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9800000020

第20章 着名古城遗址揽胜(7)

为了平定新疆准噶尔的叛乱,维护西北边防的安全,清政府采取了徙民实边、屯兵屯粮、筑廒储粮等一系列措施。雍正十年副都御使三格与按察使张体义奉命住镇肃州,专门负责办理平叛军粮等物资。他们发现原储存在安西布隆吉城内的军粮管理混乱,且仓容较小,不敷军用,该城又是政军民同住,不利于军粮安全。于是选定在布隆吉城东20公里位处交通大道的桥湾,奏准另建新城,以设专廒储粮。当年新城就建成了,高丈余,城内置粮廒12座,建兵房50间。同年又奉敕在该城西北建永宁寺。寺院建造规模不凡,庙宇巍峨,大殿内除塑佛像外,还供奉皇帝像、皇袍、马鞍等物品,另悬挂人皮鼓,放置人头碗,召番僧20人住寺诵经,保护粮廒安全。

雍正十一年(1733年),平定噶尔丹策零叛乱时,桥湾城每年储存军粮3万石,供出军粮2万多石,额定供给人数万余名,包括部分平叛军队和数十处兵站哨卡。翌年,因该城位置适中,拟进一步扩大仓储,遂在城内东北隅增建仓廒10间、兵房30间,并置督运行署。为确保军粮安全,又派马步兵300名、千总1员驻防,称为桥湾营。战乱平定后,驻防马步兵裁为200名。

桥湾城所储军粮,绝大部分由关内运来,少部分由关外诸卫所征调。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运送粮食的大车和驼队成年累月奔波在桥湾城东西的大道上。有时为了节省费用,还用羊皮筏子运粮,粮筏从靖逆卫(今玉门镇)顺疏勒河漂流到桥湾城。清军之所以能够很快平定叛乱,桥湾城的军粮保证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清廷派驻肃州的军需库务官沈青崖诗赞桥湾城:

数雉真成一弹丸,停骖荒服且盘桓。

两山对锁东西峡,十水争流上下滩。

回鹘犁锄环塞外,廒仓刍粟入云端。

从今款贡烽烟静,襟带清流倚槛看。

“数雉”,形容桥湾城雉堞重叠之状;“停骖”,勒马不前;“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王畿最远的地方;“两山”,指该城南面的祁连山和北面的马鬃山;“十水”,疏勒河上游的十道沟水;“回鹘”,维吾尔族的古称,此处指雍正年间安置在安西回民五堡的吐鲁番人;“犁锄”,意谓从事农业生产;“款贡”,诚心进贡。诗人描绘了桥湾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色,颂咏了它为平定叛乱所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虽为“弹丸”之地,“荒服”之域,但仓廒盈实,刍粟人云,为“从今款贡烽烟静”发挥了积极作用。

战乱平定后,桥湾城又成了西北民族贸易中的一处重要集散地。乾隆四年(1739年),清廷允准在北京和肃州给准噶尔部开放互市。七年(1742年),又因北京路远,互市全改在肃州进行。自此肃州每年开市两次,每次80天。准噶尔商队遂源源不断来到内地,贸易额逐年增加。桥湾城因之成了哈密至肃州、额济纳旗至青藏高原,东西南北各路商队的货物集散地和粮食供给地,一度间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桥湾城的毁弃源于同治年间的战乱,盗匪侵扰,粮廒遭劫,仓房焚烧,城池血洗,一代名城从此湮没于沙碛中。

近年,在桥湾城址近侧建起文物陈列馆,展出城中出土之物和安西境内其它一些文物,东来西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主要展品有雕刻“八仙”形象的拐杖、稀世珍宝象牙佛的复制件、千年干尸以及多种戈壁野生动物标本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年的人皮鼓和人头碗摆放在显着的位置上,成为这里最富特色的文物。人皮鼓颜色褐黄而略呈污脏,鼓面仍完好无损。人头碗由整块头盖骨制成,内侧已略为发黑。它们虽然形状有所不雅,但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儆戒作用。

13.甜涝坝古城

甜涝坝古城位于敦煌市城东北55公里的荒滩上,南距近年新发现的汉代悬泉置遗址9公里。

该城所在之地,正是敦煌、安西二市县之间的芦草沟下游古绿洲。我曾在这一带几次实地踏勘,发现了这片古绿洲的存在,并撰文《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对其作了系统研究。芦草沟,敦煌唐代文书中称其为“苦水”,它的上游今名黄水沟,唐代叫做卤涧水(详见上述“锁阳城”一节)。它源于锁阳城(唐瓜州城)东北约8公里处的昌马河(疏勒河)洪积冲积扇边缘泉水出露带,沿截山子南麓向西流去,约在锁阳城西北77公里处切穿截山子,从该山北麓流出,遂在其下游形成了一块较大的绿洲,这即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早已废弃的芦草沟下游古绿洲。

我实地测得,这片古绿洲南起于今截山子芦草沟出山口,北至北路井及汉长城附近,东达东经95度30一线,西抵西沙窝;东西长20公里许,南北宽约13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今天这里的地表景观为:弃耕地成片分布,一眼望不到边际,疏密不等的白刺、红柳灌丛沙堆点缀其间;弃耕地皆遭受严重风蚀,一条条不规则的风蚀沟槽把地面刮削得破碎不堪,沟槽间陡立的土垄千姿百态,有的拔地丽起,如柱,如础,如伞,如墩;有的蜷伏在地,似狮,似虎,似牛,似龙;如果从高空俯瞰,又像由千万条舰艇组成的联合舰队,抛锚待发;有的土垄组合在一起,恰似城址的残垣断壁,端庄凝重,鳞次栉比,其间的沟槽宛如一条条延伸的大街小巷,深邃幽静。

这片古绿洲上,废弃的渠道遗迹十分明显,并可分出干渠和支渠。干渠渠堤用砂石垒成,宽大厚实,仅单侧渠堤底宽就有15米多,顶宽10米许,高出风蚀地面约1.5米,犹似拦水长坝,渠底宽20米许,残深0.2米至0.5米。支渠呈低槽式,低于风蚀地面0.5米至1米,底宽3米至8米。支渠分列干渠两侧,呈较齐整的羽状排列。受自然地势的制约,渠道主方向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向西延展。由此显示了昔日这里曾是一片河曲萦绕、田连阡陌的繁荣绿洲。

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就在唐代苦水下游这片绿洲上,造了一座大坝,叫长城堰,高5米,长10米,阔约0.7米,用以拦蓄、调控苦水水流,灌溉农田,百姓因之欢欣。其水利发展生产兴旺的景象由是可观。该堰与马圈口堰(置于今党河总分闸附近)一道,被并列为当时敦煌地区的主要两座堰坝。

这片古绿洲至今仍残存着汉唐时期的多座古城遗址,甜涝坝古城即是其中的一座。该城周围地势较为低平,昔日有泉水渗出,聚成水泊,故有“涝坝”(河西方言,意为水塘)之谓。城垣已多处坍塌,不很完整。较为特殊的是,城址平面不同于一般城址的矩形或方形,而是呈现为菱形,其内角大角约110度,小角约70度。每垣长约32米,周长128米。地面暴露灰陶片、碎砖块等物,敦煌市博物馆展厅中陈列着从该城中采集到的灰陶罐、铁箭头、铜饰件、石纺轮、陶纺轮、围棋子、石磨、开元通宝钱币等物品,全部都为隋唐时代遗物,证明该城为隋唐城址。

甜涝坝古城规模较小,面积仅百平方米许,与普通人家的一处院子大小差不多,这显然不可能是州、县一级的所在,否则连座县衙门也无法摆得下。我曾撰文考得,该城为唐代的悬泉驿城,是当时连接瓜沙二州的一所十分重要的驿站。《沙州都督府图经》中记载了唐代前期设置的连接瓜、沙二州之间的新旧三条驿道和十余座驿站,其中于高宗永淳二年(683年)开置的取线截山子北麓的这条驿道上,自东向西依次设置东泉、其头、悬泉、常乐等驿,而位于沙州之东72.5公里的悬泉驿,恰恰是今甜涝坝古城。

悬泉驿的得名源自悬泉水。该水由于曾与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因而历史上一度颇有名气,《十三州志》、《凉州异物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以及敦煌遗书的一些卷帙中都记载该水和与其相关的一则动人传说。《沙州都督府图经》记,悬泉水,在沙州东65公里,出于山崖腹中,水流细弱,流出山仅约半公里,就断流了;当人马来的多的时候,这股水就大,人马来的少时,水出就少。其它一些史籍的记载也大略与此相同。学界据之公认,悬泉水就是今敦煌城东约65公里处源自截山子北麓的吊吊沟,又名掉掉水、滴滴沟。该沟地处甜涝坝古城正南9公里,沟水自干旱的山岩间渗出,汇为细流,水量很少,出山数百米后即全部渗入砾石戈壁中。“悬泉”之名恰可形象地反映出其水出石崖,径流细小的情形。可别小瞧了这股弱流,在茫茫的瀚海戈壁中行进,它可是救命之源啊!

悬泉水还有一个名字叫贰师泉,相传它是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用宝剑刺出来的呢。当年贰师将军率领大军西伐大宛,涉过千山万水,身经千战百役,吃尽千辛万苦,终于获得全胜,于是一路凯歌,班师回朝。当他们行至敦煌三危山以东的戈壁时,烈阳当空,赤山枯坂,大地像被烤着了一般,所有带来的水早已喝了个精光,士众干渴难耐,实在挪不动步了。李广利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便抽出随身佩带的宝剑,仰天悲誓:“上苍啊,我数万得胜之师难道今天要渴死困死在这里不成!”说罢,随手将宝剑刺在路南面的枯山上。刹那间奇迹出现了,原先干得直冒烟的山崖,突然间飞泉涌出,清流陡落。三军将士欢呼雀跃,大家足足喝了个够,又精神抖擞地上路了。

以上的传说为许多古籍所载,流传很广。此外在敦煌民间还有另一则相似的传说。相传西域大宛国贰师城里养着无数的汗血宝马,使酷爱宝马的汉朝天子朝思暮想,梦寐以求,于是就派使臣带着重金去求购。谁知恰在这时大宛国里发生了内乱,贰师城守将在匈奴的诱惑下背主叛变,杀了汉使,并攻打国都。国都兵力单薄,危如累卵,局势十分紧急。国王赶快向汉天子求救,天子即刻派能征善战的李广利率领20万大军出征救援。

李广利兵发长安,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个把月间就已赶到了敦煌三危山下。当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暑气蒸天,戈壁滩上的石头都快要被烤熟了,就连刮来的风也是热的。兵士们长途奔波,已疲惫不堪,更加上酷热难当,没有水喝,都纷纷倒下了。

得赶紧派人去找水,否则出征未捷兵先折,元气大伤,如何能救得大宛国获取宝马呢!可是派去找水的士卒们均一无所获,空手而返。这方圆数十里荒山秃丘,连根草也不长,哪里有什么水呀!

李广利决定亲自找水,进到山中四处寻觅,转了半天也滴水未见。他近乎绝望了,正在此时迎面一块大青石挡住了去路,青石上三个醒目的朱红大字——“滴水石”映入眼帘。李广利见状气就不打一处来,什么滴水石,哪有什么水,这不是在捉弄人吗?随即抽出宝剑,大喝一声,怒气冲冲地对着青石奋力刺去。只见火花四溅,青石抖了三下。他接着又是一剑刺去,突然间黄风大作,呼啸而至。第三剑刺过去,青石应声嘎然裂开,分作两半,一股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流下山坡。

将士们一片欢腾,争相痛饮,顿觉从未有过的沁心透脾,舒坦畅快。兵马喝足后,又精神百倍地踏上了征途。不久,李广利就在大宛打了大胜仗,取了宝马。后来,人们为了感谢李广利开出清泉的功绩,便把这股泉水叫作“贰师泉”,并在山谷口修了一座贰师庙,以作永久纪念。又因泉水是从山崖上淌下来的,也称其为悬泉水。

唐人写卷《敦煌古迹二十咏》中有一篇《贰师泉咏》,咏颂李广利之事: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

路指三危回,山连万里枯。

抽刀剌石壁,发矢落金乌。

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三危”,敦煌三危山;“金乌”,太阳;“发矢落金乌”句,典取“羿射九日”的故事;诗作颂扬了李广利刺壁飞泉,解除旱魃,士马获苏的功绩。

紧靠悬泉水的出山口,汉代设置悬泉置。“置”,即汉代的驿站。《西汉会要》记:“驿马三十里一置。”因之又有“置邮”、“置传”之谓。唐章怀太子李贤说,汉代改“邮”为置,所谓“置”,就是“度其之间远近置之者也”。悬泉置的位置恰处于敦煌、安西两大绿洲中间的戈壁地带,其地水源奇缺,在方圆百余里的范围内惟有悬泉水这股细微的泉流可资饮用,因而这里也就成了丝路大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中继站。水虽小而地位显,泉流弱而名声响,难怪人们要给它附上那么些神奇的色彩。

1990年至1991年度,甘肃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废墟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清理,获得惊人的重大发现。遗址总面积约22500平方米,其结构之完整,保存之完好,文化内涵之充实,出土文物之丰富,十分罕见。遗址原为一座方形小坞城,墙垣全部坍平,地面上已辨不出坞堡形迹。经发掘后得知,坞墙每边长约50米,用长、宽、厚约40厘米、20厘米、11厘米的土坯垒砌而成。坞内西、北部为住宿区,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3组12间(内含1个套间);东、北部为办公区屋舍;西南角、北部还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侧又建有一组长约50米、南北走向的3间马厩。坞门东开,坞西南角设有突出墙体的角楼。坞外西面为废物堆积区。

悬泉置遗址出土各类遗物达20000余件,其中仅简牍就有18000余枚,其它遗物如以质地计,可分为陶、木、漆、铜、铁、麻、皮毛、纸张、丝绸、粮食、兽骨等11大类;若以用途计,则有兵器、家具、工具、猎具、文具、钱币、服饰、饮食以及日用杂品等。有铜箭镞、带钩、陶罐、陶碗、漆木耳杯、石砚、画板、麻纸、农具、铁木工具、草苇编织品、竹席、梳篦、麻鞋、皮鞋、玩具以及小麦、大麦、青稞、谷子、糜子、豌豆、扁豆、黑豆、大蒜、桃核、杏核、苜蓿、马骨和大量毛色鲜艳保存完整的马头、马腿等。

尤可称道的是,所出西汉宣帝、哀帝时期(前73年至前1年)有书写墨迹的麻质字纸,对于传统的东汉蔡伦造纸说,是毋庸置疑的突破。众所周知,造纸术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道,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曾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力量和影响,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那么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呢?人们通常回答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等造纸成功,于元兴元年(105年)向皇帝献上,皇帝对此大加赞赏;自此天下都用纸张,称其为“蔡侯纸”。于是人们往往就把蔡伦向汉和帝献纸的105年作为纸的诞生的时间。

同类推荐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本书作者在向读者描述了自杀诗人的个案,解释了这些诗人创造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神话时,在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他的诗人情怀和激情以及一个学者灵动的思维。
  • 实用对联三千副

    实用对联三千副

    本书包括春联、婚姻生育联、寿联、挽联、宅第联、待业店铺联、治学联、修养联、风景名胜联等20类。这些对联有吉祥联、阳光联、科技联、民间民俗联。这瞟对联即可用于民间年节办事书写,也可供楹联爱好者欣赏研究。文字优美、可读可用。
  •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热门推荐
  • 异界大金主

    异界大金主

    贫瘠沙地今天迎来了第八十一任新领主谢斌。在领主就职仪式上,谢斌很认真吐出心声,“我背后根本不存在什么种族势力帮忙,唯一想要感谢的便是默默付出的工具人。”围观领民此时冲出一个头顶罗大炮名字的兽人吼道“这就是那狗领主,兄弟们助我。”
  • 史上无敌狂暴系统

    史上无敌狂暴系统

    穿越者洛家少家主洛尘万众瞩目的天王灵根被自己族人亲手所夺夺,终身不得修炼!但偶然情况下得到了系统,终是少年报仇雪恨?还是永远堕落人生?
  • 奶茶加珍珠

    奶茶加珍珠

    我喜欢喝奶茶,因为它很甜,但我更喜欢你,因为你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无忧山仙灵传

    无忧山仙灵传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离凤城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座不高不大,不奇不险,但却远近闻名的无忧山。山是座好山,树木葱郁,花草掩映,鸟兽相戏期间,其乐融融。名更是个好名,无忧这个名字,带着神秘的传说,更带着人们心中某种隐秘的向往。
  • 初中高中

    初中高中

    关于青春的话题实在很多,每个人青春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正在进行着的,或是已经结束了的,注定都是挥之不去的记忆,把往事打开,那些记住的、没记住的尘埃,已沉淀了厚厚的一层······
  • 我从上古中来

    我从上古中来

    第二文明纪元毁灭时的幸存者历经三个纪元存活下来,而我们的故事开始于第五纪元
  • 我的美女老板娘

    我的美女老板娘

    受伤兵王回都市,竟然成了黑户。落魄之时,在小旅馆打工。想不到竟遇到了古武高手大对决,捡漏古武密宝狼牙。不仅伤势全好了,这桃花运竟然也来了。这玩意到底是什么鬼?有人知道么,请联系我!
  • 和蛋糕一样甜

    和蛋糕一样甜

    陈惟识:“乖,就一次”沈相思:“陈惟识!”陈医生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还闪着光的魔法棒,对着墙面壁思过。陈惟识的幼稚只有沈相思知道,沈相思的小脾气只有陈惟识知道。医生和甜点设计师的粉红泡泡
  • 十年心动皆是你

    十年心动皆是你

    她消失的这七年,每个想她的夜晚他都自以为是在赎罪,殊不知那千千万万个日夜里她的身影一直都在他脑海里不停的惩罚他。如果说暗恋是种偏爱,那应该让这份偏爱在适当的时候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希望暗恋这个词永远都不要成为遗憾的代名词…………
  • 一切偶遇不是偶然

    一切偶遇不是偶然

    【全文已修改完成,在正常更新。】文案第一次,机场,她的靠枕落在了座位上,他还给了她。第二次,博物馆,她帮他阿姨捡到了钱包,他们互相介绍。第三次,医院,她跑得很急以至于撞上了对面而来的他一次次的偶遇真的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