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5100000082

第82章 系辞下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日:“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咸卦“九四”的“爻辞”说:“心思不定的走来走去,只有少数的朋友,顺从你所想的。”孔子说:“天下的人,到底在思考什么?忧虑什么呢?天下的入,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天下的人,到底在思考什么?忧虑什么呢?。

孔子的这一段话,非常有名,意思是说,人类求生存的目的与法则,是不变的,但由于自私,个人的利害不同,以致产生不同的想法与做法。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孔子接着说:“太阳去,月亮来;月亮去,太阳来;日与月交替推移,产生了光明。冬天去,夏天来;夏天去,冬天来;寒与暑交替推移,形成春夏秋冬的时序。所谓往,并非一去不返,只是暂时的退缩;所谓来,也不是永久存在,只不过是暂时的伸张;屈与伸的交互感应,产生了利益。”

这是说,人苦苦思虑,却只能得到少数人的信赖;而大自然,则遵循常轨,运行不息,不必思虑,就能感应,使万物普遍受益。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末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孔子进一步地解说:“尺蠖将身体弯曲收缩,是为了下一步的伸张;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精研义理,融会贯通,达到随心所欲的神妙境界,是为了致用;利用知识,使自己心安理得,是为了崇尚品德。然而,当超越这一层次,进入极其微妙的境界时,就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了。至于穷究宇宙的奥秘,了解万物变化的法则,就只有圣人才能具备这种最崇高的德行了。

以上是孔子对咸卦“九四”的“爻辞”的阐扬。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困卦“六三”的“爻辞”说:“前进有大石阻碍,后退是遍生的蒺藜的地方,以致进退失据;返回家中,又看不到妻子,这是凶恶的征兆。”孔子解释说:“大石,本来无法移动,却要逞强将其移动,使名誉蒙受羞辱。蒺藜多刺,不是应当进入的地方,却轻率地进入,必然被刺伤,使自身遭遇危险。陷入这种既羞辱又危险的状况,已经面临死亡的绝境,那里还会见到妻子呢?”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解卦“上六”的“爻辞”说:“王公射鹰,站在高墙上,必然会猎获,不会有不利。”

孔子解释说:“鹰是飞禽,弓箭是利器,射猎的是人。君子将利器藏在身上,等待有利的时机行动,又怎么会不利呢?行动能够把握时机,毫不迟疑,所以出猎就有所获。这是说行动备有完备的工具,当然无往不利了。”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孔子说:“小人不以不仁为可耻,不以不义为可怕,不看到有利,不会进取,不加以威吓,不知道戒惧;但小的过失,给以惩罚,就会戒惧,不致于闯大祸,这正是小人的福气。《易经》噬嗑卦“初九”的爻辞说:‘带上脚镣;虽然将脚趾磨伤了,但以后就不会有灾祸了。’就是这个意思。”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不累积善行,不足以成名;不累积罪恶,不足以使自身灭亡。小人认为,小的善行,不会有什么益处,就不去做,以致恶行累积到不可掩饰的程度,犯罪大到无法解消的地步。所以《易经》噬嗑卦“上九”的“爻辞”说:“肩上扛着枷锁,磨伤了耳朵,这是凶恶的象征。”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宰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孔子说:“危险,由于认为安全而发生;灭亡,由于认为可以长久而发生;混乱,由于认为治安良好而发生。因而,君子在安稳的时刻,不可忘记危险;在生存的时刻,不可忘记灭亡;在治安良好的时刻,不可忘记混乱;这样,自身才能安全,国家才能保存。《易经》否卦“九五”的“爻辞”说:“灭亡!灭亡!要时刻这样警惕,就像牛马要拴在稳固的丛生桑树上。”

子日:“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悚,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孔子说:“德行浅薄,却地位尊贵;知慧低陋,却图谋大事;力量微小,却担负重任;就很少不会招致灾祸了。《易经》鼎卦‘九四’的‘爻辞’说:‘鼎的脚折断,打翻君王赐给的美食,弄成为湿淋淋的,凶恶。’就是说,才智不足以胜任。”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声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日:‘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孔子说:“知道事机的微妙吗?君子对上不谄媚,对下不轻侮,坚持正义,遵循事理,就可以说知道事机的微妙了。‘几’是动机的微妙变化,能够预先判断吉凶的征兆,君子看破动机的微妙变化,就能迅速因应,果断行动,不会整天迟疑等待了。《易经》豫卦‘六二’‘爻辞’说:‘被巨石阻挡,就不必整天在那里等待,应当立即另外选择其他的途径,要这样坚定果断,才会吉利。’既然被巨石阻挡,为什么还要继续等待,状况已经非常明显,可以判断了。君子知道事理微妙隐秘的变化,知道事理明白显露的状况,知道因应处置的态度,应当柔弱,还是刚强;所以能够正确判断,因应自如,成为众人景仰依赖的人物了。”

子日:“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只悔,元吉。’”

孔子赞扬他的学生颜回说:“颜回这个年轻人,不是几乎已经这样了吗?他有过失,从来不会不知道,从来不会再去做。《易经》复卦‘初九’的‘爻辞’说‘迷路不要走得太远才回头,就不会造成大的后悔,这就是极大的吉利。’”

颜回是孔子最心爱的学生。《论语》“雍也篇”中记述:鲁哀公问孔子,在他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有名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无故对人发怒,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却不幸短命早死了!现在他死了,就没有再听到其他好学的了。”

“天地絪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天地间,阴气阳气弥漫,发生变化,生成万物,非常完美;雌雄交媾,发生变化,使万物生成。所以,《易经》损卦‘六三’的‘爻辞’说:‘三人共同行动,主张不同,行动不一致,有一人必须放弃成见。一人单独行动,反而会得到志同道合的友伴。’这是说,天下的道理,就是要达到一致。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日:‘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孔子说:“君子必定先使本身安定,然后才行动;必定先使自己心平气和,然后才说话;必定先建立感情,然后才要求。君子有这三项修养,所以,待人处事,才会完美,没有偏差。本身危险,而要行动,则人民不会随从;以言语恐吓,则人民不会响应;没有建立感情,而去要求,则人民不会支持;得不到支持,伤害你的人,就要来到了。所以《易经》益卦‘上九’的‘爻辞’说:‘得不到助益,甚或将遭受攻击,以致意志动摇,就凶险了’”

以上第五章,说明爻辞的凡例。

同类推荐
  • 诗品菜根谭

    诗品菜根谭

    《菜根谭》可谓是一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警世感人、睿思哲理的旷世奇书。《诗品菜根谭》是知名教育家马云鹏老先生在品读《菜根谭》时,本着“从其意,就其辞,轻其吟,饶其趣”的原则,边读边品,边品边吟,边吟边写,锤炼而成。诗均以古风形式,多为五言、七言,有古绝、古律、古排等等。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苏菲的哲学课

    苏菲的哲学课

    这是一本哲学家为中学生编写的入门书。贾尼科是颇负盛名的法国哲学家,他女儿苏菲中学时开始接触哲学,他觉得市面上的哲学书都太深奥、枯燥了,于是决定亲手为女儿写一本哲学入门书。一天一堂课,总共30堂,每堂15分钟,用假期里的30天掌握哲学常识。本书篇幅虽然不长,却遍布着思考的轨迹。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哲学,只要跟着贾尼科的脚步,一步步慢慢思考,都会发现哲学的乐趣与价值!懂点哲学,换个角度,未来的道路或许大有不同。
  • 毓老师说公羊

    毓老师说公羊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80-1981、1988-1989、1999年在台北天德黉舍、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认为《易经》与《春秋》是中华文化精华之所在,不读此二经难以明白孔子思想,难以读懂中国文化,此两部元经为奉元主经。公羊不易读,其重在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公羊学是中国思想之绝学,今人已少研究此学,这也是毓老师的绝学,他讲公羊着重其思想、智慧对今人的启示。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历史悬案

    中国历史悬案

    泱泱大国,5000年的灿烂,奏响了一曲钟鼓雅乐。巴蜀,在创造了青铜文化的另一辉煌之后,这一充满谜团的神奇国度却突然消失。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令人疑窦顿生的“天书”,其中怪异的图画和符号蕴含着至今仍然无法破译的信息。为大汉帝国驱逐而被迫北走的匈奴人,是否便是欧洲史上令人闻风丧胆的“上帝之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这位让曹植梦牵魂系的女神,她的原型又是谁?自古红颜多薄命,杨贵妃魂断马嵬坡,却也由此演绎出了一段离奇的生死之谜。清末名噪一时的刺马案,是为仗义,抑或只是一场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政治游戏?诉讼数载,无辜蒙冤终得雪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冤案?奇案?怪案?种种令人拍案称奇,事事令人不胜唏嘘。
  • 龙象王功

    龙象王功

    萧无忌从噩梦中惊醒过来,身体虚弱无比,全身阵痛,缝了不下百针!“云蓉,你为何这般对我?”萧无忌握紧了拳头,双目狰狞!同时,萧无忌心中奇怪,为什么他还活着?一个月之前,萧无忌被云蓉引诱到失落崖,不仅被夺走了聚气丹,还被毁坏丹田,被人丢入失落崖,理应尸骨无存才是,怎么会回到了家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宿主无心之举

    快穿宿主无心之举

    【宿主篇】【女强】不小心误入快穿,得知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我努力着想要与你相遇!“白瑶瑶你这个白眼狼!”强大的怨念让白悦夕在人间中久久不散。“这下一步到底做什么呀?我该怎么办?”白悦夕在一旁就静静的看着那纠结来纠结去的,最后的结论是——“算了,把你丢进去,等到时机成熟,左把你捞回来就好了吧。”白悦夕眉间一皱,正想说些什么就被一只小黑手推下转世台。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不是说好女主作死也不会死吗?这个骗子!还我零食还我黄瓜!你这个坏人,我不要和你在起…… 唔……
  • 全职高手之晨曦之光

    全职高手之晨曦之光

    叶修在晚间的石桥上救下了一个轻生的小朋友.黄少天在路边捡到了一个心脏病突发的小姑娘.魏琛在网吧里唆使着一个小女孩给自己泡面.韩文清在实验室里目睹了一个孩子被改造的过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之安之若素

    末日之安之若素

    丧尸突然降临chivu等人在行尸中彷徨着,难以忍受分离与欺骗。十五个人死去了十一个,一个失踪,还有五十小时。他们需要逃避,还是战斗血海?一次次磨难将人性磨损的如行尸般凶险,也是他感受到情感的珍贵。食人族,阴谋,丧尸进化,团战,死亡,正一步步逼近。而现在,血海弥漫,尸横遍野,重点在哪里?只有安之若素
  • 我喜欢你这件事没人知道

    我喜欢你这件事没人知道

    我也曾偷偷关注过你,不管在任何地方看到关于你的任何信息心总是会一紧,也会在看星座运势帮你也看一看,有什么有趣的事也第一时间告诉你,哪怕你不理我,哪怕有人说:快看那个人好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