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08800000008

第8章 记忆:历史的武义与开放的武义(3)

这样,武义县境内红军人数达5000余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革命斗争,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粮、抗税、惩办民愤极大的恶霸豪绅,如1930年3月20日,邵李清亲率红军,在上邵村处死疯狂反攻倒算的恶霸豪绅邵三青。不久又击毙后陈村恶霸地主陈子贤。与此同时,又用土铳、大刀、梭标、土炮等武器与汤恩伯的正规军和国民党省政府的保安队的围剿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1930年4月16日,国民党反动军队300余人分三路围攻设在大公山的红军总指挥部,红军总部队约200名战士在邵李清的亲自指挥下,充分利用险要地形,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连续击退保安队数次进攻,战斗一直从黎明持续到傍晚,最后,终于在北路红军的有力配合下安全转移。此外,影响较大的战斗还有金公岩反围剿、血战三岩寺、奇袭后树保安团等。

武义、宣平红军从1930年初组建到年底,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活动范围遍及全县90%的乡村,影响遍及周边县市,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和地主豪绅的封建势力。1930年8月26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以显着位置报道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斗争:“武义农民游击队自本年2月创建以来,跟着目前全国革命浪潮之日益扩大,同时其游击斗争,亦日益发展……现在该县正在武装农民包围之中。

面对日益壮大的红军,反动政府调兵遣将进行血腥镇压,红军领导人邵李清、吴谦、潘土法等先后被捕牺牲。1930年10月后树战斗之后至1931年,武义全县遭受国民党反动军警逮捕和杀害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有1千余人。武义的红军斗争虽然遭到了反动武装镇压,但英勇战斗的光辉业绩却永垂青史,他们永远是武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粟裕在武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粟裕在武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一、二、三纵队数百人,在师长粟裕率领下,进入浙西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们的足迹遍及武义、宣平的16个乡镇、50多个村庄。红军挺进师在武义的活动主要有:

(1)全歼省士官教育团

1935年农历6月,国民党浙江省长黄绍竑亲率省保安队士官教育团两个连,巡视清剿浙赣铁路沿线红军。一个连驻扎在宣平小溪口,另一个连驻扎在宣平吴宅村(今属俞源乡)。粟裕师长当机立断,带领部队来到士官团必经之地凡岭脚,埋伏在附近山岗,趁驻扎吴宅村的士官立足未稳,发起突然攻击,全歼敌人,缴获机枪、冲锋枪等大批枪支弹药。挺进师获胜以后,又于第二天从遂昌门阵出发,奔袭驻扎在宣平小溪口的士官团另一个连,并将其歼灭。

(2)攻打宣平县城

为巩固闽浙边境革命根据地,牵制敌人围剿红军的兵力,粟裕师长率领挺进师于1936年9月28日(农历8月13日)夜,攻打了宣平县城。挺进师分两路夜袭:一路登上城北后龙山占领制高点,封锁敌人两个碉堡的出入口中:一路从城西架梯进入县城,隐蔽在尚义门待命出击。挺进师迅速占领宣平县城,毙敌多名,俘敌1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粮饷,敌县长从县府后门仓惶溜走。挺进师打开监狱,释放了80多名参加红色暴动的农民。

(3)打击地方恶霸土豪

挺进师进入武义、宣平地区后,在对敌作战的同时,所到之处开仓济贫、分配田地给农民,并严厉镇压群众痛恨的恶霸土豪,狠狠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1935年春夏之交,粟裕率领挺进师480余名官兵,到达宣平东坑,根据群众的举报和意愿,处决了群众痛恨的刘增福等三个恶霸,并没收他们的财物和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率领挺进师一部200余人,活动在武义溪里甘塔、大溪口乡车昌、宣武乡少妃、大田乡岭下汤一带,分散发动群众,集中打击敌人,镇压当地的反动乡镇长和恶霸地主。1935年8月,挺进师宿营上甘塔村,写下“工农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内容的标语72条,至今尚存,已被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开辟宣(平)遂(昌)汤(溪)游击根据地。

1936年底到1937年初,挺进师在宣、遂、汤边境地区,开辟游击根据地。春节前后在今桃溪镇子坑村成立中共宣、遂、汤工委,统一领导根据地的建设。挺进师采取武装斗争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在宣平境内先后建立党支部6个,发展党员83人。挺进师几次给清剿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不断加强根据地建设,迫使周围的保、甲长为红军办事,区、乡长保持中立。

1937年9月抗战爆发,粟裕率领部队离开宣、遂、汤游击根据地,开赴抗日前线,他们的英雄业绩是武义革命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正因为武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期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风雨变幻之时,面对白色恐怖,不仅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支部,还组建了红军打土豪反围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有力的支持了粟裕率领的中央红军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所以,1988年5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88)72号文件通知,经省老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研究,省人民政府批准,武义县为革命老根据地。这是武义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武义历史光辉的一页。

五、以农为本的人文特征

武义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温适宜,物产繁多,但位居僻处,山多人稀,风俗古朴,自古以来社会的发展比中原地区落后。夏、商时期,中原已进入奴隶制时代,武义还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在桐琴、壶山、柳城的低丘盆地平原上出现了一些原始村落,原始时代的武义使用磨制的石器,烧制成一种质地坚硬的陶器,过着渔猎和原始农业的生活。唐时孟浩然游武义时,所见“风物是秦余”,可见当时的武义人还保留着秦朝的遗风古俗。故武义风俗古朴,重农桑,尚节俭,民敦厚诚实,不好工艺,不善商贾,乡土感情浓烈。南宋爱国学者吕祖谦对武义人评价说:“负山之民,气俗敦悫,乐田亩,而畏官府,遨嬉侈丽之习,独不入其乡。”对此,《万历旧志》也说“男务生业,女勤纺织,家家尚俭朴而安质素,无狗马踏鞠之戏,亦鲜绮绣斗胜之观。无论村落僻坞,即城市之民,莫不笠纠饷黍稼穑是事。”又说:其“俗不服贾,所业唯耕,地宜种秫。武俗淳朴、俭啬、狃常习故,绝不喜新斗异。民务农田,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男不为厮役,女不作婢妾。”武义人这种敦厚诚实、讲义气的人文性格在武义的民间传说《武义的来历》中有很好的文化表达,故事不长,特转引如下:

过去,浙江壶山一带人少地荒,没有设县,到唐朝武则天手里才建立县治,武义县名还有个来历呢。

唐朝年间,壶山脚下有三个朋友,一个住在大桥巷,一个住上街,一个住下街。大桥巷阿介朋友是做生意的,后来就发财了。上街和下街的朋友都是读书的,一连几年都考勿中,真叫做“读书流落,冇柄尿杓”,二人一点办法也冇,人家便跌古罢,下街朋友家里还有一点点地,靠老婆一人做做,一家人难糊口。上街阿介朋友人家穷得一点东西都冇罢,连锅都揭勿开。

上次,上街的朋友三日冇有东西食过罢,实在冇有办法,他想大桥巷朋友家有,只有到他家去食几餐起。他就到大桥巷朋友家去了,大桥巷阿介朋友望上街的朋友如此跌古,便望勿起他,勿讲泡茶,也勿讲烧点心,也勿讲叫他坐记起,冷冷淡淡。古话讲“富在高山有远亲,穷在闹市冇人问”,“有酒有肉有朋友,家贫冇朋友”,上街的朋友想以前朋友介好,格日我穷了便望勿起我了,他一声勿响便走了。他想下街的朋友和我一样穷,自两个穷凑穷,总勿会望勿起我,我还是到他家去嬉嬉,他便到下街的朋友家去了。

下街的朋友家也勿超穷,吃了上餐冇下餐,只有野菜糠饼充充饥。上街的朋友到他家嬉,夫妻二人都勿超客气,可是家里穷,拿勿出东西来待朋友,阿介老婆勿超贤惠,随即从头上拔下一枚头针,拿到街上去当了,买回来四两烧酒,又到锅口舀了半碗水递给老公,叫老公相陪。上街朋友望自己的酒比下街朋友的多,就定要同他换碗食食,一食,原来是碗水,他心里便明白了,下街朋友家穷,老婆酒买我食,给自己老公食的是水。这样的朋友情义真是少有格他便把这碗水当酒食落去了。过记,他的老婆又烧来糠饼,上街朋友食食饱便回家了。

上街的朋友回家以后,发愤用功,夜里读书到深夜,要困时便把头发吊床架上,这以后,勿长久便考中进士。考中的喜报一到,这些亲戚朋友便都纷纷来贺喜了,这个送钱,那个送物,十分热闹,他家摆开酒宴庆贺。

下街的朋友听说上街的朋友得中进士,勿超高兴,夫妻二人商量送点什么东西贺贺,二个人想来想去,家里一点东西也拿勿出来送。这样好的朋友勿送呢,面子勿好望。老公便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二个酒坛,灌了二坛水,挑到上街的朋友家去。

上街的朋友见下街的朋友来,便出门把他迎接进去,他暗地对朋友讲:“你得中进士我很高兴,是特地来贺喜的,家里实在拿勿出什么东西,挑来二坛酒是做做样的,里面是水。”朋友笑笑也勿响,把他拉到上横头坐好,对众来客讲:“格日我的好朋友送来二坛好酒,请大家尝尝。”便开了酒坛一人一碗,大家明知是水,也勿敢响,都说好酒,好酒,上街的朋友赠了若干银两给下街朋友,让他回去好好读书,后来下街的朋友也中了举人,一时传为佳话。

这件事传到京城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龙颜大悦,赞誉这两位朋友真有情义。恰好吏部送来奏章,浙江壶山一带新立县治,请皇上赐给县名。武则天赐县名都喜欢取上她的姓,再取壶山脚下这二个朋友有情义的“义”字,合起来取名“武义”。这就是武义县名的来历。

因此之故,近、现代以来武义人外出做工、从商的极少,绝大多数人世代务农。正如武义民谚所说:“泥饭碗敲不破,种田地万万年”,“东赚钱,西赚钱,勿如灌水好犁田”。世代务农的经济生活,造就了武义人敦厚纯朴的人文特征,对此金华地区民间就评价说:“武义芋头,宣平呆头。”意即武义人敦厚、随和,象芋头一样朴实;宣平人更加老实、憨厚。

武义人的这种特点与其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武义土地肥沃,田多人少,当地俗语就说:“挖一锄头可吃三天”,“一年收成可吃三年”。故《武义县志》卷三引许白云的话说:武义“地狭而土肥,其民殷庶。”这可以认为是武义人重农桑、尚节俭、敦厚诚实的物质基础。又正如俗话所说:“东阳靠把斧,永康胡公祖,武义靠块土。”这样富庶美好的地方生活,丰衣足食,当然“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至今仍流传着“武义人靠块土,三天不见壶山就要哭”的俗语,表现了武义人浓似酒的乡恋之情。总之,武义人的人文特征是:尚农、敦厚、节俭、恋乡。

认识和了解武义人的这种人文特征,对于今天武义人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中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不能不感到一种文化的震撼。

(第四章)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中的武义

改革给神州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武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犹如《春天的故事》里所唱的:“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武义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多年来,武义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动听的乐章,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聆听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的脚步,走进武义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代。

一、朱总理给武义脱贫困帽的故事

武义县茭道镇的偏远山区有一个贫困村——沈家村,全村120多户人家,540多口人,人均只有半亩田,村民们靠山吃山,惟一的副业就是上山砍柴换点钱。几百年来,山村一直都处于一种悠然而宁静的状态。然而,1995年5月7日,这个宁静的山村一下子沸腾起来,全村上下热闹非凡,这一天成了沈家村人最难忘的日子。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一行在省、市、县领导陪同下,来到茭道乡沈家村访贫问苦,考察民情。村民们见到总理,个个激动万分,急切地向朱副总理致意。往日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朱副总理,现在竟千里迢迢深入沈家村,来到农民的身边,与农民近距离亲切交谈,这对沈家村人来说可是历史性的时刻,是永生难忘的时刻。朱副总理和蔼可亲的问候感动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颗心。

朱副总理此行亲自到村民陈森理、叶德忠和叶希根家里,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家庭和早稻种植情况,随后又和乡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了沈家村农户、人口、耕地和农业生产情况。座谈会上,朱副总理说:“你们村里老乡衣服穿得很好,可是房子显得老了些。”临走之际,朱副总理站在穿村而过的东坑溪边语重心长地对村支部书记沈会勤说:“村里要搞一些副业,如办个加工厂,这样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致富步伐。”之后他还询问村民有没有电视机?有多少人买上了彩电?沈会勤汇报说村里有80%以上的农户有电视机,有不少是彩电。到了村口,村民们依依不舍地与朱副总理告别,欢迎他下次再来沈家村。他笑着说:“如果我再来,我希望看到你们生活得更美好。”

朱副总理的一番话激励着沈家村人,增强了他们对改变现状的信心,给他们指引了致富的方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成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如今的沈家村,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黄土路改建成水泥路,村民出门不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原来的泥瓦房变成了二层砖瓦房,有些家庭甚至住进了三层的小洋楼;原来随意乱砍滥伐的山林植被得到了保护和培育,全村70%的农户种植花木果树,绝大多数已产生经济效益,绵延的群山再次树木繁盛;村里有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村民们可以收看到更多的电视频道,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村里还成立了老年协会,把一间房子作为老年活动室,不论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喜欢到这儿打牌、聊天、看电视,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朱镕基副总理当年走访过的特困户之一叶德忠家,如今也在屋旁的山上承包了20多亩山地,种植桃树、李树,一年收入3万多元,这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还新盖了二层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全家人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如果朱镕基副总理能再次来到沈家村,看到的将是已经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现代农民和远山青黛、近水蜿蜒、处处花果飘香、风光迤逦的新农村景象。

二、星光灿烂的故事

同类推荐
  •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本书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论、西方社会发展的注意历史阶段、主要文化成就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特点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沿新修的青藏铁路进藏,从藏北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然后,从拉萨到达西藏的各个地区,去实地感受西藏的神奇和美丽。请注意,《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分区是按旅行线路划分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行政区划。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废柴宿主要逆袭

    快穿之废柴宿主要逆袭

    悲催少年被坑异界,不断穿越只为回家,携手,强强联手,最终逆袭
  • 双面呆萌甜心:腹黑殿下咬定她

    双面呆萌甜心:腹黑殿下咬定她

    曾经,那一季飘零的思念,在忧伤的风中,飘摇。曾经,那一季浅舞的忧伤,在平仄的文字里,蔓延。曾苦苦躲避着流年的回忆,却躲不过牵绊的丝线,悄然痴守着一季落寞的时光,藏于掌心,任其在心中婉转成陌路的风景。
  • 木偶系列

    木偶系列

    温馨(误)。并不恐怖的恐怖小说,纯属练笔之作,不喜勿喷。
  • 绝代女帝之劫中劫

    绝代女帝之劫中劫

    架空王朝!不喜勿入!写文纯属爱好,娱乐一下就好啦
  • 快穿之boss难供

    快穿之boss难供

    呵呵哒,没想到你是这样的boss,别人家的boss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了妖魔鬼怪暖得了床,你看看你,竟然要老娘养你,为你挨打为你背锅,怎一个惨字了得。怎么办呢,自己选的boss,跪着也要——打死他!就知道系统不靠谱,果然还是自己最靠谱,瞧瞧,这任务完成得多轻松,完全没有难度……哎哟喂,系统快快快,来一瓶抗打药,我快被打死了……妈呀,系统你出来,这些人心机太深,完全招架不住,换个位面吧……系统,给我换个系统吧,什么忙都帮不了,我怎么赚积分……系统:就没见过这么这么丧的宿主,还老骂我、嫌弃我,算了,我这么善良还是——继续看戏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咸鱼难翻身

    咸鱼难翻身

    问:为什么作者咸鱼还要读者来翻身?答:请认真体会为什么咸鱼翻不了身。PS:不定期更新,巨坑,作者以有TJ无数本的历史,慎入。
  • 论仙二代的逆袭

    论仙二代的逆袭

    (新文《星际宠夫指南》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沈玉衡以为,自己的剧本应该是一心修炼,剿灭魔族,恢复沈家荣光,然而修着修着,沈玉衡发现自己的剧本里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穿越女特工,重生复仇大小姐,废材流男主角,重生夺舍的金丹修……只是简介欢脱,正文正剧风!!#落魄仙二代的奋斗史#男神多多,女神多多#我家男主他不在线#听说女主把男主砍死了绝对不坑,可放心食用。PS:读者群:547310107
  • 斗破龙床:皇后是怎样炼成的

    斗破龙床:皇后是怎样炼成的

    她是第一美人,却因上一辈的恩怨,被他灭了家,强了身,名为皇后实则是他最下等的奴妾。被他狎玩,被下人折磨,甚至当着心中所属的面前被他羞辱,她都冷笑应对。她发誓,今日所受的,他日她必将千百倍讨回来。乱世红颜仇恨生,你我算计间,殊死较量中,她步步为营。
  • 帝龙世家

    帝龙世家

    打碎一个沙漏,梦回千年时光,昔日傍徨无知的少年,转眼变成整个世界的希望,看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如何建立一个庞大的世族,认准帝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