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6600000003

第3章 鼠笼

在我童年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

“我是从哪儿来的?人家把我关在什么地方了?……”

我出生在一个富俗的中产家庭里,身旁有爱我的亲人,这个家庭位于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到后来我对那家乡也曾回味过,也曾借着我考拉的声音称颂过那种喜洋洋的土风。

我为什么会在刚踏进人生的小小年纪,第一个最强烈最持久的感触就是——又暧昧,又烦乱,有时候顽强,有时候忍受的:

“我是一个囚犯!”

佛朗索瓦一世,一进入我们克拉美西圣·马丹古寺那个不大稳固的教堂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这可真是个非常漂亮的鼠笼!”(这是根据传说)——我当时就是生活在鼠笼里的。

最先映入眼底的印象是:我小孩子目光所能到达的头一个境界。一所院子,十分的宽广,铺砌着石头,当中有一块花畦,房子的三堵墙围绕着三面,墙对我显得十分的高。第四面是街道和对街的房屋,这些都和我们隔着一道运河。虽然这方方的院子是坐落在临水的平台的上面,可是从幽禁在底层屋子里的孩子看来,它就像是动物园围墙脚下的一个深坑。

一个最切身的记忆是童年的疾病和娇弱的体质。虽然我有健康的父母,富于抵抗力的血统(姓罗兰和姓古洛的都是高大、骨骼外露、没有生理的缺陷、天生耗不完的精力,使得他们一辈子硬朗、勤快,都能够活到高寿。我的外祖父母轻松地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八十八岁的老父正在那里兴高采烈地浇他的花园)。他们的身子骨儿在任何情形下都经得住疲乏和劳碌生活的考验,我的身子骨儿也和他们一样,可是,在我襁褓时期却出了件意外的事,不但影响了我的一生,而且给我带来痛苦的后果。那是在我未满周岁的时候,一个年轻女仆一时粗心,把我丢在冬天的寒气里忘了管我,这件事差一点送了我的性命,而且给我种下支气管衰弱和气喘的毛病,使得我受累终身。大家从我的作品里,时常可以看到那些“呼吸方面的”辞藻:“窒闷”、“敞开的窗户”、“户外的自由空气”、“英雄的气息”——这些都是我无心的,迸发出来的,似乎是飞翔受了挫折时的挣扎。这只鸟在扑着翅膀,要不就是胸脯受了伤,困在那里,满腹焦躁地缩作了一团。

最后是精神方面的记忆,强烈而又深入心脾。我在十岁以前,一直是被死的念头包围着的——死神曾经到过我的家,在我身旁击倒了我一个年纪很小的妹妹(我下文还要说到她)。她的影子常驻在我们家里没有消失。挚情的母亲,对这件伤心事总是不能忘记,如醉如痴地追想着那个夭亡的女儿。而我呢,眼看着她没有两天就消失了,又经常看着我母亲那么地牵记着她,死的念头始终在围着我打转,尽管在我那个年纪是多么心不在焉,只想着溜掉,可是恰恰在我十岁或十二岁以前一直是多灾多病的,就更加暴露了弱点,使得那个念头容易乘虚而入了。接二连三的伤风、支气管炎、喉病、难止的鼻血,把我对生活的信心断送得一干二净。我在小床上反复叫着:

“我不想死啊!”

而我母亲泪汪汪地抱紧了我,回答说:

“不会有事的,我的孩子,善良的上帝不会连你也从我手里夺去的。”

我对这话只是半信半疑:因为要说到上帝的话,我只知道从我人生第一步起他就滥用过他的权力,别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当时我还不懂,我对于上帝的最清楚的见解,也就是园丁对他主人的见解:

老买人说:这都是君王的把戏。

…………

向那些为王的求助,你就成了大大的傻子。

你永远也不能让他们走进你的园地。

古老的房屋,呼吸困难的胸膛,死亡凶兆的包围,在这三重监狱之中,我童年时候初步的自觉,仰仗着母亲惴惴不安的庇护而萌动起来。脆弱的植物,和庭前墙角抽华吐萼的紫藤和茄花似乎是同科的姊妹。朝荣夕萎的唇瓣上所发出的浓香,混合着呆滞的运河里的腻人气息。这两种花在土地里生根,朝着光明舒展,小小的囚徒也像她们一样,毫无目的可是还半眠半醒的状态,在空中暗自摸索,要找一条看不见的出路来使自己脱逃。

最近的出路是那条暗沉沉的运河,它沿着平台的矮墙,我凭在墙头。河水浑腻而青绿,没有一缕波纹,河上载着深凹的重船,瘦弱的纤夫好像要倾着全身的重量来扑到地上。船栏杆上缆绳的摩擦隐约可闻。一座转桥轧轧做响,缓缓地旋动开来。船舱的小天窗上摆着一盆石榴红,从船舱里,一缕青烟在冉冉升起。舱口坐着一个女人,默默无语,缝补着活计,这时慢慢抬起头来,朝着我漠不关心看了一眼。船过去了……而我呢,我仍站在墙头,看见墙和我一同过去。我们把那只船撤在后头了,我们漂开了。越漂越远,到了无垠的广漠。没有丝毫振荡,没有一丝波动,悠悠荡荡的,好像我们也像黑夜的天空一样,老是这么着,在永恒里自在翱翔。随后我们又发觉了,墙和我,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做着同样的梦。船却走了。它到得了目的地吗?另一只船接着又过来了,似乎还是先前的那一只……

另外一条出路,更加自由自在:就是太空。——小孩子常常仰起脸来,望着飘忽的云,听着呢喃的燕语。朵朵的白云,在孩子的心目中都演变成光怪陆离的建筑物(那是他初次着手的雕塑,小小的创作家是把空气当黏土来塑的)。

至于那些险恶的密云,法兰西中部夹着霹雷的倾盆暴雨,那就更不用说了!风云起处,来了害人的对头,造物主双眉紧皱,向脆弱的小囚徒重新关起天上的窗板……这时救星来了,就像是女巫的手指为我打开那旷野上的天窗……听!钟声响了,这正是圣·马丹寺的钟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开头几页,也有这钟声在歌唱着。我未觉醒的心灵里,早就铭记住它的音乐了。在我的房屋上面,这些钟声从古老大教堂透过的钟楼里面袅袅而出。但这些教堂的歌鸟却没有使我想到教堂。以后我再说说我和教堂中神祗的关系。我们的关系是冷漠的,客气的,疏远的。尽管我曾经认真努力,我也没有办法和神接近。神懂得我怎样地找过他啊!可是懂得我心事的神绝不是那个神。这是向我倾听的神——为了让这个神向我倾听,我才特意把他创造出来,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不断地向他皈依,这个神是在翱翔着的歌鸟身上的,也就是钟声,而且是在太空里的。不是圣·马丹寺高居在雕饰的拱门之上,蜷缩在他鼠笼之内的那个上帝,而是“自由之神”——自然,在当时,我对他翅膀的大小是根本就不知道的。我只听见那两个翅膀在寥廓的高空中鼓动。可是我却不肯定它们是否比那些白云更为真实。它们是我的一个怀乡梦,这个怀乡梦为我打开一线天光,转瞬就消逝,让笼门又在我生命的暗窟上关闭了……很久很久以后(这情形留待将来再说吧!)

我爬,我用力推,我用前额来顶开那个笼门;在空阔的大海上,我又找到了那钟声的余韵。但是直到青春期的时候,我始终是在那个紧闭的暗窟里摸索着的——我指的是布尔戈涅那个又大又美的暗窟,那暗窟就像是一所地窖,酒桶整齐排列成行,桶里装着美酒,桶上结着蛛网。在那里面,除了一个女人,别的人都是逍遥自在的,我听到他们的欢笑声,就像我们本乡人那么会笑一样。我并不是瞧不起这种欢笑和豪饮……可是,窟外有的是阳光啊!……那真的是阳光吗?(但愿我能够明白就好了!)要不就是夜景吧?……既然那些身强力壮的人没有一个想要离开,我知道自己十分软弱,也就失掉了离开勇气,留守在我的一隅。

我十六七岁读到《哈姆雷特》的时候,那些亲切的语句在我那暗窟的拱顶下引起了怎样的共鸣啊!

“我的好朋友们,你们什么事得罪了命运,她才把你们送进这监狱里来了?”

“监狱里!”

“丹麦就是一所监狱。”

“那么整个世界也是一所大的监狱。”

“一所大的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暗室,地牢……”

当真的,继续往下读,一句话,一句神咒般的话打开了我无穷的希望:

“上帝啊!就是把我关在一个胡桃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做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

这就是我一生的历史。

我一回忆那遥远的年代,最使我感到惊异的就是“自我”的庞大。从刚离开混沌状态的时候起,它就勃然滋长,像是一朵大大的漫过池面的莲花。小孩子是不能像我现在这样的来计算它大小的,只有在人生的壁垒上碰过之后,对自我的大小才会心里有数;高举在天水之间的莲花,本来是铺展的,不可限量的,这座壁垒却逼得它把红衣掩闭起来。随着身体不停的生长,在无数岁月中受尽了反复的考验,这样一来,身体变得越来越大了,自我却越来越小了。只有在青年期快结束的时候,自我才完全控制住它的躯壳。可是这种生命开始时期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丰富饱满,以后就一去不返了。一个婴儿的精神生命和他细小的身材是很不相称的。但是难得有几道电光,射进我远在天边的朦胧的记忆,还使我看到巨大的自我,在小小的生命里称王。

以下是这些光芒中的一道——不是离我最远的(还有别的光芒照到我三岁的时候,甚至更早。)却是最深入我心的。

我五岁。我有个妹妹,是第一个叫玛德玲的,我比她大两岁。那时是1871年6月底,我们和母亲在阿尔卡旬海滨。几天以来,妹妹一直是懒洋洋的,她的精神已经委顿下去。一个庸医不知道去诊断出她潜伏的病根,我们也没想到没几天她就会离开我们了。有一次,她来到了海边:那天刮着风,有太阳,我和其他的孩子在那里玩着;可是她没有参加,她坐在沙土上面的一把小柳条椅上,一言不发,看着男孩子们在争争吵吵,闹闹嚷嚷。我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强壮,被人家排挤出来,我噘着嘴,抽抽咽咽的,不由自主走到这女孩子的脚边——那双悬着的小脚还够不着地;我把脸靠着她裙子,一面哼哼唧唧,一面拨弄着沙土。这时她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向我说:

“我可怜的小曼曼……”

我擦干了眼泪,我也不知是受了什么打动。我朝她抬起眼来;我看见她又怜爱又凄怆的脸。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的。过了一会儿,我对这些就再也不想看了。——可是,我要想它一辈子哪……

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姑娘,她那略微大了些的脸庞,她淡蓝的眼珠,她美丽的金发,那是我母亲引以自豪的——她蓝白两色交织的斜方格裙子,上部露出雪白的衬衫,她悬荡着的小腿,腿上穿着粗白袜子和圆头羊皮鞋……她充满了怜悯的声音,她放在我头上的软绵绵的手,她惆怅的眼光……这些都直透进我的心坎。一刹那我仿佛受到了某一种启示,那是从比她更高远的地方来的。是什么呢?我也说不上来。小动物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受了别的事物吸引,就把这些忘得干干净净。

我们回到了旅馆。太阳在海面上落了下去。那一天正是小玛德玲在世的最后一天。咽喉炎当夜就夺走她的生命。在旅馆的那间窒闷的屋子里,她临死挣扎了六个钟头。人家把我和她隔开了。我所看到的只是盖紧的棺材,和我母亲从她头上剪下来的一绺金发。母亲疯了一样的,连哭带喊,不允许别人把她抬走……过了几天,可能就是第二天,我们回家去了。现在我眼前还看得见那个载着我们的火车厢;那些人,那些风景,那些使我恐惧的隧道,整个占满了我的心灵。

根本就没任何悲哀。忘记那个我所不喜欢的海,我心里没有一点遗憾;我也离开了在那个海边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我把一切都撇在脑后,一切好像都烟消云散了……但是那个坐在海边的小姑娘,她的手,她的声音,她的眼光——从来也没离开过我。似乎这些都镂刻进我的肌骨里一样的!那时她不到四岁,我也还不到五岁,不知不觉的,两颗心在这次永诀中融合在一起了。我们两个是超出时间以外的。我们从那时起,紧靠着成长起来,互相真是寸步不离。因为,大概每天晚上临睡之前,我总要向她倾诉出一段还不成熟的思想。而且我还从她身上认出了“启示”,她就是传达了那启示的脆弱的使者——这启示就是:在她从尘世过境中的那个通灵的一刹那间,纯净的结合使我俩彼此融为一体,这个结合在我心里引起的神圣的感觉——也就是人类的“同情”。

在我的作品《女朋友们》的卷尾,当葛拉齐亚在客厅大镜子里出现的时候,可以看到我对这道光芒的淡薄的追忆。

同类推荐
  • 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黄河文化广纳百家,兼收并蓄;黄河文化内涵深广,意蕴深邃。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本源文化的黄河文化,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成为连接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黄河金岸”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义和高度实践价值。“黄河金岸”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历史进步的启示,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黄河金岸”是宁夏迎接一个伟大时代的厚礼。《黄河金岸》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历代诗人留下关于黄河的千古诗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

    人生不能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自己所厌倦的倒是要尽量避免。《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一书中,有小泉八云、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横山大观,也有普通的僧侣、摄影师、厨师;有濑户内寂听、名取裕子,也有“女大将”“妈妈桑”、时装模特、女编剧……说人生,无非就是做事和做人。你该懂得赚懂得花。我的哲学,做什么事都要快!做事也不一定为别人,为了认明自己是存在的;要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地做好它!知道辛苦是怎么一回事。人都要老的,所以我们趁年轻一定要学多几门学问才行。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世间事,贵痛快。愿你的人生有幽默,有光辉,有趣,有味。
  • 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

    上课前,贾心怡找了个教室后面的位置坐好后,翻开摊在桌子上的笔记本,按照课程表记录下授课标题和时间后,拿着钢笔心不在焉地摆弄着。想起昨天在去技工学校听课的路上,老班长说的那番话,她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于是,她不动声色地四处扫了几眼。教室里,陆陆续续来了一部分人。各自坐在平时习惯的位置上,很快就坐满了人,和往常一样,一时半会儿倒也没看出什么来。贾心怡坐在后面,对教室里的状况一目了然。
  • 美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美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美国散文精选》为北岳文艺出版社所刊印的《美国散文精选》(1989)的重印本。重印的目的出于以下考虑据我们所知,该书自发行以来即深受国内外(包括港台地区)读者的广泛欢迎,但由于当年印数过少,且又迄未重印,目前书市久已绝迹,致使购书者每每废然而返。有鉴于此,我社决定重刊此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并使此优秀译本得以再获新生。
  •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经典中国书系·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乡土卷:叫一声老乡好沉重》主要内容包括:卖白菜、父亲的树、土地、莱山之夜、家在瓦窑堡、那些天,吃饭不要钱、空中农家院、一块土地、村庄笔记、返乡记、农具的眼睛、老水车旁的风景、逛巴扎、磨坊目击记、我的大年我的洞房等。
热门推荐
  •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本书内容包括:刘秀的前世今生、王莽的谢幕演出、是谁阴死刘縯、重整山何之关东等。
  • 往后余生钟情于你

    往后余生钟情于你

    他,是天之骄子,却唯独对她失了心她,是众人眼中的学霸美少女,唯独对他留了情从“青梅竹马”的热恋到“苍颜白发”的依恋,至死不渝。一天,她说:“你是年少的欢喜。”他一时没反应过来,“嗯?我还年老的忧伤呢”明人不说暗话,我喜欢你,这是他对她的情话,我爱你到天荒地老,这是她对他的誓言。Idon'tliketheworld,justyou.Idon'twantmuch,justoneheart.
  • 快穿之宅女历险记

    快穿之宅女历险记

    宅女杨洋洋,给自己的约定就是永不下床,一次偶然的机会,快穿从此历险。
  • 陌上碧蚁

    陌上碧蚁

    本书不写史,也不写实,只是想尝试写一写人性,通过武侠的手法表现出来.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那是一个无比动荡的年代,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个年代英雄,枭雄人物辈出,各种谋国,谋财等阴谋无时不刻在上演着.这不但是心理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到底谁能笑到最后,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 小鬼当家,用好压岁钱

    小鬼当家,用好压岁钱

    本书从目前的压岁钱消费现状入手,介绍小孩子怎么对待压岁钱,怎么学会用钱、存钱、怎么进行简单投资,并通过一些理财案例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相信对孩子和家长应该有所帮助。
  • 火影之不灭的宇智波

    火影之不灭的宇智波

    内心叛逆的少年,遭遇家庭变故后,陌夜辰一蹶不振恍惚中遭遇一场离奇的车祸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到火影的世界。看他如何改变自身的命运,在一场另类的人生中重寻自我。
  • 异世成妃记

    异世成妃记

    宠文,欢迎入坑此书又名《郡主难追之竹马靠边站》前世她是一枚小小的公务员,是妈妈的乖乖女,遇事不挣、不抢。凡事七十分万岁;今生她是皇家郡主,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力求能做到完美。前世她是嫁不出去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今生她她十岁的时候,公主娘就在为他找竹马。是竹马好了呢?还是竹马好呢?慕青:“竹马好,知根知底,省事。”……某男:“娘子,竹马什么的哪有我省事。岳母已经同意了,你就等着明天出嫁吧。”慕青:“怎么没有征求我的同意?”某男:“……”
  • 前途叫渺茫

    前途叫渺茫

    如果你的人生不是被周围人安排的一番风顺,但你却不甘现状,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是无法改变,而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如何有能力?努力学习考进好大学?也许吧?但是总有一些人例外。我们这些普通人看自己的前途,很渺茫。
  • 火影卡卡西日记

    火影卡卡西日记

    大人物,小人物,都不是简单几个字能概括的。本书与原著相差甚大,作者又十分臭屁,比较喜欢舞文弄墨,夸夸其谈。慎入,慎入。
  • 世界的那端

    世界的那端

    金麻雀得主于德北的一部个人小小说合集。作者有着较深厚的写作功底,他创作的根须深深植于生活的土壤,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观察、感悟,在小小说这一尺幅空间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大天地。在他的笔下,浓浓的亲情、懵懂的爱情、真挚的友情,闪射出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光辉;于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人心最为柔软的地方。作家不拘于故事本身而擅长于从细节处生发感悟,给读者以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和引路。这是十分难能可贵之处。文章简洁精致,深邃思辨,不事雕琢,透着生活的滋味。语言文字透明干净,有韵律,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如马吊、走北荒、双百老人、纪应先生、徐爱兰等众多篇什描写了底层人的至善至美之魂,感人至深,堪称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