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08800000018

第18章 协调:人与自然平衡的武义(7)

中国以改革推动的社会转型有一个特殊点,就是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伴随,进行着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千百年形成的浓厚的“躬耕而织”意识,使社会转型成为一场艰难的嬗变。

1.“农”还是“工”寻找腾飞的翅膀

1985年之前,武义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50%以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武义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抓农业上。1996年县委全委会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致力总量扩张,注重增长质量,做大活小并举,发展支柱产业。”虽然,此前武义曾经提出“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个私经济至高无上”等发展口号,重农轻工的思想在武义大多数人心中却依然根深蒂固。

“去年一片谷,今年一片屋,明年坐起来哭。”这是1993年武义经济开发区着手开发时,武义广为流行的一段民谣。传统的土地观念使人们认为,土地除了生产粮食之外就不能再移做他用。

思路和策略的落后决定了武义离富裕的距离越拉越大。1996年,武义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1.26亿元,财政收入9195万元。而这时,同是金华市下属县市的永康、义乌、东阳等县市早已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跨入了工业化中期,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义乌更是跻身中国经济百强县市。巨大的反差迫使武义开始了反思:武义经济该向何种模式转变?

1996和1997两年,武义连续派出大批干部赴黄岩、玉环等地挂职锻炼,希望能够学习借鉴先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武义县政府副县长扬霄雁时任桃溪滩乡书记,也被组织部选派外出挂职锻炼。组织部征求他意见时,这位年轻的书记“违抗”了组织决定:“黄岩、玉环与武义相隔太远,而且两地在整个基础上不存在可比性。我要到永康。把永康的做法学会了,把永康的企业引过来了,武义就有希望了。”在其他干部纷纷奔赴沿海地区挂职的时候,扬霄雁独自来到了永康芝英镇——永康工业的发源地。

包括扬霄雁在内的外派干部陆续回到了武义。他们回到武义的同时,也带回来了新观念:搞工业才会富,才会有出路。然而,这一全新的观念却令人一时难以接受。在武义这样一个小农思想浓厚的农业县,人们早已习惯于“以农为本”。武义到底该往何处走?这次干部外派挂职锻炼引发了武义历史上少有的关于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大争论”,争论从政府逐步蔓延到民间。

“农”还是“工”?两条道路的选择是那么的艰难。

2.凤凰山:荒坡变新城

走在凤凰山,鳞次栉比的工厂令人无法相信这里在八年前还只是一片荒山野岭。“凤凰山传奇”,使这片曾经的荒野成为了回顾武义工业园区发展历程时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键词。

桐琴镇是武义的东大门,紧邻永康。而镇所在地桐琴历史上隶属永康。1961年10月,武义县在并入永康3年后恢复建制时,桐琴被划归武义县。地缘、人缘注定了桐琴镇成为武义工业发展的先行者。

1997年,武义撤区并镇。原来的桐琴区被划分为桐琴、泉溪两镇。东皋村,这一原桐琴区公所所在地转眼失去了区行政中心的地位。“区公所没有了,东皋以后说不定就不会兴旺了。”强烈的失落感笼罩着村民。村两委也在积极探求发展的突破口,在百般思考后,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凤凰山。这时的凤凰山其实只是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边一片无名的黄土丘陵。稀稀拉拉生长着的马尾松、偶尔散落在其间的几个小果园和几处茶园就是它全部的家当。东皋村看中了凤凰山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它只是一片效益并不高的荒山野岭,而不是良田,利用它来引进企业不用冒太大的风险。

“违抗”组织决定的扬霄雁,此时已经是桐琴镇委书记。在永康挂职锻炼期间,他早已有意识地与芝英的企业主进行接触,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他们引到武义,去实现武义人们经济大发展的理想。然而,当他到桐琴走马上任后,试图利用该地的地缘、人缘优势,在桐琴镇所在地的几个村实践那埋藏已久的理想时,却发现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是“热心肠贴到了冷屁股上”。当发现东皋村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和后,他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的喜悦。一系列“离经叛道”的行为开始实施。

1998年5月,永康老板杨征宇率先与东皋村签订了征用山地1.4万平方米的协议,建立中美合资武义工力电器有限公司。6月份,凤凰山迎来了第二家企业:浙江奇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厂房建起来了,企业开始生产了,但“兴工”还是“兴农”的争论却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此急剧地白热化。凤凰山,这片刚刚开发不久的处女地,因为围绕它的激烈争论而引起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注意。1998年的一天,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来到凤凰山,在进行充分地考察调研后给与了高度评价。此时,“吃螃蟹”的勇者才松了一口气,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石头。恰好当时武义县举办“武阳杯”理论征文大赛,扬霄雁又不失时机地递交了一篇题为《武义发展需要团队精神》的文章,提出找准方向后就要团结一致,协力建设好新武义,并获得了征文大赛唯一的一等奖。

凤凰山以它无可辩驳的变化渐渐平息了争论。其后,经论证凤凰山工业区被列为县内第二个经济开发区,享受省级开发区——浙江武义经济开发区的有关优惠政策。

一家家企业陆续落户凤凰山,昔日的荒山野岭很快成了一个充满朝气的新兴工业区。附近的村民纷纷“洗脚上田”当起了工人。凤凰山工业区成为武义国企发展困难、改革逐步深入,全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形势下工业经济的一大亮点,成为了武义工业园区发展的突破口。1998年,武义县确定县域东北部地区为个私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以乡镇工业小区为依托,大力兴建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

凤凰山的巨变在震撼着人们的同时,也激起了武义经济开发区的焦虑。作为武义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建立5年多来,因为思想观念与经济体制的束缚一直步履艰难,开发区内除了一些商住用房,只有很少的几家企业入驻。面对凤凰山工业区迅速崛起带来的挑战,武义经济开发区终于爆发出积蓄已久的能量。1998年一年,武义经济开发区新开发面积7.6万平方米,引进企业18家。其后,王山头工业园、桐琴五金工业园区、武阳文教旅游综合工业园区相继创立。武义进入了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时期,以县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以毗邻永康的桐琴、泉溪和靠近高速公路互通口的履坦、茭道为两翼的“一中心两翼”工业经济重点区域的格局初步形成。

武义,开始全速迈入工业化。

二、改制:助推工业园区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武义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世纪之交,武义县委、县政府面对“底子薄、基础差;体制的滞后和制约”这两大发展工业经济的障碍,一方面以“背水一战”的信心和勇气,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治根治本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另一方面,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生力量,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概括“九五”期间的成就时,使用了“三个突破”“思想观念的突破,转变了传统的重农轻工、重粮轻副、重公轻私、重内轻外等小农经济意识;体制障碍的突破,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得到较为彻底变革,职工身份得到彻底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有新突破,通过项目引进、扶持技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四大工业支柱产业。”

企业改制,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国退民进”,通过彻底改制,生产要素配置得以优化,民营经济在全新的广阔舞台上长袖善舞,爆炸式发展,推动了工业园区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1.艰难的起飞

从1994年开始,武义县大力推行以组建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企业改制。1996年下半年开始,又以买断公有资产为重点,先后分两批确定39家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深化改革。两次改制都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难以到位,导致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仍在恶化,企业改革一时陷入困境。

199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破卖并行、股权集中、筹资安置、社保配套”的思路,对国营、集体企业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制。一大批企业被破产、出售。同时,将原国有、集体企业正式职工身份,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从“人人入股”到“转换身份”,企业产权根据市场规则重新进行了分配,职工由“企业人”脱胎换骨成为“社会人”,实现了武义县企业改制的第一次飞跃。

然而,在改制过程中,由于企业资产变现自求平衡,企业资产变现难,安置补偿费缺口大,企业改革步履维难。一些企业虽然进行了改制,但职工身份没有转换,企业仍然以原有模式运作,造成亏损严重。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明显低于周边发达县市水平。针对这一局面,县委、县政府在2000年11月初召开企业改制工作会议,确定了“整体联动、逆向操作、资产托管、市场运作”的企业改革新思路,并提出要在2001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企业改制。这一思路的提出彻底突破了“单个操作”的瓶颈制约,解决了企业资产变现、安置补偿费和改制职工社会保障政策筹集问题,企业改制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到2001年,武义县原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工作全面完成,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创新了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据原计经委、二轻等六大系统106家及其他系统13家企业统计,全县通过企业改制共安置职工12978人,其中在职职工转换身份7694人,退休定补人员托管3897人,农民合同工等安置1387人。

2.改制后的活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集体企业权责不明、机制不活,冗员过多现象大量存在等问题十分突出,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发挥;企业承担着职工甚至家属的生老病死,俨然成为一个“小社会”,沉重的包袱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同时,职工因为与企业存在固有的劳动关系,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改制的一个突出成效是改变了职工身份,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割断了职工和企业的“脐带”,是使经营者和职工的思想观念得到脱胎换骨的转变,大大激发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国有、集体企业职工转换身份后,纷纷发挥自身在经营、技术方面的特长优势,或艰苦创业办起了新企业,或进入民营企业成为生产、经营骨干,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武义服装一厂是全县第一家彻底改制的国有企业,1998年该厂歇业拍卖之后,职工们办起了6家服装加工企业,生产规模相当于原企业的4倍,不仅原企业的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还吸纳了大批其他企业的下岗工人,可谓“死了一个,活了一片”。在恒友机电、三美化工、工力电器等民营企业,到处可见原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身影,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专长和良好的素质成为民营企业争相抢夺的人才,成为了推动武义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张晓新,一位木匠出身的下岗工人。1996年,从武义茶厂下岗。经历了失落和彷徨后,他靠30万元借款办起了武义中盛工艺品制造厂,靠搞外贸的亲戚提供的一条信息,开始生产出口欧美的沙滩遮阳伞。随着订单的增加,“中盛”周围出现了24家配套小企业,分别为其加工钢管塑料配件、印刷、包装等。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中盛工艺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武义一家专业生产各种旅游休闲用品的外贸出口龙头企业,企业园区占地50000平方米,拥有300多名员工和近千万的固定资产,年加工能力达亿元,被评为浙江省行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在中盛公司的带动下,目前武义已出现了一大批旅游休闲用品生产企业,休闲椅、遮阳伞等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市场,全县外贸增幅连续几年都接近100%。这些企业之间产业链环环相扣,上下配套,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

改制还为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平台。企业改制中,武义县坚持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改制相结合,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企业改制,一方面加快了资产变现,为职工转换身份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获得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原武义造纸厂破产后,近6万平方米的土地经统一规划后由9家民营企业购买并利用,生产规模达到原来的5倍;原三保公司厂房拍卖后,成为了民营企业恒友机电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为恒友机电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经营机制的转变使原有的国有企业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武义棉纺织厂是全县最大的国有企业,也是省扭亏脱困重点企业。针对该企业职工多、社会影响大、市场转旺的特点,县计经委等部门大胆探索改制新模式,确定了“职工转换身份、企业破产重组、生产平稳过渡”的改革思路,坚持边生产边改制。改制工作从2000年5月开始,7月7日职代会通过企业破产拍卖重组的决议;8月底,1000多名职工转换身份;9月3日,生产厂区整体资产以3820万元拍卖成功,成交价比拍卖底价高出2020万元;9月18日,新组建的武义棉纺织有限公司挂牌投产。整个改制只停产8天。短短5年时间,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2005年产值达2.4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洼地效应:栽好梧桐引凤凰

“水往低处流”是一个物理现象。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发达地区的资本密集,土地、人力价格以及经营成本较高,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人力资源价格便宜,经营成本也较低,资本为实现产出既定时的成本最小化和成本既定时产出的效益最大化,会流向欠发达地区。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发达区域的一部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区域的经济运动称之为洼地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武义周边的义乌、永康的迅速崛起,既对武义的发展产生挤压,也为武义接受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洼地效应”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为打破资金、人才这两个工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武义根据具体县情,制定了“借势发展”的战略方针,利用周边先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造成资本、产业、人才溢出所带来的机遇,精心构筑“一中心两翼”区域工业布局框架,承载周边产业转移,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

同类推荐
  • 茶油时代

    茶油时代

    中国人吃什么油?吃多少?怎么吃?作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稳健而超拔的理性和感性,通过对中国食用油结构的改变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及其茶油的历史文化的报告,突出反映了食用油问题与民生的重要关系,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并对这种变化和进步中出现的困惑、茫然和悖谬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热门推荐
  • 织子花开了

    织子花开了

    那风,是从何方而来;那雨,又会去往何处;织子的花,待何时才开……
  •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悬疑大师带给你的诡异吸引力,将你难以抗拒。希区柯克、埃德加·艾伦·坡、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十余位世界著名悬疑大师悉数登场。《夜莺山庄》、《午夜追踪》、《十五个杀人的医生》等几十篇跌宕起伏的悬疑作品跃然纸上。赶快打开这本书,考验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与大师们展开一次真正的智慧大比拼。
  • 包子入侵

    包子入侵

    初级黑客包子,冒充黑客届的大牛,接了个赏金任务,竟魂穿幻星,身上长着传说中的唐僧肉,谁都想吃一口,猥琐着发育,心心恋恋着回到那个地球的安全小窝。
  • 网游之霸剑纵横

    网游之霸剑纵横

    我本来是一位叛逆少年,一气之下弃学外出打工。无奈梦想与现实相差太远,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我竟沦为乞丐。在一次意外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当时炒得最火的“极点”网游,开始了我的游戏人生。
  • 盛世婚礼:蚀骨宠溺娇妻

    盛世婚礼:蚀骨宠溺娇妻

    她独自坐在十三层内,玻璃门大开着,城堡四处种满紫色薰衣草风一吹令人心旷神怡的芳香四处肆意。她的眸光永远凝视着他,他向她走来,他永远都会让她不由自主的知道。总有那么一个人。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执悟

    执悟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种花护卫

    种花护卫

    青藤劝说半天没用后,只得背着小王爷下山。“本王为了救你,脚都受伤了。”小王爷躺在贵妃榻上,指着破了一点皮的脚踝埋怨。这也能算受伤???青藤气的手上直爆青筋。但迫于生计,只得跪下。“属下知罪。”“知罪知罪,你什么罪啊?”“保护主上不力之罪。”青藤答的一本正经。小王爷突然翻脸,抓起一把葡萄劈头盖脸的扔到青藤脸面上。“滚出去!”青藤又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小王爷不快了,弯腰一礼退了出去。小王爷见她毫无悔过的背影,气的捏爆一颗小葡萄,又被葡萄里的葡萄籽戳痛了手指。委屈的嘴巴一撇,“看本王日后如何治你的不解风情之罪……”
  • 纸牌入侵

    纸牌入侵

    上传了新的小说《心理日记之未知之城》,欢迎进入。
  • 冷情宫女

    冷情宫女

    她本太医之女,却被阴谋卷入,不得不入宫为婢,她奉行的是低调生存,只想默默的过上一年,就可恢复自由身,本来她就是一懒女,可一时的勤快却让她不小心救了皇帝,清华飘尘的琴师,灿如春花的小侯爷,她悲催的想,姐不想要的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