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16400000012

第12章 生物学家(1)

达尔文

“不可救药”的学生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是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从一个智力平庸的孩子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杰出学者,从一个神学院的青年学生转变为推翻“神创论”

和“物种不变论”的进化论创始人,这些成就是在和各种艰难困苦、狂风恶浪、特别是在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取得的。他既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诞生在英国西部塞文河畔的希鲁兹伯里小镇上。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医生,祖父是一位名诗人、医生、博物学家。母亲是一位有名的陶工的女儿。达尔文8岁时,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母亲病逝了。他被送进当地一所私立小学,教员只有一名牧师,教材就是《圣经》。达尔文不爱听《圣经》,却喜欢看《鲁滨孙漂流记》《世界奇观》等儿童读物,喜欢收集各种植物、贝壳、化石等标本,显露出对博物学的浓厚兴趣。后来他又被送进一所中学,在中学读书时,他很喜欢荷马、贺拉斯、莎士比亚、拜伦、雪莱等诗人。他读这些诗人的诗篇感到有“无限的乐趣”,尤其喜爱雪莱的作品。当时,雪莱是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最进步的革命诗人。达尔文天天埋头阅读和背诵雪莱的诗篇,竟遭到负责全校学生宗教事务的教士的凶狠指责。有一次,他教训达尔文说:“雪莱是一个不信上帝、不敬国王、不爱祖国、诽谤政府、煽动造反的狂人!是疯子!如果在16世纪,他一定会像布鲁诺一样被活活烧死!对你来说,亡羊补牢,尤为未晚。”并威吓说:“你要是坚持错误,我就向校长建议,把你开除!”

面对“开除”的威胁,达尔文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早已对这所学校死板、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满,甚至想要自动离校。教士关于开除达尔文的建议,被校长巴特勒否定了。

达尔文并不满足于抄写和背诵一些诗歌。他从小就酷爱自然科学,喜欢思考。他不喜欢一潭死水般的学校生活,便走出校门,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他几何学。他还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不少自然科学著作,特别是吉尔伯特·怀特的《自然史和赛尔波恩地区的考古研究》使他对观察鸟类习性发生了极大兴趣,促使他对附近各种鸟类进行详细观察,并作了记录。达尔文的这些正当兴趣和爱好,非但没能得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却被他父亲和巴特勒视为游手好闲,浪费时间,不务正业,认为他“是一个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之下。”

当达尔文中学即将毕业时,他的哥哥正在钻研化学。兄弟二人在父亲花园的工具棚里布置了一间“实验室”,经常在这里做些化学实验。为此,又遭到巴特勒校长的严厉训斥,尽管达尔文再三解释,但无济于事。不久,巴特勒又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教训达尔文,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

达尔文在学校里受到校长当众点名批评的事,很快传到父亲那里,父亲非常生气,决定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跟哥哥一起学习医学。

1825年10月,达尔文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开始,他对爱丁堡大学充满了幻想,希望好好学习。将来能像他祖父那样,既精通医学又懂得生物学。可是,这一幻想不久就破灭了。当时,他学的几门课,除了托马斯·霍普教授的化学课讲得比较生动,其他的课全都讲得枯燥乏味。

许多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再有,他上爱丁堡大学后,亲眼看到一些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仍然痛苦地死去了,而医生却在一旁束手无策;甚者,医院竟把许多交不起医疗费的病人推出门外。

对此,他不理解医学为什么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不明白医学这样崇高的职业,为什么也被金钱所左右。达尔文上大学二年级时,进过一次解剖室,解剖台上陈放的尸体虽经处理,仍旧发出难闻的气味,使他恶心不止。当他知道这些尸体都是在爱丁堡济贫院度过余生的穷人时,就再也无法忍受了。

此后,他对学医渐渐地动摇了。

大学期间,达尔文结识了高年级学生罗伯特·格兰特和约翰·科尔斯特里姆。他们都对医学不感兴趣,却热衷于水生生物的研究。所以经常到海边采集海生动物标本,并且和这一带的渔民交上了朋友。有时,还登上渔船帮助捕捞鱼虾和牡蛎。这些有趣的活动,使他童年时代对生物学的热情复活了。

这期间,由于他对生物学的高度热情和认真态度,居然在简陋的显微镜下发现了前人的两个错误:一是板枝介的幼虫,被前人误认为是借着鞭毛独立运动的板枝介卵了;另一是海蛭的卵衣,被前人误认为是墨角藻幼年期的球状体了。他把这两项发现写成了科学论文,初步显示出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才华。由此,他正式当选为“普林尼学会”(这是爱丁堡大学一个主要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生组织)的书记。同学们的好评,朋友们的鼓励,使达尔文研究生物学的热情更高了。

1827年秋天,达尔文回到家里。年逾花甲的父亲就要退休了。看到小儿子不想学医,却热衷于打猎和采集标本,原来打算让他继承自己事业的计划不能实现了,不由得恼怒万分,他决定送达尔文去剑桥大学学习神学。达尔文对父亲的这个决定感到非常突然,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但遭到拒绝。达尔文找到舅舅乔赛亚帮助拿主意。舅舅耐心地开导他:“学好神学,当上了牧师,你对生物学的爱好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比如哥白尼、布鲁诺、康帕内拉、牛顿,还有剑桥大学教授塞奇威克都学习过、研究过神学,有的还担任过圣职。不过我希望你像哥白尼、布鲁诺和康帕内拉那样,从神学走向科学;而不是像牛顿那样,从科学走向神学。”达尔文听说哥白尼、布鲁诺等伟人都学过神学,而且从神学走向了科学,心想自己也可以走这条路。

1828年1月,达尔文正式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习。达尔文虽然从小热爱文学和科学,对神学没有什么兴趣,但他毕竟还是个阅历不深、知识不多的青年,加上无孔不入的神学势力的影响,一度又产生了做个乡村牧师的想法。他认真地阅读了约翰·皮尔逊的《论教义》,佩利的《基督教教义证验论》《自然神学》等神学著作。由于学习努力,在神学考试中竟然成绩优良,名列前茅。这个经历,不仅给它以后的科学生涯蒙上了阴影,也是他不能成为彻底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者的重要原因。

天长日久,神学院的那种单调枯燥的学习内容,以及一日三次、天天重复的祷告仪式使他越来越厌烦。于是,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自然科学书籍以及到野外采集标本的活动上,对神学的兴趣又日趋淡薄了。

达尔文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几年里,学习神学浪费了他许多宝贵时间,然而,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对他“整个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这就是结识了亨斯洛教授。

亨斯洛是剑桥大学著名的矿物学和植物学教授。达尔文自从结识了亨斯洛教授,他对科学的热情便再次迸发出来。他经常参加亨斯洛教授家里的每周聚会,通过聚会,又结识了许多学者、专家和知名人士。不久,达尔文选修了亨斯洛教授的植物学课,亨斯洛教授经常带着学生去近郊采集标本,每学期还要长途步行到某种稀有植物的产地去采集标本,他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课堂,把旅途中接触到的每一种新奇的动植物和每一块有特点的地层都当成教材,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事实表明:正是亨斯洛这样的“伯乐”,发现和培养了有志向、有才华的达尔文,使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1831年夏天,达尔文经亨斯洛教授介绍,跟随塞奇威克教授去北威尔士,考察那里的古岩层。这次旅行使他学会了发掘和鉴定化石,掌握了如何理解一个地方的地质的科学方法。

《物种起源》诞生

达尔文从大学毕业后,正值英国走向“全盛时代”的前夜。当他结束对北威尔士的地质考察,回到希鲁兹伯里的家中时,他收到了亨斯洛教授的一封信。信上说,英国政府要派一艘“贝格尔号”军舰进行环球航行,舰长需要一位自然科学家同行。亨斯洛教授推荐他参加这次航行。父亲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达尔文只好去求助父亲所敬重的舅舅乔赛亚为他说情。在乔赛亚的劝说下,父亲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工作,1831年12月27日“贝格尔号”舰气势巍然地驶出德文港,向南美洲进发,开始了长久而艰难的环球航行。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达尔文此次航行考察的计划是研究地质学和无脊椎动物学。海上航行和陆上考察都是极其艰苦的。航行中,狂风的呼啸声,海涛的咆哮声,军官和水手们声嘶力竭地喊叫声,经常把他这个第一次参加远航的人吓得魂不附体。他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晕船的痛苦,这常常迫使达尔文不得不暂时中断自己的工作。晕船将达尔文折磨得筋疲力尽,有时稍为动一下,就像要昏死过去那样。正如他在给父亲的第一封信里所说的:“一阵阵的干呕太痛苦了,那滋味使我感到不是肠子就是胃撕裂了。”然而追求科学的美好理想始终在激励着他,使他充满坚强的信心,去战胜各种困难。

同类推荐
  • 科学文库——游览神奇海岛

    科学文库——游览神奇海岛

    本书主要讲述的海岛包括: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加里曼丹岛、马达加斯加岛、巴芬岛、苏门答腊岛、大不列颠岛、纽芬兰岛、复活节岛、圣诞岛、冰岛、考爱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平潭岛、东海岛、长兴岛。
  • 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芒与荣耀。但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也有太多的感叹号和问号。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奇迹,破解了未知世界中的许多难题,同时,也制造了不少的谜团。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类生存奇案未解之谜。这些连环套般的奇谜轶事遍布于苍茫时光的各个角落。而当我们在试图还原那些源远流长的奇案时,却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诸多不为人知的疑团……尽管有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以供查证、追溯,但那些文字记载与真正的历史全貌相比,无异于沧海一粟。
  • 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色彩斑斓,但五颜六色是从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照射到物体上的亮光和暗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所造成的。中世纪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掀起了一个“玩光”的热潮。人们利用各种光学元件观察五花八门的光学现象。你看,凸透镜能将小字放大;凹透镜能使大字缩小;三棱镜更是好玩,一束太阳光经过它折射后,会形成一条色带,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奇怪!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什么会变成七彩色带了?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牛顿亲手制作了两个光学质量很好的三棱镜,并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来判定太阳光谱的形成原因。
  • 站在巨人肩上-从爱因斯坦谈相对论

    站在巨人肩上-从爱因斯坦谈相对论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中国民间环保组织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中国民间环保组织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本《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为其中之一。
热门推荐
  • 超能时代第一部

    超能时代第一部

    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写的一篇小说,用他们的名字作为小说的主角,虽然我文采不好,但那本作业本在大家的传递中变得破烂不堪,大家还用胶布粘了一次又一次,那时候我真的很开心,现在毕业了,大家又有了各自的生活,但那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我想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希望你们可能能看到。
  • 墓中诡祭

    墓中诡祭

    存在于过去和现在之间;他从主角变成配角。当记忆一点点复原,他终究选择再次回到过去......原本以为能如愿以偿;却没想到才刚开始。......当熟悉再次变成陌生,好吧!也许这又是一次失忆,我必须又一次,用生命去找回记忆。......这一切源于一场祭祀!也是我的选择。
  • 台湾府赋役册

    台湾府赋役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盛宠:妈咪,请嫁给爹地

    豪门盛宠:妈咪,请嫁给爹地

    “叔叔,看你长得这么帅,50亿把我妈咪卖给你做老婆吧。”机场一次偶遇,从此人人敬畏的厉总走上宠妻狂魔的不归路。有人欺负她?替她打脸!有人敢设计她?让对方惨十倍!还有追她?厉总:“……”怒了!但是在结婚这件事上,宁夏表示有异议:“厉先生,我真的和你不熟。”“50亿都收了,想赖账先把你偷走的心交出来!”宁夏表示自己很悲催,本来只想回来给儿子找爹,怎么惹上这么大个麻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对面不要演我啊

    对面不要演我啊

    三流职业俱乐部队长陈歌半夜突然收到家里电话,得知穷了二十几年的他竟然是富二代,亿万富豪老爹告诉他说:打游戏没前途,回来做个二代,巴适的很。富二代陈歌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享乐,但由于俱乐部有合同,队员单方面解除合同要赔偿俱乐部的钱,陈歌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二代,要凭白无故的赔老板那么一大笔钱,糟心啊!他一定不会赔。为了被俱乐部主动开除,陈歌必须在老板心中成为一个菜鸡。自此以后,陈歌开始了职业的演员之路。
  • 谁言红尘葬倾城

    谁言红尘葬倾城

    天庭十里红妆,人间血流成河,若道他日相思归,情字难解泪如雨,“我若负你,便自毁轮回道,永不超生。”一萧烟雨一城池,一字一言皆感泣。一代风华道阎面,谁言红尘葬倾城。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不死传说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不死传说

    一场纠缠前世今生的爱恋,一段错综复杂的生死别离。谁说当年秦始皇没有寻得长生不老药?谁说潘金莲水性杨花了?谁又敢说妲己真的就是红颜祸水?秦始皇双手捧着长生不老药献给主角直叫冤屈,潘金莲每次伺候主角更衣老是以泪洗面,妲己被拥在怀老是说自己根本就不认识那什么狗屁纣王,一切都是那狗屁死党,姜子牙的一句玩笑话给害的……秦始皇是哥小弟,僵尸王将臣拍哥马屁,哥已不再是传说,哥就是人王秦瘦……
  • 全校都希望我俩在一起

    全校都希望我俩在一起

    肖哂遇到了人生第一个滑铁卢。“从扉,我喜欢你和我在一起吧!”“好啊,跟我去见家长吧。”“你说啥?”从母:“这么快就拐回来一个儿媳妇?孩子,你要被我儿子威胁了就眨眨眼啊。”肖哂:“?”
  •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出家之谜

    于采采编著的《顺治出家之谜》为“清史探秘系列丛书”之一。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638年3月15日)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生母为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而他的卒年,正史记载为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被继任的康熙皇帝尊谥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但是,关于顺治皇帝的最后结局,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争议。人们说: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代天子,并没有在24岁那年去世,而是削发出家了。这位皇帝与佛教的亲近记载,以及历史资料中他生前身后的诸多疑点,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点。
  • 神女有命:给本尊跪下

    神女有命:给本尊跪下

    她从来没有想过,她作为上古神族,作为堂堂高辛一族的长老,神法无边,德高望重,人见人怕,人人喊打...咳咳,不是的。就像她这么有身份的人,有朝一日能追着一个男人屁股后面跑了半个神界都没有结果;一次机缘巧合,让她和这个男人的命运不得不紧紧牵连在一起,于此同时惊天阴谋也渐渐随着上古魔族的再临浮出了水面...无论是执念使然或者是天意,在她踏出高辛一族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仿佛都不再平静,从前她所不在意的情情爱爱,生离死别,竟然全都如惊涛骇浪一般翻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