1963年,我第一次参加“双夏”劳动时出尽了洋相,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年6月,我从外地调到镇海刚满一个月,恰好到了“双夏”时节。单位里组织大家去农村割稻,尽管我从未碰过“沙尖”,还是报了名。那天,清早四点钟起床,备了干粮,背上灌满了水的军用水壶,戴了一顶从街上新买的草帽,上身穿了件短袖汗衫,下身穿一条西装短裤,脚穿篮球鞋,脖子上围了一条毛巾,这一身穿戴,自以为是“全身武装”的了。到了单位集中,发现别人都穿着厚厚的长袖衫和长裤。我感到不解:穿着长袖衫、长裤怎么下田呀?五点钟到了一个生产队的田头,大家纷纷卷起裤腿,扎紧袖口,跳到田里。我是短袖、短裤,脱掉鞋子跳到田里要比别人快。可是,“沙尖”不听我的话,用了很大力气,就割不下稻来。看看我左右两侧的同志们,却轻松地挥舞着“沙尖”,随着“沙、沙、沙”的响声,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秆,被整齐地放在了脚后。没过多少时间,我远远地落在了大家的后面。此时,我发现两只脚和两条小腿上,叮有好几条蚂蟥。对于这种无骨软体动物的吸血本事,我早于孩提时代在河边玩耍时就领教过的。它令我讨厌的不只是被它吸了血,还因为被叮咬过的地方,如不及时消毒处理,还会变成皮炎。我心一急,“沙尖”顺着稻秆划到我左手的无名指上,伤口不大也不深,可血流不止。旁边一位同志发现了,顺手从田里抓起一只小青蛙,把皮剥下来套在我的手指上。真神,血被立即止住。带班的领导见我“挂彩”了,分配我去背稻草。我是第三个去背稻草的。开头,我仗着年轻有力气,抓起六结稻草甩在肩上背到路边干燥处。哪想到只背了两个来回,我的白色短袖汗衫不但全湿了,而且变成了灰色,两条手臂上布满一条条血色痕印;两只脚不听使唤,一脚陷下去还没来得及拔起来,另一只脚又踏下去陷进泥坑里。我咬着牙,从背六结稻草减少到四结,后来连四结都背不动,就拖着两结草,艰难地跋涉在泥泞的水田里。最后,我的两条腿沉重得移不动步,只好找田边路上一处树荫躺下来休息。

第一次参加“双夏”劳动的收获是,两条胳膊和两条腿被晒起了泡,红肿了好几天后脱了皮。教训是:一不该穿短袖衫和短裤;二不该轻视背稻草这一“双夏”中最重、最苦、最累、最脏的活。

时过境迁,现时“双夏”与过去相比可说是十分“惬意”的了。早稻田数量不多,用收割机收割,几十亩的稻转眼就割完打好装袋,而且还能把稻草粉碎掉撒在田里当肥料,轻轻松松地一次性完成了“双夏”中“一夏”任务。另“一夏”任务插播晚稻,现在也是机械化,远比过去轻松、快速得多,不到立秋就早早地完成了任务。

我退休以来,虽然已经有好长时间没去农村了,对于现时农村情况知道得甚少,不过从报纸报道、电视画面和亲友往来中了解到,现在农民在“双夏”时节远不会像我年轻时那样辛苦和劳累。在当前临近“双夏”之时,农民们却有空闲时间,源源不断地运来瓜果,在城区街头马路边设摊出售,从这一景象中,也不难想象如今的“双夏”,早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我想这正是时代前进使然。

2003年7月

同类推荐
  • 带着故乡去流浪

    带着故乡去流浪

    《带着故乡去流浪》是作家林东林的一部全新散文集,讲述了作家对故乡的感官记忆。每个人都在远离故乡,或在空间里,或在时间上,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异乡人。但是,故乡烙在我们身上的感官记忆却永不消散。我们永远忘不了儿时的饮食记忆,摆脱不掉骨子里的故乡身份,尽管我们一生都在与故乡为敌。作家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故乡、书写故乡、回归故乡,提出了异乡和故乡的和解之道。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古代阿拉伯某国王因妻子行为不端对女人怀恨在心,他每日要宰相给他找一名少女,娶其为妻,第二天便杀之。宰相女儿山鲁左德为了解救天下少女,请求父亲把她嫁给国王。从嫁过去的第一天起,她就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一个,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里又有新故事,当天快亮的时候,她就讲到紧要处打住。国王为了听故事,一再推迟杀死她的时间。据说山鲁左德的故事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热门推荐
  • 御天降魔录

    御天降魔录

    神魔之间的对抗在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中再次展开。这里并没有能毁天灭地的魔法,也没有能焚天煮海的力量,有的只是宇宙的知识与真理。在这智者的世界中,究竟谁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 票房1000亿

    票房1000亿

    一个草根作者带着一本烂剧本溜进了一个明星聚会的场所,两家电影公司决定同时用这个剧本拍部电影出来比个高低,看大亨们如何利用这件事情不露痕迹的运作,不仅赚取了海量的金钱,还可以站在道德的最高点,而老百姓还是笑呵呵的一无所知。
  • 最热最热的76个科学知识:头发也能变钻石吗?

    最热最热的76个科学知识:头发也能变钻石吗?

    汽车轮胎不可以是彩色的吗?肥皂泡的温度竟然比太阳还高吗?可以钻隧道将其他国家的石油吸过来吗?……每当课堂上,你因为一些科学小实验所产生的奇妙结果而惊叹时,你是否有了更多对于科学的追问?快快翻开这本《头发也能变成钻石吗》吧,你将在开怀大笑中,获得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本书由大米原创,雨霁编绘。
  • 死神,你认输吧

    死神,你认输吧

    认输?做梦!宿敌?哼哼...女主:即使恩怨了结...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老记

    月老记

    “啊?你...你是谁?”某人害怕的问。“都说了,老娘是月老!!”
  • 不正常者低维旅行

    不正常者低维旅行

    平行世界的未来。人类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有时候一座乌托邦城市的隔壁就是犯罪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的罪恶之都。而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七的普通少年许零,为了继承自己老爹的遗产,一步一步完成着父亲遗嘱中去往各个世界的任务,最终成长为被全世界通缉的超级罪犯。
  • 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

    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退伍教师

    退伍教师

    叶天退伍归来后在一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这期间他遇到了各种杀戮,他是怎么解决这些麻烦的?在这期间他也会邂逅各式各样的美女,那么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且看叶老师如何玩转这花花都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