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31600000034

第34章 佛陀的人格及其教义(6)

目犍连是佛教史上第一位为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在一次说法中,佛不满阿那律瞌睡,因而批评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当即跪地表示忏悔,发誓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死去,不再睡眠。不久,阿那律便因不睡眠而得了眼病,佛陀虽然劝慰他不要苦行做得太过,但阿那律仍旧坚持不再睡觉,最终由于过度劳累而双目失明。佛对他十分怜悯,便教他修习金刚照明三昧。不久,阿那律获证天眼通,不论远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天眼通神力的阿那律都能一目了然。多闻第一的阿难侍奉佛陀二十七年,为佛陀与教众关系的和谐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他非常聪明,对佛陀的教诲牢记在心,这为将来佛涅槃后佛经的结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佛陀非常喜欢阿难,涅槃前对大家说:“阿难非常辛苦地侍奉我二十七年,他为人温和宽厚,闻法不忘,将来一定在世间发出大的光热。”佛入灭后三天,阿难即赶赴王舍城参加圣典结集,路上走了两个多月,四月十四日抵达王舍城,第二天即开始结集佛经,这时大迦叶被推为首座,把阿难排斥在外。阿难受此巨大刺激,当下发愤修行,在中夜证得阿罗汉果,因此才参加结集。阿难在会上诵出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等。佛教之有圣典流传于世,实赖阿难之功。罗睺罗尊者是佛陀的亲生儿子。佛陀成道后,应父王之邀,从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毗罗卫省亲。这时,罗睺罗才几岁。佛陀想到将来王位的继承一定会是罗睺罗,幼童做万民之主,非国家之福,因此佛就叫舍利弗收他出家,为僧团中最初的沙弥。罗睺罗因为年纪小,常受到年龄大的比丘或者流氓的侮辱,舍利弗便对他进行教育,要他学会忍辱负重。“世间没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忍辱。”舍利弗这样说道。后来佛又对罗睺罗说:“有智慧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忍是大海中的舟船,能度一切苦难;忍是病者良药,能救垂危病人。我能成佛,独步三界,主要是心地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从此以后,罗睺罗就默默地思维道理,默默地修持忍辱之功,最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因此称赞他是弟子中密行第一。摩诃迦叶尊者虽然非常富有,而且学问高妙,但他淡泊名利,厌薄情欲。虽然父母给他娶了一位绝色美人,但终不受诱惑。两人分床而睡,后来父母去世,便先后出家,做了佛陀的弟子。摩诃迦叶不喜欢过僧团的生活,经常独自一人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习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具有极大益处。

摩诃迦叶修的是头陀苦行。他说:“我要树立艰苦修行的榜样,让将来的人对少欲知足的苦行能尊重和实践。”有一次,佛在鹿母讲堂为僧众说法,迦叶身穿粪扫衣,蓬发垢面,蹒跚而走。佛便劝他:“迦叶,你年纪老了,不要继续苦行,脱下粪扫衣,换上整洁轻软的服装,也不要过分疲劳。”迦叶当即拒绝说:“我把头陀苦行看作是快乐的事情,不为穿衣吃饭忧愁,没有人间的得失,我的内心中因此而感到清净解脱的喜悦。”佛陀听了迦叶的话,说:“将来我的正法,不是毁于天魔外道,而是毁于僧团内部的腐化和堕落。如果要久住正法,僧团巩固,一定要像迦叶那样过严肃的生活。迦叶,我不勉强你,你就走自己的路吧。”大迦叶最大的功劳是主持结集三藏圣典。他在佛灭后,主动挑起统理僧众的重担,结集圣典,避免教团的分裂,在佛教史上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贡献。议论第一的迦旃延尊者主张种姓平等,主张人们不分职业、地位、年龄、出身等一律平等,是真能脱离我执、躬行佛陀所宣扬的佛性平等的极有力的阿罗汉。他思维敏捷,回答问题针锋相对,观点鲜明。他说法时辩才无碍,长于议论,先阐述原则,然后再举出大量实例加以证明。如迦旃延说无常,便先说无常的法则。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坏。世间一切有为法,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离不开无常的法则。再举自然界和社会上各种实例。自然界中,春天来了,百花开放;秋风一起,黄叶飘零。发出无量光明的太阳,天天要消失在黑暗的夜里。美貌红颜渐渐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社会上恩爱眷属,老死时谁也不能相互代替。孝子贤孙,纵然哭得死去活来,也不能感动无常而使之不再到来。名位权势,纵然煊赫一时,转瞬即逝,岂能长久?富比王侯,虽是热闹非凡,灾祸骤至,一切成空。再述说不懂得无常的道理,就会被五色缤纷的假象所迷惑,表面看去,自然界的青山绿水,人生的幸福快乐,社会的灯红酒绿,好像生机盎然,实质上是时时被无常所吞食。最后阐明佛弟子的任务是要敢于向无常挑战,勤修正道,粉碎无常的世间,证得不生不灭的永恒生命。迦旃延的说法层次分明,说理透彻,生动具体,使得听众获益不浅。富楼那是布教第一。为弘扬佛法,富楼那如行云流水一样,到处漂游,到处为家。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各地。富楼那布教的最大特点是,不作空洞的说教,而是从改善人的生活这些具体的事情做起。比如给人看病,教人识字,传授知识等,在这些具体事情中因势利导,灌输因果报应以及修行持戒的道理,因此深得人心。另一个特点是,越是艰苦的地方,难以教化的地方,就越要去。他具有不怕牺牲的真实的忍辱精神。他说:“假如有人打伤了我或刺伤了我,只要还没有把我打死,就还不是最可怕的。

假如有人真的打死了我,那么我就应该更加感谢他们,因为是他们杀害了我的色身,帮助我进入涅槃,帮助我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报答佛恩。”佛陀称赞他说:“富楼那,你真是我的好弟子,布教、修道、忍辱都很好,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即使再艰险的地方也能够去了。”佛陀为太子时,优波离是释迦王族的理发师,出身于首陀罗,为下等种姓。释迦牟尼成道后回到迦毗罗卫,优波离便向舍利弗提出出家的要求。佛陀亲自为他剃度,说优波离有很好的善根,将来一定能宣扬正法,使佛法光大。他出家后,很快证得阿罗汉果。他在生活上很重视行住坐卧的四种威仪,对佛制定的戒条,都能一一加以遵守,从不毁犯,被大众推为持戒第一。优波离的一生是在处理僧团的纠纷,为犯戒比丘忏摩,向佛陀请问戒律中度过的,堪称为戒律权威。须菩提尊者是佛弟子中最能理解空的道理的一人,被称为解空第一。什么是空?空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因缘即是空的同义词。佛教说空,不是虚无的空,不是空洞的空,不是无因果的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而是充满利人济世,广修六度万行的菩萨精神。菩萨于一切法不起执著,应住于空,住于无分别,才能完成六波罗蜜的修学,才能住于不退转的地位。空性无处不有,佛的法身也无处不在,须菩提悟得此中的道理,因此受到佛的称赞。以上是十大弟子的概况,基本上属于小乘佛教。下面讲到五大菩萨,则是属于大乘佛教的。五大菩萨是大慈弥勒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的总称。这五大菩萨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超过了前面所讲到的十大弟子。其中观世音的影响所及几乎家喻户晓,没有人不知道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其声威甚至寖寖超于教主释迦牟尼之上,几乎有人的地方,有井水的地方,就知道有一个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又因为他的大慈大悲,一到中国,就从男身转变成为女神,不能不说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当然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法与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的,这只是反映了观世音在民间的影响巨大这一事实。弥勒菩萨学佛的历史其实比释迦牟尼资格要老得多,他出身于有崇高地位身份的大婆罗门家庭,一生下来,就被相士们传为将来要当转轮圣王,因此招致国王的忌恨。其父预感大祸临头,便将他藏在母舅家中,后来让他见佛闻法,他便因此从佛出家了。弥勒出家后,不与小乘比丘为伍,总是和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共同修道,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释迦牟尼在众多弟子中,对弥勒总是另眼相看。他选择弥勒作自己的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这招致了其他比丘的异议。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的一大特色。弥勒从一开始就不吃肉,对一切众生均不起杀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宁愿打破骨髓头脑,也绝不吃众生的肉。他制定了断肉戒,规定其弟子不得吃肉。在素食问题上,弥勒菩萨比释迦牟尼尚胜一筹,所以为大慈。大慈者及于所有众生。弥勒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实有,彻底地把所有虚空世界佛土也一笔勾销。一切染净因缘均没有了,显现诸法的我心,又将安立在何处呢?这种不定一法的精神,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证知。弥勒是创立瑜伽学派的第一人。传承弥勒学说的有无著、世亲兄弟。文殊菩萨,又译为曼殊室利。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除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释迦牟尼说法五十年,从华严开始,到佛进入涅槃,凡是大乘法会,都有文殊参加。为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教义,文殊菩萨作出了巨大贡献。文殊是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文殊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人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至高无上的精神,修集善根,勤习六波罗蜜,而永不满足。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向印度南部宣传大乘佛教。文殊又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含义相同,是离空、有二边的意思。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面,为后来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普贤与文殊为大乘释迦牟尼的两位胁侍(辅助佛陀教化传道的菩萨),普贤侍右,主持定德门;文殊侍左,主持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实践)和解(理解)并进,定(禅定)慧(智慧)双修。普贤主要在对佛以及众生的礼敬、修行、护持等仪式上面尽心尽力,为行为举止上奉持佛法的代表。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特别的德行,所以被称为大悲观世音。观世音在中国又称作观音,是因为避李世民的讳,将名字中间的“世”隐去,而变成观音的。观世音以大悲心观照世间众生,而现身说法,大悲救苦,成就了与佛平等的功德。怎样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主要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时时刻刻以拔除众生的痛苦为己任。怎样产生平等的心?从根本上说,一切有心识的动物,都是业障深重的苦恼众生,无始以来就与自己都有过亲密的关系,若能常常作这样的想法,平等心和大悲心也就会自然产生。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悲智双修。只有建立在大智基础上的大悲才能感应三界所有众生。观世音菩萨做到了悲智双修,处处利济他人,拔除众生痛苦,因此获得了众生的尊重和爱戴。观世音又擅长陀罗尼法门,为密教中具有极重要地位的菩萨。地藏王菩萨为大愿菩萨,他发下极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的最大特点是: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是地狱,因此地藏菩萨工作的对象便是在地狱里度化犯极重罪的众生,即使有人恶贯满盈,但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名号,也就可以解除一切苦厄,而得度脱。地藏菩萨不像其他弟子现在家相,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相,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等,他现的是出家的形相,身披袈裟,覆盖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地藏菩萨继承了佛陀真正的精神,他用出家的僧相出现在人间,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指出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地藏菩萨的大愿,是令一切众生都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而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了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然而那种一心普度众生、先人后己的精神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是为世间所罕见的,因此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4.结束语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因此不管他的哲学乃至佛学究竟具有多少合理性,他的弘法利生的精神在有情的世界中是永存的,是万古不磨的。在他八十年的生活历程中,他永远在思考着这个世界、人生以及存在、心灵与肉体的问题,他试图找出产生一切生命痛苦的原因,并且要在了解这个原因的基础上去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三十岁那年,他以为是找到了,那就是通过六年的悟道修证在一棵菩提树下彻底觉悟,他以为万事万物都是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产生的,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的报应,人之所以有烦恼,归根到底是由于人有情欲贪爱。而人之所以受情欲贪爱驱使产生贪爱的动机,从事种种活动,那是因为人受无明的蒙蔽,因而永远陷入循环往复的生死轮回之中,而得不到解脱。而要得到解脱,即从烦恼中脱离出来,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就必须遵循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确的修行方法不是在苦行,也不是在世俗生活中贪恋福乐,而能得到的。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就必须离开这两种偏执即苦行和世俗生活的贪恋,而在这两者之间修中道的解脱之行。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由商传编著。讲述了朱元璋可以说是成功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从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不懈奋斗。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

    李平、翁有利编著的《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对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漫漫自由路

    漫漫自由路

    1990年2月11日,面带微笑的曼德拉以矫健的步伐和胜利者的姿态,迈出了监狱的大门。作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囚犯,经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和出狱后4年的奋斗经历,他不仅被南非人民推举为总统,还以他完美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由一个长期实行野蛮、落后、残暴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在40多年的奋斗生涯里,曼德拉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名睿智的预言者,更是一位永不退却的行动大师。本书是曼德拉迄今为止唯一的自传作品,也是全球超级畅销的励志经典,书中从他出生到罗本岛监狱岁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罗本岛监狱中创作完成的,罗本岛之后的文字是出狱后增补的。
热门推荐
  •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石云睫醒来发现有人闯进了女生宿舍并侵犯了她的身体。事件牵涉到六男三女。生活在继续,噩运也在继续。二至六章以每人为线索目击他们案发后的行为情绪以及家庭情节。阅读时你可以像玩杀人游戏一样参与调查。最后一章结果——可以对你保证——你无法预想。
  • 特工嫡妃

    特工嫡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却因一次意外,重生到了东晋将军府的一个傻子小姐身上。傻子?草包?花痴?她冷冷一笑,瞪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什么?亲妈已死?后妈虐她?没关系,老爹疼她就好,后妈?那是个什么东西?!他,东晋的二皇子,长相俊美,是东晋女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性情阴晴不定,上一秒还在他身旁,下一秒死无葬身之地!初次见面,他夺了她的初吻。再次见面,她拿他当挡箭牌。然后……“女人,占了我的便宜还想不负责?”“我什么时候占过你的便宜了?明明是你从头到尾占我的便宜!”“那好,本王对你负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命之祭

    天命之祭

    红尘多是非,一人天涯行,夺命报恩仇,至死亦无悔。(本作品乃网络游戏《剑灵》改编)
  • 海贼王之悬赏贝利系统

    海贼王之悬赏贝利系统

    初中生穿越到了大海贼时代。获得坑爹系统,什么根据悬赏贝利来提升实力!…………旗木·D·太白:“索隆,来吧!和我决斗吧!”艾斯:“我弟弟旗木·D·太白是我一生都无法超越的啊!”
  • 花重瑾倌宸

    花重瑾倌宸

    花瑾觉得自己在这世上走一遭,其实是个玩笑。直到遇见了燕绥。容她,宠她,纵她。倌宸觉得自己在这世上走自己,其实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个玩笑。直到遇见了楚离。逼她,虐她,杀她。本文双生双旦
  • 衣袂翩翩引公子

    衣袂翩翩引公子

    梦,通往前生。她是挥斥方遒,斩将杀敌的常胜女将军,才貌在这世间皆是翘楚。可人生无常,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遇上了一个从此改变她人生轨迹的男子。她以为,遇上的是知己好友,是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幕僚,遂以诚相待他,给了他权力支配自己手中的势力。欣赏他尊重他,后,又日久生情,按她看过的话本,这样的故事发展大多是以幸福结局结束。但这并不是话本,她如此聪明,一旦开始有了怀疑,循着蛛丝马迹去,总能发现真相。可真相让她在夜里总是辗转反侧,若是戳穿,他与她必会势不两立。思量许久,感性赢了理性,于是她选择隐藏起来,希望有一天他能及时收手。这样的选择,让她走向了万劫不复。后世史书中,关于她的记载也只有寥寥几笔,她终究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辗转几世,他上穷碧落下黄泉,终于找到转世后的她,想重解当年之事,却发现困难重重,危机四伏。熟悉的人就在眼前,却不能开口说起从前,兜兜绕绕后两人是否会真正在一起?他是否真如上一世一般恶毒狠心?男女主五官正,三观也正,结局还未定,来看的你说不定能参与结局的书写哦~还请多多支持~
  • 活人回避

    活人回避

    二十岁那年我因为贪财收了一件不该收的古董,从那以后,为了活命,我不得不一次次出入那些对于活人来说十死无生的禁地。秦岭大山里的墓葬群,西北戈壁中的无人区,浩瀚深海下的失落遗迹,雪域高原上的死亡禁区……或许有一天,当你因为贪婪而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时,你就会发现睡觉时有东西站你旁边,告诉你,天黑了,一起来玩玩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海一滴水

    火海一滴水

    火海一滴水如昙花一般转瞬即逝,社会如同一片火海,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滴水,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只能被社会蒸发后融入其中!
  • 冷酷总裁之爹地你真逊

    冷酷总裁之爹地你真逊

    再次见面,他发现他的前妻居然视他无一物,还敢勾三搭四,这怎么可以?他的女人还轮不到别人来接手!“你混蛋!”她炸毛了,谁能告诉她,她的前夫被谁掉了包?“嗯?”他挑眉沉声应了一声,轻飘飘地把她翻身压在身下,“还有力气骂?”某个在门外打游戏的酷包子终于看不下去,推开门,倚在门口,不屑地冷哼一声,满脸鄙夷:“爹地,你真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