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9200000009

第9章 敦煌学研究概述(1)

敦煌学作为一门以地名学的新兴学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显示着独具特色的学术魅力。在世纪交替之际,全世界敦煌学者都在总结和思考敦煌学的发展,甘肃敦煌学学者也不例外。2000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纪念年,也成为敦煌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兰州、敦煌两地举行国际性学术会议,学者们还发表大量学术论着,极大地推动了甘肃敦煌学研究的进展。

21世纪以来,甘肃敦煌学学者一如既往地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继续钻研,使甘肃省的敦煌学科建设依然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据初步统计,2001-2005年,在甘肃省内举行的敦煌学术会议和相近的学术会议达12次之多,甘肃学者发表的论文约612篇,专着与论文集共70部。《敦煌研究》于2002年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敦煌学辑刊》于2005年由原来的半年刊改为季刊。总体而言,甘肃敦煌学研究呈现出一些基本特征:一是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方式更加多样;二是中青年学者厚积薄发,涌现出很多系列研究成果,显示出研究领域的拓宽加深;三是伴随国内外新资料的陆续公布和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四是研究机构形成既有核心又有辅翼的多元化布局;五是人才培养更具规模化,自本科至博士都开设敦煌学课程,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六是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学历层次逐步提高。

(第一节)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

自从2000年在兰州、敦煌举办大规模国际性学术会议以来,甘肃境内每年都有规模不等的学术交流会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甘肃敦煌学研究向更好更高水平的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在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多次成功举办大型的敦煌学以及相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内容涵盖了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民族古文字与历史文化等等。同时还连续成功组织了海峡两岸丝绸之路学术考察活动,加强了两地青年学者的学术信息交流。此外,2002年9月,甘肃敦煌学学会与炳灵寺文物保护所在甘肃永靖县主办了“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2004年6月,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所在敦煌共同举办“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第二届石窟遗址国际学术讨会”。2004年8月,敦煌研究院在敦煌举办了“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成为1987年石窟研究学术会议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石窟研究专题性国际会议。2005年8月,敦煌研究院联合上海东华大学以及上海市长宁区政府和中华全国纺织服装商会在敦煌举办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论坛。会议紧紧围绕敦煌服饰研究进行讨论,肯定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相结合的思路。2005年8月,甘肃敦煌学学会联合中共景泰县委、景泰县人民政府在景泰举办“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代表多是活跃在敦煌学界的学者,他们以开阔的视野研究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对敦煌学研究有很大启发。

这一时期,内外交流的方式还表现在外部学者更多地前来甘肃讲学。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作为甘肃乃至全国重要的敦煌学人才培养基地,非常注意拓宽研究生的视野,经常邀请省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知名学者前来专门上课。曾先后邀请邓文宽、陈国灿、余太山、郝春文、赵和平、荣新江、宁强(美国)、张涌泉、ValerieHansen(美国)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兰州大学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甘肃敦煌学研究的国际性。

同时,甘肃学者也积极出外参加各种大型学术会议、举行学术讲座。2001年彭金章、殷光明、王惠民、杨富学赴新加坡参加“唐代佛教国际学术会议”,彭金章、刘进宝、郑炳林、伏俊琏、杨秀清赴台湾参加“21世纪敦煌学学术研讨会”,2002年樊锦诗考察西藏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壁画修复项目,2004年樊锦诗、刘永增参加日本“数字化丝绸之路奈良国际学术讨论会”,郑炳林赴台参加“麦积山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2005年赵声良、刘永增考察印度佛教艺术,李正宇赴台湾参加“传统东亚的家礼与国法国际研讨会”,郑炳林、李重申赴俄罗斯参加“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国际敦煌学座谈会”等等。以上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交流活动,另外还有许多人或者参加国内各地各种规模不等的学术会议和考察活动,或者作为访问学者出国研修,既是对甘肃敦煌学的宣传,也是积极吸取外部研究成果的契机,同样推动了甘肃敦煌学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加深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以来,甘肃境内的科研单位与高校纷纷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和研究课题的交叉渗透,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加深,如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石窟保护、宗教、语言文字、文化、学术史等等,某些研究成果已具有国际领先地位。

老年学者研究热情不减当年,继续推动着甘肃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如孙修身《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齐陈骏《枳室史稿》(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他们把自己平生的研究成果进行不断的修订和补充,在晚年时候汇总出版,为敦煌学的研究发挥着余热;颜廷亮《敦煌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全面梳理了敦煌文化的结构体系及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谭禅雪对敦煌岁时佛俗的系统研究,李正宇、张鸿勋、施娉婷等人在文献和历史方面的研究,都在推进研究的不断深入;李永宁集中对王重民敦煌遗书的手稿研究,贺世哲、孙儒倜、孙修身、樊锦诗、刘玉权、李其琼等人发表的回忆性文章,为敦煌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显示了老一辈学者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

同时,许多中青年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开创并确立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学术地位,显示出甘肃敦煌学术水平的不同凡响。如高启安对于敦煌饮食文化的研究,王冀青对敦煌学史的研究,李并成对敦煌及西北史地、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伏俊琏对敦煌赋的研究,郑炳林对敦煌经济贸易、行政区划、星占相术的研究,杨富学对回鹘语言文字文化的研究,杨秀清对西汉金山国史的研究,王晶波对古代敦煌占相书的研究,卢秀文对妇女妆饰的研究,冯培红对归义军官制的研究,赵声良、刘永增、殷光明、公维章、沙武田对敦煌石窟的研究,李重申、李金梅对敦煌及河西体育的研究,曲直敏对敦煌文学典籍的研究,李鸿恩、卢秀文、邰惠莉对文献资料的信息化研究,党燕妮对敦煌地方民众的信仰研究,王志鹏对佛教文献的研究,以及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学者们对石窟保护的科技研究等。

老中青年学者的刻苦钻研促成了大量成果的涌现,推动甘肃敦煌学研究在前期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加深:曾经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升,原来比较薄弱或者空白的领域正在因研究队伍的壮大而呈现日益显着的形势。

(第三节)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改进

20世纪40年代,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甘肃敦煌学研究的正式开始。初期主要以石窟艺术为核心展开研究,对于文献偶有涉及。“文革”结束后的20年问,逐步形成以石窟艺术、文献、考古三大类为主的研究布局,研究方法以传统的二重证据法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国内外新资料的陆续公布和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和创新。

同类推荐
  • 南极有约

    南极有约

    新浪新生活主义“自我绽放”人物张彬彬最新力作。当地球已经被人类践踏得不堪入目的时候,南极这个为冰雪覆盖的、占世界陆地面积1/10的白色大陆,是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籍的地方。这是一本告诉你怎样去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的书。去南极,去呼吸很少有人呼吸的纯净空气,去丈量很少有人踏上的冰原,去体验极其宁静、极其晶莹、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光能看很少有人看到的极地风光,更踏着探险先驱者的足迹,感悟他们的精神境界。
  •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 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社会美、自然美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这些我们上面已经了解到了。那么艺术美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从现有的考古学材料看,人类艺术的最初起源,无论如何解释,都离不开人类的劳动。有不少艺术一开始就是和劳动休戚相关、息息相通的,它们并未直接从劳动中脱离出来,可以说,艺术本身就是劳动过程的一部分。中学生要懂得的和会欣赏,本书主要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也许这就是主角吧

    也许这就是主角吧

    励志,一个打了一针就变无敌的男人!和身边碰到他就会死的伙伴1
  • 我是个绑匪但我被绑架了

    我是个绑匪但我被绑架了

    作为一个专业的流浪汉,我每天都在拾超市扔出来的东西吃。突然有一天我被以前的一个「朋友」抓走了,他居然要我去绑架一位日本11老大的千金!看来这一次我凶多吉少了.......一個不吐槽會死的男人到底會遇上什麼爆笑的事情呢?
  • 该死的夏天

    该死的夏天

    回到过去,回到青春最好时光。朋友很多,知己难寻。
  • 命运的循环

    命运的循环

    老天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出身决定了每个人的起点老天也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奋斗的权利人生如戏匆匆一生如白驹过隙10年20年30...回首过往你珍惜过?你努力过?你后悔过?如果再来一次又当如何??
  • 哪个冬天

    哪个冬天

    我以为我对待婚姻对待爱情跟处事一样。闲看窗外前花开花落。坐看天边云卷云舒。一切随缘。可当一桩善缘和一桩孽缘摆在我眼前的时候。我不犹豫不挣扎的选择了你。“若无缘,三千大千世界,百万菩提众生,为何与我笑颜独展,惟独你汝相见?冥冥连,三生世界一世相牵,若有缘………
  • 幽冥大陆之黑暗崛起

    幽冥大陆之黑暗崛起

    瓦罗兰大陆与黑峰山的较量从未停止。瓦罗兰再也经受不住战争的疮痍,黑峰山恶灵术士诅咒着瓦罗兰大陆上的一切生灵并将其奴役,让黑暗势力笼罩整个幽冥世界。
  • 天命元归

    天命元归

    盘古大陆,上古时代,人类祖先洞悉生命意义——同为人,但生而有异。少数人天赋异禀,他们通过修炼便长生不死,无所不能。他们居住在神魔之境,每日修炼古武秘籍,讲经论道,利用自身所能,带领人类前进。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有所分歧,一派主张各安天命,安之若素;一派主张人定胜天,逆天改命。随着时间推移,两派分歧越来越大,终有一天战争爆发,神魔之境陨落。几经世代更替,到了现代社会,长生不死,无所不能早已不复存在,神魔已然成为传说。此时青年科学家程一发现经道之说与人体超能的关系,由此引发各方势力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各种超能人开始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他不小心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神魔之争始终未曾远去……
  • 风骚绝代之一眼即通

    风骚绝代之一眼即通

    “我真无心耍帅…奈何呐喊不断!”“我真的待你如友,为何说我冷傲不羁!”“我真情实意爱你,却说我花言巧语!”
  • 血色兵狼

    血色兵狼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未发一枪一弹,退守关内!……但由于事发突然,而且撤退匆忙,东北军大量军备物资,并没有来得及带走。被隐藏于大兴安岭内-‘伊莲山’山脉,而本故事,也将由此拉开序幕!……一代富家子弟-冰朗!阴差阳错,成为了这一批军用物资的最后一位知情人!但他所要做得,却是亲手处决,自己的叔叔!……PS:书友群463386207。‘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谨以此书,缅怀在抗战中,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 难过奈河桥,皇后万福

    难过奈河桥,皇后万福

    当朝皇后牧景鸾被御赐的鸩酒了却医生,年少夫妻二十载,最后落得这个下场。牧景鸾过奈何桥,却被挡在外面。孟婆不予孟婆汤,地府不收枉死魂。轮回转世间,前生如梦。究竟是我梦见了未来,还是未来的我回到年少。情缘未了,残生难断,生与死如同一场梦。一次又一次的相遇相守相依,重生死亡的无限轮回。仿佛宿命一般的悲剧不断上演,纵然我有千般手段,也逃不过夫妻反目的结局。不知道是枉死的人遇见负心人,还是独自留下的人是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