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00000000040

第40章 扎实努力力求突破

——关于甘肃散文的几点随感

人邻

甘肃散文的写作群体

和甘肃的小说、诗歌的写作群体相比,甘肃的散文写作群体,相对处于一个弱势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和人才济济的小说创作群体,王家达、柏原、邵振国、张存学、王新军这些小说家执着的小说写作相比,甘肃的散文创作不够职业化,或者说是不够专门化。散文的写作,由于形式的随意,在表面上看似乎是比较容易写作的一种文体。但是真正用心写过散文的人,在散文写作上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人,都知道散文写作的难度。我打一个比喻,不一定对。小说的写作由于它本身结构造成的遮蔽,阅读者不一定很容易看出一篇小说的问题;诗歌也是如此,有时候很有经验的诗歌写作者,也不一定就能看出一首诗的弱点。我这样说,不是说小说和诗歌比散文更容易写,小说和诗歌自身有它们自己的写作难度。比如莫言说过长篇小说的全部是在于它的长度、密度、难度。而散文由于文体的原因,它几乎很少能借助于其他的一些手段遮掩自己的问题。我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上个世纪的后二十年,小说家和诗人大量涌现,而散文家则很少。余秋雨、李国文、张承志这样一批人的散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但是真正依靠散文本身成名的大概只有新疆的刘亮程。也因此林贤治在一篇文章里说:“刘亮程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散文这样一种文体,必须有真正有耐心的写作者,长时间的磨砺,才能达到某个高度。现在的问题是,甘肃散文的写作群体,除了很少的几个人是专门写作散文,他们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散文的写作上。其他的散文写作者,基本上都是小说家和诗人,在写作小说和诗歌之余的写作。我不否认,小说和诗歌的写作者,在他们本身写作以外,由于深谙小说和诗歌创作的原因,他们的创作丰富了甘肃的整体风貌,给散文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由于精力投入的相对有限性,使得甘肃的散文既有发展了的一面,也有尚未全然展开的一面。

甘肃散文的成就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可以对甘肃散文做出评价的人。在上次的诗歌研讨会上,我说过,我以为一个好的批评者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眼光客观、准确、犀利甚至是刻毒;二,占有大量的资料;三,认真梳理过他要谈论的散文写作对象,并进行了详尽的阅读;最后是所谓的“跳出三界外”,可以直言不讳,不用“王顾左右而言他”。一个好的散文批评者应该是这样。但是,作为一个散文的写作者和阅读者,我愿意谈一点自己的想法。甘肃的散文在近几年时间里,还是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同时也已经引起了外界关注的散文写作者。我没有用散文家这个词汇,散文家还是给那些我们难以企及的大师们的好。一个真正的散文家,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的。甘肃有很多人在写作散文,老中青都有很多人写作了数量不少的有相当水准的散文。我在这里只是想谈一些我熟悉一些的较年轻的散文写作者。

比如近几年引起散文界很大兴趣的阿拉旦。我看了她不多的几篇散文,感触颇深。在这样一个时光飞逝,人们几乎只是生存在当下情境、躁动不安的年代,阿拉旦给我们带了更为接近自然、更为接近人类生存本身的、浸透了人的汁液的文字。她的文字的成功,并不是全然靠陌生的素材,靠展示奇异,而是凭借了朴素的生活本身。阿拉旦的语言也受了一些诗歌的影响。

习习的散文,是甘肃散文的一个新的亮点。她的散文频频在多家刊物亮相,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近选人2l世纪文学新星丛书的她的散文集《浮现》,将是甘肃散文的一个可喜收获。习习有多年写小说的底子。她的散文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有她小说的影响。她将几乎全部精力放在散文的写作上之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女性的写作,由于受到气质等方面的影响,除了很少的几位风格强悍、锋利的女性以外,大部分的散文都写得细腻、柔和、温情。但是,细腻、柔和、温情,并不是女性的弱点,更不是散文的弱点。关键是如何处理,如何借助女性自身的特点,深人生活和自然。在这一点上看,习习的写作是成功的。她的散文流畅而节制,语言精妙而不失浑朴。她的那些表现了小家、小院、小人、小事、小物的文字,浸透了她的情感,非常感人。

马步升作为一个小说家和评论家,在小说和评论之余,写了大量的散文。他的散文和他的小说有着近乎相同的陇东背景。这也是他无法以其他东西来替代的背景。他的散文里面有两样东西,一是他生存的故土,那几乎一直是他写作的来源。由于直接的乡村背景,包括多年以后不断的返回、深入,他几乎是延续性地成为了他的故乡意象的写作者。他的散文相对是写实的。和刘亮程糅人了许多虚构成分的散文写作不一样,马步升不会去虚构地写作自己的故乡。他忠实于自己的所见、所感,而执着于文字的力量。另一个是他的阅读,他的文化视点也进入了他的写作,虽然并不是直接地进入了他的散文,但是已经成为他的散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顺便在这里说一下散文的虚构。我觉得散文在写作上有着巨大的空间,不需要去虚构。如果作为一种文体试验,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似乎已经和散文本身没有了关系。

阳飏的散文,是甘肃散文的一个异数。作为写作诗歌多年的阳飏,对于语言的掌控是非常纯熟的。而他一旦进入散文的写作,就展示了自己独具的风味。上一次的散文研讨会,管卫中对阳飚有一个比较切近的评价,那就是评价阳飏的散文有一种书卷气。阳飚的散文,大致是两类,一类是走马观花。但阳飏作为一个诗歌老手,眼力毕竟是刻毒的,所过之处,在别人眼里没有意味的地方,淡到没有什么味道的地方,他却能找到可以重重着墨之处。阳飏的走马观花,是走得很远、观得很深的。还有一类是阅读所得。走万里路是一种办法,读万卷书也是一种办法。阳飏近些年写的绘画随笔,借助绘画而展现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相当的影响。

杨永康的散文。杨永康也是一个长期的诗歌写作者。受到他多年诗歌写作的影响,他的散文写作更多地注重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对外部世界的观照下,引发的是他借助诗歌的对外在对象的开掘。他的文字看似柔和,内部却有着强韧的力量。他的乡村背景的写作,并没有和其他的乡村写作者一样,关注于客观物象。而是更多地将自己的全部内心世界带了进去。展现了一个具有乡村背景的写作者的现代经验。

其他的散文写作者,如高尚、铁穆尔、韩松落、王若冰、雪潇、杨献平、欣梓、宗满德、王琰、袁俊宏、胡杨等人,包括在散文领域偶试身手的沙戈、阿信,都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我的阅读有限,也许会遗漏了某些重要的散文家。

关于散文的一些想法

近几年,我们不断听到一个说法,那就是甘肃是一个诗歌大省。这可能标志着有一定影响的甘肃诗人有一个不小的量,可能也同时标志甘肃的诗歌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分量。甘肃的小说也是这样,阶梯型的老中青都有一批人在努力。前一段的甘肃中短篇小说研讨会上,作为小说家也是编辑的张存学有一个统计数据,说甘肃经常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的人,有四五十个人。对甘肃的散文,我的阅读不够多,也没有见到这样的统计,甘肃写散文的人,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量?比较重要的散文随笔类的全国奖项,这些年似乎也只是阿拉旦获得过首届冰心散文奖(也许我不了解情况)。散文在一定意义上是尴尬的。这也许是很少有人专门写作散文,而大多是小说和诗歌之余的补充。甚至只是一些人写作之余的休息。

散文毕竟和小说的写作、诗歌的写作不一样。也许我这样说是不够准确的。小说的虚构解决了小说的一部分问题,诗歌更是不用说,它更倾向于诗人的内心。而散文的写作,需要更多的生活阅历、修养、才情,也许是更难把握的。大家当然都会写下去,但是这样写下去,从哪里去寻找更为强大的写作背景?写作能否出现新的意味?

对于真正的散文的写作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几乎每一行字,都会暴露写作者的一切。对小说和诗歌的作者来说,掩饰自己也许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一个散文的写作者来说(也包括我自己),写作散文的修养是不足的,这也是散文写作的致命弱点。

作为一个经常的阅读者,对近几年的几种年选粗略看了一下:漓江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散文年选,甘肃的散文人选的极少。和诗歌呈现了巨大的反差。在重要的文学刊物,甘肃的散文家虽然有时候会占据一定的篇幅,甚至是比较大的篇幅,也有许多作品发表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甘肃的散文整体上在全国没有大的影响。一些对中国当代散文的评价文章,甘肃的散文依然没有进入重要评论家的视野,即便是提及,也依然没有占据到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现实。

一些具体的散文写作问题

作为一个散文的经常写作者,散文的文体的自觉性探索是应该注意的。散文毕竟是一种古老的文体,有着非常悠久的传承。现代的小说、诗歌几乎是和古代的文体完全脱节了。而散文则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古代的散文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很多的散文,我们现在看来,依然可以打动我们,依然可以叫我们赞赏不已。古代的散文家们,借助于不多的文字,而达到了他们很深的感悟。我们现在的散文,和古代的大散文家相比,实在是掺了太多的水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甘肃的散文,还没有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独特文体。我所说的这个文体并非是狭隘的。每一个认真的写作者都会在对自己审美的追求下,经过多年的写作,发现和形成自己的文体,这种文体,并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符号,而是我们深入事物的利器。

地域问题。一些年前,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似乎有一个新边塞诗。现在看来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诗歌借助某些地域的气息,也许是比较困难的。而散文这样一种文体,我觉得倒是可以大做文章。阿拉旦的散文,没有西部气息几乎是不可能的。身处中国西部的我们如何表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就成长在这里,但是我们的视野的广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更广和更深,也就无从表达。本土气质的潜移默化,进入我们的散文,会对甘肃散文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写些什么?如何写?王安忆谈甘肃小说的时候,有一句话,她以前以为甘肃的小说就是戈壁、大漠那样一些东西,是外在的东西。我希望能看到具有本土意味的和现代意味深入地糅合在一起的东西。那样的散文它们的质地能够满足我们深层次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地域气息,应该成为甘肃散文的长处。

现实问题。我们的散文家应该关心社会问题。我还很少看到甘肃的散文反映现实问题。这是甘肃散文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一直在关注山西官煤勾结的网上资料,真是惊心动魄。散文也应该去关心这样的问题,关心国家,关心百姓的生存命运。散文当然也需要那些微妙的有韵味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散文不能都写成那种样子。甘肃的散文,不能没有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作品。我们应该有一些散文家关注现实。这样的散文,会有更多的读者。

最后,不管怎么说,文体也好,西部也好,现实也好,什么也好,都要写出新意和深意。换句话说,要充分认识到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体,随意,是根本不可能写好的。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作者:诗人甘肃省劳动厅)

同类推荐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莫砺锋讲杜甫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莫砺锋讲杜甫诗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大学讲授杜甫诗歌的实录,举凡杜诗学的重要问题,如杜诗的流传和接受、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核和艺术特色,以及杜甫本人的诗歌理论等,作者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有许多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且结合了大量的具体实例,处处显示作者的研究心得,更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治学门径的指点。不论对于杜诗研究者还是爱好者,本书均为理想的参考读物。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热门推荐
  • 湖人总冠军

    湖人总冠军

    天洋只是想去斯台普斯看场球,但没想到结局那么有意思。
  • 查理九世之巨人城危机

    查理九世之巨人城危机

    dodo冒险队穿越到了穿越火线中的巨人城,与生化僵尸打响了战争
  • 染魄江山:天下无双

    染魄江山:天下无双

    她,本是暗玉门的门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一次失误中丧生,但却离奇的穿越在了一个刚逝世的婴儿身上,为了寻找母亲,替爹爹报仇,一人撑起了爹爹留下来的冥域宫,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他,“以后,我就是你的靠山,谁敢欺负你,就给我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靠山?少女不禁勾了勾唇,一把抓出男子的衣襟,淡淡的开口:“我—不—信!”只见男子邪魅轻笑一声,欺身而上……群:515078805
  • 义务雇佣兵

    义务雇佣兵

    一个雇佣兵的回归,一场兵王们的考验,一次国家的革新,在一个雇佣兵的训练下,一群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现役的义务兵成长为,一群高效率,全面性,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铁血战将
  • 你是水吗

    你是水吗

    少年似水,干干净净透透明明,是我可望而不可及,是我的信仰。
  • 总裁追妻:老婆我们复婚吧

    总裁追妻:老婆我们复婚吧

    五年前的她视他如命,他为了他心爱的女人,残忍的要她打掉他们的孩子,最终,孩子没了,她的爱也没了;她带着他和她的离婚证以及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离开。五年后,她重回故土,只是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傻女人了。再次见到他,她冷眼相待,于她而言,那个男人只不过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个对她狂追不舍的男人还是那个对她冷漠无情的人吗?【片段】某天两人谈论到复婚的话题。“想得美”“我确实很想,不过……”后面的话独孤寒澈没有说出来,只是眼神却愈加的深邃温柔。“想想就好了。”蓝依雪双手环胸,高傲如女王一般的说。本文男女身心干净,一对一宠文
  • 随便当个明星玩玩

    随便当个明星玩玩

    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了一名过气艺人,受前公司打压和雪藏,看我翻身农奴把歌唱!流行音乐那不是信手拈来?综艺节目都没有?那不行,总得整几个火爆综艺赚他一波收视率……小明星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既然上天如此安排,那就随便当个明星玩玩好了!?(无系统、现实流、偏日常)新人新书,不足之处,多多包涵,不喜勿喷。【书友群:948108112】
  • 木石轮回

    木石轮回

    祭剑不问苍生劫,奈何生死两离别。黄泉路遥轮回远,不求缘教三生叠。
  • 重生之豪门商女末路

    重生之豪门商女末路

    她只是一个替身,一个生活在黑暗里的孤者。已经走到尽头的东西,重生也不过是再一次的消亡。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