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9400000022

第22章 清(6)

字秋帆,江苏镇洋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三十五年擢陕西按察使,旋升布政使兼护巡抚将军,署陕甘总督,实授陕西巡抚,官陕最久。尝以终南山东西绵亘千余里,年来开荒垦种,客民众多。奸宄伏藏,在在堪虞。因疏请升兴安州为知府,兼设丞停,俾东西南路,声势联络,一切妨奸缉匪,稽查易周,实为一劳永逸之计,得旨允行。乾隆四十八年(1783)兴安州升兴安府。(纂《续兴安府志》、毕沅《兴安州升府疏》)

卢甲午

江南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以举人任旬阳县知县。旬阳河街濒临汉水,居民屡遭水患,苦不堪言。甲午体察民情。决意修堤卫民。于乾隆三十七年倡议捐建濒水石堤,绅民乐从,踊跃行事,遂于是年二月动工,修筑河堤长99弓(1弓合1.60米),宽6弓,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竣工。至此始无水患之虑,邑人至今念之。(纂《续兴安府志》)

郝敬修

山东高密县人,乾隆三十六(1771)由监生任汉阴县知县。郝的家乡山蚕生产发达,他看到汉阴宜于兴栽柞槲,随劝谕民间栽植饲养山蚕。他说:“山蚕者,异其名于家也。家蚕茧小。山蚕茧大,家蚕岁收一次,山蚕岁收两次;家蚕工在妇人,山蚕工在男子也。一夫计收茧十万,即减其半,亦得五万之数。百茧之丝价值百钱,五万茧之丝即价值五万,用力少而成功多,较家蚕岂每倍蓰(数倍)哉。”为了普及山蚕,郝敬修把从家乡带来的一本《养山蚕说》,抄录数本分发各乡,令其仿傲实行。以后又按该书的文字条理绘成二十幅图画,名曰《教养山蚕图说》,刊印流传。其中配蛾、饲生、治场、牧放、防护、晴摘、秋贮等法,叙述至为详备。在郝敬修大力推广下,汉阴山蚕发展很快,以檿丝(山蚕丝)织成的槲绸成了一宗颇有名声的特产,开安康饲养山蚕之先河。(纂《汉阴县志》、《安康古今蚕桑著述》)

支来凤

富平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举人任白河县训导。主义学讲席,以实学训诸生,勤于启牖,于朱子语类及先儒精义诸说,能举其原委,诸生爱戴之。尝捐俸金供贫寒诸生午餐饘粥,历三年而不怠,从未以德示人,人皆高其义。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病乞休。(纂光绪《白河县志》)

李照远

江吉吉水进士,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石泉县知县,慈祥宽和,人称长者。精堪舆之术,石城旧有四门,照远详勘后,谓“北门不合堪舆法,且地僻,何须门。”乃改筑为炮台。城内曲巷小路亦多改修。对城内诸绅士庶民说:“从此安且吉矣”。郡志称其修城,建仓,治多善政云。(纂《兴安府志》、道光《石泉县志》)

刘元祀

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举人任旬阳县教谕。莅任之始,每言“旬阳百余年科名不振,当思所以振兴之。”每月朔望,勤课士子,论文之下,辄援关学诸先辈为士子楷模。邑人董诏尝从而学之,得窥理学门经,而成山南大儒。方冀多所成就,未逾年,以外艰归,士人惜之。(纂光绪《旬阳县志》)

庄成鼎

福建侯官人,乾隆四十年以举人任石泉县知县。适值岁旱,饥馑道路,恻然悯之。步祷于青龙洞,雨随至。从者请避雨,鼎曰:“为雨而祷,祷而始雨,又何避焉”。乃冒雨行。遂请赈于上宪,得拨帑救灾。郡志称其宽厚廉静,实心爱民,尝修县西永安桥,商旅便之。(纂《兴安府志》、道光《石泉县志》)

李宗信

汉军镶红旗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举人任白河县知县。性慈仁恺切,日以兴起斯文为念。因文庙大成殿卑陋,请帑重修大成殿三间;东西二庑各三间,戟门三间;又创建崇圣祠、忠孝祠、节义祠各三间;名宦、乡贤祠各一间。规制完备。蔚然为一邑之大观。乾隆四十九年,又捐薪俸昌修天池书院,为邑诸生读书肄业之处,邑中士子赖之。(纂光绪《白河县志》、《续兴安府志》)

许又将 许又衡

字宋儒,号六乙山人。汉阴县人,博雅能文。乾隆间知县郝敬修辑县志,每事咨询访焉。己丑岁(1769)初任大挑典,以贡生恩赐翰林院典簿。弟又衡,工古诗词,贡生,时人号为“双璧”云。(纂《兴安府志》、《汉阴县志》)

李逢亨

字培园,平利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7)拔贡,以直隶州州判分发直隶,初署河北同知,莅任后,建议修金门闸、筑凤河堤,为一劳永逸计。嘉庆六年(1801)擢永定河南岸同知,在任凡九年,筹画悉合机宜,所至弁兵用命,化险为平。嘉庆十四年(1809)擢守河问府,未及一载,讼息民安。而是年黄河溃决,缺口多至十余处。逢亨奉旨督修,合龙后,擢永定河道。十六年(1811)嘉庆皇帝召见逢亨,垂询治河形势,敷陈称旨,皇帝大悦,赐“福”字,“鹿(同禄)肉”,明年全河得庆安澜,升黄河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在河督任届十年,河不决口。宣宗有“福将”之奖。历署直隶总督,著有《治河管见》、《黄河志》等书。(纂《续兴安府志》、《正谊堂诗文集》)

三德

满州镶红旗人,姓瓜勒佳氏。乾隆间从征缅甸、金川,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积功赐“纳尔珠噶巴图鲁”封号,擢升兴安镇总兵官。慈祥恺悌,兵民爱戴。时城南多虎患,三德躬率甲士,搜杀殆尽,商旅赖之。兴安赴省,道经旬阳仙姑碥,见其崎岖险陡,遍告行人,伐石倡修而成康庄。乾隆四十四年春至夏,旱魃为灾,远近汹汹,民无生路,查得前镇守及州牧,凡有旱灾皆祷于天柱山韩真人洞,舍舟行之逸,而就山溪之险,忘炎暑之苦,而甘跋履之劳,徒步上山,虔诚求雨。后果然得雨。旋即捐俸,修理寺庙,培植山场。军民感戴,在山上为立《功绩碑》。后官至广西提督。(纂《中国人名大辞典》、《续兴安府志》、《钦命镇守陕西兴安、汉羌等处地方挂印总镇都督府纳尔珠噶巴图鲁带加五等军功纪录二次,寻常纪录一次,三讳德功绩碑》)

万士显

兴安州秦郊铺人。乾隆问贡士。善属文,辞章富赡,博雅宏通。尤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撰《牛山庙碑文》脍炙人口。兴安士人至今诵之。(纂《万氏家谱》、《安康碑版钩沉》)

王行检

字似裴,一字朴园。江苏溧阳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以举人大挑发陕,以廉能补南郑县,善政颇多,调三原。有忌者潜谗,挂吏议去。汉中知府邓梦琴留主书院讲席,时与诸生发明经义,切磨廉隅,汉南人士翕然宗之。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农民军人陕,关南戒严,行检辞去教职,投笔从戎,白莲教窜秦岭,扰商州、兴安诸县,行检奉檄北守旬阳之赵家湾,又守平利之八仙河,备御有方,敌不敢犯。八月,延榆绥道温承惠以追捕余敌赴竹溪,行检请偕行。既还,经关垭,会守者疾作,遂以行检代之。距关垭六十里有地日白土关(今平利县城),为咽喉要地,防兵只百余人。巡抚秦承恩檄行检率乡勇六百人往彼协守。甫奉檄,侦敌由汝河直来犯关,遂星夜赴援,与都司赵禧合兵御之。平明,敌众大至,行检暨禧督兵勇驰击,枪炮声震天,自辰至未,歼敌无算。忽有敌从间道登高而瞰其背,行检及禧复分兵抵御。短兵既接,杀伤过当。卒以寡不敌众,为敌所包围。赵禧死之,行检身被十数创,犹嗔目大骂,遂遇害。秦之士大夫,为之哭焉。事闻,有旨照知州例优恤。(节汪志伊《王行检别传》、《东华录》)

叶璐

失里籍资格。乾隆四十八年(1783),陕西巡抚毕沅奏请截长安、周至、洋县、石泉、镇安之地置五郎厅(后更名宁陕厅),以泾阳通判叶璐为五郎厅抚民通判。厅故在万山中,无有衙署,叶璐以焦家堡民宅为视事之处。居年馀,请于大宪拨帑于堡里许,鸠工庀材,修建厅及巡检诸署,始有办公之处,此为宁陕厅建置之始。(纂《宁陕厅志》)

左观澜

字绣泉,号画舫。江西永兴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副贡,五十一年举人,六十年(1795)大挑一等,以知县分发西安府五郎厅(即宁陕)通判,时厅治新设置,旧无城垣,嘉庆三年(1798)白莲教农民军往来南山。左观澜劝民捐资筑土堡以保卫,厅始有城郭规制。左观澜尤以兴学爱士,培育山区人材为己任。乾隆五十三年(1788)前通判陈明义捐置居民鲁姓房十三问,观澜莅任,复捐俸于东又新建正厅五楹、前厅五楹、厢房六间、讲亭一座、牌楼一座,额曰“太乙书院”。并刻石以志。(纂《宁陕厅志》)

戴治

四川中江人(今四川德阳)。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举人任安康县知县,乾隆四十六年陕西巡抚毕沅奏请兴安州改升兴安府,以安康县为附郭,时砖坪隶安康县属,地域辽阔,遂于砖坪添驻县丞一职以专弹压。请发帑金建设衙署,命戴治为承修官,戴赴砖坪踏勘选址,委新县丞曹希馄董其役。十九年六月兴工。二十年三月竣工。衙署前临水,后坐山,计房屋共二十九间,四面缭以垣墙。至此,砖坪始有衙署以谋生聚,宏教训,除稂莠,安善良,而民亦有依赖矣,而戴治因勤于政事,晋升浙江衢州府同知。(纂道光《安康县志》、曹希煜《新设砖坪县丞衙门碑记》)

章德溥

江西南城县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由监生任紫阳县知县,关心民事,劳作兴举,人不能及。乾隆五十年独捐俸金修葺公署,增置吏舍。又捐置水田一段,计种一石二斗。并检点文籍,查出官山荒地三段,招民开垦种植,每年收租俱归书院作生童膏火,嘉惠士林,绅民感之。(纂道光《紫阳县志》)

段世成

陕西三原县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以岁贡授旬阳县训导。处处以前知县邓梦琴为师,训课诸生,择其尤者月有常课,每月捐清俸三十金作师生修膳,在任四年如一日,士林称其有古风。升礼泉县主簿。(纂《光绪《旬阳县志》》、《兴安府志》)

白纯祖

河南夏邑人,清乾隆五十年(1785)任五郎厅(宁陕)巡检,其时初设厅治,衙署草创,城垣未筑,坛庙未建,每月朔望告庙无地。于是白纯祖与教谕焦均正、耆民任桂春等谋建城隍庙,捐资为倡,在厅东北河洲中创建城隍庙址,建正殿三楹、献殿三楹、东西厢房各三间,至五十三年又修照壁,设香案,建廊房,填其址,栽杆挂匾,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始完美。遂以公务之暇。分嘱四路乡约于每年春初三月举行赛会,献戏三日,以为永远定例。今城隍庙两水夹流,中浮一洲,横长十余里,地形如月,水势如镜,堪舆家称为“倒地文星”,其庙台宇耸峙,云烟涨满,山石镜清,民间有“月镜双辉”美誉,是宁陕县著名景观之一。(纂《宁陕厅志》、严如煜《建修城隍庙碑记》、白纯祖《创建五郎关坛庙记》)

赵孟儒

字克斋,安徽太湖文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西游长安,与白河监生何九诚善,应邀就馆何家,设帐授徒,爱其地风俗古朴,山水明丽,遂寓籍焉。为人谨诚,不苟言笑,人多以乡佬目之。尝言:“汉阴丈人云,机心机事,耻而不为;又闻老子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九诚有侄名浚之,自颜其斋曰“养拙”,孟儒深为赞赏,为撰《养拙斋记》,文云:“士非才之难,有才而善自退藏之为难。其拙非绝不晓事之所能,为拙何害。惟拙然后见吾读书真种子。君子之学,得其所养者为大,使深造于道而养德、养性、养吾浩然之气,以上窥圣贤门径,悉于是乎。”士林爱其文深言奥旨,刊碑立石于古佛洞。(纂光绪《白河县志》)

李岩

字七民,号南山。原居江西吉水县,业漆工,闻金州盛产漆,乾隆五十年(1785)徙兴安,寓居秦郊,为人綵绘,精巧过人。据邹理丞《汉南杂俎》云:其所制“金银平脱”为世所珍,先将金银薄片雕成人物鸟兽,附丽漆胎,凡数遍。待漆干后打磨抛光,其图闪烁照人。又善“剔红”,用竹漆图器具上,凡数十遍,待漆积厚,而雕凸起之图,所刻山水屏,俨若图画。嘉庆间回上海,改学画,善写真,工人物花鸟,尤长栈道及驴马之属。(纂《汉南杂俎》)

李国麒

号西昆氏,昌平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兴安知府。爱民训士,煦如长者,工属文。论政说事如古之善说史汉者,遂有修志之举。兴安自乾隆四十八年(1785)由州升府以来,统率六邑(旬阳、汉阴、紫阳、白河、平利、石泉)而志乘阙如。康熙王希舜《兴安州志》,时逾百年,疏漏颇多,难以依据。是郡之无志,其山川之险夷,建置之兴废,以及兵食赋役之多寡、税课盐茶之因革、人心风俗之贞淫,皆无从考校。守兹郡者,因时制宜而为出政之本,亦无从着手。于是访得前郡守吴六鳌辑郡志草稿(彼以终养告归,未卒其业),案牍之余,逐加检阅,依雍正刘文怡、史文靖《陕西通志》例,而于地方事宜,则旁征图籍,博考经史,历数月而修成《兴安府志》,俾一郡文献得以备考。(纂《续兴安府志》、《耆献类征》)

李凤集

平利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恩贡生。轻财好义,有古人风。选郇县训导,未赴,居家讲学,以修身为本,不孜孜以科名相勉,著有《鉴复文稿》行世。(纂《续修陕西通志稿》、光绪《平利县志》)

彭思忠

贵州思南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举人任安康县知县。居官勤俭。尝短衣把锄,自理菜畦。戒庖人寸薤尺菘毋妄费。在任日无赫赫之名,去后几二十年,民思之不忘。(纂道光《安康县志》、《续兴安府志》)

任大仰

石泉县人。乾隆时由贡生入太学,初任湖广德安府通判,升山东兖州府同知,博学多闻兼长治理,德安、兖州俱建生祠,有文集行于世。(录道光《石泉县志》)

严一青

字选亭,浙江乌程县人。由举人保举知县。乾隆五十六年(1793)授白河县知县。到任即访求邑乘,考核邑山川之险夷,建置之兴废,以及赋役之因革,税课之多寡,人心风俗之贞淫,毅然视此则可为出政之根本,为己在职之重任。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活动猖炽,陷湖北竹山,将逼近白河,严一青率乡勇御之羊儿沟,杀敌百馀,敌始遁去。因白河城小难守,筑外城环十四里,名曰大寨,遇警即入寨固守。二年三月,白莲教陷郧西,郧西距白河仅隔一水,一青督团沿江设卡,收舟舰,使敌不得渡。秋八月,御敌于藩沟,枪火齐发,敌不及吃饭而走。奉文筑堡,增大寨四,小寨十六,联竹山、旬阳界墙为三道,长约二百馀里,蔚为大观,邑得保障。议设义仓,捐谷一千石为倡,以寨仓给团勇,城仓拯难民。四乡置义田,有事备防堵,事平即为义学之资。陕巡抚台布称其“悃愊无华,专心办事,为全省冠”。擢新设五郎厅(后改宁陕厅)通判,仍留白河。六年(1801)因病请卸任,犹辑成《县志稿》,虽文非其所长,要其筑城墙,保邑境之功不容没也。东坝黄姓为白莲教所诱,大宪檄诛之。一青为力请获免,黄姓立严公祠,至今祀之不衰。(纂光绪《白河县志》、《续兴安府志》)

柯序先

字鹤冈,湖北兴国州人,文词诗律,横茂清真,乾隆五十七年(1792)徙居安康北区设馆讲学,旋受聘于紫阳汉王城义学,安康牛溪河义学,历教二十余年,造就人材,指不胜屈,论者谓“北区之风,自序先开之。”盖笃论也。(纂柯序先《饶内历纪》、《续兴安府志》、《安康碑版钩沉》)

陈瑞

江苏武进人。举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宝鸡县丞改任白河县知县。性情清旷,文章典赡,其诗词古文为一时所重。居官慈惠爱民,喜奖掖后进,士民称之。所撰《挹汉亭记》,士林至今颂之。(纂光绪《白河县志》)

陈明义

浙江人,监生,乾隆五十九年(1795)以泾阳县丞任宁陕厅抚民通判。值厅建置之初,百废待举,日夜操劳,始得就绪。厅闾里荒芜,耕读者少,特召民开垦,捐俸购屋十三间,创设义学,口授生徒,宁陕文风因之一振。(纂《耆献类征》、《宁陕厅志》)

杜官廉

字砺岩,砖坪化鲤墟(今岚皋花里)人,乾隆五十九年甲寅科举人,敦品励学,为士林所宗,居乡授徒,人称良师,尝以束脩所得,设私塾免费授贫寒子弟就读。年九十馀,拟举乡贤卒。(纂《砖坪厅志》)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天缘巧合结良缘、近代的广东是中国的前哨,得风气之先,孕育了许多的革命志士。廖仲恺与何香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对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月23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一个华侨家庭之中,在家中四兄妹中行二。而比廖仲恺小1岁多的何香凝则于1878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商之家,是其家的第九个孩子,原名谏,又名瑞谏。虽然同是广东人,且都拥有可以算作“上流”的社会家庭背景,但廖仲恺与何香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廖仲恺是在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华浪潮中度过童少年时代的。
  • 穿越生命的冰河

    穿越生命的冰河

    本书介绍的人物都是身残志坚的勇士,他们不仅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超越了自我,穿越了步履维艰的生命冰河,也超越了常人,创造了健全人也为之惊叹的奇迹。
  •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财智英雄书系》正是形成于此。这些贯穿古今、横亘中外的财智英雄,或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或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推动人,或是闻名海外的巨商富豪……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以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众多读者;同时作为一个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将带你走近日本松下电器的经营之神、誉满全球的东方之子松下幸之助,带你领略这位“造物先造人”的伟大领袖。
  • 困不住的曾国藩

    困不住的曾国藩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他的成功看似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其实,他同样是经历的无数的坎坷、起伏、窘困和险恶。甚至是生死系于一线的人生困局。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曾国藩。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热门推荐
  • 黑魔宫

    黑魔宫

    黑魔宫宫主是一名黑魔法高手同时也是一名修仙者
  • 绿昙油油

    绿昙油油

    她叫阿满,姐姐说:“满”是和和满满之意;她叫顾青青,是青青河畔草的青青。奶奶说:“小草最是坚韧,河畔也青青”;她也叫顾青青,杨柳青青的青青。母亲说:“杨柳青青,正是万物生长,草木复苏的时节”。可公子给她取了个极其难听的名字—绿昙,他说:“因为昙花总是不开,长年绿油油的。”
  • 创帝

    创帝

    荒凉不见一丝生机,断壁残垣装饰着三个世界,青年人影,挺拔身姿,如巍峨泰山般伫立,轻抚整片大地。某一刻,青年如驾鹤仙者,立于虚空之上,俯视尸野遍地,满目狼藉。数百年前,他还是个学生,一个武学天才,机缘巧合迫使他进入神界,他需要用力量去完成他的承诺。神界的苦修,只为凡界的她。自那以后,杀戮,成了他生存的唯一方式。“优胜劣汰的世界,需要用力量去扶持它,并掌控它。”朋友离去前的最后一句告白,吹响他崛起的号角。“四元为主。五行为辅,以吾境界,化吾鲜血,融吾心神,创界之顶峰。”帝的降临,难掩华丽与威严,为万年前神界所受的耻辱而战,为凡界无辜生灵受难而战,为百年前的承诺而战,为了她,而战!
  • 安妮的奋斗

    安妮的奋斗

    当代现实世界为背景,安妮女主角豪门世家出身,相貌智慧武功都是人中龙凤,拼命让自己更有Power,只为了一件事——。
  • 上古世纪之爱伊天荒地老

    上古世纪之爱伊天荒地老

    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在善良与邪恶之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他是选择救世还是祸世,选择爱还是被爱,选择守信还是打破使命。公元前2000年,所有种族在光辉的源大陆共同生活,那是一片总有些无数传奇的大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没有的。人有七情六欲,其中惟有爱情是最难舍难分,最不可控制的感情,当那些上古创世神们遇到又会是怎样的情况,是惊天动地,默默无闻。当他们也许到三角恋时又会是怎样的恩怨情仇,且看上古创世神野性的象征塔扬是如何在这片大陆风生水起,怎样选择他的爱恨情仇。“我会信守诺言,你要等我。”他是以生命来守护誓言的人,所以她用生命等了一生。“你会永远不弃的对吗?”她始终还是错爱,终成伤。
  • 魔幻MP3

    魔幻MP3

    高考冲刺100天,鬼魅般任摔,任裂,任丢,都会回到午夜枕下的MP3,给了白菲千斤重负,内心深藏的渴望被反复勾起,为了顺利斩下高考,白菲必须与恶魔对抗,但曲折难为。
  • 红衣罗刹

    红衣罗刹

    她,一个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采草大盗!传言,她四处游走,行踪不定。所到之处,但凡有点姿色的俊男,只要被她看上都逃离不了她的魔爪——无论是连哄带骗,还是挟持逼迫……他,一个声名狼藉的泼皮无赖,勾引良家妇女,常常流连在风月场所……当这两人相遇,她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千年狐狸遇上万年雪狼——他扶着额头,满脸痛苦:“郎中说我阳气太盛,导致脉流薄疾并乃狂”我一脸懵懂:“什么是‘脉流薄疾并乃狂’”他一把将我搂在怀里,垂下头附在我耳边轻轻道:“就是‘春宵不尽兴,翻云又覆雨……”
  • 王妃,卖萌很可耻

    王妃,卖萌很可耻

    萧:“禀王爷,王妃她打了安夏郡主一巴掌”某男:“什么?那个狗屁郡主是想找死吗?王妃的手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灵萧:(王爷,这样宠妻,真的好吗?)………………灵萧:“王爷,王妃带着小少爷出府了,还说,她永远也不回来了!”某男:“想离开我,痴心妄想,馨儿,看本王晚上怎么惩罚你”后面,追回来了………【这是甜文,甜的不要不要的那种,欢迎入坑,么么哒!!!!!!!我是花晓璃!】
  • 丧尸进化之杀戮暴君

    丧尸进化之杀戮暴君

    一条因为寄生虫而异变的手,一个不可思议的丧尸,从低级丧尸开始进化,不断的吞噬,不断的掠夺对方的属性,从而壮大自身,最终成为丧尸之中的王者。杀戮的兵器。“一级战备!一级战备!林峰又带着几千万丧尸来攻打基地了!!”
  • 仙侠之西方奇缘

    仙侠之西方奇缘

    四季轮换,风雨交替,泪中带笑,不忘初心。让这片乱象纷呈的大陆回归原点。让中国的仙侠风席卷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