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6700000011

第11章 《白虎星照命》四则-回忆儿时

母亲告诉我,分娩之前她做过一个梦,梦到一只白虎扑进怀里。找人算命,他说,这是个吉凶参半的兆头:这孩子将来没有兄弟,还会妨碍父亲的健康,但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我生于一九一五年一月十日,按阴历算,是头一年(甲寅年)的十一月二十七,那年正是虎年。后来母亲告诉我,分娩之前她做过一个梦,梦到一只白虎扑进怀里。找人算命,他说,这是个吉凶参半的兆头:这孩子将来没有兄弟,还会妨碍父亲的健康,但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当然这辈子我的所作所为不敢说能否称得上事业有成,但我的确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而且我五岁时父亲就病逝了。现在我已经过九十岁了,一生也确实经过不少风浪。所以那个算命的人可以说他猜得不算太错。

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次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首届总统。四年后我才出生。

清朝推翻了。中华民国不再是一个垂死的封建帝国,开始向现代世界迈进。可老观念和旧风俗一时是不容易消亡的。在我出生时,周围的世界似乎还跟几十年前一样,中国还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清王朝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前就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末,满族封建统治者失去了活力,政权主要由汉族官员掌握。袁世凯和其他一些北方官员迫使末代皇帝溥仪退了位,接着请南方的孙中山来领导中华民国。因此从一开始,中国北方就掌握在一批前清官员手里。我的祖父杨士燮是清朝翰林出身,几位叔祖跟袁世凯和那批北方高级官员也有私交。后来我父亲杨毓璋当过天津中国银行行长,也曾以银行巨款支持过北洋政府。所以他本人虽然不是一个大官,却跟所有那些北方政府的头脑们有着来往。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一件织锦的黄缎马褂,过去那是只有满清皇族的小阿哥们才能穿的。那是袁世凯家送的。袁世凯作为驱逐末代皇帝的主要人物,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接着他又想做皇帝了,被人唾骂,没能达到目的就死了。袁世凯死后,继任的民国总统也都是北方的前清文武官员。我们家跟他们大都有些联系。

父亲有三位妻子,我父亲娶妾是因为他没儿子,我的叔叔们都没有“妾”,我的嫡母怀过八胎也只留下两个女儿。我母亲徐燕若是二房,母亲进杨家门时只有十五六岁,是天津一户平民人家的孩子。听说二姨太是扬州人家的一个丫头,人家为了巴结我父亲送到天津的,后来也生了一个女儿。这之前我母亲却生了第一个男孩,那就是我。小时候,我称呼嫡母喊娘,对我自己的母亲就称呼“姆妈”。

我娘是扬州富家小姐,我的祖父杨士燮曾在那里当过知府。她的大女儿,我的异母姐姐是个宠坏了的“大公主”。娘不愿她上新式学校,让她在家里跟家庭教师读四书五经,学作旧体诗,她也不用功。她有两次失败的婚姻,两次结婚后不久和丈夫离异,这之后就开始精神失常。五十年代就得癌症去世了。娘的二女儿同样没上学校,十六岁就患肺结核死了。二姐的死让我很难过,小时候我跟她一起读书,她叫我小弟,对我很好。一九四九年秋天,娘得了癌症在天津去世,我因为参加革命工作非常忙,没有去跟她见最后一面。过了两年,“大公主”也得癌症死了。我还有个异母妹妹,就是二姨太的女儿,小我两岁。她一生也很悲惨,中学还没有毕业,非常喜欢京剧,于是玩票下海,赶上那样的时代,死得很惨。这里不多说了。

我自己的母亲还有两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同胞妹妹。小的一个是我父亲去世前两个月生的。多年以后,我大妹敏如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教中国文学;小妹静如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教过课,发表过诗和散文,翻译过《呼啸山庄》等英文名著,笔名杨苡。她们都早已退休了。

我对父亲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他个子不高,但体格健壮。祖父有八个儿子,父亲是长子,责任重大。我家祖籍是安徽北部的泗县。祖父的八个儿子都留过学,有的去英国,有的去法国,有的去美国和日本。父亲在日本呆了几年,但我听说他并不用功,很多时间都花在艺妓身上了。我记得有一次,那时我很小,父亲已去世,母亲还给我看过一些父亲写的旧体诗,是他在日本时写给一个艺妓的情诗。父亲死后,母亲将那些诗保存了多年,后来也就随着时代变迁毁掉了。

父亲刚回国时是个浪荡公子,还抽上了鸦片,后来才决定砸掉烟枪,改邪归正。祖父帮他在沈阳谋了个电报局董事的职位,后来又做了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他成了一位精明能干的金融家,也算是那一时期天津最有潜力的资本家之一,不幸的是英年早逝,才五十左右就得伤寒病死了,留下了丰厚的家私,包括几处房产。父亲生前大概是天津最富有的董事。我记得七八岁时,父亲已去世几年了,我还作为他的继承人代表参加过一次银行董事的会议。当时出席的好多董事,都是父亲的旧友同事,他们纷纷夸我懂礼貌,文质彬彬。

我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因为他去世时我只有五岁。我记得他有一桩爱好,就是在前院练飞镖。这飞镖可不是英国俱乐部里玩的那种,而是沉甸甸的钢镖。每支镖长约四五英寸,前头尖锐,是足以致命的凶器。父亲将镖掷向十到二十步以外的靶子。靶子是用一块木板做成的,上面画着一只牛眼。父亲的飞镖玩得不错,他投出的飞镖往往可以穿透木板。我猜这在过去也是一种武器,是人们用来防身,对付土匪强盗的。

父亲精通诗词格律,爱好京剧,但最喜欢的还是秋天斗蛐蛐。中国人爱在每年秋季养蛐蛐训练它们参加比赛。这种消遣兴起于宋朝末年,经过明朝清朝一直传下来。父亲每年秋季都要买几百只蛐蛐斗,好点儿的都给取上响亮多彩的名字,比如“颖王子”“无敌将军”之类的,训练它们打斗。我记得父亲死后,花园里还扔着几百只精美的陶制蛐蛐罐。

虽然父亲后来戒了烟,雪茄和纸烟还是要抽的。他抽的全是外国烟,通常是英国的纸烟和荷兰的雪茄。他爱喝法国的白兰地,还有别的什么洋酒。有一次,我从橱子里拿了他半瓶白兰地。前花园里有只陶制的大金鱼缸,我把酒一股脑儿倒进缸里,乐滋滋地看着金鱼醉醺醺地跳起了摇摆舞,直到一命呜呼,漂在水缸里。那时父亲已去世多年,橱子里的酒根本没人动,我的这场恶作剧当然也没人追究。

父亲身后留下大量的银行存款,还有天津的地产。娘和我母亲都不懂银行事务。父亲去世后,家里依然维持着很高的生活水准,很多财产就这么挥霍掉了。后来我两个叔叔又借投机生意亏本为名,花掉我们一大笔钱。家里的佣人也偷去很多东西。日本人占据京津时期,我们的银行存款大都给转成了傀儡政府的伪币,日本一投降,成了一堆废纸。到一九四九年解放,我们银行里的积蓄已经分文不剩,天津的地产也变卖一空。家里的财产是散完了,只有母亲还留着一小笔钱,一点点首饰。

我一九四○年决定从英国回国时,华北还在日本人手里。我就没去天津,到了内地重庆。母亲那时候已经离开天津,在重庆等着跟我团聚,所以天津家里的破产我并没亲眼目睹。我娘在天津呆到终老,生活日益贫困。日本投降之后,我母亲回到天津,帮着她处理事务,卖掉残余资产。天津解放之前,她患癌症去世。我当时留在南京,没回北方。只是解放后一九五二年进京途中,我才重访了天津一次,那时我娘已去世。五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安顿下来,母亲和大妹也最终离开了天津,到北京跟我团聚。

但在小时候,我们一家是住在天津的。房子在日租界花园街,很宽敞,不过算不上漂亮。那时候天津有大片的地区归外国势力管辖,有日租界、法租界、英租界、德租界。一战以后,德国租界撤销,并入英租界。比起中国政府的辖区,这些租界管理得好,外观感觉上也更现代。实际上那就是外国在中国的殖民地。租界里往着好多外国团体,主要是商人。不过天津很多有钱人家也愿意住在租界,觉得安全。

我们家所在的花园街,附近有几家日本商店,还有一座日本的神庙。我们的房子是一道围墙围成的大院,里头有几个小院。前院左右首是男佣人住的房子。大门后正对是大会客厅,一般在那儿接待男访客。右边再往里走是内院,院里一座两层楼,是正房,太太们和家里其他人的住处。楼前一座花园,不大不小的,花坛里栽着两大棵石榴树。通往房间的内门前摆着两只大陶缸,缸里养着金鱼,另外还有些盆栽的花木。我小时候很爱自个儿在花园里玩,看蚂蚁打架,追着捉苍蝇,后来还练过汽手枪。家里人住的主楼后面还有一座小小的后院,院里左首是女佣的住处,右首一道后门,通往墙外的胡同到大街。

前院的会客厅也是两层楼,楼下右首有一间内室,我的家庭教师过去就住那儿。会客厅里摆着老式的硬木家具,一些铜的祭器,墙上几轴字画。楼上楼下,设有楼梯可通。楼上房间右首有一道木头走廊,与后面的主居室相连。我那个异母的二姐染上肺结核之后,因为娘想着她得的是传染病,这几间房就给她住了。她只好一个人在那儿住到病死为止。这期间只有一位女佣伺候她。她很喜欢我,可家里人劝着,不让我常去看她。她虽然孤单难过,却从不抱怨,一直和我们这么隔离开的。

前院和会客厅后面还有个院子,那里是祖父的姨太太和她家人的住处。祖父退任之后,来天津跟长子同住,直到终老。我的祖母去世早,这位姨太太要年轻得多。直到三十年代初去世之前,她一直住在我们家这一所小独院里。我的两位母亲跟她合不来,我们也极少过去看她和她的家人。她有个儿子,我们叫他“狗叔”,因为他属狗。这男孩子比我大几岁,是个“小霸王”,我通常总躲着他。后来他去了香港,听说成了香港一位自由摄影师兼制片人,现定居在加拿大。

一九三一年日本人占据东三省,又侵占了天津,日租界越来越危险。娘和七叔商议分成三部分,决定卖掉这所老宅,把家搬到了法租界。那所老宅,分别卖给了三户人家。一九三四年我离开天津时,我们家还在法租界。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了华北,扶植起傀儡政府,我们家又搬到英租界。当时我已经在英国了。

我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也没上过小学。我是独子,我娘总怕我被人绑架,或是撞上什么别的意外,直到我十二岁之前,一直不许我出去上学。我只有呆在家里,跟着家庭教师学习。

我六七岁时,家里人为我请了几位先生,都是老学究,都给我打跑了。后来找到一位姓魏的先生,叫魏汝舟,河北省大城县人,很有学问。他是前清的秀才,生活贫寒,命运多舛。义和团起义时他就考过了乡试,可是八国联军来攻打天津和北京,他们家全毁了,妻儿也死于难,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他只好来到天津,靠给有钱人家做家庭教师为生。我一位叔叔把他介绍到我家,他就在这儿住了五六年,教给孩子们中国古籍。直到后来年迈患病,他才回乡去跟一位侄子住。又过了几年他就去世了。

我很喜欢这位老先生。他成了我的启蒙老师。他自有一种庄肃可敬的气度,对我却很温和。魏老先生视我为最得意的弟子,对我期望极高。他思想开通,起初教的是四书五经,后来又讲了老子、庄子。儒道两家相比,其实我更爱读的是老庄,道家思想给我的影响也更大一些。

中学时期的杨宪益与母亲和妹妹杨敏如在一起魏老先生爱作旧体诗,也教我作诗。开始是教我如何辨平仄四声,然后教我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之类的。记得我初学对对子时,魏先生叫我写一联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我诌了一联:“乳燕剪残红杏雨,流莺啼断绿杨烟。”先生大为赞赏,说我是神童。我也沾沾自喜。从此我就喜欢尝试作诗。

我跟着魏先生基本读完了“四书五经”,只有《易经》没读,后来又读了《十三经》的一部分,还读了《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古文释义》《龙文鞭影》等。熟读的还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楚辞》。魏先生离开我家时,留给我几卷他自己的诗作,作为纪念。不幸后来连年战乱,这些手稿都丢了。所以那些诗也从未出版过。

十岁出头时,我还读了大量的笔记小说和传说故事,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行的明清传奇、话本等。那时候天津有卖闲书的,书贩到有钱人家上门兜售,一家一家地喊:“卖闲书……”我们就开门让他们进来,在院子里挑书。那时候卖的有《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这些书,也有些笔记小说像《聊斋》《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等。我那时买过很多这种读物。所以清代的笔记小说我看了不少。当然更早的也有。这是我知识的另一个来源。

除了在家里买书,我也常坐自家的人力车,由一位年轻仆人相伴,带着两个妹妹去书店买书。一般是看到中意的就买,从没问过价钱,一弄就是一大摞。家里的书买得成堆,有清末康有为的诗文,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黄遵宪、严复的书,还有古典的东西,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墨子》《列子》《淮南子》《搜神记》《酉阳杂俎》等等。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已经有过一场文学改良运动。一九一九年,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提倡民主。当时天津出现了许多现代书店,出售胡适、周作人、鲁迅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我常常到这些书店买书,然后贪婪地阅读。

由于我的封建家庭背景和我当时受的旧式教育,十几岁时,我对中国文化的看法还颇为保守。尽管我看这些现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很热切,但对于以白话代文言的文学改革,我还是不置可否。我记得我在入学头一年的一次作文课上,写了一篇文章《驳〈文学改良刍议〉》,批驳胡适的文学改革主张,断言文言要高明得多。后来我的看法当然有所改变,但我至今喜爱文言,对现代汉语诗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不过鲁迅和周作人是例外的。我极喜欢这两位的作品,尽管是白话文,可它们思想深刻,语言简洁。

同类推荐
  • 建汉首功:萧何

    建汉首功:萧何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汉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本书讲述李大钊在北京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交往过的人物的简历及与李大钊交往的事迹。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历世歌

    历世歌

    旭境王朝,巫女可与天地通。一场欺骗,巫女苍瑶以身起誓,愿旭境王朝国泰民安。轮回转世的苍瑶不知世上还有一人已寻她千年,前世的羁绊是否还能续上今世的缘。
  • 天降神妻:高冷总裁战神妻

    天降神妻:高冷总裁战神妻

    “咻~砰!!1”神君与魔皇的女儿魔神战神——神魔陌被自己的神君父王和魔皇母后给派来63号平行空间(俗称小说)来寻找“真爱”。可是一不小心,就从天而降压“死”了男主角......
  • 天下无敌张二封

    天下无敌张二封

    一个超帅的跛脚少年!一部神秘的百科全书!血力横行、妖兽丛生的世界里,如何做到天下无敌?王又如何?皇又怎样?上天揍神仙,入地屠鬼王,与我为敌者,死!百夜书,踏沙行,武墓吟,卜筑山,袭花龄,知识就是力量,看张二封一路封跛行!
  • 最好的选择之甜宠爱恋

    最好的选择之甜宠爱恋

    眼神淡然却充满温情的新晋男神向然,和平凡的新手作家编剧轩轩,莫名交集、相遇、爱恋最后冲破界限甜宠恋爱。全程齁甜,没有虐恋。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剧中剧的设置更是为剧情甜上加糖。爱情里哪有这么多小三小四绿茶婊,我们都向往一份单纯蜜恋。帅气的人气偶像对人美心善的才女无比宠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叫人脸红心跳好几秒。喜欢一个人不就是挪不开眼,停不下心跳,呼吸冒着粉红色的小跑泡,眼里全是blingbling的小星星....
  • 众神回归记

    众神回归记

    赵云龙原本是一个学生,后来众神归来,看其如何纵横世界
  • 流星雨夜痕

    流星雨夜痕

    一个孤僻少年在一场流星雨降临的夜晚,遇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少女,而他们的命运序章也就此展开。
  • 今世永安

    今世永安

    永念是一个刚出道的演员,对工作认真,希望对得起戏里的每一个角色。沉安性格有些奇怪,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导致不太接触人群。他在遇到她之前从不知道缘分的奇妙,而她也因为他变的越来越好。他们从相识相知相爱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 九帝

    九帝

    自盘古氏开天辟地始,及至三皇五帝时,禹始铸九鼎,九分天下,是为九州.在禹过后,渐渐有了长幼之序,尊卑之别.又过后不知几年,帝失其德,九州纷乱,九州侯趁机群起而九分天下,是为九州九帝.九帝以历代传下的祈天神器——神秘莫测的九鼎为据,各据一州,这便开始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壮士悲歌和哀怨低婉的美人吟唱!本书以传说之中的远古神话为背景,神秘莫测的九鼎神器,凶残的怪兽,奇人异事,奇珍异宝,柔婉美人将你带入那瑰怪陆离的玄幻世界!#############强烈推荐孤竹飘逸兄的架空大作《盛世大宋》,精彩好书,绝对不容错过!友情推荐:《盛世大宋》《欲灭》《我要做风流校长》《生存还是毁灭》《九国战记》########很高兴,本土奇幻第一人树下野狐力作《搜神记》续《蛮荒记》终于在起点开始更新,大家不妨去看看,绝对精彩!
  • 你亮了我的眼

    你亮了我的眼

    婚外情,不是非要婚姻不幸,不是非要一个结局,也不是非要成为喜剧或者悲剧。婚外情,有时并不是背叛,而是需要一个自我。
  • 坡芽情歌

    坡芽情歌

    一句遗言,两位女主。三生情缘,似曾相识。武姓少年,留下谜团。起伏跌宕,扒开真相。酒后实言,满纸情殇。坡芽上的情歌,琴台下的对唱。说不尽的市井俗人俗语俗事,道不完的民族风情风物风光。曲终人散时,空留半炷香。