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19600000013

第13章 疼痛的非药物治疗(4)

【操作及护理方法】按照医嘱备好熨敷止痛药物及热熨袋,将药物加热后放入袋中,温度以不超过70℃为宜,将热熨袋放置于疼痛部位,时间为30~60分钟,温度降下来以后可加温复用。熨敷期间,密切注意患者对热熨的反应,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以免烫伤皮肤,阳证实证患者不宜使用熨敷法。

(5)止痛中药的吹药疗法与护理。止痛中药的吹药疗法最常见用于咽喉肿痛的治疗,其方法是将药物研制成精细粉末,利用喷药管,将药粉喷撒于病灶的一种外治法。

【适用范围】咽喉肿痛的治疗。

【操作及护理方法】嘱患者清洗口腔后,端坐在靠背椅上,头向后仰,张口屏气,用压舌板压住舌根,手持吹药器,将适量药物均匀吹入患处,吹药完毕后,嘱患者关闭口腔,一段时间内不要饮水进食,吹药时勿用力过猛,以防刺激气管引起呛咳,小儿禁用玻璃管作为吹药工具。

二、针灸止痛

针灸治疗疼痛历史悠久,远在针灸的萌芽时期,人们就用“砭石”治疗疼痛;《内经》中就有针灸治疗头痛、牙痛、耳痛、喉痛、腹痛、腰痛、胃痛、关节痛等多种痛证的记载;在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一书中,针灸疗法最常用的是治疗局部或附近部位的各种疼痛,在所罗列的三百多个穴位中绝大多数有这种功能。1958年,利用针刺的镇痛功能,我国率先在多种术式中开展针刺麻醉;目前临床上,疼痛性疾病依然是针灸的主要适应证之一,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意大利米兰会议推荐的64种针灸适应证中,有32种与疼痛有关。

(一)针灸止痛机制

针刺对近神经节段区域的镇痛效应:根据近几十年的研究,用较弱的手法行针或电针刺激穴位,常在局部观察到镇痛和痛阈升高的现象,这种镇痛效应在脊髓动物上也能观察到,也就是说,脊髓的整合机制主要在“近节段取穴”时参与镇痛作用。目前研究表明,近节段的针刺镇痛效应的机制与激活粗纤维有关,这种效应在脊髓水平就可完成,在“闸门控制”系统下发挥作用,闸门控制的核心部位在脊髓的胶质区细胞(SG)它可被粗纤维的传入活动兴奋,产生背角投射神经元(T细胞)抑制,从而关闭痛觉向中枢传导的闸门。

针刺对远神经节段区域的镇痛效应,其机制与近节段的有明显不同。在远节段取穴所产生的镇痛效应,需要的刺激强度更大一些,这一点与同节段或近节段取穴明显不同。针刺的传入信息可分别经外周A类和C类纤维的传入到达脊髓背角;传递针刺信号的上行通路位于脊髓腹外侧束;触发针刺镇痛效应的下行通路主要是通过脊髓背外侧索下行的。强针刺激引起身体广泛区域的镇痛效应需要脊髓上中枢的参与(脊髓延髓脊髓环路的完整):以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为主体的内源性镇痛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是保障针刺引起躯体广泛区域镇痛效应的前提;中脑边缘系统、丘脑和大脑皮质等结构均参与其中,大量证据表明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机制与脑内抗痛系统的调节和参与有关。

(二)常见痛证的针灸方法

1.颈椎病

【常用取穴】风池、天府、大椎、颈部夹脊、肩髃、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池、外关、后溪、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2~4次。

2.下腰背疼痛

【常用取穴】腰俞、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八髎穴、委中、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行针3~5次,委中可点刺放血。

3.偏头痛

【常用取穴】凤池、头维、百会、印堂、太阳、合谷、太冲神门。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行针2~4次;太阳、印堂可用皮肤针叩刺。

4.肩周炎

【常用取穴】肩髃、肩髎、曲池、天宗、臂臑、肩贞、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行针2~4次。

5.膝骨关节炎

【常用取穴】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行针2~4次;寒症可用温针灸。

6.网球肘

【常用取穴】曲池、尺泽、手三里、少海、外关、合谷、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行针2~4次。

7.痛经

【常用取穴】三阴交、中极、气海、关元、归来、足三里。

小腹冷痛,经量少伴血块者加血海;小腹胀痛者加太冲、内关、阳陵泉;伴头晕耳鸣,经色淡者加照海、肾俞、曲泉。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行针3~4次;寒证、虚证可加灸。

(三)护理

(1)针灸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并使其体位舒适,做好保暖和体位固定的护理。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变化、效果和反应,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施灸时严密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防止艾火灼伤皮肤、衣被,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严格掌握针刺禁忌证和禁忌部位,如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皮疹处。肿瘤部位,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胸背腰部不宜深刺。

(5)严格掌握灸法禁忌证,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证,以及面部、大血管和黏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肋部均不宜灸。

(6)灸后局部起泡,小者无需处理,大者可用消毒水疱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并以消毒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7)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安置舒适体位。

三、推拿止痛

推拿是中国传统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推拿的记载。推拿治疗通过一定的推拿手法刺激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产生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理经整复等诸多功效,最终达到“通而不痛”的止痛效果。

(一)推拿止痛机制

推拿疗法通过直接的力学刺激和间接的神经反射及体液循环对局部及全身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调解神经功能;解除或缓解局部软组织的痉挛;促进血液循环。

(二)常见痛证的推拿方法

1.颈椎病

【常用取穴】凤池、风府、大椎、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缺盆。

【操作】

(1)用拿法、揉法放松颈部肌肉。

(2)点揉、按穴位(见常用取穴)。

(3)弹、拨、推阳性穴位、阿是穴及劳损的肌束。

(4)摩法、擦法结束。

2.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用取穴】大肠俞、肾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

(1)用滚法施于腰部和患侧下肢部3~5分钟。

(2)用掌根按揉法自上而下按揉腰部两侧骶棘肌至骶部2~3分钟;继而从骶部按揉至臀股沟,然后沿坐骨神经走行顺序按揉至足跟,反复操作3~5分钟。

(3)双手拇指叠指按压法按压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每穴约半分钟。

(4)用两拇指叠指拨法拨腰部两侧骶棘肌,左右各3~5遍。用拇指按揉腰部两侧骶棘肌,自上而下到腰骶部为止,反复操作3~5遍。

(5)腰椎斜扳法斜扳腰椎,左右同法。

(6)用摩法、擦法结束治疗。

(三)推拿止痛的护理

(1)治疗前,应对推拿治疗的部位皮肤进行清洁或消毒。

(2)严格掌握推拿治疗的禁忌证,如局部皮肤感染、开放性伤口、骨折、急性传染病、妇女妊娠及月经期其腹部或腰骶部均不宜实施推拿治疗。

(3)推拿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与患者的交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及心理变化。

(4)推拿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体位或改变推拿手法,若无缓解需终止治疗。

四、刮痧止痛

刮痧疗法属中医学传统疗法的一种,历史悠久,有关“刮痧”的文献记载首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目前已难以考证。“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被认为是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在很多病症状态下,经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故中医学认为这是一种使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排出体表的有效方法,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一)刮痧止痛机制

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破裂,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渗出脉外,这些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即是“痧”。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痧”存在于皮肤和肌肉之间,痧的排出,促进了血液循环。新鲜的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氧气,使凝血机制正常发挥,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刮拭后血管的瞬间反应,出“痧”会立即停止。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发生气滞血瘀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刮痧通过刮痧板作用于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在按、压、拉及摩擦等手法联合作用下,使“痧”能够排出体外,从而使局部经络得以疏通,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

首先,刮痧的点、按等手法治疗可刺激机体深部组织的感受器和神经纤维,使粗神经纤维兴奋,从而抑制细神经纤维传导的痛觉信号;其次,刮痧的按、压、摩擦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具有刺激作用,释放较多的17羟皮质类固醇,而这些物质对消除局部的非细菌性炎症有重要作用;再次,刮痧可使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减少,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加速其他致痛物质(如徐缓激肽、组胺、钾离子等)的代谢及运转;此外,刮痧对体内重要镇痛物质内啡呔亦有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痛阈,从而减轻疼痛。

(二)常见痛证的刮痧方法

1.颈椎病的刮痧止痛疗法

【常用取穴】风池、天柱、风府、大椎、肩井、天宗、大杼、膈俞、肾俞、肩髎、曲池、列缺、合谷穴、阿是穴。

同类推荐
  • 胸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胸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正确率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许多新疾病的出现以及现代先进治疗手段对疾病的干预,使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典型,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困难。医学影像检查具有手段多样、图像清晰、证据确实、诊断正确率高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青睐,已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是临床辅助诊断的重要部分。
  • 肝胆病对证自疗

    肝胆病对证自疗

    编者结合自己长期临证经验,详细介绍了肝胆病的中西医治疗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肝胆病的辨证思路和分型辨治医案。本书收集证型全面,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体现了中医治疗肝胆病的传统良方和最新进展。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 乙型肝炎临床学

    乙型肝炎临床学

    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疗法为辅。应避免饮酒及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肝炎患者用药宜简不宜繁。目前国内的问题是各种治疗肝炎的药物泛滥,大多未经严格的疗效考核,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夸大宣传,国家应重视这方面的管理。
  • 医学与生命

    医学与生命

    医生,所谓“付生死之托”之人物,其救死扶伤的对象——“病人”是活生生的有着七情六欲的社会中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相较于“医学关怀”,“病人”甚至更需要“人文关怀”。基于身上神圣的责任,医生的本质应该是“圣者”,既要懂“技”(医术),更要懂“道”(医道),医学精神的核心,应是追慕苍生大医的风范,彪炳医学人文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医学教育中,在一般医生的认识中,重“技”不重“道”仍较普遍地存在着,这也是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因此,现阶段,我们的医生更需要补上的是“医学人文”之课!
热门推荐
  • 九幽轮回魔帝

    九幽轮回魔帝

    掌轮回,知天命,晓阴阳,通八卦。世人皆憎魔,又如何?我偏要做那无拘无束的逍遥魔。以魔证道,主宰乾坤,屠戮生灵,练杀伐剑道。一代魔神,泣魂成帝。
  • 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本书分四篇:一防病篇:从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讲解防病知识。二识病篇:以识体查病为主题。三治疗篇。四用药篇等。
  • 六界太子

    六界太子

    玄幻六界,谁主沉浮;六界主宰者神界皇族,被魔族攻破差点覆灭,六界陷入战火纷纷的混战世纪。以六界精灵幻化人形的皇族血脉,六界太子,开始了慢慢一统六界的征程。
  • 赛尔号战神联盟与黑色集团

    赛尔号战神联盟与黑色集团

    战神联盟来到兰卡尔星,认识了黑色集团队长,兰卡尔星将要发生一个大灾难,可是,只有自然守护者才能拯救,可在几年前3个自然守护者死亡一个至今下落不明,而黑色集团队长却有一个身份之谜…
  • 掠心:暴王的嗜恨妃

    掠心:暴王的嗜恨妃

    那日,东隅天坛,他赤金龙袍,登上帝位。那日,北门刑场,她一家老小、血溅四方;残阳似血、寒刀如冰,她绝望地水眸紧闭,纵有万般不甘,又能奈他何?如果生命能够重来…再次醒来,她惊觉自己回到了三年前。为改写命运,一场掳心之战便拉开帷幕……
  • 秃子老六末日游

    秃子老六末日游

    一个秃子在末日瞎JB闯,有点轻松,有点邪恶,卫道士勿入,手下留情
  • 风之剑仙

    风之剑仙

    文章简介:《风之剑仙》是一款网络游戏利用现代最新科技将全球人类的脑电波NDA集中起来建立的一个系统,起初的设计是为了世界和平便于警察抓捕罪犯!但是此系统运行5年以后效果太好导致世界出现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联合国决定将此系统升级、做成一款世界顶尖的网络游戏。大致分为3个大区亚洲区、欧洲区、和无人区无人区现在不详细解释以后会让大家了解!本书主人公桀骜灬熊猫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打工一族在中国H市为了生活而奋斗!因为恋爱不是很顺利!对感情的事情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偶然接触到《风之剑仙》开始了一番不平凡的游戏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谢谢你出现在我面前

    谢谢你出现在我面前

    最后的最后,我们一直还在一起虽然风吹但我一直在你身边
  • 神奇装甲QQ秀

    神奇装甲QQ秀

    失意的二毛于睡梦中得一神器,从此,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本以为是奇遇,后来才发现,原来五千年前就有人设制了地球的防御机制,防御机制一旦打开,就会有命定之人获得超能力,而这些人肩负使命——用生命去守护人类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